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入关,获得明朝统治阶级的拥护,同时也继承了明朝的全部制度。它是少数的落后的外来民族,对人口众多、文化程度较高的汉族(包括汉族统治阶级和广大民众)始终怀着疑忌、歧视的心情,不能不在旧制度上增加怀柔(欺骗)镇压的新成分,建立阶级的、民族的双重压迫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略述在下面。
(一)中央官制
内阁——内阁大学士满、汉各二人。胤禛雍正时,添设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胤禛以前,内阁外又有议政王大臣数人(满洲贵族),军国大事,悉交议政大臣会议具奏,内阁并无实权。胤禛别立军机处,选大学士及尚书、侍郎有才干人充军机大臣,参预机密重务,从此中央实权全归军机处,内阁只存空名。这个制度直到清末承用不改。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设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
院寺——都察院(御史、掌谏议纠劾)、大理寺(掌审核判案。都察院、大理寺与刑部合称三法司)、理藩院(掌外藩事)、翰林院(储备人才)、太仆寺(掌养马)在各院寺中职掌较重,官员大致满、汉平分。理藩院专用满、蒙人,无汉员。
(二)地方官制
行省——普通行政区分四级,最高一级称省。省下分道、府、县三级。(与府并行有直隶厅、直隶州,与县并行有厅、州)省数凡十八(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每省设总督、巡抚(或有巡抚无总督,或有总督无巡抚)、布政(掌财政民政)、按察(掌狱讼)、提督学政(掌学校、科举)、道员(有督粮道、盐法道、河工道等)等官。
特别行政区——分顺天府(长官称府尹,掌京师及近畿地方行政),盛京(陪都)、吉林、黑龙江(满清发祥地,光绪时改为行省),藩部(新疆、蒙古、西藩。新疆天山北路称准部,南路称回部,光绪时改省。蒙古分内蒙古、外蒙古,西藩分青海、西藏),土司(苗人居住区)四类。
清朝标榜“满汉一体,满汉不歧视”,企图掩饰“满厚汉薄,满汉歧视”的实质,可是事实上表现只能证明满汉两族政治地位的悬殊。汉人不得在本省内做官,称为回避。某些官职,指定为专缺,区别极严。专缺分满缺、蒙古缺、汉军缺、汉缺四等。例如各衙门掌银钱的官员大多数是满缺,尤其是国家金库性质的户部所属银库、锻匹库、颜料库三库(掌银币物料解纳收支)及工部所属火药局,全部属满缺,汉人不得染指。大抵满族专缺,蒙古人或一部分汉军还可偶然通融补授,汉人却绝对不许。京外地方官,蒙古人得补满缺,满、蒙人得补汉缺,汉人却绝对不许补满、蒙缺。汉员自知卑微,不敢出头招辱。顺治十年正月上谕说:“朕自亲政以来,各衙门奏事,只见满臣,不见汉臣。”康熙四十八年正月上谕说:“汉大臣凡不干自己的事,从不发言,汉官议事,不管是非,只依前人(满官在前)所说,随声附和。”五月上谕又说:“今看汉大臣凡事不发言,只撺拨满大臣说话,自己从中取利。”汉官唯唯诺诺,仰满官鼻息,仍不免皇帝的斥责,如果冒昧直言,得罪将更大,(如王掞自恃老臣有宠,密劝玄烨立皇太子,几乎被杀)所以汉官最好是默默不说话。
(三)军制
满、蒙、汉八旗——满洲入关,八旗兵额约二十万人。弘历乾隆时京师满洲佐领六百八十一,蒙古佐领二百零四,汉军佐领二百六十六,驻防佐领八百四十,共合二千佐领。每佐领佥兵(抽丁)至多不过八九十名,其余男子都充当文武官员。
