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的贵族和将士对亚历山大的东方化政策十分抵触,他们心中的不满和反对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于发生了“菲罗塔斯”事件,这件阴谋事件暴露了东征军内部的许多问题和矛盾。
这件神秘事件发生在公元前330年,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一位马其顿贵族计划要在三天之内暗杀亚历山大,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他最欣赏的一个青年,希望他能助他一臂之力,这个青年听到之后心里非常害怕,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听了也大吃一惊,仔细考虑之后,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菲罗塔斯。因为菲罗塔斯时常会和亚历山大见面,他是最有机会把这个阴谋告诉亚历山大的人。
当时的菲罗塔斯是贵族骑兵部队的总指挥官,指挥着当时最精锐的战斗部队,可以说是军队中最有权势的人。他每天要去晋见亚历山大两次,把大大小小、里里外外的事情向亚历山大报告,但是他却始终没有说起这件暗杀的事件。时间越来越紧迫,可是菲罗塔斯仍然没有透露一丝口风,最后亚历山大从其他途径获悉了这个阴谋,并做了防范,使暗杀阴谋未能得逞。由于这次暗杀的关键人物在被捕时自杀了,使得这次事件变得更加暧昧不明。很多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菲罗塔斯,一些反对菲罗塔斯的人更是利用这次事件来攻击他。
当亚历山大询问菲罗塔斯为什么不事先向他透露时,菲罗塔斯说,当他听到这件事时,觉得实在是太荒唐了,他不希望让亚历山大为这种无稽之谈烦心,所以决定还是不提的好。
经过这次阴谋事件,亚历山大的警戒心和猜疑心也更重了,在一次出其不意的行动中,亚历山大逮捕了菲罗塔斯,没有给他辩白的机会就以反逆的罪名将他处决。菲罗塔斯的死使他的那些朋友们个个惴惴不安,生怕会受到怀疑而被杀,他们有的自尽,有的逃亡,由于牵连太广,亚历山大也没有多加追究。而他处死菲罗塔斯不仅因为菲罗塔斯是反对亚历山大协调路线的人中呼声最高的一个,最重要的是,他是大将帕曼纽的长子。
亚历山大继承王位时,因为有帕曼纽的支持,王权才得以巩固。亚历山大继位之后,帕曼纽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亲戚朋友都身居要职。不仅如此,帕曼纽还一手训练了东征军,可以说是东征军的中心人物,那些崇尚马其顿帝国中心主义的士兵们都十分拥护帕曼纽。可帕曼纽所受到的爱戴对于亚历山大可未必是好事。亚历山大一直想拥有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军队,可帕曼纽却成了横隔在他与将士们之间的一堵墙。为了成为完完全全的军事领袖,他必须将这堵墙推倒。因此,他推行东西协调政策,希望能够使帕曼纽体制完全瓦解。
爱子被杀,七十高龄的帕曼纽悲痛万分,亚历山大就借口他年事已高,希望调派他到后方担任联络和补给的工作,以便逐渐卸掉他的军权。因为帕曼纽在军中影响力实在太大,亚历山大怕他将来兴兵造反,只好先下手为强。这个时候,帕曼纽大约有2.5万人的军队,而亚历山大所率领的士兵不超过3万人。很多人担心亚历山大这么做会逼得帕曼纽造反,大家都纷纷猜测,东征可能会遭到分裂的危机,于是劝亚力山大:“外敌不足以让我们惧怕,最值得小心戒备的,反而是自己人。”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紧张气氛。
为了处理菲罗塔斯的事情,亚历山大作了精心的安排。他写了三封信,一封是模仿菲罗塔斯的笔迹写给他父亲帕曼纽的伪信,另外一封是亚历山大写给帕曼纽的亲笔私信,第三封是亚历山大写给帕曼纽手下将领的信。他必须物色一个传信使,将前面的两封信传给帕曼纽,这么重要的人,一定要非常慎重选择才行,最后他选中了帕曼纽的一个亲友,但为了避免他会和帕曼纽互相勾结,亚历山大把他的弟弟押做人质。这位信使骑着骆驼日夜兼程地赶路,越过了1300公里的沙漠,11天以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第二天早上,两位老友见面很亲热地叙着旧,已经接到亚历山大命令的帕曼纽的指挥官也站在一旁守候。帕曼纽展读亚历山大的信,信上夸奖帕曼纽的雄图壮志,接着他又欣喜地打开儿子的信看。就在这个时候,身旁的指挥官把已经藏好的短剑朝帕曼纽致命的部位插了下去,随从的人也联手帮忙。这时,传信使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无意间成了谋害自己好友的帮凶。
温和敦厚的老将军被杀,所有的士兵都激愤不已,他们集合起来,发誓一定要找出谋害将军的真凶。到了最后,他们才知道直接下达命令的不是别人,原来是亚历山大。关于菲罗塔斯阴谋事件,仍充满了许多谜团,士兵们都感觉到这是一次政治暗杀。亚历山大也借着这个机会大批地整肃异己。他暗中派人调查士兵的想法,甚至严密检查来往的信件。凡是对亚历山大暗杀帕曼纽有反感的人,一经告发就予以处置。最后,他集合了所有对他不满的人,编成一支独立的军队,这是对反抗他的人的一种处罚,最主要是他想将这批人隔离开来,免得他们把自己的不满感染给其他的士兵。在短短的一年之间发生了这么多变故,不得不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