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满族侵入与汉族反抗(1 / 1)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5306 字 4个月前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北京,朱由检自缢死。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降自成,行至滦州,闻宠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夺去,三桂大怒,奔归山海关,降清乞援。四月二十三日,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兵至关下,三桂开关迎入,合力击败李自成军,乘胜追击。五月初一日,清军抵北京,明文武百官出城五里拜降,多尔衮进朝阳门,居民老幼焚香跪迎。十月初一日,福临(年六岁)入北京,在大批汉大臣(汉奸)拥护下,数量极少的满族居然做了统治中国的皇帝。

满族入关,合满、蒙、汉八旗兵不过二十万,如果满八旗占半数,兵数不过十万,依常例三丁抽一,满族男丁不过三十万,再加老幼妇女一倍,满族全人口最大限度不能超过六十万(嘉庆时户部统计八旗丁口,满洲丁口二十二万余人,顺治至嘉庆一百五十余年,满族男丁只二十余万,可见入关时六十万人口是最大的估计,实际不能有这个数目),绝无统治中国的力量。可是努儿哈赤、皇太极一贯利用汉奸,尤其在皇太极时代,范文程、孔有德、洪承畴以及其他大小汉奸,都得到宠任,给关内明官一种很好的暗示。李自成拷打明降官追究赃款,士大夫大失望,极愿产生一个新政权来保护自己的地位和财产,满族入关,正符合他们的渴望。多尔衮用汉奸的献计,颁布下列各种政令,收买士大夫:

(一)葬朱由检夫妇,令臣民戴孝三天,追谥为怀宗端皇帝,墓号思陵。

(二)降附官吏,各升级任用。明朝革职官吏及山林隐士(不曾取得官职的失意士人)一概录用。

(三)定乡会试年份,会试(进士考试)定在辰戌丑未年,各直(直隶)省(行省)乡试(举人考试)定在子午卯酉年,凡被黜革的举人,仍准会试。

(四)文臣衣冠,暂用明制,薙发命令,暂缓实行。

(五)地亩钱粮,按照明朝会计录(万历初年张居正所定租税簿)租税额,从顺治元年五月一日起按亩征收。清兵经过地方,减收一半,未经过地方,免去三分之一。正额以外,一切加派如辽饷、练饷、剿饷概行蠲免(范文程建议)。

以上各条,都对官吏、地主、士人有利,因此明朝统治阶级全部投顺新主人(不投的只是少数例外)。普通平民,只在大赦罪囚及鳏寡孤独乞丐酌给粮食,两条命令下,也许极少一部分人得些微利。汉奸金之俊(官至大学士)造“十不从”的谬论,欺骗民众。所谓“十不从”是“男从女不从(男薙发胡服,女仍缠足),生从死不从,阳从阴不从,官从隶不从,老从少不从,儒从而释道不从,娼从而优伶不从,仕宦从而婚姻不从(满汉不通婚),国号从而官号不从,役税从而言语文字不从”。满人不想改或不能改的汉人习俗制度,竟指为十不从,借以减轻人民反抗的情绪。汉奸洪承畴又建议汉人养活旗人,凡旗人得领世禄口粮,只许做官做兵,不许做工商。表面似乎阻止旗人夺取工商利益,实际旗人享受政治军事大权,本不屑从事这些“贱”业。洪承畴献媚满族,取得宠信,对汉族却假意保护,借以掩饰自己的丑行。汉奸吴三桂引满军入关,侵略中国,也自称为先帝(朱由检)报仇,剿灭闯贼(李自成)。所有大小文武汉奸,对人民虐杀与欺骗兼施,替满族效力,陆续破坏汉族的反抗。在汉族方面,反抗力量此仆彼起,各立宗派,不知团结,不知统一,甚至许多奸人假称忠义,借口抗满,争夺权位,迫害贤良,使不得有所作为,等到清军来攻,纷纷出降,屠杀抗满士民,作为效忠新主的功绩。所以满族战胜汉族、统治中国的原因,主要由于汉族人民不能齐心协力联合反抗敌人;其次由于汉族文武官吏、大小地主、八股儒生贪得私利,甘心当汉奸。至于满族首领多尔衮,善能驱使汉奸,借汉人力灭汉人,不能不说是他的极大成功。

