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鼠:人不知礼不如鼠(1 / 1)

相鼠有皮①,人而无仪②。人而无仪,不死何为③?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④。人而无止,不死何俟⑤?

相鼠有体⑥,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⑦?

【注释】

①相:看。

②仪:人的外表,指可供他人取法的端庄美好的容貌、姿态、风度。

③何为:为何,为什么。

④止:容止,指合乎礼法的行为。

⑤俟:等待。

⑥体:身体。

⑦遄(chuán):速、快。

【简析】

东周至春秋时期,卫国诸多昏君寡鲜廉耻,政治腐败,社会动**,这首诗歌直斥统治阶级伦理丧尽、暗昧无耻。诗以老鼠起兴,具有强烈的反衬作用。老鼠尖嘴利牙,掘洞夜盗,容貌丑陋,见不得天日。然而贵族老爷的嘴脸和行径却连老鼠也不如,可见他们丑恶到何种程度。诗的第一章指斥贵族老爷们没有做人的起码姿态;第二章指斥贵族老爷们肆无忌惮的丑恶行径;第三章指斥贵族老爷们完全丧失了礼义廉耻。三章一体,从仪态、行止到全部作为,对贵族老爷们进行了全面否定。批判的着眼点指斥其“无礼”。这是含有深意的。周代统治者强调“以礼治国”,“礼”是他们为了愚昧、钳制人民制定的一整套严格的礼法。但是他们自己却凌驾于礼法之外,任意压榨、奴役、残害人民,过着放纵、奢靡、**逸的生活。老百姓看透了他们这种欺人的行径,于是从沦礼丧德的角度大胆揭露他们,毫不留情地诅咒他们快快死去,充分表达了广大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憎恶感情和决绝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