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 1)

悲剧意识 程亚林 548 字 3个月前

我们在评述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时,曾说《琵琶记》写忠孝难以两全,《娇红记》写表亲恋情不为“内亲不得通婚”的规定所容,《雷峰塔》写人与妖之间的恋情不被社会认可,应属社会处境悲剧。所谓社会处境悲剧,就是说社会上的人,各有各的社会地位、关系、处境,而不同的社会地位、关系、处境又决定了各有各的待人处事的规矩、职责。地位、关系、处境三者交错,情况就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关系、处境相交往,往往会在不经意中酿造出悲剧。由于这中间没有邪恶势力压迫,没有坏人作祟,更让人惊悚,也更具普遍性,所以,正如前面第一章第十九节和第二章第十三节所说,叔本华和黑格尔都很重视这种悲剧,王国维也是。

遗憾的是,我在中国古代诗文中,还没有发现将这种悲剧表现得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古人对这一点缺乏认识呢?不。如果读读庄子的《齐物论》就会发现,庄子早就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一可能的悲剧的认识。

《齐物论》中有个著名的论断叫“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后文又写道:“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译成白话就是:我们如果在潮湿的地方安歇就会腰痛乃至偏瘫,泥鳅会这样吗?我们如果在树木上安歇就会担心掉下来而心惊恐惧,猿猴会这样吗?对于人、泥鳅、猿猴这三种动物的安歇方式而言,哪一种是正确的呢?人喜欢吃食草的和喂养的动物,麋鹿喜欢吃草类植物,蜈蚣喜欢吃蛇之类的爬行动物,鹞鹰喜欢吃鼠类动物,对于人、麋鹿、蜈蚣、鹞鹰这四种动物的口味而言,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濑猴与猴子互相吸引,狍子与鹿互相倾情,泥鳅与鱼互相**。毛嫱与丽姬,在我们眼里都是最具吸引力的大美女,然而,鱼见了她们却恶心地躲入深水中,飞鸟见到她们却鄙视地高飞而去,麋鹿见到她们却厌恶地急速地跑走。对于猿狙、麋鹿、鳅鱼、人这四种动物的审美观点而言,哪一种是正确的呢?

这当然是在说人世间的是非没有统一标准,并用比喻的方式说不同的标准、立场必然会产生矛盾。由此也可联想到,如果各有标准、立场的事物聚合在一起,在一起生活,不是很可能发生悲剧性事件吗?

所以,社会处境悲剧,古人一定能理解,也能想到,只是阐发、表现不够。当然,按照本书第一章第七节所述,王国维眼中的《红楼梦》是杰出的“社会处境悲剧”,又说明古人完全有能力阐发、表现这种悲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