八旗分隶八都统。都统所辖有骁骑营马甲(满洲、蒙古每佐领下二十人,汉军每佐领下四十二人)、领催(从马甲中挑选,每佐领下五人)、匠役(每佐领下有弓箭鞍铁等匠)三种。又有前锋营(每佐领下二人,共一千七百七十人,内满洲一千三百六十二人,蒙古四百零八人)、亲军营(兵额同前锋营)、护军营(每佐领下十七人。满洲一万一千五百七十七人,蒙古三千四百六十八人)、火器营(鸟枪护军每佐领下六人,满、蒙共五千三百十人,炮甲每佐领下一人,满、蒙共八百八十五人)四营不隶都统,别设总统管理,汉军旗人不得充四营兵士。汉军骁骑营内有炮甲(每旗四十人,共三百廿人)、藤牌兵(每旗百人,共八百人)、抬鹿角兵(每佐领下八人,共二千一百廿八人)三种,为满洲、蒙古骁骑营所无。步军隶属提督九门步军统领,满、蒙每佐领下步军领催二人,步军十八人,汉军每佐领下步军领催一人,步军十二人。旗兵是清朝统治中国的基本力量,满、蒙、汉旗兵数武器的分配,满汉歧视,显然可见。
八旗驻防地分北京、近畿、外省三种。北京城内镶黄旗住安定门内,正白旗住东直门内,镶白旗住朝阳门内,正蓝旗住崇文门内,正黄旗住德胜门内,正红旗住西直门内,镶红旗住阜成门内,镶蓝旗住宣武门内。所有城内汉族住民,悉数被多尔衮驱逐出城(限三日内迁出),北京成为全国最大的兵营。近畿驻防沿长城线有山海关、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密云、千家店、独石口、张家口、热河、哈喇河屯等处,拱护北京有永平、玉田、宝坻、三河、顺义、昌平、采育、良乡、东安、固安、霸州、雄县、保定、沧州等处(共二十五处)。外省驻防有盛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绥远、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成都、西安、宁夏、新疆等处(共七十二处。次要驻防地区,不复列举)。据嘉庆十七年户部统计,京师八旗及各省驻防满洲兵丁人数二十二万二千九百六十八名,八旗蒙古兵丁人数五万五千六百三十九名,汉军并内务府及五旗包衣(世仆)十四万三千五百五十四名,满洲蒙古家人(奴)五万零一百六十三名。合其他人口,共计约五十万人。外省各地驻防兵少或一二百人,多或四五千人,江浙人民反满思想特盛,驻防兵额也最多。
八旗兵饷,前锋、亲军、护军、领催、弓匠长每人月支银四两,骁骑、铜匠、弓匠每人月支银三两,每年各支米四十八石。步军领催,每人月支银二两,步军每人月支银一两五钱,每年各支米二十四石。炮手每人月支银二两,年支米三十六石。
绿营——汉兵用绿旗,号称绿旗营,又称绿营。兵种分马兵、步兵。步兵有战兵、守兵,马兵有额外、外委。绿营组织有督标(总督)、抚标(巡抚)、提标(提督)、镇标(总兵)四种。标下有营。本标(督、抚、提、镇直辖部队)最多不过四营,少或两营(另外有城守营、分防营)。中下级队官有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名目,统归总督、巡抚、提督节制。又有河标、漕标,受河道总督、漕运总督节制。
绿营驻屯最多地方,直隶四万二千余人,江苏五万余人,福建六万三千余人,浙江三万九千人,陕西四万三千人,甘肃、新疆共五万五千余人,四川三万四千余人,广东六万九千余人,云南四万二千余人,贵州四万八千余人,全国共有绿营兵六十六万一千六百五十六人。
绿营军官满汉并用,直隶山西边境驻军,满缺副将四人,参将六人,游击六人,都司二十一人,守备三十三人。内地驻军满汉官数比率,副将、参将,汉人五人,满人一人;游击、都司、守备,汉人十人,满人一人。陕西、甘肃及四川松潘镇副将参将汉人七人,满人一人,游击都司汉人六人,满人一人,守备汉人五人,满人一人。
绿营兵饷——马兵月饷银二两,步兵(战兵)一两五钱,守兵一两,每月各支米三斗。大抵满兵一人,粮饷比绿营兵高三倍。
从兵士升武职,满汉相差悬殊。绿营兵士先补坐粮,服役若干年进补步粮,再进补马粮,再进补外委,再进补经制,再进补把总,兵士升军官,困难如此。八旗人六岁以下称半口,减半给粮,七岁以上,即食全饷。经服役后得升领催,渐次升任武职,不怕没有大官做。
