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是人间富贵花——父子矛盾(1 / 1)

纳兰性德传 杨雨 6368 字 8天前

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三十日,纳兰最钟爱的妻子卢氏永远地离他而去,留下了襁褓中的儿子。短短三年的婚姻生活,成了纳兰后半辈子永远的追忆。卢氏的去世,带走的不仅仅是纳兰的爱情,她的离去,几乎是将纳兰的生命连根拔起。那些在他的性格当中潜藏的悲剧意识完全被激发出来,他的人生观也从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首先表现在纳兰开始对自己的身世进行深刻的反思——别人眼里人人羡慕的豪门公子生活,纳兰自己却越来越觉得厌倦;别人趋之若鹜的“官二代”和“富二代”身份,在纳兰眼里,却只是束缚自由的枷锁。他曾经写过一首《采桑子》,表达对自己“富贵”身份的蔑视: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是纳兰出使塞外时写的一首咏雪花的词。词的表面是咏雪花,其实句句都是纳兰对身世的自咏。词一开篇就说:“非关癖爱轻模样。”雪花在天空中飘飘洒洒的样子,似乎有些轻浮,一点儿都不稳重。按道理,正人君子是不应该喜欢这种“水性杨花”的东西的。可是为什么“我”偏偏特别喜欢这样的雪花呢?

对这个问题,纳兰的回答跟一般人不同:“冷处偏佳。”——雪花的好,就好在它不喜欢凑热闹,只有在特别寒冷的冬天,在百花都忍受不了严寒而凋谢的时候,它才绽放出惊人的美。不要因为雪花没有“根”就鄙视它,它根本就“不是人间富贵花”。[102]它确实不像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也不像海棠花那样娇艳妩媚,雪花的“根”,并不在人间。

纳兰说的“人间”,就是他所轻视的所谓的富贵豪门,是他厌倦的红尘俗世。

这句词让人想起宋代词人辛弃疾很有名的几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纳兰和辛弃疾表达的其实是同样一个意思:他们的理想,不是纷纷扰扰、熙熙攘攘的俗世,不是和别人争名夺利的表面繁华,而是宁可在寒冷孤独的地方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

这种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人格,才是他们真正的“根”。纳兰说雪花“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就是这个意思。可是,雪花的这种高洁又有谁能够真正懂得呢?

除了纳兰之外,还有一个人能懂,这个人就是纳兰的知音——“谢娘”。

“谢娘别后谁能惜。”“谢娘”本来是指东晋的大才女谢道韫,她曾经将雪花比做漫天飞扬的柳絮,纳兰遂引“谢娘”为雪花的知己了。不过,纳兰这里提到的“谢娘”,还是代指他的红颜知己——妻子卢氏,因为他曾经多次将妻子比作谢道韫。因此,“谢娘别后谁能惜”真正的意思是:妻子卢氏离开自己之后,还有谁能跟自己一样懂得雪花的高洁呢?还有谁才是我真正的知己呢?

“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现在的纳兰,身在塞外漂泊,心也在天涯流浪,他看到的是寒冷的月光,听到的是胡笳吹奏出来的悲凉的旋律,他觉得自己就像塞外的雪花一样,根本就不属于这个“人间”。他厌倦了人间的所谓“富贵”,他生来就“不是人间富贵花”。

“不是人间富贵花”,这正是纳兰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悲剧性的反思。

造成这种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卢氏的去世。爱人的去世,对于一般人而言,固然是一件特别悲痛的事,可是一个人的生命,好像不应该只是为爱情而生的啊!他还有父母,还有事业,还有其他理想,难道所有这些加起来,都比不上卢氏一个人对纳兰的意义吗?

的确,对很多人来说,爱情不是人生全部的意义所在;可是为什么卢氏的去世,会让纳兰对人生如此失望,甚至是感到绝望呢?为什么他的家庭、他的事业就不能带给他生命的希望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来看看纳兰对自己家庭的认识。在传统的家庭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父子关系,其次才是夫妻关系。夫妻关系虽然是基本人伦,但对个体的家庭成员而言,毕竟在他出生和成长的岁月中首先接触到并且被深刻影响着的,还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则只能发生在成年之后。因此,要考察纳兰性格中的矛盾情结和悲剧意识,还是要先从他和明珠之间的父子关系谈起。

