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采苓①,首阳之巅②。人之为言③,苟亦无信④。舍旃舍旃⑤,苟亦无然⑥。人之为言,胡得焉?⑦
采苦采苦⑧,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⑨。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⑩,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注释】
①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
②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③为(wěi)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④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⑤舍旃(zhān):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⑥无然:不要以为然。
⑦胡:何,什么。
⑧苦:苦菜,野生可食。
⑨无与:勿用也。指不要理会。
⑩葑:芜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简析】
这首诗是劝说世人不要听信谗言。诗分三章,每章以托物起兴开篇。“苓”、“苦”、“葑”这三种植物,都是从首阳山上采来的。首阳山是极高之山,很难攀登,很少有人能攀登上去。所以即使不是从首阳山采来的“苓”、“苦”、“葑”,而制造伪言,自称是从首阳山采来的,用来证明采来的是难得的佳品,也会让人真假难辨。如果轻信谣言,那就会弄假成真,黑白颠倒,是非混淆。诗人用这三种习见之物以起兴,从而表达自己“人之为(伪)言”“苟亦无信”、“苟亦无与”、“苟亦无从”的理念。“无信”,是强调伪言内容的虚假;“无与”,是强调伪言蛊惑的不可置理;“无从”,是强调伪言的教唆不可信从。语意层层递进,从而强调伪言之伪。接着诗人又用“舍旃舍旃(放弃它吧放弃它吧)”这个叠句,反复叮咛,进一步申述伪言的全不可靠。假若世人都能做到“无信”、“无与”、“无从”,那么伪言也就没有市场,制造伪言的人也无立足之地了。故此诗人在每章的结尾用“人之为言(伪言),胡得焉”以收束全诗,表明造谣者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