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孤独智者的愤嫉(1 / 1)

正月繁霜①,我心忧伤。民之讹言②,亦孔之将③。念我独兮,忧心京京④。哀我小心,癙忧以痒⑤。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⑥?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⑦。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惸惸⑧,念我无禄⑨。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⑩?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B11。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B12,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B13。召彼故老,讯之占梦B14。具曰予圣B15,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B16。谓地盖厚,不敢不蹐B17。维号斯言,有伦有脊B18。哀今之人,胡为虺蜴B19?

瞻彼阪田B20,有菀其特B21。天之杌我B22,如不我克。彼求我则B23,如不我得。执我仇仇B24,亦不我力B25。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B26,宁或灭之B27?赫赫宗周B28,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B29,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B30。载输尔载B31,将伯助予B32!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B33。屡顾尔仆B34,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B35。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B36。忧心惨惨B37,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婚姻孔云B38。念我独兮,忧心殷殷B39。

佌佌彼有屋B40,蔌蔌方有谷B41。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B42。哿B43矣富人,哀此惸独。

【注释】

①正月:正阳之月,夏历四月。

②讹(é)言:谣言。

③孔:很。将:大。

④京京:忧愁深长。

⑤癙(shǔ):忧闷。痒:病。

⑥俾:使。瘉:病,指灾祸、患难。

⑦莠(yòu)言:坏话。

⑧惸(qióng):忧郁不快。

⑨无禄:不幸。

⑩乌:周家受命之征兆。此下二句言周朝天命将坠。

B11侯:维,语助词。薪、蒸:木柴。

B12盖:通“盍”,何。

B13惩:警戒,制止。

B14讯:问。

B15具:通“俱”,都。

B16局:弯曲。

B17蹐(jǐ):轻步走路。

B18伦、脊:条理,道理。《毛传》:“伦,道;脊,理也。”

B19虺蜴(huǐ yì):毒蛇与蜥蜴,古人把无毒的蜥蜴也视为毒虫。

B20阪(bǎn)田:山坡上的田。

B21有菀(wǎn):菀菀,茂盛。

B22扤(wù):动摇。

B23则:语尾助词,通“哉”。

B24执:执持,指得到。仇(qíu)仇:慢怠。

B25力:用力。

B26燎:放火焚烧草木。扬:盛。

B27宁:岂。或:有人。烕(miè):即“灭”。

B28宗周:西周。

B29终:既。怀:忧伤。

B30辅:车两侧的挡板。

B31载输尔载:前一个“载”,虚词,及至。后一个“载”,所载的货物。输,丢掉。

B32将:请。伯:排行大的人,等于说老大哥。

B33员(yún):《毛传》:“益也。”指加固。

B34仆:通“轐”,也叫伏兔,像伏兔一样附在车轴上固定车轴的东西。一说仆即车夫。

B35曾:竟。不意:不留意。

B36炤(zhāo):易见。

B37惨惨:忧愁不安。

B38云:亲近,和乐。

B39殷(yīn)殷:忧愁的样子。

B40佌(cǐ)佌:比喻小人卑微。

B41蔌(sù)蔌:鄙陋。

B42椓(zhuó):打击。

B43哿(gě):欢乐。

【赏析】

这首诗对昏君乱臣以及社会风气的败坏予以深刻的揭露与抨击,是西周末年社会政治的一面镜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诗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是预料之词。全诗十三章。第一章由“正月繁霜”的时令失常以及民间谣言四起的现象写起,预示国将大乱,而为国忧伤的却只有他孤独一人,因而忧愁郁结得病了。第二章自伤生逢乱世,深感谗邪小人之可怕,处境险恶。第三章忧虑国家崩溃后后患莫测,不仅自身无辜遭殃,而且还要连及奴仆;人民将流离颠沛,无处投奔。第四章写小人、恶人充斥朝廷,人民处于危急存亡的困境之中,寄希望于上天来解决。第五章写讹言不止,是非纷纭,真假难辨。第六章言当时环境险恶,人人自危,虽已独醒,但无地难容。第七章说自己在朝孤立,有如在瘠薄的山坡地里生长出的一株壮苗,任其风雨飘摇,不被重视。第八章直刺周幽王朝政昏乱暴虐,其咎在褒姒,显赫的宗周,将被褒姒毁掉。第九、第十章,以大车输载逾险为喻,极自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第十一章讲贤既不用,亦必难以容己,自伤进退维谷,故特忧之。第十二章叙说当权小人明党乱政,诗人更感孤独。第十三章控诉社会不平现象,不仅富人与诗人之间地位相距悬殊,而且人民不但无禄,还要遭受富人打击和压榨,因而诗人更加深感孤苦无依。这首诗虽长,但在结构上层次井然。全诗可为三个层。第一层一至六章,着重描写当时社会是非颠倒,环境险恶;第二层七至十一章,侧重指责统治者用贤不专,至使仁人贤士不容于朝廷;第三层十二、十三章,重在指出当时社会的日趋腐败和衰弱之势已无力挽回。而且诗人还别具匠心地在头一章以“念我独兮”开始,在最后一章以“哀此茕独”作结,自始至终贯穿一个“独”字,就像一根红线,把全篇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于是一个“举世混浊我独醒”的忧国忧民的孤独者的诗人形象凸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由于作者忧国忧民,又深知内情,因而陈词激烈,感情迫切,哀痛感人,实开屈原《离骚》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