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是天佑其身还是机智战胜险恶(1 / 1)

王阳明 高兴宇 9325 字 8天前

兵部主事王阳明见戴铣、蒋钦等人因直言获罪,也忍耐不住,准备上折言事。他来到父亲王华那儿讨主意,王华已升为礼部侍郎。岁月蹉跎,王华明显老了,长须飘飘。王阳明行了参拜大礼后,直言相告道:“父亲,现在天下官员恨透了刘瑾,儿子也想参他一本。”

王华虽然心里不满刘瑾,却善忍。当年他进宫讲解李辅国的劣迹,让同僚替他捏了一把汗,要不是太监李广死得快,说不定会给他招来一场灾祸。从那时起,王华不断反省自己,变得越来越谨慎。听闻王阳明的想法后,王华没有直接表态,而是问道:“老家龙泉山上有块绝顶石,名叫祭忠台,遥祭的是名士刘球,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王阳明答道:“儿子知道,名士刘球劝谏皇上勤政用贤、息兵养民,并未直接参劾权宦王振。而王振却以为刘球影射他,于是逮捕刘球下狱,将他杀死。儿子也知道,当今的刘瑾就是昔日的王振。儿子更知道,此次上疏可能会落得刘球相同的遭遇。”

听了这番话,王华的心里五味杂陈。他清楚儿子已经深思熟虑了,他是在按照孟子所言去做,宁可舍生,也要取义。他思索了一番,又劝道:“你学学为父,不参不行吗?”

王阳明答道:“儿子心中有良知,如果不参,感觉心都快要碎了。戴铣等人还在狱中,如果不为他们说上几句公道话,儿子哪有脸面还做孔孟弟子?”

王华听了这话,心里翻江倒海。他明白,如果王阳明去上折,可能就会落得个戴铣、蒋钦以及昔日刘球等人的下场。如果阻止王阳明上折,则自己就是表里不一。自己一直以孔孟之义教导子女,如果现在阻止王阳明上书,分明是有违孔孟之道。他叹了口气说道:“你要注意语气,不可锋芒毕露。另外,如果出现不测,记住一条,世间最重要的就是生命。”

王阳明听了,拱手告退。第二天,他便诚诚恳恳地奏了一本《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

臣闻君仁则臣直。大舜之所以圣,以能隐恶而扬善也。臣迩者窃见陛下以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等上言时事,特敕锦衣卫差官校拿解赴京。

臣不知所言之当理与否,意其间必有触冒忌讳,上干雷霆之怒者。但铣等职居谏司,以言为责;其言而善,自宜嘉纳施行;如其未善,亦宜包容隐覆,以开忠谠之路。乃今赫然下令,远事拘囚,在陛下之心,不过少示惩创,使其后日不敢轻率妄有论列,非果有意怒绝之也。下民无知,妄生疑惧,臣切惜之!今在廷之臣,莫不以此举为非宜,然而莫敢为陛下言者,岂其无忧国爱君之心哉?惧陛下复以罪铣等者罪之,则非唯无补于国事,而徒足以增陛下之过举耳。

然则自是而后,虽有上关宗社危疑不制之事,陛下孰从而闻之?陛下聪明超绝,苟念及此,宁不寒心!况今天时冻冱,万一差去官校督束过严,铣等在道或致失所,遂填沟壑,使陛下有杀谏臣之名,兴群臣纷纷之议,其时陛下必将追咎左右莫有言者,则既晚矣。伏愿陛下追收前旨,使铣等仍旧供职;扩大公无我之仁,明改过不吝之勇;圣德昭布远迩,人民胥悦,岂不休哉!

臣又唯君者,元首也;臣者,耳目手足也。陛下思耳目之不可使壅塞,手足之不可使痿痹,必将恻然而有所不忍。臣承乏下僚,僭言实罪。伏睹陛下明旨有“政事得失,许诸人直言无隐”之条,故敢昧死为陛下一言。伏唯俯垂宥察,不胜干冒战栗之至!

在奏折中,王阳明入情入理地劝谏正德皇帝释放戴铣等人,但这本奏折根本就没有送到皇帝面前。虽然奏折中没有半点弹劾刘瑾的语句,用词非常委婉巧妙,可刘瑾看到后还是大怒,立刻假传圣旨杖责他四十后,又指他为奸党,罚跪于金水桥南,然后投入大狱。

湛若水闻讯,急来王华处报信。王华听了之后平静地说道:“我儿得为忠臣,垂名青史,我意足矣。”

正是冬天,狱中的王阳明冷得睡不着,越睡不着,越觉得黑夜无尽头。要用一个词概括王阳明的心境,就是后悔。不是后悔营救戴铣他们,而是后悔根本就不该重返仕途!在龙泉山上散步,在姚江之中放舟,这最为普通的家常生活,现在成了他高不可攀的梦想。在狱中,王阳明吟道——

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迥。

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

刘瑾一直仰慕王华,获悉王阳明是王华之子后,对他的态度也缓和了一些。过完春节,王阳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还派人告诉王华:“先生才华横溢,如果我们同舟共济,您可立跻内阁。”但王华不为所动,婉言谢绝。

刘瑾也不想将朝臣得罪个遍,加上正德皇帝为太子时,王华曾总揽东宫内外的事务,所以几天后,王华调任南京礼部尚书。

王阳明出狱后,知晓戴铣因杖伤死去,心中十分伤悲。

湛若水、孙燧以及在京为官的余姚人周礼、徐子元、许龙,上虞人徐文颜等来为他送行。湛若水写诗《惜别》赠予王阳明——

黄鸟亦有友,空谷遗之音。

相呼上乔木,意气感人深。

君今脱网罟,遗我在远林。

自我初识君,道义日与寻。

一身当三益,誓死以同襟。

生别各万里,言之伤我心。

面对友人相送,王阳明作《天涯》诗答谢——

天涯岁暮冰霜结,永巷人稀罔象游。

长夜星辰瞻阁道,晓天钟鼓隔云楼。

思家有泪仍多病,报主无能合远投。

留得升平双眼在,且应蓑笠卧沧洲。

锦衣卫校尉、东厂西厂番役遍布北京城,王阳明的作别诗很快就被这些人送往刘瑾处。“报主无能”“留得双眼”,让刘瑾越看越心虚,不由得怒道:“咱家尊敬你的父亲,但你父亲却不领咱家的情。咱家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没有让你像蒋钦、戴铣那样死去,难道你出来后还要反制咱家吗?”于是,刘瑾便令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派人去暗杀王阳明。