(一)史可法的反抗

明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避农民起义军,逃至淮安,由崧著名昏**,常淓比较通达。朱由检死,南京(陪都,设六部衙门)诸大臣会议立君,兵部尚书史可法一派正人主立常淓,凤阳总督马士英、阉党阮大铖一派邪人主立由崧。马士英私结总兵官刘泽清、高杰、黄得功、刘良佐武力拥由崧入南京,五月,即皇帝位。定明年为弘光元年(顺治二年)。士英、大铖主持内阁,排斥史可法,令出驻扬州督师。

士英、大铖指在朝正人为东林党,竭力杀逐,排斥唯恐不尽。借口筹饷,搜括民财,卖官开捐,不问人品,当时有“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及“职方(兵部掌地图官)贱如狗,都督满街走”等谣谚,政治腐败,即此可见。马士英酬谢刘泽清等四总兵拥立由崧功,分江北为四镇:刘泽清驻淮北,管辖淮海区;高杰驻泗水,管辖徐泗区;刘良佐驻临淮,管辖凤寿区;黄得功驻庐州,管辖滁和区。每镇额兵三万人,银米听任就地自筹,所得城池,即归本镇统辖。四镇互相攻夺,仇怨极深,史可法委曲调停,仅能维持外表的和平。可法虽然出行不张伞盖,吃饭不备两菜,睡眠不解衣带,日夜想报国仇雪国耻,每上奏论事,再三读草稿,涕泪满面,感动左右,可是马士英、阮大铖擅权内哄,江北四镇暴悍交争,所有计划,百不一就,南京小朝廷的覆灭,绝对不可幸免。

多尔衮知道史可法号召汉族忠义人民,影响极大,令汉奸李雯写了一封著名的诱降书,可法严辞拒绝。顺治元年十一月,清军已定山东,进攻宿迁,史可法督部将刘肇基、李栖凤力战,清军战败退走,马士英反诬可法假造战报,企图冒功得赏。武昌守将左良玉痛恨马、阮祸国,弘光元年四月,良玉起兵东下,讨伐马士英,士英急调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镇兵抵御。当时高杰战死,清军已取归德,进逼淮南,可法迭奏告急,大意说,左良玉并不敢与朝廷为难,清兵一来,国必灭亡。朝臣如姚思孝等都请急备淮扬,停止内争,连昏**无比的由崧也对士英说:“良玉虽不该逼南京,我看他奏章,原不曾反叛,如今还该守淮南。”士英大声反对道:“这都是东林党的谬谈,不可听。清兵来,还好商量和议,左良玉来,他们做大官,我君臣还得活么!谁敢说守备淮扬,斩首不赦。”左良玉至九江病死。黄得功击败良玉子左梦庚,梦庚及总兵金声桓率兵十万降清。清英亲王阿济格不战取得江西。

弘光元年三月,清豫亲王多铎率兵至归德,四月十五日,围扬州。可法调各镇来援,无一人听命。多铎五次写信劝降,可法不理。二十五日城破,可法被执。多铎宾礼相待,口呼先生,说:“我再三拜请,都被叱回,今天先生对旧朝忠义已尽,敢烦替我大清收拾江南,不愁没有厚报。”可法大怒道:“我是中国男儿,岂肯苟且偷活,做万世罪人!头可断,身不可屈,劈尸万段,我极愿意。”可法被杀。部将刘肇基率残兵巷战,全军战死,无一人投降。清兵屠扬州十日,据焚尸簿所载,尸数在八十万以上。全国最富庶的扬州城,顿时化为骨山血海(城中屠杀惨状,王秀楚《扬州十日记》记载甚详)。

