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海峡(中国台北)为核心城市的集群(1 / 1)

(一)人均GDP位居亚洲第二的城市——台北

大台北泛指包括台北市、台北县甚至是基隆市在内的地区,总人口达676万人,若再加上邻近的桃园县则可达867万人。不过就行政区划而言,台北通常仍指台北市。

1.地理

台北市中心区域位于台北盆地底部,大屯火山群(休眠火山)位于市区,北边与台北县接壤,整个山系于市区内大致向南延伸并趋缓,直抵圆山、大直与内湖等地,是台北市境内最大的山系;最高的七星山为1120米,次高的大屯山为1092米,山系中心地带与北侧的外缘地带有不少火山地形。市区东边的内湖、南港与南边的木栅多为丘陵地形;标高约300多米的南港山系(拇指山系)则横亘于信义、南港两区之间。

2.气候

台北市位于北纬25。线附近,又因为是在海岛上,地处东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深受干冷的蒙古高压与暖湿的太平洋高压交互影响,形成了副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通常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有时受到全球暖化或特殊的气候变化影响,也会出现较暖的冬天,或是较冷的春天(如2005年2—3月蒙古高压带来的强烈冷气团,使得台北的温度少见地降至5.6℃,邻近台北的淡水更出现3.9℃的低温)。由于位于东亚季风带内,因此气候也受东北季风影响(冬季由东北方吹来含有许多水汽的季风,此风也是在冬季带给台湾北部降水的主要来源)。也因为有东北季风的影响,才不致使淡水河有因水量不足而断流的问题。台北市境内的河流属于淡水河流域。淡水河主河道以及自淡水河分出的新店溪流经台北市大同区(大龙峒、大稻埕)、万华、公馆、景美等地的市区边界(淡水河主河道往西南续接大汉溪)。基隆河于关渡一带自淡水河分出,流经社子、士林、大直、内湖、松山、南港后,出台北市境继续流经台北县汐止、基隆市等地。

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气候特征:因为市区主要位于台北盆地中,气候也深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夏季由于盆地周围的高山而不易使热气排出,使得市内的气温通常较周围的地区高出1~2℃。进入冬季后,市区周围的山地与丘陵地较容易形成地形雨。每年5月前后,由于蒙古高压与太平洋高压交会形成锋面,使得台湾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台北的降雨天数也会增加。夏季也经常会因为上升气流旺盛,形成午后雷阵雨。

3.经济

台北市在台湾经济体系中,扮演金融、媒体、电信营运中心的关键性的角色。产业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随着高所得而来的高消费能力及产业结构变迁,第三级产业占台北市整体产业比重达近9成。当中包含批发、零售、贸易、餐饮、金融服务、运输仓储、通信、工商服务等。服务业的盛行,让台北市成为一座生活必需品相当容易取得的城市。

另外,台北市科技接受度相当高,以资讯高速公路为目标的台北,有线上网率、无线上网率等指标,都在世界主要城市中名列前茅。对新事物的尝试和一窝蜂的特性并不限于科技方面,历年来出现的像是葡式蛋挞(1999年)、HELLOKITTY娃娃(2002年)、乐透(2003年)、动画角色磁铁(2005年)、甜甜圈(2005年)等“郁金香式”热潮即为一例。产业分布于台湾其他都市(如新竹、高雄等地)的中、大型企业,大部分都将总公司设于台北市,形成了台湾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和商业区。

台北市是台湾的重要枢纽,台湾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估算台北市的人均GDP为48400美元,是全台湾16111美元的3倍。与亚洲各城市相比,仅次于东京65453美元,比香港、新加坡、首尔还高。

劳动力方面,到2006年3月底为止,15岁以上的人口约有213万,劳动力有118.6万人,就业者有114万人,失业者4.6万人,非劳动力94.4万人;劳动力参与率55.7%,失业率3.9%。在外籍劳工方面,到2007年7月底为止,台北市有49251名外国专业人员(所谓的白领外劳),数量是全台湾最多的;而所谓的蓝领外劳则有36778人,也是全台湾第3多。2009年台北市GDP高达8632.82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第5位。

4.交通

台北市与位于台北县内的周边卫星城市,如双和、板桥、三重、新庄、新店等,形成大型都会区,因此市区的交通流量十分庞大。每逢尖峰时段或假日,经常会有大量人潮、车潮流动于市区内或县、市之间,经常导致市区内各重要干道出现交通阻塞的情形。为了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疏散人潮、车潮,并减少塞车情形,除了一般道路外,市内亦兴建多条快速道路与联外桥梁。

此外,台北市亦为台湾大众运输最发达的都市,至2007年止,整个大台北地区营运中的公车路线共有421条,平均每日载客161万人次,并有8成以上的中短程路线加入了联营公车系统。捷运系统方面,台北捷运营运路线总长度74.4公里,平均每日运量已达121万人次。此外,目前亦有可以共通使用于捷运、市区联营公车、短程客运与公营停车场的非接触式IC智慧卡——悠游卡,并实施公车与捷运间的悠游卡双向转乘优惠制度。相同的,铁路也一样旺盛,台北接近一天200列火车北下南上。