父亲——儿子眼中的骄傲

纳兰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他这一生面临的第一个矛盾,是他跟明珠的父子矛盾。

明珠给了纳兰一个身份:“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身份,这个身份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求之不得的,用现在时髦的网络语言来说,那是“羡慕嫉妒恨”都来不及的。少年时代的容若公子也确实享受到了父辈的成功给他带来的各种先天优势。确切地说,明珠是第一个深刻影响着纳兰的重要人物。

绝大多数的男孩子第一个最亲近最崇拜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亲,纳兰也不例外。

在童年的纳兰眼里,明珠是一个值得他骄傲的父亲。作为父亲,明珠最让纳兰感到骄傲的有两点:一是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二是他在文化上的成就。

首先来看明珠的政治成就。这里只简单举两个例子,从康熙年间发生的两件大事来看看明珠的政治才能。

参与打击鳌拜集团

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皇帝福临驾崩,八岁的玄烨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就在康熙皇帝登基后,纳兰明珠改任内务府郎中;第二年,即康熙元年(1662),明珠升任内务府的一把手——内务府总管。

玄烨登基之初,还没有能力亲掌朝政,康熙初年的朝政大权主要掌握在四位辅政大臣手中: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这四位辅政大臣几乎可以决定官员们在朝中的进退。而明珠跟四位辅政大臣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微妙。

首先,苏克萨哈姓叶赫纳兰氏,和明珠是同一大家族,关系自然比较接近。

其次,明珠隶属满洲正黄旗,而索尼也属满洲正黄旗人。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嫁给康熙皇帝,是与康熙伉俪情深的第一任皇后。康熙四年(1665),12岁的玄烨与13岁的赫舍里氏举行大婚典礼。皇帝大婚,婚礼的一应活动都是由内务府一手操办,当时明珠的职务正是内务府总管,他理所当然是婚礼筹办的大功臣,索尼因此比较信任明珠。

最后,明珠与鳌拜和遏必隆也有一定的渊源。遏必隆、鳌拜都属镶黄旗,清初两黄旗由皇帝亲掌。玄烨年少登基,起初对旗权、皇权都无掌控能力;在索尼、苏克萨哈相继死后,四位辅政大臣的势力发生严重倾斜:遏必隆性格软弱,实际上是由鳌拜控制的镶黄旗独揽朝政。因此,明珠既是遏必隆的老部下,深得遏必隆的赏识,同时又在鳌拜的控制范围内。

这样看来,明珠跟四位大权在握的辅政大臣关系都这么密切,那应该是左右逢源、一团和气吧?

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康熙初年,四位辅政大臣之间矛盾非常尖锐,明珠不得不在他们中间巧妙周旋,任何一方都不能得罪,也不能明确表示出投靠任何一方,他一直小心翼翼地让自己置身于他们的斗争之外。后来,四位辅政大臣的矛盾公开化时,鳌拜甚至逼着小皇帝玄烨杀了苏克萨哈,并且要求将苏克萨哈满门抄斩。康熙坚持不允,鳌拜竟矫旨将苏克萨哈及其子孙全部处死,几乎是满门斩绝。

在这场你死我活的血腥斗争中,和苏克萨哈同属于叶赫纳兰家族的明珠居然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反而升了官,初次显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

鳌拜如此骄横专权,根本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年少志高的康熙能不憋屈吗?于是,十六岁的玄烨决定反击。表面上看来,小皇帝根本不是老奸巨猾的老臣鳌拜的对手,势力的对比是显而易见的。但聪明的明珠没有依附鳌拜,而是坚定地站到了皇帝一边,再一次表现出清醒的政治头脑。

举个例子来说,康熙三年(1664)的时候,朝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汤若望案”。原来,顺治朝时由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主掌钦天监制订历法。康熙三年,鳌拜的部下杨光先攻击汤若望,提出要驱逐洋人,钦天监多名官员被处死,汤若望等被下狱。

康熙六年(1667),14岁的玄烨亲政,开始秘密筹划打击鳌拜。明珠不顾鳌拜的阻挠,建议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的科学技术来修改历法中的错误,将原本主持修订历法的杨光先革职。康熙帝亲自主持历法测试之后,接受了明珠等人的意见。杨光先本是鳌拜忠实的追随者,因此,表面上这是历法之争,实则也是明珠在康熙的授意下间接地削弱鳌拜集团的势力。