清朝奖励绿营腐败,定制准许军官扣克军饷,称为亲丁名粮(虚粮)。提督扣八十分,总兵六十分,副将三十分,参将二十分,一律马步各半。游击十五分,都司十分,守备八分,千总五分,把总四分,一律马一步四。公开虚粮以外,军官赴任,召募家丁,随营开粮,军牢、伴当、吹手、轿夫,都算正兵,地方商民挂名军营,借免徭役,粮饷归军官私吞。马兵关支草料,照例克扣短少,马瘦骨露,加鞭不走。器械如弓箭、刀枪、盔甲、火器等件,钝敝朽坏,帐房、窝铺、雨衣、弓箭罩从不设备。春、秋两操,视同儿戏,将不知阵势分合奇正,兵不知战斗坐立进退。从顺治时代起,绿营永远是这样一个军队。
(四)刑法
顺治三年颁布《大清律》。乾隆时重修律例,制成《大清律例》,内分律目、图、服制、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总例、比引条例,凡四十七卷,四百二十六门。名例律中所载五刑(笞、杖、徒、流、死)、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八议(议亲、议故、议功、议贤、议能、议勤、议贵、议宾)是维持封建统治,保障贵族特权的重要部分。犯十恶罪,任何赦令不得宽免。满洲亲贵只要不犯十恶,在八议范围内,法律的约束力也就微细不足道了。
旗、汉人在法律上地位不平等,旗人狱讼,不论在京在外,各有特定的审判机关。在京普通旗人,归步军统领衙门审判,内务府所管旗人,归内务府慎刑司审判。外省旗人,归将军及副都统审判。汉人审判机关,不得受理旗人案件,反之,步军统领衙门得审判汉人。
京城旗、汉人交涉事件,旗人向该管佐领、汉人向该管衙门起诉。各该管官取具原告口供证据,转详户部,户部转行被告所属官厅,取具口供证据。户部凭双方提出的材料,查明断结。外省旗、汉人间小事件,经州县官审理,如认为曲在汉人,依常例处分,如认为曲在旗人,取具口供并附添审拟意见,送致理事厅(旗人审判衙门)听候处分。至于旗汉间审判不公平,更无待说明。
旗人犯罪不入普通监狱,宗人府、内务府、理事同知衙门各有特设监狱,犯人待遇比普通监狱良好。旗人又有一种特权,称为换刑,笞、杖刑可换鞭责,徒、流刑可换枷号(徒一年换枷号二十日,徒三年换枷号四十日,流二千里换枷号五十日,三千里换枷号六十日,附近充军换枷号七十日,极边充军换枷号九十日)。死刑不得换刑,但得减等,斩立决改斩监候,斩监候改绞。又犯人刺字,汉人刺在面上,旗人偶然刺字,只在臂部。
旗人在法律上享受许多特权,凭借权势和地位,攘夺汉人的土地房屋,霸占汉人的妻妾子女,**汉人的坟墓,鞭打汉人的官长,种种横暴行为,《东华录》、《十朝圣训》里层见叠出。汉人在异族高压下,只好忍辱受屈,免得招致更大的屈辱。
(五)科举
明朝用八股(制义)取士,三年大比(考试),各县诸生(秀才)赴本省省城应考,称为乡试,中式(考取)后称举人。次年各省举人赴北京礼部应考,称为会试。中式后赴宫中太和殿对答皇帝策问,称为廷试或殿试。殿试榜分一、二、三甲,一甲只三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翰林),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进士)。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顺治二年,开科取士,一切按照明朝旧制。告病假观望形势的秀才们,悉数报名应考。有人作诗讥刺道:“圣朝特旨试贤良,一队夷齐(伯夷叔齐)下首阳,家里安排新雀顶,腹中打点旧文章。当年深自惭周粟,今日翻思吃国粮,非是一朝忽改节,西山薇蕨已精光。”