1

从北京南下一路颠簸,王阳明肺痨又犯了,浑身盗汗、乏力,咳嗽、咯血不止。万般无奈的王阳明又来到了杭州西湖疗养,住进了胜果寺。这座创建于唐代的寺庙依山就势,坐落在凤凰山上,错落有致,不拘一格。杖伤未平、病魔缠身的王阳明并未消极待毙,而是心有朝气,写下了《移居胜果寺》一诗——

江上但知山色好,峰回始见寺门开。

半空虚阁有云住,六月深松无暑来。

病肺正思移枕簟,洗心兼得远尘埃。

富春咫尺烟涛外,时倚层霞望钓台。

此时,弟弟王守文也来到了杭州,他是来参加乡试的。兄弟相见,两人抱头痛哭。王阳明祖母和夫人托王守文捎来了核桃、甘蔗、荔枝和梨,这些有助于调养身体。王阳明见了,心里热乎乎的。

这天,王守文外出了,本来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咔嚓咔嚓”闪着一道道亮光。紧接着,黄豆大的雨点落下了。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儿便将天和地融合在一起了。过了半晌工夫,雷声渐渐弱了,雨点渐渐小了,乌云慢慢散去,天空又亮了起来。王阳明惦记起王守文的安全来,正要推门出去,忽有两名锦衣卫校尉闯入了房间,粗声硬气地问道:“请问您就是王主事吗?”

“是的。”

“我等有言相告。”两校尉将王阳明挟持到门外。

王阳明问何处去。

两校尉答道:“向前行便知。”

王阳明咳嗽不止,说自己不能走路。

两校尉不容分辩道:“我等左右相扶就是了。”

王阳明奈何不了二人,只好任其所为。

天色渐黑,三人来到了钱塘江边,两校尉直言相告道:“王主事,我等也不瞒您,我们是奉刘公公之命来杀您的。您也死个明白,不做糊涂鬼。”

王阳明明白了,刘瑾这是要杀人灭口。明白了此时的凶险,王阳明反倒异常镇静了,掉着泪说道:“朝廷已将我贬谪,为何又要加罪呢?加罪也就罢了,哪能行暗杀之举呢?”

两校尉拔刀在手,厉声道:“您说的道理,我等何尝不知?只是此事不完成,我等无法复命,必死于刘公公之手。您也不必委屈,太监王岳与范亨,昔日比您威风吧?不是也在途中被刺客杀了吗?”

王阳明清楚了刘瑾的手段,不禁打了个冷战,无奈地说道:“既然如此,我就认命了。但如果此事败露出去,两位军爷必定受牵连。不如夜半我自行投江,既保证了全尸,又不累及两位军爷。你们可以了事回报,这样不好吗?”

两个校尉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他们也知道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身居高官,同样惹不得。

王阳明又说道:“我是个将死之人,不愿做个饿死鬼。我兜里有银子少许,可沽酒共饮,醉而忘忧。”

古时行刑的刀斧手上场前,往往要喝一碗酒,壮壮胆子。另外,刀斧手担心犯人被杀后变成厉鬼来索命,往往也会满足犯人的最后要求。两个校尉虽然经常干这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对这些讲究还是懂的。他俩当即同意了王阳明要求,一人看押,一人拿着银两去买酒买菜。

很快酒菜便买回来了,三人找了块大石头坐下,两个校尉态度温和起来,先斟满一杯酒递给王阳明。

王阳明摇摇头道:“我患了肺痨,哪能喝酒呢?”

一校尉闻言,情不自禁道:“这可是绝症。”

王阳明顺着话说道:“是呀!得了这病最多能活半年,可我苟活在世数载了。今晚我自尽也是解脱,我的家人也会这样认为。二位军爷就不用担心我的家人会报复了。”

两个校尉拱手相谢。

王阳明又流泪道:“我现在担心家人寻我不得,我要写一下临终遗言,家人方信,二位军爷回去也可有个交代。”

两个校尉想想也是,便一人看押王阳明,一人用剩下的银两去买纸笔。

一会儿工夫纸笔买回,王阳明提笔写了一首《绝命诗》——

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惭无补,死不忘亲恨有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王阳明虽然身患绝症,备受病痛折磨,现在又遭遇不测,但他记住了父亲的话:“世间最重要的就是生命。”王阳明非常明白,即使遇到了世间最大的不幸,也要活着。只有活着,才能反败为胜,才能实现理想抱负。否则,这样悲屈地死去,人生就会以惨败而告终,留给家人的只能是无尽的悲伤。此时的王阳明坚定信念:无论多么痛苦,多么艰难,也要努力地活下去。

王阳明为了麻痹刺客,又写了《绝命诗》一首——

敢将世道一身担,显被生刑万死甘。

满腹文章宁有用,百年臣子独无惭。

涓流裨海今真见,片雪填沟旧齿谈。

昔代衣冠谁上品,状元门第好奇男。

两首《绝命诗》之后又写了绝命词,非常长。

王阳明不但擅长吟诗作赋,而且书法还是一绝。两个校尉见王阳明凝思静虑,文思泉涌,又见他的字灵动飞舞,气质雅致,似风卷云舒,行墨间尽是俊爽之气,不由得相顾惊叹,以为天才。

王阳明且吟且写,两个校尉不再看了,互相劝酒,酩酊而醉。

到了半夜,月色朦胧,两个校尉带着酒兴逼王阳明投水。王阳明先向两个校尉谢其全尸之德,然后从沙泥中步下江来。大雨刚刚停歇,钱塘江边的树枝折断,江水也变得混浊。两个校尉一来酒醉,二来大雨过后道路泥泞,三来以为王阳明诚意投江,便立于岸上,远远望着他。只听“咚”的一声响,之后便寂然无声。两个校尉立了多时,放心不下,便步下滩来。只见滩上有鞋一双,又有衣饰浮于水面,便相信王阳明真投江了。两个校尉便将王阳明当夜所写之诗词放在鞋下,迅疾离去。

大雨过后,王守文回到了胜果寺,不见了王阳明,问寺僧也不知,便连夜提着灯笼,各处寻找,不得一点消息。王守文报了官,请公差连同寺僧四处寻访。寻到岸边,找到了王阳明鞋子、绝命词及二诗,认得是其兄亲笔,便放声痛哭。未几,有人从江里捞出衣饰,众人便哄传王阳明投江自杀了。

王守文送信到余姚家中,全家人悲泣自不必说。

王华与赵氏生有一女,长大后嫁给了浙江余姚人徐爱。徐爱聪慧过人,是一位谦谦君子。他劝慰祖母以及王阳明的夫人诸氏道:“阳明吉人天相,上天怎可能让他死去呢?”