1669年(康熙八年),16岁的康熙智擒鳌拜,一举消灭鳌拜同党。这段历史还颇有些传奇色彩。鳌拜是四朝老臣,在朝中羽翼丰满,又手握重兵,要扳倒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康熙可能连皇位都保不住。据说,少年康熙为了这场斗争,韬光养晦,忍耐了很多年,也秘密筹备了很多年。他做的准备之一就是在宫中召集信得过的满族少年,以陪他练习摔跤(满语“布库”)为名义,暗中训练一支可靠的近身宫廷侍卫队,一旦时机成熟,这支卫队便可以发挥威力。

鳌拜仍然把小皇帝玄烨当成是一个可以任他玩弄于股掌之间的黄毛小子,以为他不过是稚气未脱,玩玩而已。何况,满族少年练习骑马射箭摔跤也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不足为奇。于是,玄烨将计就计,请鳌拜来观看他们的摔跤表演。鳌拜满不在乎地前往内廷,没想到,不动声色的玄烨,命令表演摔跤的少年们一举将鳌拜擒住,宣告了鳌拜集团的灭亡。

由于这段历史太富传奇色彩,正史的记载也有些含糊其词,极为简略,因此野史传闻就添油加醋,传得更加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说,在一举擒拿鳌拜的满族少年中,就有和玄烨同龄的表弟——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从小就是玄烨的伴读,和玄烨等少年一起苦练摔跤格斗、攻读诗书,是一起长大的知心伙伴。

以纳兰和康熙的亲戚关系,以明珠当时在朝中的地位,而且纳兰入仕之后又确实是康熙的近身侍卫,这样的传说似乎还挺有可信度的。当然,既然没有可靠的历史文献记载,我们也只能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了。

话说回来,鳌拜一倒台,康熙就重用明珠。他先是出任都察院左都御使,不久又调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成了鳌拜集团倒台后升迁最快的高官之一,这也奠定了他在康熙朝的政治地位。

从康熙元年起,明珠任内务府总管,到康熙八年,明珠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八年,正是清朝政局动**不安的关键时期,从八岁长到十五岁的纳兰,也从懵懂无知开始走向成熟。他对复杂的政治斗争可能还没有清醒的认识,但父亲明珠在这一系列斗争中越走越稳,越走越辉煌,他肯定是感受很强烈的。父亲在政坛上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在儿子心目中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

参与平定三藩叛乱

纳兰明珠还是清初平定三藩叛乱的功臣之一。

康熙亲政之后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他的祖辈和父辈留下来的历史包袱——三藩问题。三藩的格局是顺治十七年形成的,指的是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其中平西王吴三桂的势力最大。

吴三桂早在顺治元年(1644)投降多尔衮,顺治帝迁都北京后,他帮助清军平息南明和农民军的抗清斗争,为清朝平定天下发挥了重要作用。封藩以后,他拥兵自重,势力迅速扩张,几乎成了自己地盘里的“王中王”,是地地道道的“土皇帝”,成为威胁朝廷中央集权的重要祸患。康熙皇帝认为“天下大权,当统于一”,在他智擒鳌拜之后,就决意要处理三藩的问题。

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平南王尚可喜因为家庭原因,奏请朝廷将王爵移交给儿子,自己回去养老。康熙皇帝接到这份奏章之后,认为这是一个撤藩的好时机,不但顺水推舟批准了尚可喜“退休”的请求,而且下旨命令尚可喜全藩尽撤,长子不能袭封。

朝廷的这个旨意让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耿继茂的长子)很不爽:平南王撤掉了,那我们到底是该撤还是该留呢?于是,吴三桂和耿精忠也紧接着提出了同样的撤藩请求,但他们其实是言不由衷,只不过想试探一下朝廷对待三藩的态度而已。他们真实的想法当然是希望朝廷好言相劝,让他们保留目前的状况,在各自的地盘上继续称王称霸。

这就等于是将了康熙一军。这一点康熙看得很清楚。所以康熙后来说:“吴三桂轻朕,谓乳臭未脱。”吴三桂身经百战,老谋深算,他的这一举动,确实明摆着是欺负康熙年轻,想当然地以为他们重兵在握,康熙不敢轻举妄动。