科举是士人入仕正途,竞争非常剧烈,主考纳贿、士人作弊,与明朝同一风气,不同的是明朝皇帝放任不管,清朝皇帝如发觉弊端,认为有害收买寒士政策,往往重办主考,借示公平。福临时,苏州某人做某省主考,得贿很多,巡抚想分肥,预畜一奇鸟,等主考来见,挂鸟笼在檐前。一人问:“这鸟从何处得来,大老爷这般珍爱?”巡抚道:“这鸟从京师得来,一飞冲天,可以直达天听(巡抚自比)。你看秀才头上一丢丢儿锡的(帽顶),也值三百两,难道我这里不该五六万?”主考大惊失色,托亲友送巡抚巨金,得安全无事。玄烨时徐乾学做礼部尚书,荐表亲杨某充顺天乡试正主考。乾学开名单数十人,交杨某录取。榜发,落第士人大哗。玄烨怒,定期亲讯,乾学贿托贵臣面奏道:“国初悬高官厚禄收买汉儿,有些人还拒绝不受,现在小小一个举人,竟至纳金钱通关节,营求唯恐不得,可见汉儿们已经归诚我朝,天下从此太平了。”玄烨听说,不再追究。其他科场舞弊案,所在多有,如康熙三十八年顺天乡试正主考李蟠、副主考姜宸英公开受贿,收王某、李某银各三千两,熊某、蒋某、年某银各一万两。失意考生,责主考“绝灭天理,全昧人心”,御史鹿祐据情奏参,玄烨怒,治李、姜二人罪。又如康熙五十年,江南副主考赵晋私通关节,士人抬财神入文庙(孔庙),玄烨杀赵晋及房考王曰俞。康熙时代算是清朝盛世,科场腐败如此,别的时代更可想见。
旗人乡会试在清初另立一榜,只考翻译(用满文译汉文一篇),称为翻译科举。雍正以后,旗、汉人一体考试,形式上似乎很公平,可是事实却大不然。试取一甲作例,从顺治三年至光绪二十年,状元、榜眼、探花凡三百二十四人,其中宗室、满洲、蒙古、汉军、盛京共得状元一人(蒙古人),探花二人(汉军旗人),汉人共得三百二十一人(江苏最多,计一百一十六人,浙江较少,七十四人)。旗、汉人中式名额,相差极远。再看京官名额,内阁及六部自大学士、尚书、侍郎、员外郎、主事,旗人专缺约四百名,汉人约一百六十余名,五六百名官员中,旗人极少数从科举出身,汉人极大多数是进士。弘历在位六十年,用大学士凡六十人,其中汉人二十五人,全数是进士出身,旗人三十五人,仅进士四人,举人三人。满人利用科举,限止汉人仕进,汉族士大夫在满族统治下也只有专力学习八股,才能满足仕进的欲望。
上述几种重要制度,充分说明满族对汉族统治的严密,虽然汉族士大夫卑躬屈节,向满洲主人献媚乞怜,但仍只能取得极有限度的信任。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政治,大体就是满族对汉族的斗争,清朝统治阶级对汉族人民的斗争,满洲统治阶级对汉族统治阶级的斗争,满洲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样复杂的斗争,表现在历朝皇帝的政治策略上。因为皇帝是统治阶级唯一的首领,他们都很有才干,确能把握斗争而且从斗争中取得胜利。
福临(一六四四年—一六六一年在位)
努儿哈赤生十六子,第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死,第三子福临继位(8),年六岁。两次继位,都经过诸王猛烈的争夺,由于情势的不利,努儿哈赤指定自己的继位人多尔衮只好又一次让步,拥立皇太极的儿子福临,自己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儿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第二子)同做摄政王,多尔衮入关后,功高权大,福临尊他为皇叔父摄政王,又加尊号为皇父摄政王。相传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福临母)曾降尊屈身,下嫁多尔衮,这当然不是简单地为了**,主要还是为了保护福临的帝位。
顺治七年,多尔衮死。福临籍没多尔衮家产,追削爵号,凡谄附多尔衮的文武大臣,各处重刑。福临亲政以后,陆续杀戮明降臣谭泰(吏部尚书)、王国保(江苏巡抚)、陈名夏(大学士)等,向骄横恃功(投诚功)的汉奸们示威。又从汉奸杨雍建奏请,严禁士子不得“妄立社名,纠众盟会,凡投刺(名片)往来,不许用同社同盟字样,违者治罪”。当时明末义士遗民,有复社、几社等秘密组织,在这道命令下,自然又丧失了无数忠义人生命。
顺治十八年,福临死。一说,因宠妃董鄂氏死,福临郁郁不乐,弃位出家,到五台山清凉寺当和尚。
玄烨(一六六二年—一七二二年在位)
