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从天宝五年(746年)起,已经在长安度过了七八年的时光,除了为功名而到处拜访显达的朝廷贵人外,他还目睹了当时朝廷穷兵黩武以及君臣骄奢**逸的一面,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海里。
玄宗自宠爱杨贵妃后,杨氏一族顿成显贵,竞相过着豪华奢侈的生活。外戚专权使得国政荒废,贪污盛行。可怜的百姓重担压肩,哭诉无门,只得无奈地忍受着贪官污吏的盘剥,苟全性命。
杜甫定居的地方是个环境优美的胜地,附近的曲江一带遍植奇花异卉,万紫千红互相争艳,烟水明媚,菰蒲葱翠,柳荫四合,碧波红叶,实在是一幅引人入胜的画面。
距此较远的地方,北有渭水,南有终南山,东有骊山。骊山山麓又有温泉,就是玄宗经常巡幸的华清宫所在地。
虽然杜甫住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但他却无心多赏景色,他的心牵挂着整个社会民生。由于他本身的穷困潦倒,所以,他更加了解百姓们痛苦煎熬的滋味。蕴藏在他心中的丰富情感,渐渐汇成诗句,从他的笔端流露出他那悲天悯人的天性,以及他对时代的控诉。
杜甫早年的诗句还不足以让人咀嚼再三,不断回味,因为那时候,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顺境中的感受力较为浅薄,无法触动心灵,留下难忘的记忆,基于此创作出来的诗句,也不足以发人深省。
但在长安寥落、压抑、愁苦的这段时期,杜甫既感受到了贫困得衣食无靠的悲哀,又经历了为求官位而奔走权贵的无奈,再加上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离乱社会及昏聩朝政,杜甫的感慨是深沉的,他的诗句便成了人们痛苦的呻吟声和绝望的表情,同时也反映出了时代的黑暗和悲哀。从这时候开始,杜甫的诗逐渐走向不朽的境地。下面列举出杜甫的《前出塞》九首,从中可以看出杜甫当时的情境及心情: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前出塞》其一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前出塞》其二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前出塞》其三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前出塞》其四
迢迢万余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前出塞》其五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前出塞》其六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前出塞》其七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前出塞》其八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前出塞》其九
《前出塞》九首写于天宝末年,时玄宗好大喜功,边境大将多投其所好,战乱迭起。这九首诗就是杜甫根据当时的境况写成的。
九首诗中,第一首以即将成为士兵的人的口吻,写出了他限于朝廷征召,不得已要离开故乡,到遥远的交河(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服兵役的故事。和双亲告别,不能承欢膝下、略尽孝道,只能自己忍着哽咽,背负着刀箭武器背井离乡,这是时代的悲剧。
接着二、三两首,是一种自我期许,借着奋发报国的情操来勉励自己。
第四首写的是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绝,以及知道自己生而无望的凄楚;若是在路上遇到相识的人,便托他带消息给亲人。
第五首以不同士兵的口吻,问出了“主将宁尽闻”“几时树功勋”,一方面表达了士兵们艰苦的军旅生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他们不过是统治者开疆辟土的卒子,莫说是不一定能建立功勋,就是成王拜相,也不过“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六首明白地显示了杜甫仁人爱物的胸怀,“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他不希望有太多的死伤和牺牲,他是具有反战思想的。
到第七首时,怀念家乡的情绪不断地膨胀,长期的征戍使人厌倦,渴盼着归乡的日子早些到来。
最后两首叙述了意欲向朝廷邀功的决心与意志,讽刺了边关大将的贪功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