接到吴三桂和耿精忠的奏章之后,康熙将这个事情交给大臣们讨论。朝中大多数人都畏惧吴三桂等人的声势,而且私下与三藩交结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多对撤藩持反对意见;或者干脆模棱两可,不愿明确表态。这时只有极少数人挺身而出,态度鲜明地表达了撤藩的主张。康熙说当时讨论的结果是“云不可撤者甚多,云宜撤者甚少”(《康熙起居注》第1册)。

明确支持撤藩的极少数人中,就包括了纳兰的父亲——当时任兵部尚书的明珠。在明珠等人的坚持下,康熙最终坚定了撤藩的意见。[103]

这个决定下达以后,很多大臣还是心存顾虑。他们这样劝告康熙:陛下您千万别偏信了某些人的建议,如果撤藩,恐怕会引起吴三桂等人的叛乱,后果不堪设想啊!

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康熙皇帝再一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智慧和果敢。他说:“吴三桂这些人蓄谋已久,羽翼已成,你撤他,他会谋反;你不撤他,他早晚也会谋反。还不如趁早把他们一锅端了,免得养虎为患,到时候局面会更加不可收拾。”[104]他果断地下达了撤藩的旨意。

果然,不出康熙所料,撤藩的旨意一下达,平西王吴三桂就率先举兵反清。

这下,朝廷里像煮开的水一样沸腾开了。大家顿时议论纷纷,还有些人甚至幸灾乐祸:你看,说了不能轻易撤藩,你偏要一意孤行,现在知道惹火上身了吧?更有人“趁火打劫”,他们不敢公开指责皇帝,就把矛头对准那些主张撤藩的大臣,要求严惩他们。大学士索额图甚至提出要斩杀主张撤藩的大臣,向吴三桂求和!

鳌拜死后,索额图成为明珠在朝中最大的政敌,他以三藩叛乱为借口,企图借刀杀人,除去明珠这个最厉害的政治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力主撤藩的明珠就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这个时候,又是康熙出来力挺明珠,不但坚持了撤藩的决定,而且还掷地有声地说:“撤藩的主意是我决定的,跟明珠他们有什么相干?他们有何罪过?”经过了这件事,“明相感上恩,竭力筹画以致成功也”。明珠对皇帝的感恩之情越发强烈,也更加全力以赴地协助康熙投入到平定三藩叛乱的战争当中。

吴三桂举兵反清以后,早有心理准备的康熙皇帝迅速做出了反应,他立即调动八旗将士,下旨出征平叛。尽管这个时候康熙面临内忧外患:外有三藩叛乱,内有京师大地震、火烧太和殿、他钟爱的皇后赫舍里氏去世等等一系列重要事件发生,但他临危不乱,镇定指挥。

首先,康熙命人逮捕了留守北京作为人质的驸马——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第二年四月,又接受明珠的好朋友、汉人兵部尚书王熙的建议,处死了吴应熊。吴应熊被捕之后,跟他暗中勾结的杨起隆提前于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在北京起兵响应吴三桂,诈称是明朝的“朱三太子”。兵部尚书明珠立即派人捉拿杨起隆的党羽,在京城内布下天罗地网,逮捕了好几百人。

同时,明珠还出面安抚老百姓,让他们不要被流言所惑,各自像平时一样安居乐业;并且晓谕百姓:除首犯杨起隆等四人之外,其他同党都从宽处理,不予追究。这一系列举措平定了京城的人心和局势,为朝廷出兵平叛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二十日,明珠又遵旨发布告示,说吴三桂反叛,各地方官员迫不得已依附叛兵的,如果能够及早悔过,将功赎罪,朝廷一律不予追究,仍旧官复原职,并且还要论功行赏。这一举措无疑又瓦解了叛兵的人心,孤立了吴三桂。作为兵部尚书,在平叛的过程中,明珠协助康熙运筹帷幄,是恪尽职守,功劳显著的。

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朝廷中发生的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作为明珠长子的纳兰,对于父亲的日理万机以及在这一系列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冷静、智慧是不可能没有深刻体会的。一向以埋头读书出名的纳兰公子,竟然也上书康熙皇帝,主动请缨,请求到平定三藩叛乱的前线上去冲锋陷阵。纳兰的这个举动,可能很多人都意想不到,但这也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父亲对他的积极影响。