福临死,第三子玄烨继位,年八岁。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受遗命辅政。鳌拜擅权骄横,玄烨选满洲强健小儿多人,经常做布库(扑打)游戏,鳌拜认为童稚玩弄,并不介意。康熙八年,鳌拜入朝,玄烨命小儿捕鳌拜,下狱治罪。
玄烨是清朝第一个英明的皇帝,他在位六十一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侵夺了许多邻族的土地,武功与汉唐两朝比盛。内政方面,充分发挥了统治术,士大夫歌颂功德,全入牢笼(少数义士除外),汉族反满运动呈现退潮的形势,因之康熙成为清朝的全盛时代。他的设施有:
程朱派理学——南宋赵构、秦桧提倡程(颐)学,经朱熹继续发扬,程朱学大受元明两代统治阶级的尊信。玄烨认定程朱派理学的作用,表章不遗余力。他说:“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没有一句一字不明白精确,归于大中至正,真所谓‘集大成而继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他又说:“日常行事,无非这个道理,自从有了理学名目,因而彼此辩论。朕见理学家言行不相符的很多,整天讲理学,所做的事,全与所言背谬,这不能称为理学。如果口头不讲,行事却与道理符合,这就是真理学。”他自称八岁以后,精心研究朱注《大学》、《中庸》,甚觉愉快。康熙五十一年,尊朱熹为十哲(孔子神位前十个大儒)之一。又命李光地等编篡《性理精义》、《朱子大全》等书颁布天下。玄烨自己的行为呢?却曾纳姑母当妃妾,最宠任的理学儒臣李光地、汤斌,正是两个最阴恶的大汉奸。李光地是福建安溪县大地主,与叔父李日燝纠合家奴和无赖百人,攻击抗满山砦,大小百余战,山砦被攻破。康熙九年,成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十二年请假归家。十三年,郑经(郑成功嗣子)联合清叛藩耿精忠攻福建,光地遣使带蜡丸密奏走北京献行军计谋。十七年,郑经遣将刘国轩、吴淑、何祐等分路攻福建,破海澄,杀清都统穆赫林以下三万余人,收复漳平、长泰、同安等城,国轩围漳州,分兵围泉州,清兵战败。李光地率乡兵百余人引清军自安溪山中小路突出攻击,郑经军败走入海。光地屡立功,大得宠幸,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玄烨对群臣说:“了解光地的只有朕,了解朕的只有光地。”二人关系,密切如此。光地擅长中庸的道理,在争夺剧烈的官场中,永能保持胜利。例如康熙四十七年,玄烨因废皇太子胤礽狂病渐愈,想再立为太子,命诸大臣集议保奏。内大臣阿灵阿、尚书王鸿绪等保奏皇八子胤禩(同祀字),玄烨怒,责光地道:“你为什么一言不发?”光地奏道:“先前皇上问臣废太子病该如何医治,臣曾奏慢慢调理,是天下的福气,臣未曾对别人泄漏过这句话。”这是何等圆活,各方面不得罪的回答!汤斌一生著名大事业是禁五通**祠。相传朱元璋命江南人家立一尺五寸高的小庙,祭战死的兵士,俗称五圣祠。苏州一带五圣神迷信尤盛。汤斌做江宁巡抚,烧毁庙屋偶像,奏称:“从前有官长毁五通庙,不久遇祟身死,臣毁庙后数月,并无他异。”毁**祠不算什么大事,他这一奏陈,无非表示自己学有根柢,邪不侵正,同时表示自己效忠满族,连明朝的鬼兵,也要彻底剿灭。
天主教——西洋教士汤若望替朱由检铸造火炮,曾给清军很大的威胁。多尔衮占领北京,城内汉人限三日内一律迁出,独许汤若望留居宣武门内圣堂。顺治二年颁布西法时宪历书,任命汤若望掌管钦天监。福临厚待西洋教士,当然不是尊信教义,也不是尊信科学,主要是和明人争夺外援。拥护朱由榔起兵的瞿式耜、丁魁楚,以及由榔一家如王太后(教名玛利亚)、马太后、王皇后(教名亚纳)、太子慈烜(教名当定)都是基督信徒。永历四年(顺治七年),由榔遣西教士卜弥格至罗马谒见教皇,请求援助。福临厚待西教士用意在对抗朱由榔。福临死后,朱由榔败灭,清朝不再畏惧西教士,反觉西洋人在中国传教收徒不免妨碍自己独占中国的权利。康熙初年借革职钦天监监员杨光先诬告,各省耶稣会教士与汤若望(年七十五岁)密谋不轨(反叛)作借口,严禁传教,焚毁经典,破坏圣堂,拘禁教士,革斥信教官吏,宣告汤若望、南怀仁(比利时人)死刑(幸遇地震。二人得免死),钦天监学习西法的官员三十余人,或斩首,或充军,或免职。杨光先因功得为钦天监监正,废西法,夏用大统历。
