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一片混乱,百官度日艰难,远在五千里之外的王阳明更是艰辛。
王阳明患有肺痨,居此恶劣环境,随时都有倒毙荒野的危险,因此他做了一副石棺材,随时准备不虞。此刻,坐在石棺中的他心中默默念叨:“我就当自己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王阳明靠制心功夫能在艰苦环境中坦然处之,但他的两个仆童王祥、王祯因为水土不服,思念家乡,一个个病倒了。王阳明一个人打柴担水做饭,并悉心照顾他们。他担心他们心情抑郁,便和他们一起朗诵诗歌。这样,王祥、王祯才能稍稍忘却处境的艰辛。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这些《周易》中的名句深深激励着王阳明。
《周易》是由四位圣人写成的。第一位是伏羲,他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王阳明心想,自己现在以荆棘为墙、垒土为阶、砍木为梁、茅草遮顶,夜晚能听到潺潺流水声和森林呼啸声,不就和远古时代的伏羲一样吗?第二位是周文王,他遭受虐待,不但没有就此消沉,反而磨炼出坚强的意志。王阳明心想,周文王为《周易》注入了自强不息的内核,而自强不息不正是民族的精髓吗?第三位是周公旦,他的仁德和礼乐,奠定了《周易》“厚德载物”的道德风范。王阳明心想,自己能够像周公旦那样做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吗?第四位是孔子,他高举义理的大旗,让《周易》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了儒家思想的主干。王阳明心想,自己能够和这位儒家创始人一样成为“三不朽”吗?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做圣人,现在他已近中年,已患绝症,已落谷底,还能实现少时的理想吗?每每想到这,王阳明泪水涟涟。
1
王阳明虽然乐观豁达,但有时心情也是极为悲愤的。他按照圣人的古训上疏直谏,却遭到了这样的迫害。如果古代圣人处在这样的境遇中,会如何应对呢?带着这样的困惑,他思考了一段时间,想起《中庸》中有一句话:“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便决定“吾唯俟命而已”了。这样一来,他反而什么都放下了。于是,王阳明像高僧一样,每晚在山洞之中静坐,渐渐胸中洒脱。他每天都读《周易》,都在思考圣人之道。有一天深夜,仿佛做梦一般,王阳明听见有人在同他说话,讲的便是他日夜苦思的圣人之道。而这讲解之人,便是孟子——
孟子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你因为忠诚为国,而国家委屈了你,所以排解不开心里的忧闷;你因为正人君子被贬谪而不乐,因为小人洋洋得意而愤恨。其实,人与禽兽的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是否性善,是否行仁义,是否有良知。你应该学习先贤舜的仁德,不在乎环境是否恶劣,不在乎他人是否怎样,而只看自己是否有良知。”
王阳明问:“我处在贬谪的境遇,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如果具有良知,也可以成为圣人吗?”
孟子答:“一个人若有良知,就会成为行仁义的君子;若良知泯灭,就与禽兽差不多。讲良知,就是保有人的本性,而保有人的本性,即懂得了天道。无论生死与否,皆可以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良知,那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极易变为非人。什么都可以没有,绝对不能没有良知,否则,那还能称其为人吗?”