清军克扬州,渡江攻南京,士英还大言:“长江天堑(壕沟),敌不足虑。”由崧正在夜宴(由崧自写一联道:“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昏谬如此)。败报忽至,急率宦官妃妾奔投芜湖黄得功军,士英率黔兵(士英贵州人)奔浙江。南京文武大臣如王铎、钱谦益等相率出城跪迎,各献重礼求降。其中钱谦益自夸廉洁名士(曾挂名东林党),送礼最薄。礼单上恭楷写“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臣钱谦益谨献流金金银器、珐琅银壶一具,蟠龙玉杯、宋制玉杯、天鹿犀杯、葵花犀杯、芙蓉犀杯、珐琅鼎杯各一套,珐琅鹤杯、银镶鹤杯各一对,宣德宫扇、真金川扇、弋阳金扇、弋奇金扇、百子宫扇、真金杭扇各十柄,真金苏扇四十柄,银镶象箸(筷)十双”。薄礼如此,余人厚礼可知。刘良佐降清,引清兵攻黄得功,得功战死。总兵田雄缚由崧降清,江南平。

(二)民兵的反抗

顺治二年,清朝占有长江流域,西自湖北,东至东海,南至浙西。黄河流域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早归清有。多铎奏改南京为江宁府,任命江宁、安庆巡抚以下降官三百七十三人。七月,多铎北还,留大学士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南方,分遣八旗兵驻防顺德、济南、德州、临清、徐州、潞安、平阳、蒲州八城,每城各一旗,监视汉奸,镇压汉族人民,南北大体平定。

清军初入北京,允许汉官上朝自为一班,衣冠仍保明制。顺治二年,清政权已渐强固,多尔衮将厉行薙发令,正犹豫中,山东进士孙之獬窥见时机,自动薙发换满服入朝。汉官说他满装,不该立汉班,把他推出,孙之獬走归满班,满官说他是汉人,不该立满班,又把他推出,孙之獬无班可归,彷徨两班间。福临登朝,孙之獬奏陈原因,多尔衮大称赏,说他是汉人中唯一有天良的好人,立即升官奖励。接着下薙发令道:“现在中外一家,君好比父,民好比子,父子一体,岂容各异?全国奉到命令十天内一律薙发,敢违令,杀毋赦。”令薙头匠挑担子巡游街市,见蓄发人即强令薙去,如不从命,即斩头悬担子木杆上示众。大批文武汉奸官吏如王国宝、吴兆胜、李成栋一类人,借薙发令大肆杀虐,民怨更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民愿意留头,还是留发呢?人民认定蓄发是汉族的标帜,薙发无异灭汉族,因此随着薙发命令的严厉执行,发生广泛勇敢的反薙发斗争。乡村农民反抗尤激烈,城市人薙发不敢下乡,乡村人也不上城市。农民为防止奸细混入,戒备极森严。汉奸偷至乡间,被擒获必杀不赦。昼夜守望,每当黄昏以后,农民各执木棍,四处搜寻,如闻某家已薙发,或某家暗藏薙发人,千百人持械奔赴,必待杀尽才气平散去。城市与乡村闭塞不通,儒生、地主、商人为了科举、收租、做买卖,憎恶农民“顽梗”,都投到满族方面,助清官吏进行破坏与屠杀,求得自己私利的满足。

在全国尤其是江浙一带人民反薙发大斗争中,悲壮义烈的事迹是写不胜写的,下面略记江阴、嘉定两个最著名的惨史。

江阴人民,当薙发令宣布的时候,先用请愿的方式向新任汉奸知县方亨要求留发。方亨自以为我是大清知县,命令谁敢异议,便向群众大骂。群众发怒,反口骂道:“你是明朝进士,头戴乌纱,身穿圆领,来做清朝知县,羞也不羞,丑也不丑。”方亨被捕入狱,人民公推明典史阎应元与陈明遇、许用等为首领,共议守城抗清。四乡农民军,纷纷入城来援,作战非常英勇。江阴一个弹丸小城,竟打死清朝三个王、十八个将领,汉奸刘良佐、李成栋等军队,屡攻屡败。良佐至城下劝降,被阎应元厉声叱退,无计可施。江阴坚守三个月,终于兵尽粮绝,被清军攻破,阎应元率人民巷战杀敌,妇女赴火跳水,自刎自缢,男女老幼无一人投降。清兵屠杀数日,城内杀九万七千余人,城外约杀七万五千人,城内藏匿得活仅五十三人(韩炎《江阴守城记》记载甚详)。

