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昊天①,不骏其德②。降丧饥馑,斩伐四国③。旻天疾威④,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⑤。若此无罪,沦胥以铺⑥。
周宗既灭⑦,靡所止戾⑧。正大夫离居⑨,莫知我勚⑩。三事大夫B11,莫肯夙夜。邦君诸侯B12,莫肯朝夕B13。庶曰式臧B14,覆出为恶B15。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B16。如彼行迈B17,则靡所臻B18。凡百君子,各敬尔身B19。胡不相畏B20,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B21。曾我暬御B22,憯憯日瘁B23。凡百君子,莫肯用讯B24。听言则答B25,谮言则退B26。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B27,维躬是瘁B28。哿矣能言B29,巧言如流,俾躬处休B30!
维曰予仕B31,孔棘且殆B32。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B33。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B34,无言不疾B35。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B36?
【注释】
①浩浩:广大的样子。昊天:犹言“皇天”。
②骏:长,美。
③斩伐:犹言“残害”。四国:四方诸侯之国,犹言“天下四方”。
④疾威:暴虐。
⑤既:尽。伏:隐匿、隐藏。辜:罪。
⑥沦胥:沉没、陷入。铺:同“痡”,病苦。
⑦周宗:即“宗周”,指西周王朝。
⑧靡所:没处。止戾:安定、定居。
⑨正大夫:长官大夫,即上大夫。
⑩勩(yì):劳苦。
B11三事大夫:指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
B12邦君:封国的君主。
B13莫肯朝夕:《郑笺》:“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朝朝于君而不夕见也。”
B14庶:庶几,表希望。式:语首助词。臧:好,善。
B15覆:反。
B16辟言:正言,合乎法度的话。
B17行迈:出走、远行。
B18臻:至。所臻,所要到达的地方。
B19敬:谨慎。
B20胡:何。
B21遂:通“坠”,消亡。
B22曾:何。暬(xiè)御:侍御。国王左右亲近之臣。
B23憯(cǎn)憯:忧伤。瘁:劳苦、憔悴。
B24讯:读为“谇”,谏诤。
B25听言:顺耳之言。答:应。
B26谮(zèn)言:诋毁的话,此指批评。
B27出:读为“拙”,笨拙。
B28躬:亲身。瘁:病。或谓憔悴。
B29哿(gé):欢乐。能言:指能说会道的人。
B30休:美好。
B31维:句首助词。于仕:去做官。
B32孔:很。棘:比喻艰难。殆:危险。
B33尔:指上言正大夫、三事大夫等人。
B34鼠:通“癙”:忧伤。
B35疾:通“嫉”,嫉恨。
B36从:随。作:营造。
【赏析】
这是一位侍御官讽刺周幽王昏庸、群臣误国的诗。全诗共七章。第一章,是借言天降饥馑而以刺幽王。诗歌从“浩浩昊天”写起,说它是变化无常,不能保持经常的恩德。笔触写的是天,实则是影射人间,直刺暴虐无道的周幽王。接着就诉说其“旻天疾威,弗虑弗图”的罪愆。第二章是痛斥“邦君诸侯”的逃避自全,第三章是褐露“凡百君子”的作恶多端,第四章是自表己心的独深忧虑,第五章是批评能言佞臣的巧言如流。本诗寓精深于质朴,从细笔见本色,给人以深切的历史感和婉丽的诗情美,其艺术创造手法,自有许多独到之处。其一,起语宏壮,收句陡峭。诗的开头蕴藉宏壮,意深境远。既有天庭,也有下界,昊天浩**,哀鸿遍野,一幅岁饥民乱的图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诗的结语,戛然而止。没有拖泥带水的赘述,未留余音杳杳的尾声,只是陡起一问:“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便突然收束。不丢余笔,却激人深思,确定是“收语陡峭,特有机锋耳”(陈子展《诗经直解》)。其二,言极沉痛,笔亦斩绝。诗中感叹宗室绝迹,无人救恶,作者于乱作无人止,民生无人遂之际,只有“鼠思泣血”,而言无所不痛。他立场坚定,态度激烈,直言不讳指责昏主,痛斥诸臣。其言“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正是鲜明对照,而“无言不疾”寄托了作者的遥深之慨。其三,对比合说,明白晓畅。诗的笔锋所及,尽是用比照方法,写出是非之态。天与人,罪与冤,利与害“邦君诸俟”与“曾我替御”,不能言与能言,不可使与可使,等等,都是从对比中明白易晓地表现出来的,沉郁的情思流于笔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