王阳明说:“弟子明白了。陆九渊说,‘宇宙便是我心,我心便是宇宙’。认识宇宙真理和社会人生的道理,只需向内用功,发现本心,不必向外界探求。只要按照本心的理去做,一切视、听、言、动都是对的。”
孟子答:“对。有良知,讲良知,就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可以顶天立地地活着、堂堂正正地做人,否则,天诛地灭,天理难容。”
……
王阳明猛然惊醒,立刻跳起来狂奔到野外,高声大喊道:“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王阳明找到了什么,令他这样痴狂?原来是他悟道了:圣人之道,我性自足。
惊醒的王祥、王祯跑来问王阳明怎么了,王阳明说道:“圣贤之道,不在他处,就在自己的心里。只要自己心里有良知,就是圣人。孔子即使处于逆境,颜回哪怕居于陋巷,他们也会忠于自己的内心,不为外界环境所动,因此他们成为圣人。从现在开始,我不再为身处逆境而忧伤了,不再为探求世间的是非对错而困扰了。”
王阳明理解了孟子尽心知性和陆九渊的心即理之道,大悟格物致知之旨。他反复思索格物致知,觉得“格”就是正,“物”就是“事”,“格物”就是修正自己的言行、欲望,从而实现良知。
在龙场那个昏暗的山洞中,王阳明确认了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品质,从此平静地以内心来面对整个世界了。这一悟,离上次“格竹子”大病一场已经十几年了。王阳明从钱塘江逃脱时,反复思索如果善遭恶报,问题是出在哪儿。今日他算是明白了,善遭恶报,是因为一些人的良知丢了。
因为熟读《周易》悟出了圣人之道,王阳明十分兴奋,便把这个石窟取名为玩易窝。
龙场苗民渐渐知道王阳明是个做学问的人,就帮他搬到了龙冈山一处山洞居住。王阳明到那里一看,哎呀,这山洞多宽敞啊!这环境多叫人心情怡悦!其实,这个山洞比前面住的玩易窝也好不了多少,只是王阳明的心境变了,便觉得周围的环境也不再那样恶劣。山风吹来,他觉得身心愉快;树林间的鸟儿叽叽喳喳,他觉得是在起舞唱歌。王阳明把这个山洞命名为阳明小洞天,在他的眼里,这个山洞便是福地。
说是福地,这龙冈山上新近也有令人恐惧的声音,那就是每到夜晚,山顶就有狼群撕咬的嗷嗷声。
王阳明少年时便去居庸关游历,后来因为蒙雅丹之故苦练射技,是不怕狼的,但王祥、王祯和附近百姓却害怕得不得了。王阳明便找来一把铁弓,制作了十支竹箭,会同两个苗民夜晚摸上了龙冈山顶。
夜风袭来,两头硕狼出现在山顶,王阳明远远望去,一头黑色,一头白色。两狼相见,各自嗷了一声,然后撕咬。
王阳明小声问身边的苗民:“先射哪一头狼?”
苗民答道:“这黑狼凶恶,白狼温驯,就先射凶恶的吧。”
王阳明点了点头,他虽然身体虚弱有病,但还是用尽全力对准黑狼射去。这箭也太准了,正中黑狼左眼。黑狼大嗷一声,旋即向灌木丛中蹿去,白狼也跟着离开了。从此,龙冈山上再也没有了狼的撕咬声。
王阳明见当地苗民生活原始,便教他们范土架木以居。众人心中有杆秤,他们也帮着王阳明盖起房子来。王阳明给新房起名何陋轩,是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典。
2
小溪欢快地流淌着,茂密的高树上传出一阵又一阵的鸟叫声。在偏僻的龙场,有一人慕王阳明之名前来。他叫黄绾,浙江黄岩人,祖父黄孔昭曾官至南京工部尚书,他承祖荫后担任了后军都督府都事,一直在偏僻的贵州,内心十分郁闷。
黄绾见到王阳明后,心中有些吃惊。他也不落座,直接开口说出自己的疑问:“阳明先生,您从繁华的京都来到这荒凉之地,不但不悲观,反而神采奕奕,请问先生是如何做到的?”
王阳明高兴地回道:“对于同样的事物,因为阅历、背景、环境不同,每个人的认识、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标准,然而这种认识和判断恰好是每个人心中最直接最真实的体验。我之所以神采奕奕,是因为我心中有良知。只要我有良知,走到哪儿都不会悲观。”
黄绾接着又问:“我心中也有良知,为什么我不能达到先生的境界呢?”
王阳明答道:“这就是制心功夫的原因。只要深刻领悟‘圣人之道,我性自足’,那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会有坚强的意志。”
随后,王阳明向黄绾解释了什么是“圣人之道,我性自足”。黄绾似有所悟,便与王阳明定终生共学之盟,并自称是王阳明的学生,虚心向王阳明学习制心功夫。
送走黄绾后,王阳明回忆起道教天师许逊的十六字名言:“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更加坚信了自己的良知学说。他又想起了无为道长“进一步想,有此而少彼,补东而缺西,时刻忧愁。退一步想,良田万顷,一日只食米一升;大厦千间,一夜只眠地八尺。一升八尺,受用不久,多何用乎”的话,心情就开朗了。
闲暇之时,王阳明开垦出一块菜园。他每天扛着锄头去种菜,累了就在树荫下枕着锄把酣然入梦。他还赋诗《观稼》一首,表达了自己恬淡的心情——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频,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过了不久,黄绾又从贵阳前来请教:“先生提倡良知,学生心中十分认同,但学生也有疑问。就拿学生自己来说吧,学生心中也有良知,可当学生生气时,就忍不住咒骂;当学生路上饥饿时,就忍不住偷摘他人家的果子。请问先生,像学生这样的人也能成为圣人吗?”