康熙八年考验天象,证明大统历舛错,玄烨斥退杨光先等,复令南怀仁掌管钦天监。十二年,吴三桂叛变,南怀仁等替清朝铸大小铁炮一百二十门,大得玄烨宠信。此后命教士进讲西学(主要是算学),又命测绘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允许自由传教,广东有教堂七所,江南有百余所,教徒十余万人,天主教盛行一时。
明末利玛窦来中国,起初着和尚衣,后改道士装,最后改儒生装,才得与士大夫交接。在教义方面,务求融合中国人固有的信仰习惯,如拜孔子拜祖先,都在许可范围以内(不得拜其他偶像)。这样的宗教,迎合了用作统治工具的儒教精神,可免皇帝的禁止。康熙末年,罗马教皇严禁中国教徒崇拜祖先,玄烨怒,认为教皇干涉中国内政,有意破坏中国相传的圣道(君父一体,不拜祖先,就会不拜君父,犯十恶大罪)。四十六年,禁止各地天主堂传教,勒令教士退还澳门。五十六年,禁止一切外人留住内地,玄烨以后诸帝,对天主教或宽或严,但传教禁令始终不肯撤销,严格保持一贯的海禁闭关政策。教民因不拜祖先,被社会看作化外人,民教争端,也就从此开始。
玄烨生三十五子,立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诸子结党猛争,朝臣分成数派,胤礽情急,行动类疯狂,康熙四十七年,废胤礽,幽禁咸安宫。诸子争位更烈,玄烨无法安排,四十八年,复立胤礽为太子。五十一年,又废胤礽。
六十一年,玄烨死,第四子胤禛继立。
胤禛(一七二三年—一七三五年在位)
胤禛在诸子中最凶狡,得立后,囚禁第八弟胤禩,改名阿其那(满语“狗”),第九弟胤禟,改名塞思黑(满语“猪”)。其他兄弟及其子孙亲戚,陆续被胤禛杀害,只胤祥等少数人得免祸。清初,八旗中镶黄、正黄、正白称上三旗,直属皇帝,正红、镶红、镶白、正蓝、镶蓝称下五旗,归诸王分统。胤禛收回下五旗统率权,此后诸王不能借实力对抗皇帝。
康熙五十年给辰沅巡抚潘宗洛上谕说:“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责,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这是玄烨晚年的政治方针,感戴皇仁的自然是那些官吏士绅。康熙时代著名清官仅有于成龙、汤斌、陈鹏年、陆陇其、彭鹏等等寥寥数人,其余贪污盛行,积弊极深。胤禛登位,力求整顿吏治,任用田文镜、鄂尔泰等严刻小人。厉行特务政治。胤禛豢养特务多人,四出侦察,探访官吏动静。例如按察使王士俊将赴任,大学士张廷玉荐仆役一人。后来士俊任满,准备回京朝见,仆忽告辞,士俊怪问原因,仆说:“你做官几年,还不错,我要先回京面圣,替你说些好话。”原来仆是胤禛派来的暗探。某次胤禛秘密取下刑部大门上匾额,第二天召刑部官员来,问刑部有无匾额,都对说有。胤禛令人抬出匾额,责骂道:“匾额早在这里,你们还不知道,疏忽糊涂到这样。”田文镜做河南巡抚,胤禛称他是巡抚中第一人。文镜用绍兴人邬某做幕客,一切听邬某布置,原来邬某是胤禛派来监视田文镜的暗探。皇帝豢养特务,各级官员也豢养特务,层层监视,贪污官吏,似乎略知敛迹,不敢过度妄为了。可是胤禛终于在特务手中暴死。“搬石头打自己的脚”,就是豢养特务应得的果报。
弘历(一七三六年—一七九五年在位)
胤禛暴死,第四子弘历继位。弘历在位六十年,玄烨、胤禛两朝长期积累的财富,被他尽量消耗,在侵略战争中,造成所谓十全武功(平准噶尔二功,定回部一功,扫金川二功,靖台湾二功,降缅甸、安南各一功,降廓尔喀二功),在政治上,造成贪污横行、官逼民反的普遍现象。下面举出一个例证,可以推见当时政治的腐败,人民的痛苦。
