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说数字是枯燥的。可有些数字对宁夏和宁夏贫困山区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泪滴和汗珠子,或许还是隐藏在内心的那股苦涩和苦难的血流……
当然,若干年后,特别是扶贫、脱贫攻坚战之后的今天,数字又成为宁夏百姓和贫困山区人民拿出来显耀的最宝贵之物,因为它能直接说明一切,包括幸福与心情,皆在数字间跳动着温暖与激动的频率。
数字其实就是嵌在每个人心间的音符,它伴随着数字的变化,奏响着人的优与劣、痛苦与欢乐、幸福与悲怆……
数字就是魔,让你沉沦与兴奋,让你激进与舒缓。
数字对红寺堡人来说,是昨天和今天的历史见证——
“299.1米”这一数字对红寺堡的意义是开天辟地、重振山河的,因为这个数字是黄河扬水工程扬程的总高度。它也是决定红寺堡能有今天的关键所在。因为黄河之水通过数级扬程,才使干涸的黄沙漫卷的不毛之地获得了重生。
扬黄工程包括两个方面:水源工程和扬水工程。
引入红寺堡的扬水水源是由一个扬水水源和一个自流水源组成的。扬水水源是在中宁县泉眼山黄河岸边建一座每秒流量30立方米的泵站,扬水入扩整后的19.4千米的高干渠。自流水源从黄河中卫申滩自流增加引水每秒8立方米,通过扩整后的28.4千米的七星渠,再流入扩整后的高干渠,两个水源合流成每秒38立方米流量,向高干渠供水,并流入目的地。
红寺堡扬水工程从扩整后的高干渠19.4千米处取水,引水流量每秒25立方米,经104千米干渠和84千米支渠输水至全境灌区,共布置主泵站8级、支泵站3片9级。灌区最大扬水高度为299.1米,每年引水量为3.04亿立方米,亩均用水量405立方米。扬水工程运行成本每立方米0.181元。
扬水工程于1996—1998年建成一至四泵站,并获得一级试水成功。1998年9月16日,这是一个在红寺堡人的心目中被铭刻成丰碑一般的日子。在红寺堡一说到“9·16”这三个数字,连几岁的小孩都知道说的是啥,这里甚至有人把它视为红寺堡的“诞生日”。“因为这个日子对红寺堡太重要了!”一个老红寺堡创业者对我说。虽然当时勘察队员在柳泉那里打了口深井,产水量大,但那水是咸的,无法长期饮用。于是红寺堡的建设和移民工程就只能等扬水工程的黄河水了。经过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1998年9月16日,扬水工程的一泵站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试水仪式。自治区领导一按动机房的控制电钮,顿时几十组巨型水泵轰鸣起来,整个大地仿佛在颤抖,人们的心也在剧烈颤抖……就在这时,只见几个巨大的出水管口传来嗡嗡作响的呼吸声,那声音宛如一个巨人在酣睡,并且喘着粗气、打着呼噜,仿佛欲把整个世界吞咽下去。瞬间,一股巨大的水流带着轰隆隆的响声,从管口喷涌而出,并形成两米多高的水柱,然后冲向主渠之中。
“那水流,简直就像万马奔腾、山洪暴发,直向千年的荒原泻去……”红寺堡人一说起当年试水的情景,脸都会变得绯红起来。它,实在让人太激动了!
“当时看着水流灌过干涸的黄土地,又迅速泛起银色的水波,然后漫无边际地向更广阔的黄土地奔去,我的目光就跟着水波与水流一起奔涌,不知咋的,后来发现脸上尽是泪水……”一位移民这样说。
“共产党亲,黄河水甜!”不知是谁在试水现场一边喝着水,一边泪水横流着嘀咕。于是现场的干部和群众,发自内心地涌出了同一句话:“共产党亲,黄河水甜!”
“共产党亲,黄河水甜。”这是如今在红寺堡大地上乃至整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听得最多,也是最深情的一句话,它说出了这个多民族地区、这个曾经极度贫困的地区人民的一个共同的心声。是的,不喝到黄河甘甜的水,干渴的人怎知道他人之亲!而没有共产党的亲切关怀,他们又怎能喝得到甘甜的黄河水呢?