王阳明听后笑了笑道:“你心中的良知只是人心向善的念头,并非真正的良知。真正的良知,不但是有良心,还要有良行,即知行合一。如果光有良心,而没有良行,达不到知行合一,那也不是真正的圣人。”
黄绾听了深为折服,回到贵阳后,逢人便讲王阳明的“龙场悟道”。
从这以后,贵州的学子们渐渐知道了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良知学说,常常跟随黄绾前来龙场求学。贵州学风,由此开始兴盛。
王阳明在何陋轩收徒讲学,何陋轩旁有他亲手种下的两棵柏树。有一次他借树说道:“栽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养心性。要使树木长高,必须开始时就剪去多余的枝。要使德行盛隆,必须开始学习时就除去对外物的喜好。立志,最可贵的就是专一。”
而说到专一,王阳明又讲了发生在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黄绾听了之后叹道:“弈秋的故事很好,但对普通人来说,在收敛身心的时候,若有声色出现,就很难做到专一了。”
门生们闻言,都笑了。
王阳明淡定地回道:“若有声色出现在眼前,大家怎么能不想听,怎么能不想看呢?除非是死灰槁木、耳聋眼瞎之人。虽然大家听见看见了,只要心不去跟随它也就行了。这就需要制心功夫,也非一日能练就的。”
王阳明讲得通俗易懂,前来求学的学子们很乐意听。乐意听,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从而学子们越来越多。王阳明常常与诸生秉烛讲习,乃至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王阳明要求他们做到“人生四要”——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关键是要学会做人,道:“立志是为学的基础和前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勤学,不仅指读书,也包括个人的品德修养;改过是对己而言,再伟大的人也会有过失,但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能改正过错;责善是对人而言,即规劝别人改过,责求向善,是朋友之道,但是要以忠诚爱护之心,用委婉温和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后能够接受,醒悟后能够改正。”
学子们听了都热情高涨,这给王阳明莫大的鼓舞。
何陋轩前面是苗人帮助建造的茅屋,王阳明领着王祥、王祯二人在周围栽了竹子。王阳明记得父亲关于竹子君子四道的教诲,于是把茅屋命名为君子亭。坐在君子亭里,王阳明不仅想成为孔子般的教育大家,还想成为诸葛亮式的经略大臣,他还赋诗《龙冈漫兴》诗一首,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卧龙一去忘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3
龙场阳光充足,雨水充沛。
一场轰隆隆的雷雨过后,王阳明接到了弟弟王守文的家信,知道父亲已经致仕,不禁仰天长叹道:“得失荣辱,都可置之度外。唯生死一念,自省未能超脱。”
原来,刘瑾恶贯满盈,朝中与他同流合污的人越来越少。刘瑾想拉拢一些清流充充门面,又想到了王华,便派人到南京去游说道:“先生大才,如果能与咱家同心同德,不久将被大召。”王华拒绝后,刘瑾怒不可遏,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逼迫他辞去南京礼部尚书一职。事后王华非常坦然,笑道:“我从此可免祸啦。”
王守文在家信中还说徐爱会试落榜,王阳明便写信去安慰徐爱:“你年方英妙,落榜未足深憾,唯宜修德积学,以求大成。”他又在信中勉励徐爱,“养心莫善于义理,为学莫要于精专;毋为习俗所移,毋为物诱所引”。在信末,王阳明还希望徐爱能来龙场读书。
王阳明也不忘教诲弟弟:“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如栽树不栽根,培植灌溉则是徒劳,辛苦无成。”
信寄走后,王阳明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