王阳明真的自尽了吗?来宾并没有。

王阳明独步下到江滩,先脱下双鞋,随后又将衣饰抛向水面,还取了石头向江里抛去。之后,在夜幕的掩护下,他沿江滩远去,藏身于岸坎之下。

等到天亮,王阳明觅到了一条小船,顺江而下。

穿着船夫赠送的草鞋,倚躺在船中的王阳明脸色灰暗,心情既兴奋又沮丧。兴奋的是,自己逃脱了一难;沮丧的是,自己言辞中肯、语气委婉的奏折竟然惹出这么大的祸害。善恶报应,如影随形,可为什么自己的善遭到了恶报?如果善遭恶报,那么问题出在哪儿?

七日后,咳嗽不止的王阳明乘着小船到达了浙江舟山。不料,在舟山他遇到了台风。狰狞的台风咆哮着,像一个邪恶的魔鬼放肆地撕扯着小船,噼里啪啦的雨点也疯狂地打在王阳明的脸上。王阳明此时豪情万丈,吟出《泛海》一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徐爱说的“吉人天相”似乎不假,狂虐的台风也没有吞没小船。等台风停息,王阳明搭乘的小船已到了一个去处,登岸询问,乃是福建北界。王阳明与船夫告别后,在岸边行走。

一支队伍突然出现,乃是巡海兵丁。他们拦住王阳明,见他的打扮不像商贾,便疑而拘拿。王阳明急中生智,向兵丁诈道:“我乃兵部主事王阳明,因得罪宦官身受廷杖,贬为贵州龙场驿丞。自念罪重,想投钱塘江而死,不料遇一怪物,鱼头人身,自称巡江使者,奉龙王之命前来相迎。我随至龙宫,龙王降阶迎接,说我今后前程尚远,命不该绝。先以酒食相待,后又遣使者送我出江,仓促之中乘一舟到此。上岸后,船也不见了。不知此处离钱塘江有多少路途?我自江中到此,才一天呢!”

巡海兵丁听了异常惊诧,以酒食款待,慌派一人报告上司。王阳明恐遭不测,乘机潜遁。从山径无人之处,狂奔三十余里,到达一座古寺。天已昏黑,便叩寺投宿。

寺僧拒绝道:“本寺有禁约,不留夜客歇宿。寺旁有野庙久废,施主可投奔那里歇息。”

其实这座野庙是个老虎窝,夜晚常有老虎前来。行客不知,误宿此庙,遭虎所食。第二天,寺僧便取其行囊,发个小财。

王阳明既然不能入寺,就宿于野庙之中。几日劳顿,加上惊吓,另外肺痨发作,万分疲倦的王阳明躺在神案下便呼呼大睡了。夜半,老虎绕庙环行,大吼。

寺僧闻见虎声,以为夜来借宿之客必进虎腹了。等到第二天天亮,寺僧便进了野庙,想取其行囊。王阳明极度疲劳,虎吼哪会听得见?此时尚未睡醒。寺僧疑为死人,以杖击其足,王阳明猛然而起。寺僧惊叫道:“施主不是常人呢,不然岂有入虎穴而不伤的呢?”

王阳明茫然不知,咳嗽着问道:“虎穴在哪?”

“神案下就是。”

之后,寺僧心中惊异,反邀王阳明进寺早餐。

餐毕,王阳明告辞而去。途中又遇一座道观,见一老道正在打坐,王阳明似曾相识。

老道起身笑道:“贵人还记得无为道长吗?”

王阳明细看,果然是二十年前在铁柱宫见到的无为道长,虽然已经九十六岁了,但容貌俨然如昨,没有差别。

无为道长微笑着说道:“前约二十年后相见,贫道没有欺骗施主。”

王阳明非常高兴,不觉泪如雨下,如同他乡遇故知。两人对坐,王阳明禀道:“我今与恶宦刘瑾为难,幸而逃脱。今后我将隐姓埋名,躲避是非。为此,我作了一句诗:‘移家便住烟霞壑,绿水青山长对吟。’请问道长,何处可以容我?”

无为道长叹了一口气,慢慢说道:“你是隐于深山了,但恶宦会说你北投蒙古了,或者说你南投山匪了,到时给你定个罪名,让你家上下几代人都抬不起头来。令尊现在为官,恶宦还会把你父亲抓起来。你不屈不要紧,但是会连累了家人。”

无为道长说得很实在,王阳明听了不住点头。无为道长又以一诗相告——

二十年前已识君,今来消息我先闻。

君将性命轻毫发,谁把纲常重一分。

寰海已知夸令德,皇天终不丧斯文。

英雄自古多磨折,好拂青萍建大勋。

王阳明听了,眼眶又湿润了。无为道长为王阳明占了一卦,得《明夷》之卦。《周易》对《明夷》卦的解释是:虽是光明受些损伤,但前途有望,可以像周文王蒙受大难那样躲过劫难;即使蒙受折磨,也要保持节操,像正直的箕子那样渡过难关。

《明夷》卦给了王阳明无限信心和勇气,他决意赴谪。

无为道长又郑重地说道:“有人曾经问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禅师:‘学习佛法为什么不选择在繁华的城市、人群集聚之地,却要在山野里居住修行?’弘忍回答他:‘大厦之材,本出幽谷,不会在人聚之处长成。因为远离人群,才可以不被刀斧砍削损伤,能够顺利地长成大材,日后才能用作栋梁。’这就是说,伟大的人物是由恶劣环境中锻炼出来的。”

王阳明点头,深深记住了,向无为道长告辞。

“贫道知道贵人的行资不多了。”无为道长从布囊中取出白银一锭送给王阳明,“这是二十年前你的银子,贫道一直为你留着。”

王阳明闻言,眼泪重又掉下。

王阳明从鄱阳湖北去,想先到南京看望父亲王华。鄱阳湖地处江西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枯水一线,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徜徉。王阳明过鄱阳湖,想起了唐代诗人王勃路过鄱阳湖时写的《滕王阁序》中的名句,便诵道:“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王阳明很快到了南京,父子相见,不胜之喜。尤其是经历了生死,感慨万千。父不会怨子惹事,子不会怪父不救。王阳明也见到了弟弟王守文,喜不自禁地说道:“已分天涯成死别,宁知意外得生还。”

