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叛徒·正义的边界 1(1 / 1)

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探讨正义问题,认为国家的边界就是正义的边界。这一观念在西方世界饱受争议地绵延了两千多年,直到历史走入现代。现代性的一项特质是正义的边界超越了国家的边界。以这个标准看,很多现代人其实还是古人,古代儒家却是现代人——他们主张吊民伐罪,认为入侵邪恶国家不仅是一种善行,而且是仁者所必须履行的义务。法家也支持侵略,只是站在不同的出发点上。法家把侵略当成一种为国家排毒养颜的必要行为,认为一国之内总会渐渐积累起一些毒素,若不搞侵略的话,这些毒素就无法排出。至于谁打了第一枪这种问题,对他们而言都不重要。

唯有道义才是首要问题,譬如魏相,汉宣帝朝的一代名相,在一份谏阻讨伐匈奴的奏疏中将军事行动分为五类:其中救乱诛暴者称为义兵,兵义者王;面对敌人的入侵起而反抗的,称为应兵,兵应者胜。(《汉书·魏相传》)这样的观念与今天的战争哲学大异其趣,甚至足以沦为被道义谴责的对象,然而汉宣帝分明采纳了魏相的意见,后世的论史者们也并不觉得这样的意见有任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