龙场周边的碧水、凌峰、溶洞、幽林众多,多样的景色使人流连忘返。这陆广河就是其中一景,不仅有三峡之雄奇,更有漓江之秀丽。泛舟河上,饱览美景,直叫人心旷神怡。王阳明在河上游玩时,溪水照出了他的白发。快到四十岁的人已不算早生华发,但王阳明还是吟诵了《溪水》一诗,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悲伤——
溪石何落落,溪水何泠泠。
坐石弄溪水,欣然濯我缨。
溪水清见底,照我白发生。
年华若流水,一去无回停。
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
王阳明的命虽很大,但运气总是不顺。当他刚刚“龙场悟道”,稍许自得时,麻烦就来了。王阳明没有招惹当地的官员,可当地的官员却来招惹他了。
宰相门前七品官,贵州按察使司的差吏到了龙场,颐指气使。王阳明是大学问家,别说现在还是个龙场驿丞,就算是个普通百姓,又怎会对差吏低三下四?几句话下来,差吏就仗势欺人,凌辱王阳明。当地苗民见状,怒斥公差,把他围起来痛打一顿,然后赶出了龙场。
差吏回到衙门,编造王阳明蔑视地方官府,聚众闹事之事。巧合的是,贵州按察副使兼提学副使毛科是王阳明的同乡,为化解此事,他派人见了王阳明,晓以利害,劝他向上官赔礼了事。
王阳明并没有答应,而是回了一封大义凛然的《答毛宪副书》——
昨承遣人,喻以祸福利害,且令勉赴大府请谢;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但差人至龙场凌侮,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大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
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凡祸福利害之说,某亦尝讲之。君子以忠信为利,礼义为福;苟忠信礼义不存,虽禄之万钟,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
某之居此,盖瘴疠蛊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大府苟欢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则亦瘴疠而已尔,蛊毒而已尔,魑魅魍魉而已尔,吾岂以是动吾心哉!
执事之谕,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隳堕。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
王阳明以情以理拒绝了毛科的要求,这件事传出去后,惊动了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安贵荣敬佩王阳明的才华和胆识,意欲结交,便派人送来了金帛、鞍马,但被王阳明婉言相拒。安贵荣又派人送来了米和肉,还派人来担水劈柴。这次王阳明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了。
所谓吃人嘴软,安贵荣邀请王阳明去贵州宣慰使府游玩,他无法拒绝,如约来到了贵州宣慰使府。这座土司衙门以茂林修竹的云龙山为背景,以碧波**漾的螺丝塘为镜,梳妆于山水之间,俯仰于天地之际,完美地与大地融为一体。王阳明站在贵州宣慰使府的大门口,感叹这儿的古朴典雅。
在黔西有大明唯一的象祠,它坐落在开阔的坝子上,坝子边上山势蜿蜒。之所以建立象祠,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
舜和象为同父异母的兄弟,舜仁慈大度,而象利欲熏心,多次图谋不轨想加害兄长舜,舜皆以仁德孝悌待之,最终感化了象而使其改恶从善。舜把象封在苗人居住的名叫有鼻的地方,之后,象成了贤良的诸侯,守护着一方百姓。
苗人祖祖辈辈都崇拜象,处处建立了祠堂供奉他。后来,各处的象祠都拆毁了,只有黔西的象祠保存下来。
黔西的象祠因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安贵荣准备重修黔西象祠。王阳明问道:“象祠是拆毁重建,还是重新修整?”
“重新修整。”
“爵爷重新修整象祠,是为了什么?”
“这座象祠是什么时期建的已经没人知道了,但我们这些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苗民尊敬信奉象,诚心祭祀他,到了我这一辈,怎敢荒废呢?”
