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的血脉。对于中国来讲,在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进程中,能源(尤其是石油)安全是事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在能源开发的革命性技术尚未到来之前,对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而言,能源危机都已是悬在空中的达摩克利特之剑。必须多管齐下,保障能源的可持续供给。
(一)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前提
1.强化能源的行政管理水平
中国的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一直较为落后,这在我国近年来的能源危机中可见一斑。在未来的能源发展调控中,提高行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是关键。首先,改善发展环境。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继续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在1998年实现石油企业的战略性重组、2002年电力政企分开后,要按照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改善能源发展环境。其次,要加快能源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多种经济成分进入能源领域,积极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例如,构建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及健康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等。再次,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在完善国家能源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的基础上,加强部门、地方及相互间的统筹协调,强化国家能源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宏观调控,形成适当集中、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
2.强化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战略石油储备是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例如,应对大规模减少或中断时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本身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以保障原油的不间断供给为目的,同时具有平抑国内油价异常波动的功能。从近期发展看,石油安全是我国能源安全的重点,这就凸显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重要性。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应该逐步发展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扩大石油储备能力,提高抗击国家石油价格变动的能力。
3.强化能源相关的立法和实施
节能是缓解能源供求关系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进行节能,单靠他们的自觉是不可靠也不现实的,必须有法律进行制约,才能达成节能的目的。完善能源法律制度,为增加能源供应、规范能源市场,优化能源结构、维护能源安全提供法律保障,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并积极推进能源法律制度建设,例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已经颁布实施,配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随后将出台一系列在能源生产、消费和节能等领域的法律。但是能源的立法是一个方面,能源法规的有效贯彻才是根本。今后,应该在完善相应法律的同时,更要加强法律的实施。
4.强化安全生产
由于能源紧缺,在利益的驱动下。相当部分企业的超能力生产、超负荷运行,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在能源发展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坚决依法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新格局,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促进能源工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在于经济自身。中国能否改变既有的不可持续的高消耗、低产出的增长模式,发展集约型经济,是解决能源问题的要义所在。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谨防结构调整中出现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倾向,“重型化”的快跑将使中国遭遇能源危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技术创新和突破,构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同时,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使资源利用方式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尤其是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科技是根本动力。例如,以“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为标志的基础研究成果,极大地促进了石油地质科技理论的发展,也在现实的石油勘察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巨大效益。为此,应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第一,大力推广节能技术。重点攻克高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和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第二,推进关键技术创新。例如,鼓励发展洁净煤技术,推进煤炭气化及加工转化等先进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超临界及大型循环流化床等先进发电技术,发展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第三,提升装备制造水平。依托国家能源重点工程,带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例如,鼓励发展大型高效清洁发电装备,发展煤电高效发电机组、大型水电及抽水蓄能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等,以及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第四,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应重点研究化石能源、生物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经济高效储氢及输配技术,研究燃料电池基础关键部件制备及电堆集成、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动力系统集成技术等。同时,要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发,重点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基础理论,高性能热功转换、高教节能储能的关键原理,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技术,规模利用核能和氢能技术等基础理论。
(三)优质化的能源战略
1.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多元化,包括两个层面:第一,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过去我国不仅走了一条“重数量平衡与轻质量平衡”的弯路,而且忽视了对不同能源结构下的环境成本的比较,以至于最终形成了像今天这样的一个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经济发展意味着结构的转换。出于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化的客观要求,能源消费模式表现为从供给约束型发展为需求导向型,例如,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都经历了以煤为主,以石油为主,以天然气、核能、新能源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将发生相应的转变。可再生能源将是中国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我国已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通过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上网、全额收购、价格优惠及社会公摊的政策,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及沼气等成熟技术,积极推进风力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利用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第二,能源来源的多元化。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本国能源资源发展经济,能源自给率远远高于多数发达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应在立足于国内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其他区域的能源。例如,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外资源补充国内供给不足。不仅要通过石油贸易从国外直接购买石油及石油产品,尽可能做到进口来源、方式的多元化,以利于分散风险,而且应参与国外石油资源开发,建立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
2.坚持优质化能源战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优质能源,主要是清洁、高热量、环境污染小的能源。在城镇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今天,要通过各种政策强力引导城市的各类生产单位以及市民使用优质能源,降低环境污染。可再生能源能降低能源使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改善城市发展与能源的关系,是解决中国未来能源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应在稳固原有能源生产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充分发挥在核能以及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广阔空间。要着力突破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积极发展现代能源原材料产业,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体系;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等,是我国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四)全方位的节能降耗
开源与节流不可分割。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提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能源的节约利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便制定了“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首要位置”的能源发展方针;90年代又进一步将各项方针具体化,例如,进一步强调了能源发展的总方针,即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能源节约效果也比较显著,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3.3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1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3.9%,扭转了近年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
但是,最近几年,我国的能源节约集约利用又受到严峻挑战,呈现点上节约、面上浪费的局面,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居高不下。因此,全方位的节能策略仍然是我国实施能源安全战略的时代选择,“节能”比“开源”显得更加重要和势在必行,应全面推进节约能源的全产业、全民化、制度化,把节约能源视为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第五能源”。第一,强化生产企业的节能。我国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90%。工厂企业既是用能的重点,同时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要建立节能型的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发展循环经济,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第二,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让节能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做起。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推广节能产品和技术,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着力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第三,完善贯彻节能的法规和政策。
(五)科学的能源监管和预警机制
能源的集约利用,关键在政府,基础是企业。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完善激励政策,充分利用价格和财税等手段遏制高耗能产业的无序发展。对城市管理者来说,不仅要把保障能源供应的持续稳定作为政府最基本的核心要务,树立管理城市能源的观念和意识,而且还要具备管理城市能源的知识,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从长期来看,由于储量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基础能源的短缺危机是不可避免的。而在短期内,能源危机的爆发或者说能源供求关系中遭遇的“瓶颈”则是可以预见和规避的。这几年来,能源短缺危机之所以来得突然而强烈,主要是因为缺乏一整套有效的能源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要利用专家智慧,强化对能源需求的超前研究和预测。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科技手段,建立能源的动态监测预测系统,提供能源决策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