主动请缨

别看纳兰平时文质彬彬,风流倜傥,从气质上来看更像一个江南文人。可他也是一个八旗子弟,从小就骑马射箭,武艺高强,他身上也流淌着八旗子弟那种与生俱来的血性。

康熙十三年(1674),广西富川县一个叫刘钦邻的知县死于吴三桂的叛乱,纳兰写了一首《挽刘富川》诗。在诗中,他义愤填膺地写道:“我生二十年,四海息戈矛。逆节忽萌生,斩木起炎州。”

写这首诗的时候,纳兰刚刚二十岁。二十年来,康熙王朝基本没有大型战事,所以他说“我生二十年,四海息戈矛”;可是没想到忽然发生了吴三桂逆贼叛乱,“逆节忽萌生,斩木起炎州”。刘钦邻为国捐躯,他的精神激励了太平公子纳兰。在这首诗里,纳兰不但赞扬了刘钦邻的气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卓哉刘先生,浩气凌斗牛。投躯赴清川,喷薄万古流。”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刘钦邻一样,奔赴前线杀敌,挥洒一个八旗子弟的热血。

纳兰并不仅仅是在诗里表现出豪迈的气概,在实际行动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康熙十五年(1676),东线的荆湘战场,也就是湖南湖北战场上,清兵和吴三桂的叛兵开始了拉锯战,呈胶着状态;西线四川陕西战场清军处于暂时的守势,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两线作战的局势非常微妙,满朝文武大臣都为瞬息万变的战场风云捏了一把汗。这时候,年轻的纳兰坐不住了,他开始频频上书朝廷,希望能到前线去横刀立马,在疆场上杀敌报国。

明珠的公子主动请缨要去前线,这可不是件小事,这样的事情必须得到康熙皇帝的批准才行。

然而,等来等去,满腔抱负的纳兰等来的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上书被屡屡驳回。

康熙为什么不让纳兰上战场?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他对纳兰还不太了解,担心他没有战场经验,到了前线不但不能建功立业,反倒白白送了性命;另一种可能是他对纳兰很欣赏很信任,对纳兰有更重要的任命,而朝中并不缺能征善战的将士,因此他不想把纳兰派遣到前线去。

后来的事情表明,后一种猜测可能更接近事实,当然,其原因后面会详细解释。可以肯定的是,对于纳兰来说,皇帝不让他上前线,他是很失望的,所以他曾经写过这么几句诗表达他的心情:“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振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105]他认为自己的血管里流着的是八旗子弟的“英雄血”。“荆江”应该是代指东线湖南湖北的战场,他渴望到前线去“横戈跃马”,但很可惜,他的满腔热血没有机会抛洒到荆江的战场上。

纳兰的热血澎湃,不仅表现在诗中,在一贯以抒写爱情见长的小词中,他也含蓄地流露过希望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例如这首《生查子》: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濛,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在这首词里,纳兰用了两个重要的典故,一个是“倦舞却闻鸡”,这是用到了东晋时候的著名北伐将领祖逖、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表达自己刻苦练武、报效国家的志向。

另一个典故是“浣花溪”。浣花溪在四川成都,浣花溪的旁边就是杜甫草堂。在古代诗人当中,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典范。在这里,纳兰写到四川成都的浣花溪,实际上是表达了他对四川、陕西战场的密切关注。“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则抒发了他不能驰马上战场的无奈、失望之情。

这首词看起来似乎写得挺温和的,一点儿都没有那种主动请缨上战场、勇往直前的气概。但其实这是由词体的特性决定的。纳兰的词以婉约为主,抒情的语气比较委婉柔和,和“横戈跃马今何时”这样的激昂慷慨比起来,诗与词的不同审美风格立显。

纳兰主动上书康熙要求上前线,这样的事儿肯定是得到了父亲支持的。这也证明了明珠对纳兰的积极影响。

在平定三藩叛乱的事件中,纳兰战场立功的理想遭遇了挫折。不过他并没有灰心丧气,他有满腹文韬武略,骑马射箭的功夫都很了得,更重要的是,他还年轻,他还有的是机会。

惩治鳌拜、平定三藩这两件大事,都发生在纳兰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关键时期,明珠在这两件大事中表现出来的政治立场和智慧,都是值得纳兰为之骄傲、为之自豪的。纳兰自己满腔热情主动请缨到平叛的前线战场,也未尝不是明珠言传身教的结果。