安贵荣请王阳明为象祠作一篇记,王阳明闻言欣然从命,作了一篇千古不朽的《象祠记》——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看了这篇《象祠记》,安贵荣高兴得不得了,当即安排人将贵州最好的特产全部捧上来,招待王阳明。牛肉干、鸡辣子、被面、荞酥、泡菜、板鸭……摆了满满一桌,还有上等的野刺梨汁和茅台枸酱酒。
王阳明并不喝酒,只喝了一口野刺梨汁,然后对安贵荣说道:“舜的弟弟象开始有恶行,舜想直截了当地纠正他的奸邪。结果,象每次都想去谋杀舜。舜责备象的过失,反而激起了象的恶性,这也是舜想让象变好的心太迫切了。有了这段经历,舜终于明白此事不能去怪罪他人,所以他用自我克制的功夫去感化象。最后,舜的动心忍性感化了象,达到了兄弟和谐相处的目的。”
安贵荣听了喃喃地说道:“本爵明白了,先生是在教导我出了问题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一味地苛求别人。”
王阳明点了点头,又说道:“尧、舜的成功,是因为他们顺应了时代,所以昌盛;桀、纣的失败,是因为他们悖逆了潮流,所以失败。自己做善事都不能使别人跟从,这只能算是独善;自己做巧事却无法使别人效法,这只能算是独巧。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善与巧,所以古来只推崇圣人之治。独善的行为,不能教化百姓;独治的君王,不能治理天下。”
安贵荣闻言,站起来说道:“本爵只是个土官,不会做君王,也做不了圣人,但先生的教诲,本爵一定铭记在心。”
安贵荣想请求朝廷封他为都指挥使,还想裁掉龙场驿,即使不裁,也要求由贵州宣慰使派官员管理。此事为慎重起见,他派人去龙场请教王阳明。
对于安贵荣要求减驿、加官的想法,王阳明连连摇头说道:“国家定下制度,是有利于安定的。如果说驿可以裁,那当然也可以增,既然确定的事可更改,那安家世袭的贵州宣慰使也是可以革除的。”
王阳明还专门写了一封信,让来人捎给安贵荣,说贵州宣慰使是土官,安大人如果要求做都指挥使,那就变成流官了。水西是安家的基业,你做土官,可以把祖上留下的基业建设得更好;如果做了流官,按朝廷设官分治的制度,可以调你到山东,也可以调你到云南。如此的话,安家的这份基业又由谁来打点呢?
安贵荣读了王阳明这封信,不禁汗流浃背,庆幸自己请教了王阳明,要不这表上到朝廷,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4
古时交通不便,远在余姚的徐爱过了很久才收到王阳明的书信。他稍事整理后,便不顾路途艰难,长途跋涉来到了龙场。王阳明见到徐爱,欣喜异常。徐爱的神态告诉王阳明,区区科场失利,不值一提。
徐爱细细看了看王阳明,发现他本来清瘦的脸庞更加消瘦了,但目光更加有神、精神更加健旺,黑黑的胡须虽不稠密,却十分整齐。麻衣相士说王阳明胡须飘拂衣领的时候,就会进入圣贤之境。如今他的胡须已经到达衣领,这么说,那龙场悟道或许就是圣贤之境吧。
对于龙场悟道,徐爱还是有些糊涂,便请教道:“知与行分明是两件事,先生为何提倡知行合一呢?”
“你举个例子。”
“比如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王阳明笑了笑,回道:“人之初,性本善。人虽都有一份良知,但人还有一份私欲,是这私欲把知与行隔断了。知孝而不孝,知敬而不敬,是知而不行,并不是真正的良知。我们说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而不是他说了些孝悌之类的话,就称他知孝晓悌了。再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知寒,绝对是他自己觉得冷了;知饥,绝对是他自己肚子饿了。知与行怎能分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实践,人必须知行合一,这才是真正的良知。”
徐爱听了还是有疑惑,又问道:“先生讲得很好,可学生还是认为知与行是两种功夫。观当今之人,不都是知是一码事,行是一码事吗?”