嘉定斗争也坚持了三个月,斗争也是非常残酷与激烈,完全打破了多铎“江南民风柔软,发一道告示,就得降服,不烦用兵”的梦想。嘉定民众守城,从五月起至八月才被攻破。八月初四日五更大雨,城上民兵露立已三昼夜,两眼肿烂,饥疲昏晕,适遇大雨,遍体沾湿,不能支持。领队诸士绅仗剑立雨中,分头劝慰守兵,继续抵抗。清军乘势登城,斩开东关,纵兵大入。城主侯峒嶒坐城楼指挥战斗,声色不变。二子侍旁呼问道:“事坏了,怎么办?”峒嶒答:“死就是了,慌什么?可恨一城百姓枉死在暴敌手中,不能救他们。”清兵屠城,按户搜寻,逢人便砍,呼痛声嘈杂如闹市。自缢的,投井的,断肢的,血面的,被砍未死、手足还**的,血肉狼藉,遍地都是。投河死的不下数千人,三日后自西关至葛隆镇,浮尸满河,脂膏漂水面,高起数分。老丑妇女一见即杀,活捉美貌妇女,白昼在街坊当众**,或用长钉钉两手在宽板上,轮流**,当作戏乐。嘉定人被杀二万人以上(朱子素《嘉定屠城记略》记载甚详)。

(三)黄道周的反抗

顺治二年闰六月,黄道周、张肯堂、郑芝龙、苏观生等拥唐王朱聿键据福州称帝,建元隆武。郑芝龙是福建大海盗,无意反抗满清,只图假借名号,独掌军政大权,搜括财物(芝龙田园遍布闽广两省,又增置庄仓五百余处),暗中与清使议降款,排斥黄道周等,使不得有所作为。道周知情势危急,困守必败,七月,率学生(道周是理学大师,学生甚多)义民数十百人,带一月粮,徒手至浙江衢州转至安徽婺源,号召义兵。沿途人民响应,得义兵九千余人。十二月与清军战,大败被擒。道周夫人蔡氏闻败讯,急写信给道周说:“忠臣有国无家,切勿顾虑家事。”自然,忠义奋发、视死如归的黄道周,不会有家无国的。他被囚送到江宁,洪承畴想用同乡同年旧谊,诱道周降清,深夜独自去访问。道周一见大呼道:“见鬼!见鬼!洪承畴早在松山战死了,先帝(朱由检)曾哭祭过,你是哪个无耻小人,敢冒充洪承畴来讲话?”洪承畴受斥,只得退走。清军百端诱降,道周总是痛骂求死,第二年春,从容坐(不跪)南京东华门前受刑。

(四)李自成余部及何腾蛟、杨廷麟的反抗

李自成在通城败死后,部将郝摇旗等率众四五万人归附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李锦(李过)又率众二三十万来归,腾蛟军威大振。腾蛟受朱聿键官职,部署新旧军,立张光璧、黄朝选、刘承胤、曹志建、董英(五人腾蛟旧部)、马进忠、王允成(二人左良玉旧部)、李锦、郝永忠(摇旗)、袁宗第、王进才、马士秀、卢鼎(六人自成部将)为十三镇,分守湖南北,与清武昌、荆州军对抗。

杨廷麟守赣州,有民兵二万、蛮兵四万、广东兵数千,屡击败南昌清军,克复吉安府。腾蛟、廷麟并拥戴朱聿键,聿键领土有福建、两广、云南、贵州五省及湖南、江西、湖北的一部。聿键受郑芝龙挟制,顺治三年二月,谋往湖南依腾蛟,郑芝龙不许。清兵渡钱塘江,定浙东,大举攻福建,郑芝龙与洪承畴订密约,敛兵不战。聿键逃汀州,清兵追七昼夜获聿键。芝龙降清,被软禁解送北京。十月,汉奸金声桓攻破赣州,屠杀数十万人,虏妇女数万人,城内房屋全部烧毁。守将万元吉叹道:“赣州失守,一城生命死灭,我还忍心逃命么?”自投城东江水中死。杨廷麟见城破,慷慨自杀。何腾蛟闻朱聿键被杀,大恸,督率将士保湖南境,谋兴复。