王守文涕泪纵横,他开始真的以为哥哥自尽了,后来听说是遭到锦衣卫追杀,心中痛苦不已。

与父亲、弟弟相见后,王阳明心中一直绷得很紧的弦松了,肺痨之病便更厉害了,咳血不止。王阳明再去了杭州西湖,休养了些日子便回到老家余姚。

见到祖母岑氏,王阳明一再叩头。经历过生死之劫,便知亲情重要。见到夫人诸氏,两人相顾无言,只是掉泪。诸氏每天都要给王阳明煮一碗蜂蜜萝卜汁,这对顺气化痰、止咳平喘有一定作用。

病痛之中的王阳明并未消沉,他一直把研究儒学当作乐趣。此时,徐爱又正式拜王阳明为师。王阳明得罪了刘瑾、被贬龙场,很多人担心殃及自身,唯恐避之不及,唯独徐爱坚持公开拜师,这一举动,给悲凉之中的王阳明带来无比的快慰。

之后,徐爱要到北京去参加会试。王阳明告诉他到北京后去找湛若水,又教他如何从容应考。无微不至的叮咛中,流淌着殷殷关爱之情。

2

这年冬天,虽阴冷的小雨下个不停,但身体稍稍康复的王阳明便带着一本《周易》,领着两个仆童王祥、王祯,前往贵州龙场了。

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岑氏、诸氏来为王阳明送行。没有其他的话语,只有不停的叮咛。一个身患绝症的人前往遥远的、陌生的、偏僻的群山中生活两三年,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烟雨中,船儿从姚江驶出。一摇一曳,一梦一醒。当看不清岸边的亲人时,王阳明已是泪眼婆娑了。

王阳明主仆三人先到钱塘江,后过湘江。水波粼粼的江面上,王阳明想起了屈原也曾渡过湘江,于是写下了《吊屈平赋》——

正德丙寅,某以罪谪贵阳,取道沅、湘。感屈原之事,为文而吊之。其词曰:

山黯惨兮江夜波,风飕飕兮木落森柯。泛中流兮焉泊?湛椒糈兮吊湘累。云冥冥兮月星蔽晦,冰崚嶒兮霰又下。累之宫兮安在?怅无见兮愁予。高岸兮嵚崎,纷纠错兮校枝。下深渊兮不恻,穴澒洞兮蛟螭。山岑兮无极,空谷谽谺兮逈寥寂。猿啾啾兮吟雨,熊罴嗥兮虎交迹。念累之穷兮焉托处?四山无人兮骇狐鼠;魈魅游兮群跳啸,瞰出入兮为累奸宄。嫉累正直兮反诋为殃,昵比上官兮子兰为臧。幽业薄兮畴侣,怀故都兮增伤。望九嶷兮参差,就重华兮陈辞。沮积雪兮磵道绝,洞庭渺藐兮天路迷。要彭咸兮江潭,召申屠兮使骖。娥鼓瑟兮冯夷舞,聊遨游兮湘之浦。乘回波兮泊兰渚,睠故都兮独延伫。君不还兮郢为墟,心壹郁兮欲谁语!郢为墟兮函崤亦焚,谗鬼逋戮兮快不酬冤。历千载兮耿忠愊,君可复兮排帝阍。望遁迹兮渭阳,箕罹囚兮其佯以狂。艰贞兮晦明,怀若人兮将予退藏。宗国沦兮摧腑肝,忠愤激兮中道难。勉低回兮不忍,溘自沈兮心所安。雄之谀兮谗喙,众狂穉兮谓累扬。已为魈为魅兮为谗媵妾,累视若鼠兮佞颡有泚。累忽举兮云中龙。菦晻霭兮飘风;横四海兮倏忽,驷玉虬兮上冲;降望兮大壑,山川萧条兮渀寥廓。逝远去兮无穷,怀故都兮蜷局。

乱曰:日西夕兮沅湘流,楚山嵯峨兮无冬秋。累不见兮涕泗,世愈隘兮孰知我忧!

屈原一心为国,却遭楚王流放。现今的王阳明不也是同样的遭遇吗?内心悲愤的他通过对屈原的凭吊,抒发着心中的郁闷。

正德三年三月,王阳明主仆三人抵达贵州龙场。呈现在他们眼前是连绵的群山。正好是春天,山上开满了山花,似乎在迎接远方的客人。

以鸭池河为界,贵州分为水西、水东。水西土司,治所在贵阳,由贵州宣慰使安贵荣统领;水东土司,治所在洪边,由贵州宣慰使同知宋然统领。龙场在贵州宣慰司水西辖区,周围是万山环绕,虫蛇横行。龙场百姓多半是苗人,说话王阳明根本就听不懂。

驿站是为来往官吏、差役提供中途休息、饮食、补给、换马的处所。大明朝共有驿站一千九百处,每个驿站设驿丞一人、驿卒数人。驿站备马若干匹、粮食数担,供过路官差使用。

龙场驿站是贵州通往中原的首驿,距离贵阳八十里。原本设驿丞一员、驿卒一名,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可王阳明到达时,这里已经荒废多年了。

驿丞一职长期空缺,驿卒仅有一名,却是老眼昏花。王阳明刚一到,这名年老驿卒就叮嘱道:“王大人,如果你在这里碰到了中原来的人,可千万要小心呀!”

“这是为什么?”

“这里荒凉险恶,要不是被贬的人、流窜的人,谁肯跑到这里来啊?”

“那本地的苗人呢?”

“语言不通,难以交流。因苗民信奉蛊神,有中原人来到,往往杀之以祭神。”

王阳明闻言,脊背立时窜出一股凉气,龙场处境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坏。驿卒体弱多病,王阳明到的当天就告老还乡了,他内心空****的。

龙场是个驿站,总该有个住的地方吧?可现实令王阳明异常失望,驿站有几间房子,但早已破败不堪,不仅不能遮风挡雨,而且随时还有倒塌的危险。龙场南部是小孤山,那有一个石窟,还算干燥。无以栖身的王阳明便在石窟内搭了一间茅草屋,勉强住了下来。

龙场是个驿站,总该有马匹和粮食吧?可现实很残酷,什么也没有。王阳明只好亲自种地解决吃饭问题。因为以前很少从事农活,王阳明做得十分辛苦,他的双手被荆棘扎破了一道又一道口子,脚底也磨出了血泡。但是庄稼也不会一下子长出来,王阳明只好去挖野菜,解决一日三餐。

此时,王阳明想到了死,但深藏胸中的大志总会战胜那时不时袭上心头的死亡念头。麻衣相士的预言、父亲的教诲、娄谅的鼓励、无为道长的忠告以及“三不朽”的崇高理想,不断激励着他自己。

一天,王阳明想起《论语》中孔子回答子路关于鬼神的那句话,“未知生,焉知死”,而后心情豁然开朗,不由得说道:“我连生死都置之度外了,这些困苦又算得了什么!”

