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有痛苦,要智慧,但与人的个性也相关。选择错了,导致失败,甚至演化为大悲剧,性格也要承担责任。这就引出了与性格悲剧相关的话题。其中,古人对项羽败于刘邦之手的嗟叹值得注意。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结尾处指出,项羽之败,与他“背关怀楚”“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有关。所谓“背关怀楚”,是说他放弃关中,怀念楚地,率军东归。而之所以这样做,与他所谓一定要衣锦荣归的观念和虚荣心有关。攻占咸阳之后,有人说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建议他在那里建都称霸。他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有人笑他“沐猴而冠”,是大脑还没开发的猴子,他还将人家烹杀了。结果,一东归,他的势力就每况愈下。垓下战败,突围至乌江边,本可以渡江东去,从长计议,他又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拒绝了。最后寡不敌众,只得自刎而死。虽然羞愧感可悯,尊严感可敬,也死得壮烈,但毕竟缺乏广阔胸怀,高远眼光,大概也是“奋其私智”的表现吧。
对于他的第二种表现,杜牧《题乌江亭》一诗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不能“包羞忍耻”的性格,让他失去了卷土重来的最后机会。
对于他的第一种表现,清代诗人王昙在《住谷城之明日谨以斗酒牛膏合琵琶三十二弦侑祭于西楚霸王之墓》一诗中写道:“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头颅赠马童。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早催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徒纵咸阳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中。”马童,是项羽死前所说要以头颅相赠的刘邦方面的熟人。刘季,即刘邦。娄敬,是对刘邦说建都关中如何好的人。诗是说,你项羽死得冤枉啊。老天并不像你说的那样袒护刘邦,你最大的失误是贪恋衣锦回归江东的荣耀。如果你那么早进入函谷关之后,就霸占关中,自称西方之帝,就没有后来要办鸿门宴以除掉刘邦的事了。你白白地在咸阳纵火三个月,结果却让刘邦在那里建都称帝,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古人早已意识到,性格悲剧,竟然有决定胜负、改变历史面貌的巨大功能。
练丝之悲,既有选择难的意思,也有恐惧染缸决定所染之丝的颜色的意思。《墨子·所染》所谓“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就表达了这种惊惧。这涉及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也可能制造悲剧的问题。可以名之为“环境悲剧”。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意思是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选择住处,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说是聪明智慧呢?
汉代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大意是说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于是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认为不妥,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在那里,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本领。母亲又觉得不妥,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在这里,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等有关进退的礼节。孟母这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大家都认为这是孟母善于教化的结果。
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其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尔非吾友也。’”
这些,都强调了环境和交友对人的影响,也设计了应对之策。如果没有妥善的应对之策,或者无法应对,悲剧就会发生。
如果橘不生淮南,择不处仁,孟母不三迁,管宁不割席分坐,会怎样?
如果橘只许生淮南,择只许处仁,孟母必须三迁,管宁必须割席分坐,会怎样?
如果橘只许生淮北,择只许处恶,孟母没有迁徙的自由,管宁没有割席分坐的自由,又会怎样?
如果世界只有一条道路,一个染缸,或者,只许走一条道路,进一个染缸,又怎样?
都值得想啊。它涉及选择,也涉及自由,意味着古人的悲剧意识已触及一些深层次问题。不知道一两千年后以研究选择和自由著名的法国哲学家萨特看过中国古代这些资料,思考并解决了它蕴含的问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