“你再举个例子。”
于是,徐爱就讲了北京城里张彩、刘介之流的肮脏之事。
王阳明听后讲解道:“当今朝廷重臣张彩,本是个熟读孔孟之道的人,可为了私欲,竟然强抢刘介的小妾,使知行分离。对于张彩,我不会说他懂得孔孟之道,我顶多说他读过孔孟之书。读过,并不是懂得,只有读过并且做到,才是懂得。知而不行,并不是真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我今天所说知行合一,正是针对知行分开这个顽疾的药方。所谓知晓圣人之道,就是要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所谓我性自足,除了人性本善,还有知行合一。”
徐爱听完后深为折服,自此下定决心,学习并传播王阳明的良知学说。
徐爱的到来,不仅捎来了家乡的特产杨梅、鲻鱼等,还捎来王阳明夫人诸氏的话。她说王阳明身体不好,自己又没能生个孩子,便请王阳明在贵州找一个合适的女子传宗接代,并且照顾王阳明的生活起居。
王阳明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儒家讲做人要有三立:立德、立功和立言。如今我没有立功和立言,但又怎能不立德呢?不管怎么说,诸氏是我的结发妻子,我会与她白头偕老的,我不会为了个人欲望而另娶小妾。”
天越来越冷了,王阳明身边的学子们都回家过年去了,就连千里迢迢赶来的徐爱也回家去了。何陋轩前、君子亭旁,显得有些冷清了。王阳明的内心依旧火热,他不停地思索“龙场悟道”得出的良知学说。
正德四年四月,原户部员外郎席书前来贵州担任提学副使。席书来到贵阳,恰巧毛科致仕。毛科临走前告诉席书,龙场驿丞王阳明学识渊博,有胆有识,将来必会成为国之栋梁。我们不应让他只卧于龙场,而应请他来贵阳讲学。
对王阳明这个大名,席书熟悉着呢。王阳明在北京担任兵部主事时,曾在同僚中倡议为官先立圣人之志,这在无形中声援了当时处在非议旋涡中的席书,他一直心存感激。
未过几天,席书就去拜访王阳明,请求赐教朱熹、陆九渊学说异同:“关于格物致知,朱熹解释为穷究事物道理、借物参禅;陆九渊解释为不为物牵,修持心性,回复天理。朱熹偏向于理学,陆九渊偏向于心学,您如何看呢?”
席书的言论已经很透彻了,王阳明只好告诉席书自己在龙场关于格物致知的所悟,那便是“格”就是“正”,“物”就是“事”,以及良知学说。席书听了一时疑惑不解,因天色已晚,只好暂且离去。
第二天席书又来,两人先说到刘瑾为人奸佞凶残,排除异己,把朝廷上下搞得一片混乱,然后又聊起了焦芳、刘宇、张彩等人不耻之事。之后,王阳明说道:“知行本是合一的,不可分为两事。张彩先是夺了刘介的小妾,后又夺了张恕的女人,礼义廉耻都抛到了脑后。不是张彩不知良知,而是张彩被私欲蒙蔽,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焦芳原也是个刚正不阿之人,可后来与刘瑾狼狈为奸,欺凌百官。不是焦芳是非观念丢了,而是良行渐渐丢了。刘宇在京城这个大染缸里,不能出淤泥而不染,为了自己的官位大肆行贿,把太祖的训诫不当回事,知与行分离了。而焦芳、刘宇、张彩这样的奸狡小人居然也能为朝廷重臣,可以看出知行之间的缝隙大得可以让坏人窃取神器。我们倡议孔孟之学,就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用行来说话,用行来检验真伪是非。只有这样,才能清新仕林道德,恢复儒家修己治人的教化真功夫。”
王阳明这番话很长,席书不断点头。
“刘健、李东阳、谢迁都是儒学大师,他们身为皇上的老师,一定会教授皇上孔孟之学、明君之道。人之初,性本善,皇上心中是有良知的。”王阳明说到这之后,没有接着再讲。
席书明白王阳明想说未说的话,不由得大为叹服道:“每个人心里都有良知和私欲,就看哪一个占据主要位置了。”
席书的话让王阳明想起龙冈山上黑狼、白狼的事,便道:“是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头白狼、一头黑狼。这白狼是善、是良知,这黑狼是恶、是私欲。只有白狼战胜了黑狼,良知才会变成良行,实现知行合一。形象地说,格物致知,就是铲除黑狼、留住白狼。”
席书听了恍然大悟,激动地说道:“我学习圣人之学几十年,今日才明白圣人之道,才意识到知行合一的重要。”
之后,席书常常到龙场与王阳明论学,两人设问答疑,多至深夜。席书觉得自己有责任将王阳明创下的良知学说发扬光大,于是筹资修复了贵阳文明书院,礼聘王阳明主持书院,并亲率州县诸生以师礼侍奉王阳明。席书年长于王阳明,官职远远高于王阳明,却以师礼相待。其实,席书尊敬的不是明朝最末的小官,而是光明正大的良知学说。
在贵阳文明书院,王阳明大讲良知学说。贵阳举子范季修要去四川巴县做官,来向王阳明请教怎样做官。王阳明说道:“县官是亲民的职位,你讲究亲民就行了。”
范季修又问:“怎样才算亲民呢?”