当然,明珠的政绩还远远不止这两件事,他在治理黄河、收复台湾等事件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干。他这一系列辉煌的政绩,少年纳兰当然是仰慕至极的。哪个做儿子的,不希望自己的父亲是英雄、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呢?在少年纳兰的心目中,父亲明珠就是这样的伟大人物。

父子同心——搭建满汉文化交流的桥梁

明珠精通满汉文化,家里藏书无数,他不但自己是一个大学者,还当过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给皇帝讲解儒家经典和汉族文化。而在文化方面,明珠对纳兰最直接的影响,还是他对汉人学者的团结意识。当时的明珠府,是汉人学者云集的地方。很多汉族的奇才都是通过明珠的举荐,最后成为得到康熙皇帝重用的大臣。例如康熙朝的名士高士奇屡次科考落第,流落街头时被明珠收留,后举荐给康熙,康熙对他恩宠有加,名重一时。

一向酷爱读书,痴迷于汉族文化的纳兰,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父亲交往的这些汉族文人,在明珠府里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纳兰后来的至交好友顾贞观、吴兆骞等人,也都是明珠资助过的汉族文人。

明珠还给儿子聘请了一流的汉人学者当老师。纳兰能够小小年纪就成为天才学者、天才词人,跟明珠的这种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纳兰成人之后,他也继承了父亲的这种传统,成为汉族文人结交的核心人物。明珠府里的渌水亭,更是成了满汉文化交流的集结地,一时风云际会,风流无限。

可以说,从大的方面来看,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明珠对儿子纳兰的影响,有不少是很积极很正面的,他的成功甚至为纳兰树立了一个事业上的标杆。在少年纳兰的心目中,父亲曾是一个慈爱的长者,更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强者。

父子之间的三大矛盾

然而,如果明珠对纳兰只有正面影响,那他们父子之间就不会存在任何矛盾了。但实际上,明珠和纳兰的父子关系矛盾重重。

家庭温情的缺失

在纳兰最渴望父爱的时候,明珠却没有能够给儿子足够的关爱。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第一个矛盾。

不错,纳兰是出身相府,明珠也确实是康熙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堂堂宰相,可是,身为“官二代”“富二代”的纳兰并没有因此获得真正的幸福。

事实上,“富贵”并不等于幸福,至少对纳兰来说是这样。他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正是父亲事业蒸蒸日上的关键时期。成天忙于公事的明珠,能够给儿子的成长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也可以给他聘请最好的老师,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可他实在没有时间给儿子多少父亲的关爱。纳兰不能像现在的孩子一样,可以经常跨在爸爸的肩膀上骑骑高马,或者缠着爸爸玩玩捉迷藏的游戏,或者让爸爸当“坏蛋”,自己“扮演”警察一枪把“坏蛋”打倒在地……这些在普通孩子看来最平常的“亲子”游戏,在纳兰的生活中却是一种奢侈。

另一方面,关于纳兰的母亲爱新觉罗氏,有关的文献记载比较少,可有一个流传很广而且还很耸人听闻的传说却是有关纳兰母亲的。根据乾隆时期的一位叫昭梿的亲王说:明珠的夫人是个悍妇,性格特别霸道强悍,喜欢妒忌。她强悍到什么程度呢?

据说,她生怕明珠有什么花花心思,甚至不准明珠府上的丫环们跟明珠说话,丫环们有什么事只能跟她汇报。有一天,夫人正在跟明珠闲聊,一个丫环给他们端茶进来,明珠随口夸了一句:“哎,这丫头眼睛长得还挺俊的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第二天早晨,明珠夫人命令一个侍者捧了个盒子放到明珠面前。明珠觉得奇怪:一大早这么神神鬼鬼的干什么呀?他打开盒子一看,倒吸了一口冷气,吓得一连往后退了好几步。

原来盒子里装的,正是那个丫环的眼珠子![106]

虽然这个传说的真实性颇为可疑,一个出生在亲王家庭的大家闺秀竟然能狠毒到这个地步,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也难以理解的。但是,纳兰从小在一个缺少家庭温暖的环境中长大却很有可能。我们只要对比一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知道了。同样是豪门公子,宝玉的父亲贾政平时也根本不管儿子,偶尔管一下不是骂就是打,搞得宝玉一听说父亲要见他,就像老鼠要见猫一样害怕;而母亲王夫人呢,虽然将宝玉看成是掌上明珠,可她的教育方法却很有问题。比如说宝玉只是跟王夫人的丫环金钏开了几句玩笑,王夫人就说金钏是在勾引宝玉,逼得金钏投井自尽。这样不近人情的父母,自然让宝玉敬而远之甚至是惧而远之了。

