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与昏君并无万丈鸿沟。明君兼听,昏君偏信,更有甚者,谁的意见也不听。再说,人也是变化的。早期开明,晚年昏聩,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是明是昏,臣子便是镜子。贤明之君,善于思过,乐贤好德,君臣之间不同的意见相互协调;昏聩之君当然就与此正相反了。
1.善于思过
人非完人,谁能无过?不仅普通人、臣民会有过失,圣人君子、皇帝也同样犯错误。对待自己的过错,不同的态度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德行和境界。
《左传》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秦国留在郑国的杞子派人送信给秦穆公说:“郑国北门的防守掌握在我们手里,要是秘密派兵来偷袭,一定会成功。”穆公去征求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的意见。蹇叔说:“辛辛苦苦地调动军队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我还从没听说过。我军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何况行军路线这么长,还能瞒住谁呢?”
穆公没有听蹇叔的意见,召孟明等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着说:“孟明,我只能见部队出发,而不会见其归来了。”穆公很生气,派人对蹇叔说:“你怎么知道我们就一定有去无回呢?你这个老家伙,要是早点死,坟墓上的树都好粗了。”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次的出征。蹇叔哭着去送儿子,并说:“对方一定会在崤山伏兵狙击秦师,我到时到那儿去给你收尸吧。”
秦师出兵的结果不出蹇叔所料,全军覆没,孟明等三人侥幸逃了回来。
穆公听到失败的消息,穿了素服,亲自到城外去迎接孟明一行。孟明等人连忙跪在地上请罪。穆公说:“这是我的不是,没有听老臣的劝告,害得你们打了败仗,这哪儿能怪你们呢?再说,我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犯了一点小过失,就抹杀他的大功啊。”
秦穆公不听蹇叔的诤言,一意孤行,这是他的过失;但事后他善于自我反省,主动承担责任,礼待、宽恕败军之将,这又是很难得的。
汉武帝也犯过与穆公类似的错误。韩安国与王恢在武帝面前争论是否要对匈奴出兵的问题。韩安国的态度是坚决反对轻率出兵。武帝本人偏向王恢,主张出击。后来便派王恢远征,结果是大败而归。武帝杀了王恢。
苏东坡在文中评论道:汉武帝有秦穆公违蹇叔之罪,而没有秦穆公用孟明之德。(《汉武无秦穆之德》)武帝雄才大略,但也有不少毛病,古人对他多有微辞,这是不奇怪的。
有功劳就自己揽过来,到处吹嘘;有了失误就推给别人,把自己摘得一干二净,甚至不惜让部下当替罪羊,这样的君主当然不是好君主,这样的领导自然也不是好领导。然而,古代不乏这样的君主,现在也不乏这样的领导。说到底,君王之道、领导方略最终还是一个怎样做人的问题。昔日的君主,今天的干部要反躬自省,善于思过,寻常百姓不也同样需要吗?事有大小,但理是一个。
2.乐贤好德
善于思过与乐贤好德,都是一个好君主应具备的品德。
唐太宗与魏征,一个是贤君,一个是直臣,二人留下了不少启迪后人的故事。
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得到了一只特别俊异的鹞鸟,把它放在手臂上玩赏,偏偏被魏征撞见了。李世民一见到这位以直谏著称的臣下,就像一个顽皮的学生遇到了严厉的老师,赶紧把鹞鸟藏在怀里。偏偏这位谏官还不给皇上台阶下,在那里唠唠叨叨地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老一套,没完没了就是不走,一直到鹞鸟在皇帝老倌的怀里窒息而死才罢。
众人皆知,自古都是文武百官怕皇帝,皇帝生杀予夺。其实也还有皇帝怕谏官的,唐太宗就很怕魏征。这“怕”正是他的开明贤达之处。
苏东坡在评品唐太宗与汉武帝的优劣时说:
“古代贤明的君主,都知道直言敢谏的臣子难得,逆耳忠言不易听到,因此对那些敢进忠言的直臣,活着的时候,让他们尽量发挥才干和作用,死后还常常思念他们的忠言,想起他们的为人,甚至在梦中还见到他们,这就算得上是乐贤好德的君主了。
“汉武帝就其雄才大略来说,一点儿也不比唐太宗差。汲黯是武帝的一个忠臣,能直言不讳,劝谏君主,他的贤德,甚至超过了唐太宗的直臣虞世南。但是,虞世南死后,唐太宗还时常思念他。而汲黯活着的时候,汉武帝就已经厌烦他了。
“唐太宗统治的时候,天下太平,社会安定到差不多不用刑罚的程度;而汉武帝当政之时,盗贼满世界都是,这原因正在于君主是不是真的乐贤而好德。”(《汉武帝唐太宗优劣》)
魏征死时,唐太宗悲痛欲绝,喟然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曾经拥有这三面镜子,用以防止自己的过失。现在魏征去世了,我的一面镜子没有了啊!”乐贤好德如此,国家岂有不兴盛之理?
3.君臣相济
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宽柔与严厉相互结合;而君主与臣子之间,要“可否相济”。所谓“可否”,也就是不同的意见。君主不搞“一言堂”,而是虚怀若谷,广纳贤言,集思广益。
而实际上,君与臣之间往往没有民主可言。这一方面有君主的原因——容不得不同意见;另一方面也有臣子的问题——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苏东坡批评这种人:“君主说行,不问是对还是错,臣子也跟着说行;君主说不行,也不管它是曲是直,臣子又跟着说不行。孔子曾认为这种行为,是足以亡国的。”(《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一旦君主无德无能,又喜欢装神弄鬼,国家就很危险了。亡国之君,往往是无知又狂妄的。此时为臣,如何尽忠为国,尽忠为民,真是一个大问题。
天下以一人之是为是,以一人之非为非,如果这一人(往往是君主)智慧超群,识见过人,或可避免一些失误。但即便是圣人、超人,也会有个闪失。常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诸葛亮算得上是少见的智者了,他也还有错用马谡、痛失街亭的教训呢!更何况,君主如果去掉那神圣的光环,其实都是极普通的人,办事决断岂能无误?
君臣相济,就会逐渐强盛。若君主一意孤行,就只有自饮苦酒了。前秦王朝的皇帝苻坚便是例证。
苻坚即位前,想找一个得力的助手。有人向他推荐王猛。二人一见如故。苻坚高兴得了不得,认为真像刘备找到了诸葛亮一样。苻坚非常信任王猛,让他帮助镇压豪强,整顿朝政。一次,太后的弟弟、光禄大夫强德,酗酒闹事,强抢人家的财物和妇女。王猛逮捕了他,又派人报告苻坚。等到苻坚派人来宣布赦免强德,王猛早已把他处决了。苻坚知道后,仔细思量,觉得王猛做得对,便没有责怪王猛。君臣相济,国力越来越强大,过了十几年,前秦就统一了黄河流域。
后来,王猛得了重病,临终之前对苻坚说:“东晋继承晋朝正统,现在朝廷内部相安无事。我死之后,陛下千万不要去进攻晋国。”但王猛一死,苻坚就打算消灭东晋。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向东晋大举进攻。
结果呢?淝水之战打完,强大的前秦元气丧尽,苻坚逃到洛阳,国破家亡,最后,死于自己部下姚苌的手中。
历史已成陈迹,但教训依然如警钟长鸣。
什么时候天下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万众缄默,或众口一词,那便是凶兆。什么时候,领导开明,大家能畅所欲言,决策民主而科学,那便不会出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