刚说到生死,考验就来了。

几个迷信蛊神的苗人看到中原来了一主二仆,便打起杀之祭神的主意。他们磨好了刀剑,准备天黑之时动手。世间巧合多,还没到夜黑,这刀剑竟然不见了!苗人信蛊神,于是找了位“草鬼婆”卜算。蛊在苗人地区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就被称为“草鬼婆”。这位“草鬼婆”祈祷一番,扔下几个铜钱,得卦不吉。这些苗人见状,互相叽喳道:“这一定是中原来的圣贤,我们当小心行事。”

那刀剑到哪去了?原来是被一流窜到此的中原人盗去了,而盗贼正是张茂在北直隶霸州的盗友齐彦名。这齐彦名惹怒了一家大户,在霸州混不下去了,便逃窜到贵州。因为手中缺钱,便偷了几件刀剑拿到集市上去卖。真是无巧不成书,丢刀剑的苗人也来到集市,看到自己的刀剑,顿时怒火中烧,当即纠集了几个同伴围上去将他擒获。

一位苗人说道:“这些中原来的人真可恶呀!我们应当把这个人还有新来的主仆三人一并杀了,祭祀蛊神。”

但也有苗人不同意:“或许这是神灵特意安排他来盗窃的。我们不妨将这个人送到主仆三人那儿去,看看他怎样处理。如果他包庇盗贼,我们便将这些人一块杀了,出出气。”

众苗人听了都说好,于是绑着齐彦名来到龙场驿站。

王阳明学识渊博,并且在刑部任过主事,处理这件事自然是小菜一碟。不过,苗人们说的话,王阳明却是一句不懂,便坐在石凳上沉默不语。齐彦名沉不住气,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说:“我是中原来的,不就偷了几件刀剑吗?让这些苗人傻叨叨什么!你要杀要剐随便,就别浪费时间了!”

王阳明算是明白老驿卒临走时说的话了,能与他交谈的,确实是从中原地区流放或者亡命于此的人。既然能交流,王阳明便微微一笑道:“那好吧,今天就不审了。现在是六月天,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

齐彦名同意了:“脱外衣还可以松绑,脱就脱吧。”

王阳明又道:“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

齐彦名笑道:“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阳明接着道:“膀子都光了,不如把**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

齐彦名闻言紧张起来,连忙拒绝道:“这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厉声道:“有何不方便的?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吗?看来你还是有羞耻之心的,并非一无是处呀!”

齐彦名连连点头,便把罪行从实交代了。

“盗窃财物,必当惩处。你且用木板自己打自己手掌一百下,以示惩罚。”王阳明心里清楚,自己身体虚弱,王祥、王祯两个仆童又年少,自然不能对其动手,只好罚他自责。

这齐彦名倒也直爽,右手拿起王阳明扔过来的木板,狠狠打起了自己的左手,直打得鲜血直流。众苗人看了,一声不吭,知道是案子了结了。

王阳明抱起刀剑交给这些苗人,眼中充满恳切之情。虽然语言不能相通,但心意可以相通。苗人跪谢,自此不再对王阳明主仆存不良之想。

送走众苗人后,王阳明又对齐彦名道:“我是个末位的小官,无权去查你,但可以送你一句话:‘为盗者会盗走自己的前程。’你还年轻,当找个正当营生,好自为之吧。”

齐彦名听了,叩头拜别。

王阳明找到当地的苗人,耐心地用手语一遍又一遍地交流,得到了他们的认同。王阳明又教他们写字,告诉他们世间的道理。苗人着装艳丽,男子头缠青色包头,上着对襟短衣,小腿缠裹绑腿;妇女上穿窄袖短衣,下穿百褶裙,飘逸多姿。王阳明劳作时,苗人常常传来飞歌,周边的苗人则踏乐而舞。王阳明很兴奋,他的周边不再只有万山丛棘,而是多彩世界。

王阳明住在小孤山,闲暇时研读带来的《周易》。每每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句子时,便热泪盈眶。当王祥、王祯苦闷不堪、思乡心切时,王阳明便去安慰他们。一日他作诗《采蕨》,便吟诵给他们听——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

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

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已矣供于职,勿使贻亲哀。

王阳明又写下《忆龙泉山》一诗——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转眼到了秋季,一名年老的差吏带着儿子、仆人来到龙场,投宿在一户苗人家里。王阳明从篱笆间望去,见老差吏满脸惆怅,似是赴任的样子。天色昏黑,王阳明想找他们三人打听一下外面的情况,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没有去。

第二天早晨,王阳明前去探视,老差吏三人却已经离开了。中午时候,有人从附近的蜈蚣坡那边来,说有一位老人死于坡下,旁边两人哭得很伤心。

王阳明闻言嗟叹道:“这一定是老差吏死了,可悲啊!”

到了傍晚,又有人来向王阳明报道:“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一人坐着不停地叹息。”

问明情形,王阳明知道是老差吏的儿子也死了。

过了一晚,又有人来说:“坡下躺着三具尸体。”

王阳明听了,悲伤地说道:“他的仆人也死了,这事真令人伤心啊!”

想到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未能入土为安,王阳明就带着王祥、王祯两人拿着铁锹,前去埋葬他们。王阳明虽不害怕,但两名仆童的脸上却流露出为难的情绪。王阳明对他俩说道:“唉,我和你们,本来就像他们呀。”

两名仆童闻言,淌下眼泪。

王阳明三人在山脚下挖了三个坑,把老差吏他们埋了,随即又供上了三碗米饭。之后,王阳明回到小孤山,将埋葬年老差吏与一子一仆之事,写成了《瘗旅文》——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

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

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王阳明想到这死去的老差吏还有个儿子,而自己现在尚无一子,又掉着眼泪道:“你也该知足了,有个儿子在身后跟随。”他又思念起家乡,随口吟道——

山石犹有理,山木犹有枝。

人生非木石,别久宁无思。

行云有时定,游子无还期。

高梁始归燕,鹈晙已先悲。

3

刘瑾听闻王阳明没死,杀意又起。正准备派人时,又传来王阳明在浙江溺水、福建重生的神话,还有诗为证:“海上真为沧水使,山中又遇武夷君。”刘瑾觉得不可思议,信奉神灵的他心生恐惧,就放弃了继续追杀的念头。

湛若水也听到了这段神话,不禁哑然失笑,暗暗佩服起王阳明的避祸手段来。徐爱前来拜访湛若水,在询问完王阳明的身体状况后,湛若水作诗点破了王阳明的障眼法:“佯狂欲浮海,说梦痴人前。”

大学士焦芳与刘瑾沆瀣一气,他听闻当年送别王阳明的周礼、徐子元、许龙、徐文颜都是谢迁的同乡,便对刘瑾说道:“当年《孝宗实录》成卷后,翰林院修撰二十多人下放到六部中。因为吏部衙门权重,所以时任大学士谢迁便将周礼、徐子元、许龙、徐文颜四人全部举荐到吏部。他们都是谢迁的同乡,而那个狂妄的奏章《代劾宦官状疏》就有谢迁的署名。”

刘瑾与焦芳一样,对谢迁恨之入骨,听后缓缓地回应道:“咱家明白了!”