(五)浙东义士的反抗

顺治二年六月,钱肃乐、张肯堂、张国维、张煌言、黄宗羲等号召民兵数万人,拥立鲁王朱以海为监国,建都绍兴,守钱塘江东岸抗清兵。闰六月,朱聿键在福州称帝,遣使来约以海称臣,以海不从,诸臣意见纷杂,终于拒绝朱聿键来使,浙闽为争皇帝名号,势成水火。三年二月,以海遣使人陈谦往见聿键,称聿键为皇叔父,不称陛下,聿键怒,杀陈谦。陈谦与郑芝龙有私交,芝龙怒聿键擅杀,更怀反意。聿键遣使输银十万两犒劳浙东军士,马士英、阮大铖匿迹严州,鼓动总兵方国安掠夺犒银,并宣布聿键罪状。浙闽仇怨更深,给洪承畴顺利进攻的机会。

张国维督师规复浙西,屡立战功。方国安夺兵饷归己,民兵乏食,大将王之仁与方国安争饷不和。顺治三年三月,清贝勒博洛、都统图赖、贝子屯齐率大兵至钱塘江西岸,王之仁统水师奋击,张国维渡江围杭州,清军败退。四月,博洛用大炮击坏南岸方国安营厨灶,国安道:“这是天不让我吃饭了。”拥兵数万退绍兴,挟朱以海南走。守江诸营惊乱溃散,王之仁请张国维追护以海,自率一军守江,清军不得渡。六月,钱塘江水涸沙涨,海潮不来,清军渡江击败之仁军,擒之仁至南京。洪承畴令薙发归顺,之仁道:“我是明朝大帅,不愿投江寻死,我今天来,为要死得明白。”承畴诱降无效,杀之仁。方国安谋执以海献清军,以海逃至台州航海居南澳岛。张国维阻止方国安追袭,国安降清,国维势蹙投水自杀。

石浦守将张名振拥以海走南澳,旧臣钱肃乐、张肯堂、阮骏等十余人渡海来归。张名振军登陆收复建宁、邵武、兴化、福宁三府一州及漳浦、海澄、连江、长乐等二十七县,军势颇振。汉奸、清闽浙总督陈锦调集大军三路进攻,明各城守将力战不屈,陆续败死,福建又被清军夺去。顺治六年九月,张名振、张肯堂、阮骏等奉以海攻取舟山岛(浙江定海县),与陆上温、台、宁、绍等地山寨义兵相策应,交通闽、粤、江南各地义民,清军认为东南大患。当时山寨到处成立,四明(浙江鄞县)大兰山王翊军,上虞东山李长祥军,上虞平冈张煌言军最著名。八年秋,张名振留兵六千使张肯堂守舟山,自率大军攻吴淞,陈锦调集金砺、刘之源、田雄等军,先攻破四明各山寨,乘大雾渡海,突击舟山,张肯堂、张名扬守城苦斗十一日,全军歼灭,无一人投降。张名振回军来救,舟山已破,不得登陆,与张煌言共奉以海走厦门依郑成功。名振病死,张煌言代统余众。顺治十年,以海自去监国名号,不久病死。

(六)瞿式耜、何腾蛟的反抗

何腾蛟在湖南,清认为南方大敌,顺治四年春,令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大举进攻。腾蛟军十三镇将士跋扈,不受节制,腾蛟本人没有亲信兵可用。清军破长沙,腾蛟军溃散,腾蛟展转流入桂林,与式耜合力守广西。十一月,清军攻全州。腾蛟率焦琏、郝永忠等五将分路拒战,清军败退。五年清军攻桂林,腾蛟督诸将死斗,清军引退。清将金声桓、李成栋忽弃清来降,江西、广东又归明有,形势一变。

