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羽,诜诜②兮。宜尔子孙,振③振兮。
螽斯羽,薨薨④兮。宜尔子孙。绳绳⑤兮。
螽斯羽,揖揖⑥兮。宜尔子孙,蛰蛰⑦兮。
【注释】
①螽(zhōng)斯:即绿色蝈蝈,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善于跳跃,雄的前翅有发音器。
②诜诜(shēn):同“莘莘”,众多貌。
③振(zhēn):盛貌。
④薨:虫群飞的声音。
⑤绳:不绝貌。
⑥揖(jí)揖:会聚也。揖为集之假借。
⑦蛰(zhí):和集也。
【简析】
《螽斯》是一首祭祀时的礼辞,也是一首寓言诗。“螽”由“冬”和“虫”组成。“冬”,甲骨文为天气严寒时,乾坤两道维系住快要低于地平线的日月,这就是为孔子云“慎终追远”的本义,“民德归后”是“冬”的引申义。“虫”,甲骨文指一切动物为“虫”,禽为羽虫、兽为毛虫、昆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裸虫。“螽”携隐“中、正”,“斯”携隐“司、嗣”,“羽”携隐“语、御”。题目隐含“忠信”是人之“羽”。诗歌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在螽斯的家祭上,螽斯族长的礼辞中,告诫子孙,要牢记“诜诜、振振、薨薨、绳绳、揖揖、蛰蛰”的话,家族才能越来越兴旺。孔子借此诗,劝诫执政者当如螽斯,谨守“正乐永恒”、“德风未央”、“忠信礼恭”的美德,做“造福子孙、忠于人民”的好家长、好领导。诗歌三节意义层层推进,用双声叠韵营造出余音绕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