王阳明答道:“明德于民,使民树立良好道德。明德与亲民是一体的,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把别人的老人当成自己的老人,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行了。”
范季修点头称是,深记心间。到了四川后,范季修奖善良,锄强梗,明德亲民,百姓大悦,不久便升为了雅州知州。
这时候,贵州又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
原来,水东土司为贵州宣慰司同知宋然统领。这宋然也是世袭土官,到了他这一辈,终日酗酒,为非作歹,苗民对他素有积怨。一日醉酒后,宋然又令手下鞭笞一群苗民,不料激起了民变。苗民阿扎和阿贾纠集两万多人起兵反抗宋然,将洪边团团围住。朝廷闻警,即命安贵荣出兵平乱。安贵荣知道王阳明见识不凡,便派人将他请到贵州宣慰使府商议。
王阳明到后,安贵荣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说道:“既然是宋然惹的祸,那就请他自己解决好了,与安家没有关系。”
王阳明思索了一番后劝道:“有句成语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水东不保,水西又怎会安定呢?水东乱民已有两万多人,来势凶猛呀!如果现在不去平叛,等到了不可收拾之时,朝廷便会严斥安大人抗旨不遵,到时安家的地位便不稳了。安大人不能因为小怨而置大理不顾呀!”
安贵荣听完王阳明所讲,便对大堂内的众部属说道:“在这片群山环抱的荒僻之地,阳明先生潜心研究良知学说,倡导知行合一。我们可以不听从朝廷的号令,但我们要相信阳明先生的人品。”随后,安贵荣即刻下令发兵平乱。
阿扎、阿贾先前胆敢造反,就是看到安贵荣不支持宋然。现在水西出兵,他们自然是立刻罢兵息战。宋然酗酒害民,激起民变,论罪当斩。但朝廷为了国库收入,竟然只动用了罚米法。宋然仅被罚米两千石,革职了事。
5
转眼到了正德五年,王阳明谪戍期满,调任江西庐陵县知县。
离开龙场这天早晨,老天突然刮起了暴风,下起了骤雨。风停雨歇后,深邃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五彩缤纷,灿烂夺目。贵州宣慰使安贵荣、贵州提学副使席书以及诸学子来为王阳明送行,王阳明作诗相别——
远客天涯又岁除,孤航随处亦吾庐。
也知世上风波满,还恋山中木石居。
数十年后,安贵荣的后人、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在洞口崖上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这“遗爱”既是留下的爱,又是永恒的爱、发自内心的爱,由此可见安家以及贵州百姓对王阳明的思念之情。
坐在舟中前往庐陵的王阳明心情是明朗的,全然没有来贵州时的悲伤。他来龙场时,担心不能活着出去;他离开龙场时,不但身体好转,而且心中重新升起了做圣人的愿望。他来时带着《周易》,离开时却带着永不磨灭的良知学说。
庐陵县处在江西中西部、赣江中游,隶属吉安府,以丘陵山地为主。“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就是形容庐陵的地貌。赣江的云水波痕、樯橹风帆,两岸的青山碧树、沃野田畴,给乘舟而来的王阳明清新愉快的感受。
靠岸后,王阳明整好衣冠来到县衙,迎接他的是湖广武陵人、庐陵县丞冀元亨。王阳明会看面相,冀元亨给他留下了忠诚、干练、敏锐的印象。
两人还没聊上几句,突然有上百乡民拥入县衙,呼天号地。
王阳明搞不清这么多人来干什么,他耐心地听完他们的说法。过了半个时辰才明白,他们是要求宽免一项征收葛布的摊派。
王阳明问道:“既然要宽免,一定要有个理由,你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乡民们答道:“庐陵这个地方根本就不产葛布,可官府偏偏让我们交纳,这本来就没有道理。”
王阳明心想,既然本地不产此物,官府要的就没有道理。他不想激起民愤,就同意了乡民们的请求。
乡民一撤,冀元亨就立即向王阳明禀报道:“县尊,征收葛布也有道理。庐陵这个地方以前盛产葛布,只是这些年世风变了,乡民们变得好逸恶劳,从而不产葛布了。”
