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哀歌愁尽不忍听(1 / 1)

葛生蒙①楚,蔹蔓于野②。予美③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④。予美亡此,谁与?独息⑤?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⑥,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⑦。

【注释】

①蒙:覆盖。

②野:墓地的周围。

③予美:我的美人。

④域:墓地。

⑤独息:一个人独处安息于地下。

⑥百岁之后:特指诗人自己死后。

⑦室:墓室。

【简析】

本首诗是一首妇人悼念亡夫之诗。女子新婚不久就新寡。她看见野外蔓生的葛藤蔹茎缠绕覆盖着荆树丛,就像爱人们那样相依相偎,而诗中主人公却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好不悲凉。既有兴起整章的作用,也有以藤草之生各有托附比喻情侣相亲相爱关系的意思,也有对眼前所见景物的真实描绘。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荒凉凄清、冷落萧条,使之马上进入规定情境,做好对一种悲剧美作审美观照的心理准备。春已经很深了,她想到自己的丈夫已经远离了这一切,冬去春来,谁与我共享这美好的春天?只有自己孤单只影而已。第二章写女子由野外到墓地。女子来到丈夫的墓地,祭奠丈夫,看到荒烟野草,内心更加悲伤。第三章写女子扫墓回来,晚上临睡前的伤感。面对着角枕和锦衾光泽鲜明,可是已无人共享,“极惨苦事,忽插极鲜艳语,更难堪”(牛运震《诗志》)。而“谁与独旦”如释“独旦”,意义较“独处”、“独息”更进一层,通宵达旦,辗转难眠,其思念之深,悲哀之重,令人有无以复加之叹。后两章,语句重复尤甚于前三章,“室”比“居”意义更近一层。可它又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句,“夏之日,冬之夜”颠倒为“冬之夜,夏之日”,不能解释为作歌词连番咏唱所自然形成,而显然是作者刻意为之。两章所述,体现了诗中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永无终竭的怀念之情,闪烁着一种追求爱的永恒的光辉。而“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室)”的感慨叹息,也表现出对荷载着感情重负的生命之旅最终归宿的深刻认识,与所谓“生命的悲剧意识”这样的现代观念似乎也非常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