刘瑾令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以结党营私之罪,将周礼、徐子元、许龙、徐文颜下狱,之后统统发配到边疆。并且下令从此余姚人不得入选京官,只能派做知县之类。

李东阳极力解救,却被焦芳阻止。焦芳一直与李东阳不睦,冷冷地说道:“周礼、徐子元、许龙、徐文颜四人虽是聪明,但其他州县的人就愚蠢吗?官爵原是天下公器,岂能做谢迁的私恩?”

刘瑾还企图逮捕谢迁,抄没谢家,幸亏李东阳竭力为他解脱,谢迁才得以保全。

刘瑾权倾朝野,众臣都小心伺候着他。如果上奏章,都要先具红折投刘瑾,号“红本”,然后再上通政司,号“白本”。刘瑾不会批答奏章,拿到家中与妹夫、礼部司务孙聪商量,然后交焦芳润色。

刘瑾定下了一条规矩,所有呈给他的奏章都不能直呼其名,而要尊称“刘太监”。有一次,都察院上的奏折一不留神写了“刘瑾”二字,都察院左都御史屠滽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带着各位监察御史到刘府谢罪。大家跪在阶前任由刘瑾辱骂,刘瑾骂一句,大家就磕一个响头。直到他厉声斥退,众人才起身告归。

一时间,整个大明朝都匍匐在刘瑾的脚下。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当朝显贵,全都对他大献殷勤。朝廷各部、院、寺、科的官员们争先恐后地来到他府上拜谒,对他行跪拜之礼。陕西岐山人李宪为吏科给事中,极力奉承刘瑾,每每率众请事刘瑾,盛气独前,自号六科都给事中。他对同僚道:“我与刘公公同乡,你们怎能相比?”

不止北京城的朝臣们,南昌城的宁王朱宸濠知晓刘瑾当权,也派宦官梁安带着白银万两到京城贿赂。刘瑾又去正德皇帝那儿说了些好话,正德皇帝就稀里糊涂地准许宁王府重设护卫,朱宸濠立即招兵买马。

正德皇帝偶尔上朝,退朝时,群臣会不忘向东北一揖,因为刘瑾站在上左。

三边总督秦纮已经致仕归家,他的妻弟杨瑾到了北京,听到群臣们私下议论,说北京城有两个皇帝,一个是“坐皇帝”朱厚照;一个是“站皇帝”刘瑾,便传播了一两句,被锦衣卫报到刘瑾那里。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哪能随便乱说?刘瑾接报后大怒,先是杀掉杨瑾,然后归罪于秦纮。正德皇帝当即传旨将秦纮逮捕下狱,查抄其家。

禁军提督张永奉旨查抄,却只抄出几件破旧的衣服,其余一无所得。正德皇帝虽然顽劣,却不是事事茫然不懂,此时也不由得感叹道:“秦纮做官这么多年,想不到家里竟贫穷成这样子!”便下旨将他释放了。

此事未如刘瑾心意,刘瑾见到张永,免不了一番责骂。张永也是倔强之人,当即顶撞道:“刘公公也真是,难道要卑职去找些财物放在秦纮家里吗?”

刘瑾闻言,不由得更加恼火,气呼呼地离开了。

张永虽是刘瑾的党羽,但两人有了矛盾之后,刘瑾便在正德皇帝面前挑唆,说秦纮原本有家财万贯,张永因为受了秦纮贿赂这才虚报案情,应该把张永赶往南京守陵。

刘瑾和张永是正德皇帝身边的两大奴才,刘瑾撵不知名的小太监行,而要撵张永,哪能说撵就撵呢?正德皇帝当即招来张永,询问搜查秦纮一事。这秦纮确是个清廉之士,张永绝没收过半点贿赂。听闻刘瑾陷害自己,“壮士张”不由得火冒三丈,与刘瑾争辩了两三句后,就用拳猛击刘瑾。张永是刘瑾的学生、晚辈、手下,见张永动手,刘瑾也是恼怒万分,两人旋即扭打在一起。正德皇帝急了,命人拉开刘瑾、张永二人。

为了查证是非,正德皇帝命西厂提督谷大用重新搜查秦纮之家,结果真像张永所说,除了几件破旧衣服,半点银两也没有。正德皇帝得报后埋怨刘瑾道:“你该学学成化年间的汪直,即使秦纮弹劾他,他还依旧称赞秦纮的贤能。”刘瑾闻言,羞愧退下。

正德皇帝又命谷大用摆酒为刘瑾、张永二人调和,又赐给刘瑾、张永蟒衣、玉带,准许二人在宫中骑马、乘轿,算是安慰。这样,皇宫内的一场风波算是暂时过去了。

一次,正德皇帝回宫时看见地上有一封信,就命人捡了起来。这是一封匿名帖,里面无非是说刘瑾不法,他当即便交给了刘瑾。刘瑾看后吓出一身冷汗,慌里慌张地诡辩了几句。正德皇帝无暇顾及,径直回宫去了。

刘瑾有些恼羞成怒,当即来到奉天门传众官前来对质,询问是谁写的匿名帖。前排的是翰林院官员,广西全州人、翰林院侍读学士蒋冕擅长周旋,曲意奉迎道:“刘公公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哪还敢诬陷刘公公呢?”

刘瑾听了这话,把头一点,举起胳膊一挥,翰林院的官员就离开了。

后面一排是都察院的各位监察御史,见翰林院的官员脱了干系,也哀求道:“我们身为言官,都知道朝廷的法度,谁敢凭空诬陷公公?”