王阳明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请冀元亨继续讲下去。
冀元亨便继续介绍道:“庐陵虽是小县,却是四省交通要道,俗话说的码头口子。这儿因世风不正,流行上讼。虽说里面有官府的问题,但是产不产葛布却不是大问题,而动不动就来官府上讼、闹事,这才是大问题。”
王阳明一听,觉得自己刚才的决断有些草率。自己才来到庐陵,首先应该先了解一下这儿的乡情民风才是。
第二天,王阳明下了一道告示,就是息讼。他在告示中说道:“因为本县糊涂,不能听断,且气弱有疾,你们非有重大事情不要来打官司。来告状的只许诉一事,不得牵连其他事,状子不能超过两行,每行不能超过三十字。超过者不予受理,故意违反者罚。”
发出一道息讼告示,自然不能立竿见影。
一位老秀才前来诉讼,王阳明便对他说道:“你先等数日,直到心平气和时,再来和本县说。”
过了几天,老秀才又来了,说他已经心平气和了,所以前来受教。
王阳明笑道:“你都心平气和了,还来干什么?”
老秀才听了,恍然大悟。
老秀才不来上讼了,可其他人依然还会来。王阳明对多数案子不受理,他解释道:“本县之所以不放告,并不是因为有病不能任事,而是因为现在正是播种季节。放告之后,你们因此误了农时,终年无望,必将借贷度日,而且一打官司,四处请托送礼,助长刁风,为害更大。你们当中若果有大冤枉事情,本县自能访出。本县不能尽知者,有乡老据实呈报。他们若呈报不实,治他们的罪。本县为政日浅,未有德治,先有法治,于心不忍。但你们要是不听本县的,则本县也不能保护你们了,你们不要到时后悔。”
庐陵乡民听了深受震动,监狱日见清静。王阳明又施行诬告反坐法,庐陵乱哄哄的诉讼局面才渐渐结束了。
此事一了,王阳明回过头来与县丞冀元亨一起治理驿道,杜绝横征暴敛。他布告乡民,谁以官府的名义去乡里私行索取,只需把他们领到县衙里来即可,官府自会处置。王阳明还移风易俗,杜绝**祠。他告诉百姓只要行孝悌,就会感动天地,四时风调雨顺。王阳明又派人张贴告示,将乡民规范广而告之,做到的奖,做不到的罚,庐陵因此大治。
白鹭洲书院坐落在赣江中流,这儿绿树点点,白羽飞飞,是读书的好地方。王阳明在这里讲学,受业的是冀元亨等人。
冀元亨长期听王阳明讲学,已有所基础,便问道:“先生所讲,的确精彩,只是学生手头事务极其繁重,没有时间去做学问。”
王阳明对冀元亨说道:“我何尝教你放弃手头事务而悬空去求学?你既然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习,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例如,当你判案时,不能因对方的无礼而恼怒;不能因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的无礼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曲意宽容他;不能因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你必须仔细省察克治,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事上磨炼。处理文件与诉讼,全是切实的学问。如果抛开事务去学,反而会不着边际。”
“事上磨炼”,朴素的话语,包含着犀利的道理。王阳明的这一教导,冀元亨记住了。他想如果“事事磨炼”“事上磨炼”,就会铸造强大内心,就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王阳明又对众门生说道:“格物致知,就是按照良知的要求去正心、行事。”
“学生很赞同先生的知行合一之说,可是世上有些人既没良知,又没良行,但他却能窃取国家利器、祸害国家。如果这种没良知没良行的人不受惩处,那么知行合一还会被世人信奉吗?”
面对冀元亨的提问,王阳明答道:“你说的这个没良知没良行的人,大概是指恶宦刘瑾吧。《周易》说,‘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又说,‘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暑往秋至、冬去春来,邪必不会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