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人臣之位破敌国,震主之威命难保(1 / 1)

不安分的历史 孙浩 1022 字 8天前

萧何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家,《史记》记载:“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他从刘邦起事起便辅佐刘邦,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相权与君权的种种矛盾总是会在不断的协调中相互地博弈着,因此即便是他与刘邦私交甚笃,萧何也自然免不了屡遭猜忌。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之为汉初三杰。此三人都在创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但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的命运却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山林;只有萧何一直辅佐在刘邦的身边,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即便如此,这期间也有着不少的波折,但萧何总算听取他人意见可以终老天年。这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场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萧何是一个勤奋好学、思想机敏之人,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萧何深谋远虑且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这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日益的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真可谓是功不可没。他能够慧眼识才,力荐韩信,这对西汉王朝的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似乎是历代开国皇帝对待功臣的一个规律。萧何也没能逃过刘邦的怀疑,还一度被投入大狱险些不能自保,怎能不使人心生畏惧呢?好在萧何是一个了解君臣相处之术的人,最终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算是善始善终了。

在秦末政局大乱之时,由萧何与曹参领头而拥立了刘邦为首领起兵反秦。自此之后,萧何便一直追随于刘邦左右不离不弃,尤其是在长达数年的楚汉战争之中,萧何坚韧地留守后方建立和巩固了自己的根据地,由此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前方输送兵员和粮草,如此一来便有力地支持刘邦渡过了难关,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萧何的功劳,刘邦心知肚明,所以在战后论功行赏时,刘邦给萧何的封地最多,位次也在第一。但是刘邦的心里怎么会对这样一个有才识且得民心的人不心存戒心呢?当刘邦与项羽在广武一线相持之时,刘邦常败,凭借萧何及时补充兵员和粮草才能得以勉强维持局面。可以说刘邦的生死全都在萧何手中。当时刘邦就三番五次从前线派人回来慰问萧何,顺便观察后方形势。萧何经谋士点拨才明白其中原委,明白了刘邦对其起了疑心,忙把自己的子孙、堂兄弟派去前线,结果便是刘邦大喜。再一次便是帮刘邦解决韩信谋反的问题,萧何推掉封赏和护兵,并将自己的财产捐于前方的军队,才又躲过一劫。当英布又反,刘邦再次亲自上阵,萧何一如既往地坐镇于后方,而刘邦依旧派人慰问,萧何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最高,功劳最大,赏赐最多,都是已经无以复加的了,况且10余年间抚慰百姓,深得民心,刘邦是怕自己起了反心,所以他又想法设法故意在百姓面前诋毁自己的声誉,由此换来了刘邦再次的信任。当萧何体察民情想把皇家园林的闲地供给百姓种植时,刘邦却龙颜大怒,把其打入大狱,不过好在经人劝解后刘邦打消了疑虑。

从萧何勤恳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在封建专制制度之下,帝王总是会担心丢掉了来之不易的皇位。为了保住皇位,甚至可以牺牲一切。对于皇位的威胁者,更加会毫不手软,哪怕你并不想去推翻他,只是表示一点不满,他可能都会动起杀机。而他们对皇位的维护者,自然会青睐有加。除了让他们光宗耀祖、生计无忧之外,还会有限度地包庇。

萧何在政治上再老练,再能够帮助刘邦兴国,也会有想不到的地方。萧何全心全意为刘邦效忠,做到尽心尽力,安抚好百姓,忠于职守。可是,如此一来其实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萧何这样做会深得民心,会得到更多普通百姓的爱戴,这样一来无疑会更让皇帝害怕和担心。倘若让皇帝害怕和担心了,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于是此时,萧何家的一位门客便警告萧何:“你离灭族不远了。你如此孜孜不倦地做事,老百姓无疑便会越来越爱戴你。并且皇帝多次派人询问你在干什么,其实是害怕你占有关中地区啊。你为什么不多买些田地,用低价赊借来败坏自己的名声呢?你只有这样做,才能让皇帝安心。”幸运的是萧何是个从善如流的人,他虚心地听从了这个门客的建议,主动败坏了自己的名声,由此一来便主动授刘邦以把柄。虽然刘邦狠狠地批评了萧何,但心里却大为高兴。不妨想想看,萧何如果不这样做,就凭刘邦心狠手辣、极爱猜忌嫉妒的性格,他能放过萧何吗?

纵观萧何的一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辅佐刘邦中度过的,并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是过得却是十分辛苦。他可以“大智若愚,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克勤克俭,安抚天下,用心之良苦,鲜有与之比肩者”。他用破一生心,总算是“找准了位置”,萧何在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的官场之中成为了一个幸运者。可惜的是,像他这样幸运的人毕竟是太少了,而更多的便是韩信、彭越、黥布这些不得善终的人。这也无疑给了身为后代的我们一些启示,就是应该怀有平常的心,多听一些人的意见,哪怕比自己职位低的人,更要能够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适宜,能让自己的上司可以接受,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萧相国功人不二。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