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机的启示:为什么英国人休假时关机?(1 / 1)

到英国去 赵刚著 1590 字 12天前

与领导对话,无论领导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总还是有距离感的。这个很多时候靠嘴生存的特殊人群,深谙外交和政治技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尽管他们都是时不时地与民同乐,但还是有差别:中国人这边更像“下基层”,而英国人那边则保留了相对的互动空间。

2013年1月7日,我曾工作过的英国大学的校长造访国内某高校。之前我得到的通知是,与校长一同参加会面,并没有什么附加任务。我习惯性地按照中国的传统礼仪和习惯,发邮件询问是否需要接机,而答案很干脆:不麻烦了(Don’t bother)。

不过国内合作大学的国际处还是非常热情,强烈要求派车到北京首都机场迎接我的校长,英国方面再三推辞后答应了,并告知我,如果愿意,可以搭这辆车一起去合作方那边。

7日一早,我准时到了首都机场,心里还在责怪校方没有把校长随行人员的名单告诉我——校长出行,怎么也得有人跟着。对从未谋面的校长,我是凭他那张神似“憨豆先生”(Mr. Bean)的照片,从到达大厅的人流中认出了他。

可能是刚睡醒,他的花白头发像鹦鹉头上的羽毛一样翘着,厚厚的镜片后面是一双疲倦、眯缝的眼睛,手里拖着一个深灰色的硬塑料箱子,又脏又破,像是随时会散架,肩上还挎着一个重重的电脑包。见我在挥手,他的眉毛一扬,眯着的眼睛睁开了,嘴角支撑起一副灿烂的笑脸,真的很像“憨豆”。

Hi, Andrew. Thank you for your coming. (Andrew,你好!谢谢你来接我。)

他首先伸出了手,有力地一握,苏格兰口音也不期而至。

Mr Principal. So nice to see you.(校长先生,很高兴见到您)

我连忙回应。

Call me David.(叫我David就行了。)

英国(或者说西方)直呼其名的作风清新而爽快,让人卸下了名头上的很多包袱。这点上未必一定先进,但肯定比我们中国人的叫法要省心。

在不熟悉的场合,称呼是最头痛的事。在我们这个“讲政治”的国度,博士、教授之类的“技术职称”当然没有“院长”、“校长”来得体面。可真到了官阶,“科长”叫不出口,“处长”或以上的还要掂量一下正副职的问题,以前都统称为“主任”什么的,但更适合于政府或事业单位,至于企业索性都叫“总”。我多少次张口前劳神费力地权衡,有时最终竟还是以“您好”这种“不着四六”的方式草草收场。

Can I help?(让我来帮您拿箱子吧?)我边说,边习惯性地去拉他的箱子。

No, thanks. It is alright.(谢谢,不必了,我能行)

他非常坚持地把箱子往自己身边靠了靠。我缩回手,心里埋怨着,他那些没有眼力价儿的随从怎么还没有露面,还要让领导等他们?

Do we need to wait for some other colleagues?(我们需要等其他的同事一起走吗?)我问道。

Not really. Prof Bell will arrive in 2 hours. Our partner has arranged another car for him.(不用,Bell教授两个小时后才能到,合作方已经为他另安排了一辆车)校长回答道。

他真的是自己来的。可能是英国校长选举制度的约束,这个级别的领导大都是通过竞聘上岗,非常谨慎。在英国大学成立初期,校长就是由教授、讲师、高年级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团体,共同选举产生的。这一传统尽管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自下而上”、独立于权力机构之外的思想精髓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而实际上,我的顶头上司(line manager)、副校长、同级别同事也都是独往独来,不需要接机。他们总是担心占用别人的时间,个人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后来,更让我惊讶的是,在与合作方的会议中,校长晚来了一会儿,我的同事只是点头示意校长坐下,他仍我行我素地照常演示自己的PPT,不但没有停止,连言语上的谦让也没有,倒是合作方的同行非常礼貌地起身与校长握手。

减少了接机的烦琐,事先盘算的程序一一落空,我倒反而有些茫然若失。

国内的礼节恰恰相反,前呼后拥、鸣锣开道是必须的,依照等级营造的排场,一定要突显身份高者的与众不同,这也是社会秩序。要知道也就在一周前,我在从济南回京的高铁上,看见十几个人拥堵在商务座席的入口处,吵吵嚷嚷的,动静很大,有的像是在问寒问暖,有的抢着搬箱子,有的在向列车员说着什么,知道火车要启动时,才陆陆续续地离开,后来才知道,原来有一位领导坐车,其他人都是送站的。

我们坚守了几千年的“礼”,不断人为地累加社会运行的成本,但竟也不断将我们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维系在原有的轨道。如果我们对领导像对待英国校长一样“不敬”,一定会担心:可能要出乱子。

This is a relaxing city. It is worth going around a little bit. Do you still have some time to work out after the meetings? (这是个休闲城市,值得一看,您开完会还有时间逛一逛吗?)我的建议充满了中国式的好客和殷勤。

校长挑了挑眉毛,嘴角又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Let me check my diary then. Frankly I have been here the fourth time but each time there are only meetings, dinners and hotels.(我看一下日程。说实话,我来这里已经是第四次了,每次都是会议、吃饭、睡觉)校长一边说,一边若有所思地拿出了自己iPad,翻看着自己的时间表。

与领导对话,无论领导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总还是有距离感的。这个很多时候靠嘴生存的特殊人群,深谙外交和政治技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尽管他们都是时不时地与民同乐,但还是有差别:中国人这边更像“下基层”,而英国人那边则保留了相对的互动空间。

May be next time. (这次太紧了,下次吧)校长摊开手,把iPad递给我。

我看到这个日程后顿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但并没有感到意外。这是一份很典型的英国院校行政人员海外出差的时间表:夜航居多,衔接紧密,旅行城市多,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论是校长、部门主任,还是一般级别的同事,几乎都是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从字面上看还是从实际中观察,这其中是没有任何旅游项目的,如果有,也是中国合作方的盛情难却。

校长本人还说,自己来过北京多次了,从没有机会去长城、故宫什么的,每次的印象只是饭店、出租车、大风和嗓子疼。

他还提到,有一次自己在飞机上出现幻觉:“我是在出差,还是在返程的路上?”要过很久才能反应过来。住饭店时,他有一段时间经常只记得前一天住的饭店的房间号码,因此房卡总是打不开门,差点被人报案。

我开始觉得,政府办的学校是不是都有严格规定,比如外出要限制在多少天、多少个城市(或国家)、预算要控制在多少钱以内等等。但后来看,没有这么细的要求。为了显示自己努力工作?出差的时间都是自己定的,只需要报给上一级领导即可,除非超预算。看来也不是沽名钓誉。

那只能是英国人的简单思维了:出差就是工作,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早点儿完成任务,就可以早点儿回家了。中间插个旅游项目虽然能放松些,但耽误回家,不合算。

英国人把工作与生活完全分开了。他们集中出差,搞歼灭战,本质上还是要把工作集中完成。按照这个逻辑,要真正放松,就休假好了。所以他们才有资格不回邮件、手机关机。工作是工作,休假是休假,互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