刘瑾听了这话,冷笑道:“诸君都是好人,就咱家是个佞贼?如果要和咱家作对,尽可以光明正大地告发,何必要在暗地里中伤?”说完,骂骂咧咧地走了。

众官员不敢离开,烈日炎炎,大家穿着朝服跪在那里,一个个大汗淋漓。太监李荣看到大家的狼狈情景,内心不忍,于是就让小太监们拿来冰镇的西瓜给众官员解渴,并低声安慰道:“现在刘公公已经入内,诸位可以暂时起来活动一下。”

众人疲倦得很,巴不得舒展一下筋骨,听了李荣这话,都起来吃瓜,顺便活动一下。

谁知瓜还没吃完,李荣又跑过来慌道:“刘公公来了!刘公公来了!”大家急忙丢下瓜皮,依旧跪在那里。

刘瑾远远地看到这边的情形,一双贼眼睁得跟铜铃似的。他走到众官面前,恨不得一口将他们吞下去。太监黄伟看不下去了,就对众官道:“信里面写的都是为国为民的事情,究竟是哪一个写的?好男儿一人做事一人当,何必嫁祸他人呢?”

刘瑾一听“为国为民”四个字,当即斥责黄伟道:“什么为国为民?太平盛世下去写匿名信,好男儿能做出这种事?”说完,反身入内。

没过多久,就有旨传出,撤了李荣、黄伟的差使,撵到南京去守陵。

一直到了日落,众官员还是在那里跪着,就像晒蔫了的地瓜秧叶,全都耷拉着脑袋。东厂提督马永成带着一些番役走来,说是奉了刘瑾的命令,将他们一齐驱入大狱中。有的官员反抗,说自己并没犯法。马永成淡淡地说道:“这事要去问刘公公,咱家也不愿多事。”

第二天,内阁首辅李东阳上疏解救,正德皇帝连看也没看。

又过了半天,石文义报告说匿名信是皇宫的太监所为,刘瑾于是卖个人情,把众官员放出,三百多人踉踉跄跄回到家中。刑部主事何钺、礼部主事陆伸、顺天府推官周臣都因气血攻心,撒手人寰。

三百多人中,有人愤恨李东阳无力回天,便画了一幅老妪骑牛吹笛的讽刺画,还在画中老妪额上题“李东阳相业”。李东阳知晓后,自题绝句一首——

杨妃身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

争似阿婆骑牛背,春风一曲太平歌。

4

虽然到了深秋,北京还是特别热。已是半夜三更了,刘府上依旧灯火通明,刘瑾不停扇着扇子。照理说,只要刘瑾使个眼色,就会有成百上千人为他扇扇子,但他还是自己扇,是因为今夜商议的是极为秘密之事。坐在堂里的是焦芳和刘瑾妹夫孙聪、侄子谈汉,张永、马永成、谷大用等“七虎”一个也没来。

刘瑾首先拖着娘娘腔开口道:“宫外的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宫内出事。禁军的张永虽是个小字辈,但因为有了皇爷的宠爱,居然不把咱家当回事了。东厂的马永成、西厂的谷大用,照理说是听命于咱家的,可从查抄秦纮和匿名信事件后,咱家就感觉这些人和张永一样隐隐有与咱家分庭抗礼的苗头。你们都是咱家的亲人和生死之交,你们说说看,咱家该如何办?”

谈汉出主意答道:“既然有东厂、西厂,我们何不设个内厂?让内厂的职权超越东厂、西厂,我们就不用担心张永、马永成、谷大用这些忘恩负义之人了。”

孙聪说谈汉说得对,刘瑾又转过头去看焦芳。焦芳虽是大学士,但听闻刘瑾称自己为亲人和生死之交,慌忙惊喜离座,叩头答道:“千岁,门下也以为谈爷说得对。宫内这几个不识数的人,千岁要注意。宫外那些南方的臣僚,千岁也要引起重视。这些年来,与千岁作对的多数是南方人,谢迁、戴铣、蒋钦等人就是。千岁在设立内厂的同时,也应限制南方人混入。”

“千岁”二字岂是随便叫的?只有皇帝的叔伯兄弟被封“王”后才可以称呼。刘瑾已不知天高地厚,听闻内阁大臣呼自己为“千岁”,不禁豪气冲天。

第二天,刘瑾就创立一个直接效忠于自己的内厂,并任命谈汉为内厂提督。其侦缉对象不但包括百官和万民,甚至把东厂、西厂也囊括在内。从此,内厂缇骑四出,朝野人心惶惶。

焦芳仕途上的对头,如万安、彭华、李东阳、谢迁等人都是四川、江西、湖广、浙江人,所以焦芳心中对南方籍官员心怀仇恨。刘瑾听从了焦芳的建议,限制南方人的科举录取,南方富庶省份官吏不仅不能由本省人担任,就是邻省人也不行。刘瑾又提高各地镇守太监的地位,可以监管地方一切要务。

刘瑾大权在握,越发为所欲为,索性将一班正直老臣共五十三人列为奸党,榜示朝堂,尽情贬斥。刘健虽已致仕,却是位列第一。马文升致仕多年,也被削秩除名。

李东阳等人奉敕编纂的《历代通鉴纂要》终于刻印完成,焦芳以书中一两页装帧颠倒为由弹劾李东阳。正德皇帝敬佩李东阳的文采,对此失误不以为然,但刘瑾却扣了李东阳的俸禄,并将参与编修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毛澄降为侍读学士。这时,焦芳已是内阁首辅,李东阳也只好委曲求全。

李东阳遭到打击,焦芳有些沾沾自喜,写了一篇《南人不可为相说》,诋南而誉北。当年李东阳暗讽焦芳,他一直耿耿于怀。李东阳早就为相了,应了景泰皇帝的预言。焦芳也不像李东阳所说的只能做个尚书、侍郎,如今也成了内阁首辅。在朝中,每退一南方人,焦芳便喜不自禁地喝上一杯,庆贺一番。

王琼治理漕运功绩显著,升任吏部侍郎,但为吏部尚书杨廷和不容,便揭发他治理漕运时属下借银未还。王琼正直,从未具“红本”拜谒过刘瑾。有了这两样“缺陷”,刘瑾便卖给杨廷和一个人情,将王琼赶出北京,去南京任职。

湖广松滋人、常州推官伍文定精敏善决,人称强吏。明朝开国功臣徐达之后、魏国公徐俌与百姓争田,伍文定勘查后,将田地归还百姓。刘瑾得到徐俌重贿,竟然不问事实便将伍文定下了大狱。邢珣已做了南京刑部郎中,为伍文定说了几句公道话,竟也被夺职。与刘瑾等不和的人多半趁机辞官,剩下的人不是被贬,就是被杖责,可谓豺狼当道,善类一空。