纳兰的情况,可能跟宝玉有点相似:父母总是高高在上,普通人家孩子可以享受到的父母的温情,在纳兰那里,反而成了一种奢望。纳兰的潜意识里,他宁愿偶尔生场大病,似乎只有病倒在床,他才可能享受到父亲慈爱的抚慰。

父爱的缺失,是少年纳兰对豪门公子的身份产生厌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应该是纳兰跟父母之间的第一层矛盾。

然而,这还不是父子之间最根本的矛盾。毕竟纳兰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他知道父亲并不是不爱自己,只是他的工作实在是太忙了。父亲对自己缺少关爱,这一点纳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他跟明珠之间还有一个最大的矛盾,这个矛盾却是无法解决的,也是最让纳兰感到痛苦的。

价值观的对立

纳兰和明珠之间最大的矛盾,是人生观、价值观的矛盾。这个矛盾,才是父子间最根本的矛盾。

纳兰自称“不是人间富贵花”,这表明了他将俗世中的名利富贵看得很淡,可是他的父亲纳兰明珠恰恰相反——明珠是一个将功名富贵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他是一个聪明的政治家不错,可是,他同时又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官。卖官鬻爵,贪污受贿,假公济私,在朝中联结党羽,几乎可以说是翻云覆雨,一手遮天。

至于明珠的为人,后来御史大夫郭琇弹劾他时这样说过:“(明珠)见人辄用柔言甘语,百般款曲,而阴行鸷害,意毒谋险。”[107]当面对人温言软语,和蔼可亲,背后算计却阴险狠毒。

如此世故狡诈的一位父亲,却生养了纳兰容若这样纯情、至情的儿子,命运何其难以预料?

而明珠的经历,确实也印证了一句老话:玩火者必自焚。后来他因为私结党羽、贪污纳贿,被弹劾罢了官,算是自食其果了。当然这是后话,纳兰并没有看到父亲从权力巅峰上摔下来的那一天。但是明珠那种为了功名富贵不择手段的做法,正是纳兰看不惯,甚至是很不齿的地方。

俗话说得好,身正不怕影子斜。明珠自己身不正,连他的奴才都狗仗人势,为非作歹。明珠有一个很信任的管家叫安三(一名安图),这个奴才仗着明珠的权势,又得到主子的纵容,在外面肆意妄为,很多想要谋个一官半职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巴结安三,希望能够通过安三得到明珠的帮助;更有甚者,有些皇亲国戚为了巴结他,都争着跟他结成儿女亲家。[108]不过,纳兰却很讨厌安三这个人,有这么个小故事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矛盾。

纳兰有个好朋友,叫姜宸英,是著名汉族文人、江南三布衣之一。姜宸英个性狂傲不羁,虽然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可是他在考场中不是喝醉了酒违反考场规矩,就是顶撞考官,所以一直没考上。纳兰很欣赏姜宸英的才华,他想通过父亲的关系帮姜宸英一把,可是明珠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有一次,纳兰私下里对姜宸英说:“先生才华盖世,老是被埋没实在太可惜了。我虽然很想帮您,可是跟您说老实话,您的事情,连我都帮不上忙。倒是有一个人肯定可以帮得上您。”

姜宸英何其聪明,马上就反应过来了,问:“你说的是安三吧?”

纳兰点点头,回答说:“正是安三。您也知道,我的父亲相信我还不如相信他的那个奴才。先生如果肯屈尊去求求安三,那您的事情就没有办不成的了。”

纳兰是一番好心委婉地提醒姜宸英,可姜宸英不高兴了:让我去求一个奴才,这不是侮辱我的人格吗?

因此,听了纳兰的话,姜宸英大怒,霍地站起来,将手里的酒杯一把摔到地上,摔个粉碎,指着纳兰就是一通臭骂:“我一向以为你是个君子才和你交往,没想到你也是个势利小人,居然让我去跟一个奴才磕头作揖!对不起,我们从此绝交吧。”说罢,拂袖而去。[109]

姜宸英这么一做,纳兰是什么反应呢?

