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集群中有两个明星城市,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经济实力,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人文文化,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发展前景,都遥遥优于或领先于城市集群内的其他城市。这就是武汉和长沙。它们作为武汉城市集群的两座核心城市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和无穷无尽的能量与活力。
(一)雄踞三江九省通衢的大都市——武汉
1.地理、历史、文化
作为湖北省省会的武汉市,辖区总面积846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63.6平方公里,现辖11个区2个县,到2010年初,武汉市常住总人口91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35.55万人,城市人口541.01万人。市区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
(1)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山水风光。武汉市的地形属残丘性河湖冲积平原,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其中北部小片山地为大别山余脉,海拔19.2~873.7米。江(河)湖水面占总面积的25%,主要河流有长江、汉水、滠水、府河、倒水、举水、金水、东荆河等。长江、汉水把市区分割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形成“三镇鼎立”的独特城市格局。
武汉拥有大都市罕见的100多个湖泊和众多山峦的独特自然风光。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武汉长江大桥,把武汉三镇连成一体,扶栏眺望令人心旷神怡。
(2)悠久的城市历史。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武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开始形成城堡,成为地区政治中心。汉阳于东汉末年建成月城,隋初改置汉阳县,遂有“汉阳”之名。武昌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223年)建夏口城,元湖广行中书省及武昌路、明湖广承宣布政司、清湖广总督及湖北藩臬各司署、明清武昌府治所,明楚王府所在地。
1926年国民政府设武昌市和汉口特别市,汉阳县隶属于汉口特别市。1927年元旦,国民政府迁汉口办公,合三镇成立武汉市,称“京兆区”,旋又分治。1949年后重以三镇为武汉市。50年代曾为中央直辖市。
(3)文化积淀深厚,是名人纷纷驻足的文化和商埠名城。武汉是中国古代繁华的商业中心,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保存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独特的方言“汉腔”。武汉地处南北东西交通要冲,自古就是中原与南方、长江中上游与下游之间文化交流的交汇点,文化中蕴含着各方文化的特点。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其城市文明史始自商代中叶,为古今人文荟萃之地。
2.经济
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内陆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沿江开放城市,中部地区工业、金融、商业、科学、文化教育中心。如今,武汉正向着集现代化钢铁、汽车、商贸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国际化大都市迈进。
(1)工商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13%。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4.6%、14.5%、12.8%。2005年武汉市GDP达2238亿元。2008年,武汉市GDP实现了3960亿元,2009年达到4560.2亿元,比去年增长13.7%。其中钢铁、汽车、光电子等十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7.6%,完成1852.1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81%。产值过亿元企业达230家,其中超百亿元有5家。轻重工业结构由2004年的27.5 ∶72.5变为2005年的22 ∶78。武汉在形成冶金、机械、纺织、化工、电子电气、食品、服装、电力、交通运输等33个行业大类的同时,钢铁、汽车、机电、高新技术成为四大支柱产业。
武汉商业发达,市场繁荣购销两旺。“十五”时期,武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12.4%,形成了以武汉商场、中南商业大楼、汉阳商场等超大型商业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的销售网络。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比上年增长17%,达2164.09亿元。迅猛增长的对外经济。“十五”时期,累计进出口总额179.8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1.88倍。其中累计出口79.9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1.48倍,年均增长16.7%。武汉市现有“三资”企业4713家,比“九五”期末增加988家。“十五”时期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3亿美元,是“九五’,时期的1.49倍,年均增长20.3%。累计已有6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武汉投资,投资项目66项。
(2)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和旅游业功能全面提升。武汉市“十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601亿元。高速发展的“十五”时期是“九五”时期投资额的1.71倍,年均增长15.2%,比“九五”时期提高6.4%。2009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实现3001.1亿元,比上年增长高达33.3%。比2005年翻了两番。
金融服务全面深入,各项余额大大增加。2009年底武汉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575.56亿元。贷款余额7069.38亿元。其中消费贷款921.77亿元,仅个人住房贷款就达789.1亿元。
旅游业快速发展。武汉市有旅游景区30家。其中4A级旅游区6家。旅游星级饭店120家,其中五星级6家,四星级17家,三星级54家,共有客房15447间,床位28410张。
(3)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武汉是全国十大铁路枢纽之一。湖广高铁已开始运营,使武汉与长沙广州,在1~2个小时内即可到达。京广线、汉丹线、武大线、襄渝线等干线铁路在此通过,每天在这里进出的快车有30列以上。武汉作为长江沿岸最大的中转港之一,水路航运综合能力居全国内河之首。武汉的公路以107、316、318及106国道为主干,公路里程达到11571.91公里。公路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51.6公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有民用航空航线146条,通达国内和世界各大城市。武汉市是湘、鄂、赣、桂、川、滇、黔七省邮运调度中心。武汉还是中国八大长途通信枢纽之一。
3.文化科教和城市环境
(1)发达的教育、科学产业。武汉市有高等院校85所,在校学生数111.04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84.63万人,在校研究生8.75万人,名列全国前茅。高校数仅次于北京、上海等市,成人高校在校学生数17.66万人。武汉有科研机构108所,科技人员7.5万人。有国家实验室1个(全国共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个。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前3位。