乾隆五十一年,任用和珅(音申)为文华殿大学士。颙琰嘉庆四年,和珅得罪赐死,查抄家产,据查抄官进呈清单所载,略录如下:
器物类——金碗碟三十二桌,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银碗碟四千二百八十八件,白玉唾壶二百余个,金唾壶一百二十个,银唾壶六百余个,金面盆五十三个又六十四个,银面盆一百五十个又八十三个,金银翠宝首饰大小共计二万八千件。
金银类——金元宝一千个(每个重一百两,计银一百五十万两),银元宝一千个(每个重一百两),赤金五百八十万两(估银一千七百万两),生沙金二百万余两(估银一千八百万两),元宝银九百四十万两,洋钱五万八千圆(估银四万零六百两),制钱一千五十五串(估银一千五百两)。
店铺类——当铺七十五座(资本银三千万两),银号四十二座(资本银四千万两),古玩铺十三座(资本银二十万两),玉器库两间(估银七十万两),绸缎库两间(估银八十万两),洋货库两间(五色大呢八百板,鸳鸯一百十板,五色羽锻六百余板,五色哔叽二百余板),皮张库一间(玄狐十二张,各色狐一千五百张,貂皮八百余张,杂皮五万六千张),玻璃器皿库一间(八百余件)。
皮衣类——貂皮女衣六百十一件,貂皮男衣八百零六件,杂皮男衣八百零六件,杂皮女衣四百三十七件,貂帽五十四顶,貂蟒袍三十七件,貂褂四十八件,貂靴一百二十双。
田地类——地亩八千余顷(估银八百万两)。
嘉庆四年正月十七日上谕说,和坤家产共一百零九号,内有八十三号还没估价,已估二十六号,合算共计银二万二千三百八十九万五千一百六十两。和珅得宠不过二十年,积赃竟至数万万两,其他大小官吏贪赃总数也一定不小,人民遭受这样残酷的剥削,不得不发动嘉庆时代的大起义。
颙琰(一七九六年—一八二〇年在位)
弘历在位六十年,传位给第十五子颙琰。嘉庆四年,弘历死。颙琰杀和珅,没收大量财物,一部分赏给满洲贵族,如庆郡王永璘得和珅住宅,成亲王永瑆得和珅花园,亲贵们各得分肥,自然满意。一般满洲官员,都想乘机收拾些残余,如副都统萨彬图奏请准令本人提讯和珅家掌管金银内帐使女,发掘和珅宅中窖埋金银,被颙琰斥责不准。又如四月二十六日上谕说:“本案已经定案,断不许再起纠纷,朕不是贪利的人主,想来诸臣也不忍这样做。”当时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谣谚,想见不得分肥的官员对颙琰大不满意,造流言表示抗议。在君臣争利、上下效尤的情况下,贪风大盛,政治极度败坏,翰林院编修洪亮吉“平邪教奏”中说:“今天州县官的罪恶,比十年二十年前加增百倍,上敢毁天子的法令,下敢竭百姓的资财。凡朝廷赈款,全被官吏中饱,军营粮饷,全被官吏冒蚀,从州县官到督抚大员,通同作弊,只蒙蔽皇上一人。”洪亮吉大胆直言,因此得罪下狱,刑部议照大不敬律判斩刑,颙琰改为从宽免死,解到新疆充军。
官吏贪污到怎样的程度呢?下面举些例证,可以推知大概。
嘉庆十四年,淮安府报灾办赈,江南总督铁保派候补知县李毓昌往查。山阳县(淮安府首县)知县王伸汉捏报户口,浮冒赈款三万两。毓昌查得实情,伸汉赂巨金,毓昌不受,知府王毂代说情,又不听。伸汉令仆人包祥与毓昌仆人李祥、顾祥、马连升合谋,置砒霜茶汤中给毓昌饮,毓昌夜中腹痛起来,李祥等用腰带缢杀毓昌。王伸汉烧毁毓昌查赈文件,送王毂银一千两,报称李毓昌发疯自缢,草率了事。
著名学者兼名臣毕沅任两湖总督,旗人福宁任巡抚,陈淮任藩司(布政使),三人朋比作奸,毕假装高尚,福广收贿赂,陈专寻属员赃私,讹诈财物。官员们称三人为“毕不管,福死要,陈倒包”。又称“毕像蝙蝠,身不动摇,专吸过往虫蚁;福像虎狼,不顾人畜,一概吞噬;陈像老鼠,钻穴蚀物,使人不防”。
旻宁(一八二一年—一八五〇年在位)
颙琰死,第二子旻宁继位。