金声桓本左良玉部将,降清后自请攻取江西。江西平,清命入关前旧汉奸章天宇为江西巡抚,声桓怨恨。声桓妻子力劝降明,痛陈辫发胡服的可丑。声桓意决,顺治五年正月,杀清官吏,降朱由榔。李成栋在两广,也因不得两广总督官职,心怀不平。成栋眷属留松江,仅携爱妾一人往闽粤,爱妾知成栋怨清,日夜劝成栋归明,成栋不理。金声桓叛清,爱妾乘机又进言,成栋拍桌说:“可怜那些松江家里人呵!”爱妾道:“我敢独享富贵么!请先死,完成丈夫的志愿。”取刀自刎死。成栋惊,抱尸哭道:“可怜人啊!我羞死了!”急取演戏用的袍裳腰带进贤冠,行四拜礼敛尸,令部下将士集校场捕清两广总督佟养甲,至肇庆,降朱由榔。清失江西、广东,又失两大将,湖南守军恐慌,何腾蛟乘机攻取全州,遣将焦琏取永州,王进宝取宝庆,马进忠取常德,李锦取衡州,进围长沙。湖南大部又归明有。四川明旧将李占春、谭文、谭洪、谭谊及义兵首领杨展、于大海、袁韬等各起兵夺取川南川东,归附由榔。由榔有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湖南、四川七省地,声势大振。

同时天津义妇张氏自称天启(朱由校)后,与义民王礼、张天保等密谋起兵;清大同总兵姜瓖号召山西、陕西人民反清起义。甘肃回民米剌印、丁国栋杀清巡抚张文衡及大批文武官吏,起兵攻下凉州、兰州、临洮、渭源、河州、洮州、岷州、巩昌等城市,与米剌印、丁国栋前后相呼应的义军,如武大定起兵固原,贺洪器占领宁州庆阳,赵荣贵占领文县,马德、李国豪起兵豫旺,清军一时感到无法收拾。顺治五年米剌印战败被杀,六年丁国栋又败死。米、丁二人虽然战败,回族援助汉族反抗满清的义侠行为,回汉两族子孙,永远不该忘记。

在南北各地反满大潮流中,明朝应该有恢复的机会了。可是肇庆小朝廷,官员分楚、吴两党,互相攻击。楚党首领号五虎,袁彭年为虎头,丁时魁为虎尾,蒙至发为虎脚,金堡为虎牙,刘湘客为虎皮,朝政被五虎把持,与吴党朱天麟、张孝起、吴贞毓、堵胤锡等争权位,军国大事,并不在这些人意中。清廷自觉情势危急,在政治上宣布允许满汉官民联姻令(顺治五年八月。并未实行),企图和缓汉族的仇恨;在军事上发动全部武力,命都统谭泰及何洛会自江宁赴九江,会合耿仲明、尚可喜兵攻江西、广东,郑亲王济尔哈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会合孔有德兵攻湖南、广西,端重郡王博洛、敬谨郡王尼堪率兵攻大同姜瓖,固山贝子屯齐、固山章京韩岱攻兰州米剌印,吴三桂、李国翰攻陕西、四川,洪承畴坐镇江宁,防御沿海一带。这样严整的阵容,对付内讧剧烈的肇庆小朝廷,不待战争,胜败早已决定了。

谭泰、何洛会引水陆兵二十万攻破南昌,杀金声桓。李成栋驰援又败死,江西失陷。济尔哈朗、孔有德破湘潭,杀何腾姣。顺治七年十一月,尚可喜破广州,孔有德破桂林。瞿式耜知道国事不可挽救,与大将张同敞安坐待死。清兵擒二人见孔有德,有德劝降,式耜道:“我中国男子,岂有失身?”有德道:“我是先圣(孔子)后裔,也还从顺,先生何得固执?”同敞厉声骂道:“你不过毛文龙家奴才,不要丢先圣的脸!”有德怒,式耜道:“这是张同敞先生,特来和我同死,不可凌辱。”有德请薙发,不许,又请当和尚,式耜道:“当和尚就是薙发,我发决不薙。”囚禁四十余日,式耜同敞直立(不跪)受斩刑死。