航空方面,从高雄小港、台中、嘉义、台南、屏东、花莲、台东、马公、金门、马祖等地的机场,均有班机直飞台北松山机场。自从东京羽田空港直航班机与两岸直航包机于2008年开通后,松山机场扩大营业范围为国际机场,计划转型为商务机场。

铁路上,纵贯线经过台北市,市中心的台北车站、东区的南港站以及西区的板桥站是三大驿站,各级列车均停靠,班次密集,相当方便。

5.文化与教育

台北市的教育资源与台湾的其他县市相比较为丰厚、优渥。20世纪初,台湾第一座西式小学就成立于芝山岩一带(即今日的士林国小)。随后普设于台北各地的国语传习所、公学校、小学校更奠下了台北的教育根基。20世纪50年代,许多位于台北市,投入庞大教育经费的国中、高中与大学,更成为台湾北部甚至全台湾的“明星学校”,在高中或大学联合招生制度盛行时尤其明显。特别是明星高中的第一志愿、前三志愿或“国立”大学的热门科系,每年都有相当激烈的入学竞争。即使在联招几近废止的今日,这种情形仍旧延续着。

目前台北市辖的大学有2所,分别是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和台北市立体育学院及160余所的公私立中小学,此外还有儿童育乐中心、社会教育馆及动物园,并在各区设立运动健身中心、社区大学、图书馆等,提供市民休闲娱乐与学习进修的机会。

台湾的核心城市台北市所散发的强劲魅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更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优化融合上。其东方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西方民主科学宪政文化的结合,造就了先进的东方制度文化,这作为台北发展基础,将不断爆发出良性可持续的活力,推动台北海峡城市集群的快速发展,并引领中国进入世界走向海洋的时代。

(二)海峡集群沿大陆海岸的核心——厦门

厦门是海峡城市集群的沿大陆海岸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带动城市集群的生力军。这几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凸显了其作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2008年厦门市GDP实现了1560亿元,在全国大陆城市中名列第56位。到2009年厦门市GDP实现1623.21亿元。

(1)高速增长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交通、邮电、旅游业。2005年厦门市工业总产值2096.8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总量比2000年增长1.68倍。有效地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行业。2009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长速度减缓,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86.21亿元。到2009年底,厦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2203家,工业产值2764.51亿元,机械、电子、化工三大支柱行业共完成产值2049.5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3.6%;着力重点培育的13条产业链共完成产值1786.14亿元,其中6条实现增长,计算机与通讯设备、平析显示、汽车、农副产品与食品加工这4条产业链已超百亿元,工程机械、现代照明与太阳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这3条产业链接近百亿元规模,形成了视听通讯、钨材料、半导体照明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厦工(装载机)、古龙(罐头)、石狮(卷烟)获“中国驰名商标”,古龙罐头、三圈电池获“中国名牌产品”。

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2.1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23.44亿元,主要投资在电力、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业、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领域。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123.6亿元。厦门港货物吞吐量11096.28万吨;全港集装箱吞吐量468.04万标箱,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至2009年底,在厦门机场运营的外国航空公司43家,已开通41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地区城市的航线。2009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7.65亿元。旅游外汇收入8.37亿美元。

(2)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繁荣发展。厦门市2009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8.62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334.39亿元。

(3)外商投资势头旺盛,金融和证券业蓬勃发展。2009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44项,合同利用内资474.18亿元。2009年全市新设外商投资项目325项,合同利用外资13.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87亿美元。

厦门市200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80.4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89.65亿元。

(4)文化、教育、科学、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城市环境优美。厦门市到2009年拥有各级学校(含成人教育、不含社会办学)1147所,全年招收生员16.41万人,在校生员共计66.91万人。到2009年底,厦门市已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426家,其中,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企业技术中心38家。厦门市专利、授权量298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28件。厦华电子的自有技术“微晶神画”荣获“中国平板电视技术先进奖”;全国首个覆盖全市域的森林明火远程监控系统建成使用,林地监控面积达到90%以上。

厦门发行各类报纸9种,期刊杂志26种,出版图书505种,发行1144万册。厦门市环保意识提升,环境趋于优化。全市已通过IS014000认证的企业共74家,正在开展ISO14000认证工作的企业19家。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厦门城市环保投资指数达2.49%。厦门正向国际大都市迈进,必将承担起海峡城市集群核心城市的重任。在海峡(中国台北)城市集群的众多城市中,除台北经济文化独领**外,经济总量2009年GDP超过3000亿元的有高雄3073.5亿元,泉州3002.29亿元,特别是泉州,近几年经济高速发展,已把厦门甩在了后面。温州与福州已突破2500亿元,分别达到了2527.88亿元和2522.28亿元,分列第四、第五位。台中也直逼2000亿元,达到了1967.73亿元。这些城市的高速发展,都给海峡(中国台北)城市集群带来了活力,作为纯海洋城市群的海峡(中国台北)城市集群,在今后的海洋经济开发中是极其重要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