满清入关,继承明末全部弊政,借以换取明士大夫的拥护。福临亲政,杀陈名夏、谭泰、陈之遴、刘正宗等贪暴大臣,官吏略知畏惧。玄烨晚年,贪风盛行,胤禛严刑杀戮,官吏又略知畏惧。弘历奢侈嗜利,夸张升平,晚年贪风大盛,危机成熟,不可收拾。颙琰时代民变到处发生,清朝政权呈现糜烂的局面。旻宁时代整个统治阶级不仅全部腐化,而且几乎大部毒化,因此爆发了破坏中国数千年旧社会的鸦片战争,又因此爆发了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的太平天国革命,前一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改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后一革命使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开始萌芽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旻宁时代真是中国历史上最险恶的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一个转变时代。
旻宁时代的政治,是山穷水尽不得不变的政治。
八旗——清朝维持政权,唯一可靠的力量是八旗兵。玄烨禁汉族妇女缠足,企图把汉族全部满化(男子辫发胡服,已经满化),可是遭遇抵抗,不得成功。反之,皇太极以下诸帝谆谆告戒满人勿忘“国语骑射”的热望,终于失望了。胤禛时代八旗兵丁已成赌博、进戏园酒馆、斗鸡、斗鹌鹑蟋蟀、雇人当差、放印子银两、典卖钱粮田地房产的游**子破落户,既不能自谋生计,又不能骑射当兵,颙琰时满、蒙、汉八旗人口约一百五十万,完全依靠口粮,苟且生活,不仅不能支持清朝的统治,反使清朝付出巨额粮饷,财政上感到大困难。
绿营——绿营开始就是腐朽的军队,但仍不失为清朝第二个可靠的力量。颙琰时用兵镇压川楚民变,军中将领生活奢侈,骇人听闻。粮饷多被官员侵蚀,兵士所得极微。例如建昌道石作瑞侵蚀兵饷五十万两,作应酬诸将帅的费用,入私囊款并不在内。作瑞在荒山中办诸将筵宴,值银五六两一品的肴馔,一次多至三四十品。总督福康安初到军中,作瑞赠献珍珠三斗、蜀锦一万匹。将帅每当出战,令雇佣兵乡勇充先锋,绿营兵在后,八旗兵在最后。战费支出,弘历侵略回疆,用银三千万两,侵略金川,用银七千万两,颙琰镇压川楚民变,用银一万万两以上,战费按倍数增加着,说明军队也按倍数腐朽着。
河工——乾隆三十九年,黄河决老坝口,决口宽一百二十五丈,深五丈。南河总督吴嗣爵怕弘历罪责,恳求先前被嗣爵驱逐的老河工郭大昌堵塞决口,愿出银五十万两,完工限期五十日。郭大昌道:“要我办工程,限期不得过二十日,工银不得过十万两。不许有官员来共事,只让我一人全权办去,否则我不敢承认。”吴嗣爵答应,果然到期合龙,费银十万二千两。河官们恨大昌节省工费,又把他驱逐出去。嘉庆初年,黄河出险工,官员们估工价一百二十万两,河督议减一半,询问郭大昌。大昌道:“再减半,满够了。”河督觉得为难,大昌道:“十五万办工,十五万做人情,还不够么?”河督怒,永远不用大昌。河工捏造帐簿,滥用虚靡,妄兴工程,浮冒侵蚀,成为军费以外一宗巨大支出。嘉庆十六年上谕:“南河工费统计各项银数不下四千余万两,说没有弊窦,谁能相信?”颙琰派大员去查,结果查无实据,敷衍了事。
弘历、颙琰两朝,军队与政治的腐败,似乎已经不可救药了,旻宁时代,腐败更甚。旻宁重用大学士曹振镛,振镛专能迎合意旨,探知旻宁怠惰,不愿管理国事,又憎恶言官谏诤,却无法拒绝。振镛献计道:“现在天下太平,朝臣喜发危言高论,指陈得失,借获名誉。如果加罪言官,皇上不免受拒谏的恶名,最好摘出奏章中可疑字句,交部从严议处。臣下仰见皇上圣明,察及秋毫,自然恐惧不敢说话了。”旻宁喜欢,派人专寻奏章中可疑字句,指出办罪。少数敢言的官员从此不敢再议论政治,极大多数贪恶的官员更放胆进行祸国殃民的罪行,促成清朝统治的加速度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