出人意料的是,纳兰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敬重姜宸英的人格。他没有和姜宸英绝交,而是千方百计去跟姜宸英请罪,他这种真诚的态度最终感动了姜宸英。康熙十九年(1680),姜宸英因为母亲病逝要回家奔丧,纳兰还慷慨解囊相助。后来提起这份友谊,姜宸英感慨地说道:我成天在纳兰身边叫嚣谩骂,可是纳兰从来没有怪罪过我,他知道我是因为怀才不遇、疾恶如仇才表现得如此狂傲不羁啊![110]

这个故事除了说明纳兰的心胸宽广之外,还反映出明珠和纳兰父子之间的关系矛盾重重:一方面,纳兰如果想要帮助那些怀才不遇的汉族文人,当时凭借他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办到的,他必须依靠父亲的力量。所以他才提醒姜宸英:让他去求求那个“无所不能”的安三。奴才尚且如此,主子的势力就更可想而知了。

但是,另一方面,纳兰不但看不惯明珠他们主仆的行为,更不愿意和他们成为一丘之貉,他们追求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明珠和安三可以为了追求富贵不择手段,纳兰却只想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他甚至说父亲相信儿子还不如相信一个奴才!

价值观如此之不同,这就构成了纳兰心里的一个根本矛盾,这才是他内心最大的痛苦。

遵守孝道与坚持独立人格的矛盾

既然纳兰跟明珠之间有这么大的矛盾,那是不是意味着纳兰就是一个不孝的“逆子”呢?

这就要谈到纳兰面临的第三大矛盾了:既要遵守孝道,又要保持自己干净的人格。明珠那些极不光彩的所作所为,对光明磊落的纳兰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可是另一方面,作为明珠的长子,纳兰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孝子,他对父母的孝顺是出了名的。

比如说,明珠偶尔生病的时候,纳兰一定会守在父亲床前,衣不解带地伺候父亲,连明珠吃的药他都要先亲自尝过。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纳兰却是一个“至孝”的人,他不分白天黑夜地伺候父亲,以至长时间下来,脸色都黑里带黄,憔悴不堪。一直等到父亲病完全好了以后,他才恢复自己的饮食、生活规律,才能恢复原来的神采。

再比如说明珠工作忙,他们一家人难得在一起吃顿饭,只要在一起吃饭,如果父亲和母亲那一顿胃口好一点,吃得稍微多一点,纳兰就会兴高采烈。平时不管多忙,他每天早晚都要去向父母请安。父母的身体健康,一直是纳兰心里的头等大事。[111]

纳兰的这种表现说明:在血缘亲情上、在生活上,纳兰是关心父母、尊重父母、以孝道为先的好儿子;但是在思想上、在处世态度上,他选择了坚持人格的独立。

纳兰和明珠,一个“不是人间富贵花”,高洁清雅,不染尘俗;另一个却是追名逐利,将富贵当成人生追求的目标。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了纳兰父子在思想上背道而驰。在精神上,他和父亲离得越来越远,却和姜宸英这样的江湖文人走得越来越近。事实上,明珠结交汉族文人的动机并不像纳兰那么纯粹,而是掺杂了重要的功利目的——迎合康熙皇帝重视满汉融合的基本政策。说白了,他还是出于自己仕途和利益的考虑,是在利用汉族文人达到增加自己政治资本的目的。而纳兰结交江湖文人唯一的动机和目的,就是精神上的投契。出于孝道,他不能对父亲表示出任何明显的反抗,但越是不能反抗,心里的压抑就越是不能排遣。

父子之间的矛盾,压抑的心情,家庭温暖的缺失,是纳兰心里积压的又一层痛苦。当善解人意的妻子走进他的生活,他才享受到渴望已久的家庭温情,了解纳兰的朋友都说卢氏是他的“闺房知己”,不幸的是这份温情只持续了短短的三年。

不过,除了妻子,还有一个人,也曾给青少年时代的纳兰带来过短暂的温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父子矛盾给他带来的痛苦。这个人,就是被纳兰视为恩师的一代大儒——徐乾学。可是,这个在纳兰心目中恩深似海的老师,偏偏又与纳兰家族的关系千回百转,矛盾重重。那么,师生之间的恩情与矛盾又会给纳兰的生命带来哪些巨大的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