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孑①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②。彼姝③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④,在浚之都。素丝组⑤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⑥,在浚之城。素丝祝⑦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⑧之?
【注释】
①孑孑:独立特出之貌。
②纰(pí):连缀,用丝线镶旗边为装饰。良马四之:孔广森《经学卮言》曰:“四之、五之、六之,不当以辔为解,乃谓聘贤者用马为礼。转益其庶且多也。”
③姝:美好。
④旟(yú):画有鸟隼的旗。
⑤组:编织。
⑥旌(jīng):旗的一种。
⑦祝:通“属”。
⑧告:建议。
【简析】
这首诗写卫文公招贤纳士。全诗三章,章六句,属重唱。但完全重复的句子仅“彼姝者子”一句,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姝者”在全诗中的重要性。持“美好善说”的毛诗以为“姝者”是卫国好美善的大夫,持“访贤说”的朱熹则以为“姝者”是卫国的贤人,但他们都认为“之”指代的是卫君。前两句以彩旗猎猎高扬,赞卫君招贤之诚意,并点明是在“浚”地。《郑笺》云:“时有建此旄来此浚之郊,卿大夫好善也。”三、四句以其马之良,缰绳之华贵,再言此大夫招贤之诚意。最后言“彼姝者子”中的“姝”,意思为美好,不一定专指女子;这里的美好亦不仅指形貌,更指品行。“何以畀之”“何以予之”“何以告之”中的“何以”,意思为以何,拿什么。——凭什么报答他呢?拿什么计策献给他呢?这是诗歌的重点所在,呼唤贤者为国效劳。但细咏诗章,总让人想起韩愈《送董邵南序》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