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1 / 1)

1774年,《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这部作品不但震惊德国文坛,更为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坛上占得一席之地,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这是德国文学史上具有空前意义的一件大事。虽然当时以及后世对这本书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各种翻译及模仿的作品却广为流传,盛极一时。

歌德在当时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

具有纯洁而深挚感情的青年,以看透真实的眼光,把身心沉入梦想之中,想要用深思来提升自己,但是由于不幸的热情和毫无结果的爱,他心力交瘁,终于将子弹打进自己的脑袋。像这么简单的故事,竟然产生如此激烈的影响,这要怎么解释呢?

这部书信体小说的故事结构很单纯。爱好自然的少年维特和夏绿蒂相识、相恋,但后来维特发现夏绿蒂是自己朋友的未婚妻,烦闷之余竟然以自杀结束了这段畸恋给自己造成的痛苦。

这位多情的青年和他的这段悲恋故事,好像说出了无数青年男女的心声。小说出版后大为畅销,一再重印。这部作品在当时引起的轰动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社会舆论分成赞否两派争论不休;青少年中间流行维特式的黄色背心和蓝色外套;有些青年甚至效仿小说中的主角盲目自杀。整个德国社会都被小说中的悲观主义情绪所笼罩,爱情和死亡成了不可分离的同义语。最后,政府实在无法对这种影响坐视不理,颁布了禁止这部小说继续印行的命令。事实上,在歌德的著作中再也没有第二本书,像《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样带给社会如此大的冲击。这种激烈的反应,一方面的确反映了18世纪后期的社会现象;另一方面书中所表现的主旨,也如歌德所说:“受摧折的幸福、被阻碍的前程及无法实现的愿望等,并非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烦闷,而是属于每个人的苦恼”。也许正是基于此,任何人都会觉得《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是他自己的写照。

这时候的歌德25岁,他已是德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同时代的很多知名人士都蜂拥而至,与歌德交往。

这一年,歌德和一位神学家及一位教育改革家同游莱茵河,途中结识了一位哲学家。

哲学家称赞歌德:“我想了又想,觉得没见过歌德,只听说过他的人,绝无法想象造物者借歌德所表现出来的奇迹。歌德从头到脚都是天才。被现实拘束,无法任意作为的人,只要在歌德身边待一个钟头,就会像着魔一般无法自已。”

在歌德一生中,再也没有任何时期像他这个时候一样,写下如此多的文稿,他形容自己“不写戏剧就如同死亡”,他把现实中遭遇的经验,经过心灵和思想的加工重组,凝结为文章。

我写作的才华,数年来未曾片刻离开过我。甚至白天所想象的,夜里又成为完整的梦出现。睁眼一看,我所倾心的或奇异或崭新的东西,整个地、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写东西多半在拂晓,不过在晚上或深夜,因宴席或社交而酒酣耳热之际,也可以应他人的要求而拿起笔来。

仔细一想,我这天赋的异禀完全是来自个性的,既不因别人而加强,亦不会受到任何妨碍,因此我想在这天赋上建立整个自我存在的基础。

从1773至1776年之间,歌德创作的作品前所未有的多,其中所涉及的题材也几乎多得不可胜数。有的以牧歌、颂诗、赞歌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则以充满感情的书信留传至今,但其中散佚失传的却不知道有多少。我们不知道歌德完成了多少计划,废弃了多少构想,包括《普罗米修斯》等多数已经开始着手的作品都半途而废。这些我们如今就只能看到片断而已。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前后的这几年,是歌德文学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他为解释宗教问题而努力不懈的时期。歌德曾匿名发表了一部涉及宗教的作品,这部作品中他以一位乡下路德派牧师的口吻,阐述了自己对18世纪神学思潮的看法,否定了信条主义、正教主义及合理主义,认为唯有基督教才是正统。在神学论文的内容和形式方面,他倾向于卢梭的观点,并接受赫尔德的意见;但在其他方面,歌德开始有自己独特的立场。这本书的观点认为,基督教义只有建教后一百年是纯正的,后来经过不断地解读和所谓的发展,已经与最初的精神大相径庭。歌德就是基于这种观点对当时的宗教制度加以批评,在这部作品中他只是对这种批评稍加暗示,但在后来的作品中,这种批评已经有了具体直接的内容和明确的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