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人情世故:淡如水的交情(1 / 1)

到英国去 赵刚著 1279 字 8天前

这种朴素的关系有时候淡得像凉白开,几乎没什么热气,也少有什么味道,就像流经校园附近的河流,慢慢地,静静地,无处不在。

在英国的第二份工作是我毕业的大学。

十几年前,中国人进入英国大学工作可能性很小,那时中国学生的总量并不大,这个市场细分还没有引起高层的充分重视。后来仅我所在的国际办公室就有三名中国同事,而在校的中国学生已经超过2,000人。

从普遍意义上说,中国留英市场是英国高校的提款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个市场,2010年起,我所在的英国大学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由我负责。

在英国参加学校内部会议,一眼就看见了Mary——我的“领导”(line manager),她人高马大,一见面先来了个“熊抱”,寒暄两句后,就看她忙上忙下地把我介绍给办公室的所有同仁。她还递来一张日程表,特意指了指中午的聚餐时间。

五六个同事一起到学校附件的一家日餐馆,Mary张罗大家点餐,我想她是当然的“主人”(付钱的人)。不过,她并未咨询各自的偏好,也不用自己代劳,而是让各点各的,只有茶是公共的,由她来操持。这个所谓“主人”的另一个功能是挑起话题,避免冷场。Terry是部门的“大领导”,他正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即将去美国度假的计划:

After New York, then I will go to…(离开纽约,我接着就会去……)

此时Mary不慎把开水溅到了Terry的手上,Terry顿了一下,缩回手,翻了翻眼睛,毫无表情地接着刚才的话题:

…hospital(就会去医院了)

满座大笑,把Mary的道歉也淹没了进去。

席间,Mary取出一小袋太妃糖,对我说:“听说你的小孩快出生了,这是我们送给你爱人的糖,希望她一切顺利。”其他同事也附和着送来微笑。领导想得真周到,我赶紧回应十几个“感谢”。

接到手中一看,这糖是英国大学对外的礼品,上面还有大学的徽标和彩带。作为给孕妇的礼品,就这么个玩意儿?而且用大学送给外人的礼品来应付自己的员工?!我还不算小心眼儿,但已然有些惊了。

吃得差不多了,我看到大家开始忙着翻兜或翻包,难道都抢着付吗?我并没有行动,只是看着Mary,她却开始念账单:

Sixty Fifty. Ten each.(60.50英镑,每人10镑。)

我这才想起来,日程上写的是工作餐(working lunch),没说请客的事。

请客吃饭这种在中国稀松平常的事,在英国却是大事。最多只是咖啡,轻易不提吃饭。真被请了,特别是被“狠狠”地请了一次,英国人还会有些不过意,总要还礼。

那是一次在国内合作方的聚会上,合作大学请客,十人的大圆桌,上了十二道玉盘珍馐。主人事先已经安排好了,还不包括主食和水果。酒是国窖级的佳酿,敬酒的礼数一圈一圈的,不需要“干杯”,但架不住次数多。我的英国同事们个个满脸绯红,笑容可掬,有些私下里松松皮带什么的,但来者不拒,绝不驳面子。他们的“英雄气概”博得了主人的欢心,临走,每人还送一个大礼包,沉甸甸的,还特别介绍其中有一本是校长个人出的画册。

一边送客,合作方的同仁还与英国大学的教授私下聊着,希望帮教育厅领导的孩子解决一下留学问题,教授们则点着头回答:

Fine. I will keep an eye on this. Will you send me an email then?(好,我会关注一下,你能发个邮件给我吗?)

回到住宿的饭店,英国人还是一个劲儿地冲我不住地谈起饭菜是如何unbelievable(不同凡响、不可思议),我相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不过,回去胃部不适也一定是真的。

礼包多半会留给饭店或机场,而被托办的事基本上的回复是“你最好与xxx联系,我不负责这项业务”。即使托对了人,答复也一般是“按照学校的入学规定……”。吃了也白吃。他们不明白政府在中国的重要性,即使知道,也不太在意。

当然,他们能办到的是,等合作方到英国后,一定会回请。不过规模一般很小,三道菜,头盘(汤或沙拉)、主菜和甜点或咖啡,外加两瓶红酒。

他们也回赠礼品,一般是带英国大学徽标的金属名片夹,给领导的高档些——嵌在木质相框中的英国大学主楼照片。

这种朴素是民风,也同时有法律依据。包括大学在内的英国机构,馈赠礼品的单价不得超过50英镑(约合500元人民币),否则就是行贿。

即使是对内、对自己家里人,英国人也并不很“大方”。听一位英国同事说,她带着老公回娘家还要交房租呢!听说比外面的旅馆普遍贵,不讲价。老妈妈完全根据正式旅馆的要求,清洗被褥、打扫房间、供应饮料和茶水,电话费单算。

如果住的时间长,有时还要另交饭钱,至于水、电、煤气费要根据妈妈的情绪,有时妈妈一高兴,就全免了。这些在中国几乎是闻所未闻,而在英国则是稀松平常。打理房间等也是付出了劳动,有报酬是应该的,没有人会为此不高兴。

这种朴素的关系有时候淡得像凉白开,几乎没什么热气,也少有什么味道,就像流经校园附近的河流,慢慢地,静静地,无处不在。

2010年的圣诞节前,我结束了大学内部的培训,正准备回北京,同事Katy递给我一个小信封,说是Annie送我的贺卡,她当天有事要早走。我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正方形的折页小卡,上面只有两三行小字:

Hi Andrew,

All the best for Christmas and the upcoming Chinese New Year.

Regards,

Annie

Andrew你好!

祝圣诞、春节万事如意。

此致敬礼。

Annie

旁边是圣诞树和雪人的图案。那一刻,我忽然想到了小学时同学之间过年互赠的卡片。三十多年前的那些简单、简朴和简约又回来了似的,只是纯粹地想问一声“还好吗”,只是淡淡地流露出最淳朴的惦念,只是不厌其烦地送上无声的祝福。那一刻,我破解了英国人的又一个谜团。

在电子贺卡风行的时代,英国人还是这样“土”,这样不识时务地害得皇家邮政(Royal Mail)每年圣诞都为了这些雪片般的纸质“实体”贺卡忙上一个月。没办法,他们就是这样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