都知道黄河水其实并不清凉与干净,而科学家在设计时就想到了这一点,于是扬黄工程采用的是侧向进水,泥沙与淤积问题迎刃而解,清清的甜水就这样流到了红寺堡的大地上……
甜水顺着设计好的渠道,顺着移民们期盼的心路,急切而有情地流向千家万户,这一流让移民们兴奋和激动,因为流进他们的耕地的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价格是每立方米0.135元。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了,扬黄工程每立方米水的成本是0.181元,现在政府以每立方米少近0.05元的价格给百姓,也就是说国家每吨水补贴给百姓约5分钱。别看这5分钱不多,然而一个家庭、一户有耕地的农户,人畜和浇地所需的水量可就不是小数目了!
同心县一位政府领导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1992年、1993年,宁夏再遇大旱,百姓喝水要靠解放军用军车运送。“大家还要排队才能买到一桶水。那时市场上一桶水要卖到18元。”
一桶水18元与一吨水0.135元之间是一个怎样的价差?这样的数字对贫困的百姓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字:甜!”红寺堡的人这样说。
扬水受益的第一年,7个县的移民工作便同步进行。万名以西海固地区为主的几个极度贫困县的百姓首先向红寺堡进发。最先进入红寺堡的是西吉县的百姓,然后是泾源、隆德、同心等地一起争先恐后地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闽宁对口帮扶的干部们调集人力、财力,优先帮助搬迁到红寺堡的贫困户选点落户,配合红寺堡开发区管委会建起了第一批移民新房、开垦了第一片荒地种植玉米,并随后派出农业技术人员进入红寺堡建设前所未有的蘑菇房。
整体安置贫困移民的伟大工程,在多种力量、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合力下,轰轰烈烈、气壮山河地拉开了战幕——这是宁夏扶贫、脱贫战役中最值得记录的一幕,因为它仍然与数字有关:最短的时间内,移民最多;在一片黄沙飞舞的戈壁滩和干旱的无人区内,开垦和浇灌了数十万亩良田;1999年,扬水工程完成建设之后的第一年,贫困山区来的数万百姓,第一次用上清清的黄河水,见证了有生以来第一个丰收的秋天。海原县深山沟里来的回族贫困农民何新海说,他一家5口人搬到红寺堡落户后,住了3间新房,分得了10亩水浇地,生来第一次种小麦,每亩打了200多公斤,“有一个夜晚,我笑醒了三回!”何新海只是百万移民中的一个,而他说的这串数字,隐含着红寺堡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场波澜壮阔而又深刻的变迁——
100万移民。200万亩新灌区。30亿投资。6年完工。
“1236!”
宁夏加油!
扶贫,脱贫!
这一连串数字,犹如宁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摆脱贫困、奔向小康征程上的铿锵步履,其声其威,在六盘山和贺兰山之间的广袤大地上长久地激**着、回**着……
需要补充的是:因为国家对红寺堡的发展一直是依据数字在科学布局,所以即使到了现在,红寺堡的移民一直控制在20多万,因为扬黄工程的水量是有限的,故而如今的红寺堡尽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但为了保证这块土地上的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移民的规模一直被控制在现有基础上。我在看到红寺堡欣欣向荣的现况时问过这里的领导,现在这里也有不少前来就业的打工者、生意人吧,他们的人数急剧增加后是否也会对红寺堡的用水量产生影响?或者说,红寺堡的经济快速发展了,企业多了,工业用水自然也会增加,那么如何控制水量超限呢?
他们笑了,说:“上天帮助呀!过去这里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如今一场雨下来就可能超过这个数了!”
对呀,我想起第一次去固原途经红寺堡和同心时,下了整整一天暴雨,据说那一天降水量达到了168毫米。
古老的大地变得生机勃勃,上苍也跟着巨变——这就是今天的红寺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