顺治六年,清军击平山西、陕西、甘肃;七年,平两广;八年,吴三桂乘川中诸将内讧,进兵夺取四川北部地。

(七)李定国的反抗

顺治三年,清军入四川,杀张献忠。献忠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白文选、冯双礼各拥众数万,据川南,推孙可望为首领。可望占有重庆、贵州、云南,凶狡暴戾,部将多怨怒不服。六年,可望遣使见朱由榔求封王,由榔不许。八年,由榔失两广,败走南宁,不得已封可望为秦王,定国为西宁王,文秀为南康王。可望驻贵阳。九年,可望迁由榔居安隆所(广西西隆县),每年给银八千两、米一百石,不别给百官俸食,由榔穷极。清将孔有德率大军驻柳州,将攻贵州,可望令李定国、冯双礼由黎平出靖州,马进忠由镇远出沅州,两军至武冈会合,进取桂林。刘文秀、张光璧由永宁出叙州,白文选由遵义出重庆,两军至嘉定会合,进取成都。李定国军大破湖南清军,追击至桂林,杀孔有德。刘文秀、白文选两军入四川,大败吴三桂军。各地义民纷起响应,广西、湖南及川南、川东、川西又归由榔所有。

顺治九年,清廷命定远大将军尼堪、贝勒屯齐率大军进攻楚粤,命洪承畴自江宁移驻长沙,经略湖、贵、两广,命都统卓布泰驻防江宁,命靖寇大将军辰泰镇守荆州。十一月,李定国击杀尼堪,军威大振。孙可望忌定国立大功,谋杀定国。定国受屯齐、尚可喜、孙可望两面攻击,失桂林、梧州,退保柳州。可望袭击定国,军至宝庆,被清军袭击,败归贵州,痛恨定国,大杀明宗室大臣示威。由榔危惧,封定国为晋王,密令入卫。十三年,定国奉由榔走云南,可望大怒。十四年,起兵十余万击李定国、刘文秀。诸将士僧恶可望,临战,解甲欢呼迎晋王。可望大败,领私党千余人走长沙,归降洪承畴。

清军得孙可望,尽知云贵内部虚实,洪承畴、吴三桂大喜,奏请乘机进取。顺治十五年,清军分三路向贵州进发。十六年清军入云南,李定国、白文选力战不胜。由榔逃入缅甸,缅王杀由榔从臣,拘由榔待清兵来献纳。文选屯兵木邦,定国屯兵孟良,与缅人战,救由榔。十八年,吴三桂率大兵十万入缅甸,击走白文选,进逼阿瓦,缅王执由榔至军前献纳。玄烨(圣祖)康熙元年三桂绞杀由榔,焚尸取灰,分赐诸将。文选被擒降清。定国愤懑吐血,在猛腊病死。

李定国早年在张献忠军中,有四川人金公趾讲《三国演义》,每斥孙可望为董卓、曹操,希望定国做诸葛孔明。定国大感动,说道:“孔明不敢望,关(羽)张(飞)姜伯约(姜维),不敢不勉。”后来定国的义烈行为,确实发挥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坚卓精神。人贵乎立志,任何历史上伟大事业,只有立志强固的人才能创造出来。

(八)郑成功、张煌言的反抗

顺治三年,郑芝龙降清。芝龙子郑成功(母日本平户士族田川氏女)率部属九十余人乘两舰入海,据南澳岛招兵,得数千人。四年,成功泊舟鼓浪屿,设高皇帝(朱元璋)神位,集将士定盟谋恢复。自后每年出兵击清军,与鲁监国(朱以海)旧臣张名振、张煌言协力互助,称雄海上。清军三路攻贵州,江南空虚,十六年五月,成功起大军由崇明入长江,**州、镇江,直逼南京。张煌言率浙军由芜湖进取徽宁诸路,义民踊跃归附,不战得四府三州二十四县,长江下游扬州、常州、苏州都准备反正,东南大震。清帝福临无大将可派,议亲自出战。成功误信清两江总督郎廷佐伪降,防御稍怠,被清崇明总兵梁化凤袭击,成功军溃,退守厦门。张煌言军势孤,清贵州凯旋军来攻,煌言仓卒出钱塘江口逃入海岛,将士多散去。康熙三年,煌言隐居悬山岙,清将张杰捕获煌言,送杭州,直立受斩刑死。