朝中众臣有几个糊涂的?人人都知道焦芳与刘瑾亲密,那些不能亲近刘瑾的人便刻意巴结焦芳,以期获得重用。河南禹州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宇;陕西兰州人、翰林院检讨段炅等人纷纷谄附焦芳这位阉党重臣。

焦芳在朝中不如意时,刘健曾替他说过公道话。因此焦芳才升为礼部尚书。所以焦芳虽然对南方籍官员刻薄,但视刘健为亲人。见刘瑾将刘健也列为奸党,焦芳免不了在刘宇、段炅以及老下属张彩面前发几句牢骚,说刘瑾查处奸党太过,说刘健前后辅佐三帝,忠于职守,呕心沥血等等。刘宇、张彩、段炅劝焦芳以大局为重,说刘健虽被列为奸党之首,但还是自由之身,吃穿不愁,等等。焦芳想想也是,于是就不再说什么了。

皇宫西侧建设的新殿终于落成,女真人送来金钱豹一只,刘瑾便将这只猛兽放置新殿内,起名豹房。豹房与宫殿相连,有房屋两百多间,耗费白银二十四万两。豹房应该是豢养生猛野兽、禽鸟虫鱼的处所,可实际上里面仅有金钱豹一只,蓄养最多的是大群的各族女子。她们能歌善舞,以供正德皇帝玩耍。除美女外,还有各地的乐使、僧、道、术士。正德皇帝迫不及待地搬进了豹房,从此不再受宫廷清规戒律的限制,整天与太监、舞女、异域僧道术士们厮混在一起。

正德皇帝只在傍晚的时候召见群臣,群臣照例一再规劝,正德皇帝也照例温言嘉谕,一句“知道了”便迅速将规劝置之脑后。

刘瑾刚开始收受贿赂时,每次不过白银五百两,最多也只有一千两。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宇一出手,就以白银万两相赠。刘瑾喜出望外,马上升他为兵部尚书。杨廷和升为大学士后,刘宇又改为吏部尚书。

刘宇在兵部时,有内外武官的贿赂中饱私囊,送给刘瑾一半,自己还能享受一半。做了吏部尚书之后,进账反而少了,于是叹道:“兵部就很好了,真没有必要来吏部。”

这话传到刘瑾耳里,他马上请刘宇来家中饮酒。酒过三巡,刘瑾对刘宇说道:“听说阁下不喜欢吏部的差使,咱家现在就让你入阁,不知你意下如何?”

刘宇大喜过望,千恩万谢,尽兴而归。第二天一早,他穿好公服,先到刘瑾府上致谢,再准备入阁办事。刘瑾见到他很不高兴,拖着娘娘腔道:“阁下还真想入阁?可这内阁岂是轻易就能进去的?”

刘宇听了这话,好像丢了魂一样,呆坐了好半天才怏怏告别。第二天他就递上辞呈,挂冠而去。

刘宇罢官之后,吏部侍郎张彩顶了这个空缺。张彩在扬州时,就与苏州知府刘介相识。今见张彩得道,刘介便一味巴结张彩,很快升任为太常寺少卿,徐氏也被刘介带到了京城。

徐氏虽已年近三十,却是个出了名的尤物。张彩向来好色,听说徐氏惊艳后,就去刘介府上喝酒。刘介慌忙出门迎接,殷勤款待。饮了几杯美酒之后,张彩就嚷嚷着要见徐氏。刘介不敢推辞,只好让徐氏盛妆相见。

两名婢女拥着徐氏缓缓出来,环佩叮当,脂粉气馥,令人心醉,加上她体态轻盈,身材婀娜,仿佛仙女下凡。徐氏走到席前,轻轻道声万福,敛裙下拜。惊得张彩来不及还礼,急忙离座,竟然将酒杯撞翻。

张彩连饮了好几杯,已有了七八分醉意,便直接问刘介道:“足下今天的富贵是从何而来的啊?”

刘介答道:“全仗恩公厚爱。”

张彩微笑着又问:“既然如此,你要怎么报答呢?”

刘介不假思索,脱口说道:“下官的东西就是恩公的东西。只要恩公吩咐,下官不敢私藏。”

“足下已经说得这么明白,我怎敢不遵命?”

张彩一边说着,一边在随从耳边密嘱了几句。那随从竟然抢入房中,拥出那位徐氏登上车驾。张彩也翻身上马,与刘介拱手告别。接着,风驰电掣般地离开了。

众人见状,惊得目瞪口呆,好大一阵子才反应过来,纷纷劝慰刘介,刘介只能暗自懊恼。

张彩夺了美人徐氏之后,任情取乐。过了几个月,不觉厌烦起来。

段炅经常来张彩府上玩,说山西平阳知府张恕家有一爱妾,生得艳丽绝伦。张彩就派段炅到张恕家索要,张恕自然不肯。不料他马上就被人参劾,逮捕入京。刑部按律问罪,准备将他贬官戍边。这时,段炅再次前来,哈哈大笑后对张恕说道:“阁下不听我的话,这便惹祸了吧?”

张恕听了这话,才知道祸事的根源,于是痛骂张彩。

段炅等他骂完,又问道:“你将张大人骂了这么久,他有一点损失吗?而你的罪已经定了,官也丢了,将来恐怕还性命难保。可这世间有几个女人甘心为你殉节?你要是有什么不测,你的几个妻妾还不是落到别人手里?你为什么不仔细想想呢?失了一个美人,还能保全无数啊!”

张恕沉思了一会儿,低头不再说话。

段炅知道张恕已经屈服,马上赶到平阳接了张恕的爱妾送到张彩府上。张彩是吏部尚书,少不了提携段炅,这张恕也得以免罪。

几番之后,张彩得意起来,居然把焦芳也不当回事,他刻意在刘瑾面前进谗言,说焦芳怨恨刘瑾查处奸党太过、指责刘瑾贪财误国。刘瑾不信,张彩便说段炅也知晓此事,刘瑾便招来段炅对质。这段炅见刘瑾对张彩日益亲近,而焦芳日益失宠,就转而巴结张彩,于是在刘瑾面前将焦芳所说之事添油加醋地统统说了出来。而张彩也在一旁附和道:“焦芳刻意打击南方众臣,引起南方人的极大愤懑。但凡事得有个度,厚北薄南是可以的,但不能引起南方众臣群起反对。南方众臣群起反对的结果,便是影响刘公公的威望。”

刘瑾听了深信不疑,自此对焦芳不满,数次在大庭广众之下怒斥他不该敌视南方官员。焦芳自知大势已去,忙上奏乞归。正德皇帝准许,焦芳黯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