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1)

那么,楚昭王最后有没有成功逃脱呢?《国语》交代的结果是,在斗辛的保护下,楚昭王成功地逃走了。后来战事平息,楚昭王回到国都论功行赏,斗辛和斗怀的名字竟然都出现在受赏名单上。令尹子西劝谏说:“您有两个臣子,一个当赏,另一个当杀,现在您却同等地对待他们,群臣岂非不知所从?”楚昭王答道:“你说的是斗辛和斗怀吧,我知道的。但他们这两兄弟,一个是以礼事君,另一个是以礼事父,我同等地对待他们难道不可以吗?”

楚昭王堪称一代贤君,《国语》记载这段故事看来就是有意以他为万世表率的,至少是赞同他的这番道理的。而《左传》对这件事的记载略有不同,其结局是,斗辛终于说服了弟弟,兄弟两人一起保护着楚昭王逃到随国。后来楚昭王赏赐功臣,令尹子西认为不该赏赐斗怀,楚昭王说:“大德消除小怨,这才是道义。”也就是说,昭王认为斗怀虽然动过弑君的念头,但终于没有付诸行动,反而和斗辛一起保护了自己,所以是应该受奖的。(《左传·定公五年》)

和《国语》一样的是,《左传》也把楚昭王塑造为一代贤君,认同他的这番意见。但和《国语》不同的是,《左传》里的楚昭王并不把斗怀的为父报仇之心当作“礼”来表彰,反而当作了“怨”,只是由于斗怀功大于过才对他不予计较罢了。前人论述《左传》和《国语》的关系,以为两者同源,与《春秋》相关的内容辑为《左传》,高论善言则另外辑为《国语》;然而从思想观念上入手来做分析的话,就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左传》与《国语》对斗怀谋弑楚昭王一事的不同见地便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

那么,斗怀的复仇之义究竟是对是错呢?

这个问题放到秦汉以后便不再是问题,公羊学阐释春秋大义有所谓“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对国君不要说有实际的谋逆行为,就算只闪过一个念头,也是死罪。但是,若我们返回春秋时代,或者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斗怀,道德裁定恐怕就是另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