王艮自小家庭贫寒,饱食人间沧桑,却从小又是一个胸怀大志、自立有为的强者。他刻苦自学,且更有虚心尊师求教之心。他以途人为师,“逢人质义”,但并不故步自封。他所创建的泰州学派,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个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学派,是早期进步思想的启明星。他的学生多为下层群众,他崇尚布衣之道,终生不仕。由于他非经院出身,一生文词著述很少,但他口传心授,使所传授的知识“愚夫愚妇”都能明白易懂,成就了泰州学派的特色。他的思想接近于劳动人民,呼出了最底层百姓的心声,被统治者视为“异端之尤”。
从一个粗识字的灶丁,到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个奇迹,家庭的贫寒并不能阻止一个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理想的追逐。他有着刻苦自学的坚定耐力,学成后的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那是他自学成材的切身体会。王艮好学心切且求知若渴,他敢于去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不远千里,去求学于名师,王艮所经历的一生对泰州学派作出很大的贡献,也开创了他所独特的思想。“王艮所创建的极其富有平民色彩的理论,虽然不能够摧垮专制的封建统治,亦无力去冲决封建伦理纲常的那些藩篱,但是他是闪烁着启蒙色彩的理论。”他不与专制统治者合作,始终保持着与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和一致性。
王艮出生于一个“灶丁”阶级、世代为灶户的家庭,“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11岁便辍学归家,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只能踏实地劳动,操持家务和在盐场烧盐,担负起家庭生存的责任。家庭的贫寒使他丧失了求学的权利。迫于生活的压力,王艮在生活道路的深刻的探索之中,想能够通过医道去谋求自己的生计和能够去医治社会,但最终没把医道作为他终生崇尚的事业。本为一个粗识字的灶丁的王艮,把理想坚定无悔地定在“做学问”上。当时的他文化基础极差,他所居住的又是偏处在海滨的辟地,更重要的是并无名师指点,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发愤刻苦地自学,“默坐体道”、“闭关静思”。这样的苦心孤诣,踽踽独行的刻苦学习精神,是奇突而又感人的。毫不夸张地说,王艮确实是一位很出色的“自学成材”者。王艮虽然有才华,但是一生都没有出仕为官,以布衣之身传道。他虽出身贫困,但却没有为高官厚禄所动。王艮一生都与下层人民保持一致,有着一股背弃正统文化教养的“异端”本色。
家境的贫寒,并没有埋没了他奋斗的心。他生于贫苦的家庭,却拥有躁动向前的坚定信念,更有着刻苦自学的耐心。学有所成之后,他并没有贪图高官厚禄,而是婉言谢绝朝廷高官的推荐。他坚持终身不仕,始终保持着与劳动人民的血肉联系和一致性。王艮对当时的统治者表白说:“使仆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他创立的泰州学派,影响极大,精英辈出。他的躁动不仅表现在对学习学问的坚定信念上,更表现在他的思想上。他不拘泥于当时的统治思想,不为朝廷所利用,敢言敢语与朝廷背离的学说,始终站在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虽被当朝者称为“异端”,但是却本色依旧、毫不退缩,为后人所称颂。
后人评价王艮:“创建的泰州学派,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个具有早期启蒙色彩的学派。”“他所创建的富有平民色彩的理论,虽不能摧垮专制的封建统治,亦无力冲决封建伦理纲常的藩篱,但是他的闪烁着启蒙色彩的理论,他以‘万世师’自命的‘狂者’风格和鼓动家、传道者的热忱,以及从事平民教育、传道讲学而终身不入仕途的‘气骨’,却深得下层百姓的拥护,而且成为泰州学派的思想传统。”
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目标而奋斗。自幼家境的贫寒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不自信和自甘平庸,他内心是躁动的、**澎湃的,王艮的一些观点,充分体现了社会较低阶层的一些要求和平常人们的一些普遍的愿望,充分地维护了劳苦大众的利益。他的人民性的一些观点,是具有反封建统治的进步意义的。在这一点上更能体会到他异于其他学问人的思想认识。
我们应该像王艮一样,出生的环境、生长的环境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但是自己成长的路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决定的。王艮的一生及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注意自身的后天培养,以及坚忍的意志和对自己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在这方面看,拥有一颗躁动追求的心,只要不偏执,不走错路,而且不甘于平庸,是行得通值得去做的。我们后人更应该秉承先人的经验,吸取不好的教训,沿着前人的足迹踏出一条新的道路,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假若王艮没有坚定地做学问,没有坚决不为官,就不会有那些进步的亲民思想,也不会有泰州学派,更不会给后人以启示,中国的古代就会缺少了这样一颗耀眼璀璨的明星。
王艮思想有接近劳动人民的一面,他反映出广大农民和小生产者的若干愿望和利益,但是有严重的弱点,就是对统治阶级仍然存在幻想,宣扬阶级调和论的观点。……因此,不管他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是起到麻痹劳动人民革命斗志的作用。
——杨荣国
泰州学派是明代后期的一个独特学派。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出身平民,是一个平民思想家。
——张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