福临畏郑成功,顺治十三年,用汉奸方星焕议,派满大臣四人分赴沿海各省,勒令离海五十里内居民迁徙内地,不许商船渔船一艘下海。州县城郭,乡村堡垒,悉数拆毁。居民限期迁徙,违令按军法处死。所有房屋以及不能运走的器物,全部焚烧。人民误入禁界,不论远近,立斩不赦,广东、福建、浙江三省人民冤死无数。可是这个残酷的禁令并不能阻止成功的横行。因为成功开辟台湾作根据地,并利用海滨荒凉,统制疏忽,获得内地义民粮食火药的秘密接济。直到康熙二十年,才开放禁界,允许人民垦荒居住;二十三年,允许人民下海捕鱼经商。

郑成功因清廷厉行迁海政策,谋夺取荷兰人占据的台湾岛作抗满根据地。顺治十八年,成功由厦门、金门两岛发战舰数百艘,战士二万五千人,攻入台湾,华侨自各地奔来援助成功军,荷兰人战败退去。成功占领台湾,奖励农业,整顿政治,训练士卒,招徕义民,令长子郑经驻厦门,又置大将守澎湖岛,三方互相策应。康熙二年,成功病死,年三十九岁。

以上只是略举规模较大的事件,其他义军到处发动,可以说,除出一部分汉奸,凡是中国人民,没有不热烈参加了抗满斗争。最大汉奸洪承畴在北京做大学士,他母亲从福建走到北京,痛骂承畴一顿,骂罢连饭也不吃,即刻出京回福建。金声桓、李成栋的妻妾、儿子,都日夜劝他们反正,终于感动了两个最凶恶的坏人。这证明汉奸不只在社会上,就是在家庭里,也是极孤立的、极少数的。张煌言被捕从宁波解送杭州,夜半听有人在船篷下低声唱《苏武牧羊曲》,煌言起立扣船舷和歌,并说:“我心早定,你不必过虑。”唱曲的是看守兵史丙。煌言渡钱塘江,船上忽飞来了一个小纸团,里面写着:“此行莫作黄冠想(出家当道士),静听先生《正气歌》(文天祥作)。”煌言看罢,笑道:“请放心。”这证明广大人民爱护义士们的终身名节。朱由榔被吴三桂捕回云南,沿路百姓见了无不流涕哭泣。连满洲八旗将士,也有人认由榔是真天子,想拥戴他起兵谋兴复。三桂大惊,杀四十余人,并杀由榔父子,消灭后患,这证明汉奸穷凶极恶的行为,甚至敌人也看得痛心,激发出超民族成见的伟大正义感。满族人口少,文化低,不能灭亡中国,加上汉奸的助力,也还不能灭亡中国,可是中国竟被灭亡了,最主要的原因,显然由于抗满力量不能统一、团结。敌人没有来,在朝小人排斥正人,争夺权利,破坏抗清力量的增长,敌人一来,这些小人纷纷投降,向敌人献媚效力,留下的正人,在溃乱的残局下,只好非败即死。朱元璋创行八股取士制,唯恐士大夫不贪恋利禄,不替他充当庸奴,不替他压迫人民;从朱元璋开始设立锦衣卫,而后又设东厂、西厂,明朝形成以特务为中心的统治机构。官吏们都为特务所指挥,所监视,彼此不相统属,没有正常联系,而特务们却横行非为,无恶不作。等到风气养成,就失去了抵抗外敌的力量,明朝被自己所养的小人、所立的特务制度断送了,广大的国土和忠义的人民也被出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