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规划和预测是确定可行性对策的前提。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总趋势看,在未来5年,中国能源需求快速增长是不争的现实,而国内能源生产难以跟上能源消费的步伐。为此,《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的执笔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副部长冯飞曾经指出,“中国未来20年能源领域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对于未来能源需求的预测,可以采取趋势外推法和情景分析法两种方法。趋势外推法是从现状出发,根据人们对发展趋势的认识,推测未来可能的状态,主要有时间序列法、能源弹性系数法、部门分析法和投入产出法等。情景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情景设想出发,来构想未来的能源需求。从我国的实际发展看,改革开放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一直保持了稳定快速发展,因此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未来的能源需求作合理的预测。鉴于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重点对煤炭、电力和石油等主要能源和能源总量的供求状况进行预测。
(一)煤炭供求
1.煤炭生产预测
中国是世界煤炭大国。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除台湾省外,我国垂深2000米以内的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亿吨。在探明保有资源量中,生产、在建井占用资源量1916.04亿吨,尚未利用资源量826041亿吨。在不断攀升的煤炭价格的强力支撑下,我国煤炭生产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根据国家规划,在未来5年我国加强煤炭资源勘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提高回采率,鼓励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引导形成若干产能亿吨级的企业。同时考虑到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我国的煤炭产量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15年,中国煤炭生产预计达到20.7亿吨标准煤,比如2006年增长22.1%。
2.煤炭消费预测
中国目前正处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从最近10年的煤炭实际消费量看,呈现急剧变化态势。今后5年,考虑到工业经济规模的扩张,煤炭总消费量依然将稳定增长。预测到到2015年,中国煤炭消费预计达到22.5亿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长31.6%。十二五期间,由于我国煤炭生产投入形成较大的生产能力,因此煤炭生产将快速增长。但是限于资源因素,煤炭难以得到持续增长。而煤炭的消费则一直在保持中速增长。仍然难以满足需求。而到2015年,煤炭的自给率将降低到90%左右。
(二)原油供求
1.原油生产预测
原油产量受制于两大因素:一是资源的储存量;另一个是开发的技术支撑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油气资源评价,最近的一次是2004—2005年。目前,已取得的初步评价成果是:石油1068亿吨,天然气52.65亿立方米。油、气总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14%和38%;油、气可采资源量比1994年分别提高了40%和57%。此次油气资源评价显示,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为822亿吨,其中东部419.7亿吨,中两部372.38亿吨,南方25亿吨;海上石油资源246亿吨。剩余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吨,而待发现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为68亿吨,其中,东部25亿吨,西部21亿吨,中部3.4亿吨,海域19亿吨。我国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五大盆地。海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占海域的48.7%。从新增可采储量的趋势看,1991—1995年,中国年均新增石油探明可采储量1.23亿吨;1996—2000年,年均新增1.58亿吨;2001—2005年,年均新增1.86亿吨。通过数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原油生产预计达到3.0亿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长13%。有专家认为未来我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也有些专家指出,虽然我国石油资源潜力较大,但随着勘探总体程度的逐渐加深,我国油气藏类型日趋复杂,资源品质明显变差,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2.原油消费预测
尽管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更加廉价的原油替代能源,如天然气、煤、乙醇、核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等,但是原油在生产生活中仍然保持了重要地位。中国也同样如此。1978—2005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77%、4.6%。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消费需求增加的25%来自中国。自从2002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经济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受本国石油生产能力的制约,2006年中国石油的自给率仅仅52.5%。因此,石油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能源问题的核心。
与原煤消费不同的是,原油及其产品在各产业中都具有较高的消费水平,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汽车的使用导致原油的消费量将日趋提高。2006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368万吨,同比增长1.7%;石油净进1316287万吨,同比增长196%。当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原油消费量与成品油净进口量之和)达34655万吨,同比增长9.3%。根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消费量将达到36300万吨;而到2015年,将可能达到37500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5%和8%。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精测,201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于50%。预测到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预计达到6.8亿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长35%。
尽管我国的石油储量已经不多,但是目前的勘探技术日益进步,中国的石油探明储量也在不断增长,生产量也保持了一定增长。但是相对于石油消费的增长速度,石油的生产速度已经显著偏低。预计未来两年内,中国的石油短缺现象将更为突出,自给率将降低到46%;到2015年,石油的自给率将降低到44%左右。
(三)能源总供求
1.能源总生产分析
能源的总供给既取决于传统能源,例如煤炭、原油的利用水平,同时也取决于各种新生能源的发展。根据对天然气以及其他能源的生产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对煤炭和石油生产的预测数据,最后得出下列总预测数据。
同时对能源的生产总量进行直接分析可知,相比总人口、人均GDP和时间变化等指标,能源的生产与经济总量相关系数最高。通过预测可知,到2015年,中国能源总产量预计达到26.3亿吨标准煤,比2006年增长 19.0%。
2.能源总消费分析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也将随着上升。能源的总消费同样也取决于煤炭和石油等分类消费的情况。同时,利用SPSS对能源的消费总量进行直接分析可知,相比总人口、人均GDP和时间变化等指标,能源的总消费与经济总量相关系数最高。
通过预测可知,到2015年,预计达到29.6亿吨标准煤。与能源总消费分类汇总预测进行比较分析可知,二者具有一定的差距。取其中间值可得,到2015年,中国能源总消费预计达到31亿吨标准煤左右,比2006年增长25.9%。
尽管我国在大力发展各类能源。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现实。当然,尽管由于金融危机等各类因素的影响,能源的供求形势、能源价格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但是从长期发展看,能源问题依然严重。考虑到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巨大,因此,中国的能源问题将给全国乃至世界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带来长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