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鸟①:惨绝人寰不忍睹(1 / 1)

交交黄鸟,止②于棘③。谁从④穆公?子车奄息⑤。维⑥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⑦,惴惴⑧其栗。彼苍者天,歼⑨我良人!如可赎⑩兮,人百其身B11!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B12。维此仲行,百夫之防B13。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B14。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①黄鸟:黄莺。

②止:停落、栖止。

③棘:酸枣树。

④从:从死、陪葬。

⑤子车奄息:秦国的大夫。

⑥维:语气助词。

⑦穴:墓穴。

⑧惴惴:恐惧的样子。

⑨歼:歼灭。

⑩赎:赎身、替换。

B11人百其身:任何一个秦国人都愿意以自身去替换他,死一百个去替换也愿意。

B12仲行:奄息的兄弟。

B13防:比、当、抵得。

B14御:抵挡。

【简析】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云:“《黄鸟》则困而欲反其故也,多耻者其病之乎?”这首诗主要是讲述了秦穆公以“三良”为殉,揭露了殉葬制度的残酷性,表达了人们的极大惋惜。《史记·秦本纪》记载:“缪(穆)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车)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秦穆公用殉177人,而作者只痛悼“三良”,对其他人的死却只字未提,则此诗作者的身份地位不言而喻。全诗三章,分别咏子车奄、子车仲行、子车针虎。诗以黄鸟起兴,黄鸟的叫声急迫、凄惨,飞上飞下,张皇失措。黄鸟停落在“棘”、“桑”、“楚”,既是写实,又语带双关,谐音“急、丧、愁”渲染出一种紧迫、悲哀、凄苦的氛围,为全诗的主旨定下了哀伤的基调。中间四句,点明要以子车奄息殉葬穆公之事,并指出当权者所殉的是一位才智超群的“百夫之特”,从而表现秦人对奄息遭殉的无比悼惜。诗的后六句为第三层,写秦人为奄息临穴送殉的悲惨惶恐的情状。“惴惴其栗”,充分描写了秦人目睹活埋惨象的惶恐情景。这惨绝人寰的景象,灭绝人性的行为,使目睹者发出愤怒的呼号,质问苍天为什么要“歼我良人”。这是对当权者的谴责,也是对时代的质询。如果可以赎回奄息的性命,即使用百人相代也是甘心情愿的啊!由此可见,秦人对“百夫之特”的奄息的悼惜之情了。清陈继揆《读诗臆补》评本诗为“恻怆悲号,哀辞之祖”。尽管本诗作者仅为“三良”遭遇大鸣不平,但仍然是历史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