(2)大都市环境生态和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十五”时期,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9%,增幅比“九五”时期提高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0%。城市环境生态品质提升。2005年,武汉市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投资增长41.3%,高达123.73亿元。
武汉市新、改、续建公园69个,其中19个城市公园、15个小游园、新建园林小景35个。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5583.82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2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26.48%,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率37.6%,市区垂直绿化11.2公里。
(二)快速崛起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
1.地理、环境
长沙地处华中腹地,扼南北要冲,东接罗霄毗江西,西望雪峰连云贵,南峙衡岳达广州,北依洞庭通武汉。素称“荆豫唇齿,黔粤咽喉”。长沙市总面积11819平方公里,总人口664.22万,市区人口242万。
(1)四季分明,资源丰富。长沙地形起伏较大,整个地势东西南高,北部低,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市内平均气温16.8~17.2℃,全年无霜期约275天,年降水量约1300毫米。长沙粮食作物以一年两熟的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苎麻、蔬菜、茶叶、花卉等。野生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有树种102科、977种。湘江过境水资源743.65亿立方米,地下水动态储蓄为10.88亿立方米。本地区汇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
(2)矿产资源丰富。长沙已发现矿藏种类40多种,其中,金属矿有铁、铜、锰、钒、铝、锌、钨、金、银、铀等,非金属矿物有煤、磷、硫、石膏、花岗石、海泡石、**石、陶泥等,尤以海泡石和**石最为珍贵。
(3)风景秀丽、环境优美。长沙风景秀丽,自然环境优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有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6大类、39种、544处。市内山水城、洲相映,湘江由南而北穿梭市区,把市区自然分为东西两个自然区。
2.经济
2008年,长沙市的GDP达到了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直逼郑州市的3002亿元,排全国大陆城市的23位。到2009年,长沙市的GDP达到3774.8亿元,上升势头仍居高不下,据预测,长沙2010年GDP将比上年增长15.5%,突破4000亿元大关,将达4400亿元左右,人均GDP达10000美元左右,比2005年增长1.87倍。表现了其经济的强大后劲。
(1)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工商业空前繁荣。长沙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05年三产业的比例为7.4∶43.1∶49.5。2009年的GDP增幅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3、7.7、6.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C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1%、52.1%、45.8%。
农业特色鲜明。长沙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猪生产基地,水产品、蔬菜、水果、花木、烟草、湘莲、茶叶、食用菌等农副产品品种丰富。主要牧业、渔业产品生产稳定增长。工业发展迅速,规模以上企业实力增强。目前长沙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烟草食品、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涌现出了一批名牌产品。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保持上升势头,实现利润增长25.48%,达59.85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6.46%,同比提升13.06%。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55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长沙商业繁荣兴旺,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增长。长沙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交易兴旺,清末即成为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一批现代化商品设施相继建成,全市集散商品量、交易额、商业活动的辐射面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2)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产业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银行、保险、证券、外汇交易日趋活跃,融入国际金融步伐加快。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93%,完成881.44亿元。财政实力增强。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完成139.38亿元。2005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达到5224.37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支出5132.34亿元。2009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701.77亿元。
3.文化、教育、科技、交通
(1)教育发达,科技开发实力雄厚。长沙有高校45所,普通高校在校学生39.44万人,在读研究生2.83万人。科研开发机构97个,各类科技人员27万多人,特别是在系统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方面拥有一批高尖人才。专利申请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杂交水稻、银河巨型计算机、试管婴儿、遗传工程、磁悬浮列车等技术均达国际领先水平。
(2)文化、艺术事业稳步发展。长沙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14个,档案馆14个。广播电视事业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9%,有线电视用户达51.5万户。
(3)交通通讯便利,资源丰富。长沙已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现代化交通体系,长沙黄花机场是国际空港,已开通39条航线,可直飞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曼谷等特大城市和地区。
以长沙为中心的全省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107、319、京珠高速等公路均汇集于市区。长沙又是全国铁路交通枢纽,京广复线贯穿南北,湘黔、浙赣、石长线连接东西。长沙港口具备千吨级生产能力。
文化古城长沙再次焕发青春活力,向现代大都市迈进。其作为武汉城市集群中心城市的重要性在一天天地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