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点突破的城镇化(1 / 1)

(一)建制镇规模和人口参差不一

前几年,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采取了“遍地开花”式的均衡发展战略。他们看不到小城镇之间,在产业基础、经济实力、人力多寡、面积大小以及区位、资源、资金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是建制镇人口和面积规模大小很不一样。1996年上海郊区(四区六县)除县城外,198个镇全部镇域人口超过3万人的有34个,2万~3万人的87个,2万人以下的77个。

沪郊180个建制镇(含县城)建成区人口平均规模仅5244人,如果除去县城,建制镇平均人口还要少。建成区土地面积规模也很不一样。奉贤县除县城以外的20个建制镇中,建成区1平方千米以上的只有3个,0.6平方千米以下的有11个。在这种条件下采用“遍地开花”式的均衡发展战略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相反,将产生许多弊端。

其一,占地过多,土地效益不高。有人估计,如果全国有2亿人进入小城镇,则比进入中小城市要多占用1万平方千米土地。

其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分散、重复,利用率很低,成本提高。

其三,污染难以解决,生态环境恶化。

其四,两栖人口增加,劳动力难以完全转移。

其五,第三产业难以发展。前面已经提出,“根据目前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水平,可以带动2.12亿~3.18亿农民从事第三产业,但实际上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仅5000万人”。实践已证明,“遍地开花”式的均衡发展战略效果不好,会产生比“城市病”危害更大的“乡镇病”。全国的情况也是这样,只是这种“不一样”更突出,如2001年全国建制镇镇域人口平均规模3.4万人,镇区人口平均7800人,其中超过3万人的建制镇996个,仅占4.8%。全国中心镇镇区平均人口1.46万人,最多的镇有12万人,最小仅300人,人口小于5000人的占20.1%,5000~10000人占24.3%,1~2万人占33.9%,2~3万人占12.4%,大于3万人占6.7%,大于5万人占2.6%。这里的差别是很大的。中心镇镇区面积平均2.87平方千米,其中最大的26平方千米,小的1平方千米不到,62%的镇的镇区面积低于平均值。

(二)建制镇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不尽相同

各镇非农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等条件很不一样。以沪郊为例,非农产业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和人均GDP各镇的差别也很大。

从表中可以看出,1996年上海市郊207个乡镇的企业,10亿元以上工业产值的镇有61个,加上5亿~9.9亿元的镇有128个,但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和嘉定区就占了51.56%,这几个区除边缘的镇外,大部分已与市区连成一体。其他6县10亿工业产值的镇只有25个,如除掉青浦等县私营经济园区异地经营产值,10亿元工业产值的镇只有10多个。5亿~9.9亿元的34个,5亿元产值以下的镇79个,其中3亿元以下的镇有41个,属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实力较差的镇。

从中1996年上海市郊197个乡镇的人均GDP情况看,人均GDP万元以上的镇有91个,其中属于浦东新区等4区的有59个,占64.84%,属于6县的只有32个,占35.16%,人均GDP6640元以下的镇58个,比工业产值3亿元以下的镇还要多17个。

从全国看,这种“不一样”还要突出。国家统计局对2001年的中国建制镇作过一个人口、经济活动和社会空间三大系统19个指标的测评。结果是建制镇发展综合指数超过40的镇只有70个,占总数的0.4%;综合指数30~40的镇1863个,占总数的10%;综合指数25~30的镇14280个,占总数的76.3%;综合指数低于25的镇2496个,占总数的13.3%。其中,综合指数排序前1000个镇,东部919个,占91.9%;中部44个,占4.4%;西部37个,占3.7%。如果从经济实力来看,镇和镇之间、综合指数前1000名与一般建制镇之间以及东、中、西之间“不一样”更突出了。

我们还可以从东、中、西部中心镇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看这种“不一样”的程度。

(三)建制镇优势和发展潜力很不一样

各镇的特点、优势和发展潜力很不一样。由于历史发展、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有有利的条件,使一部分小城镇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政治经济中心型小城镇

一是历史上几乎都是基层政权的所在地,成了政治和文化中心;二是市政基础设施较好,公用事业较完善;三是乡镇企业较集中,第二、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四是非农产业人口较多,全国2000多个县(区)城镇基本上属于这种类型。这类城镇发展前景好,其中许多镇有望发展为小城市乃至中等城市。

2.工业和矿山型小城镇

一是矿产等资源丰富,工矿企业多;二是工业发展快,工业企业多;三是集聚人口多;四是市政基础设施较完善。缺点是产业结构较单一,环境污染较严重。

3.商贸型小城镇

它们有的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商品集散地,包括大众商品集散地和专业商品市场,后者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小城镇。如义乌市稠城镇是最突出的代表。

4.旅游观光休闲型小城镇

它们主要是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温泉、海滩、湖、河、森林、农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加上娱乐、休闲、购物等形成的。

5.交通枢纽型小城镇

它们主要是处于水陆交通要道,毗邻国道、省道、地道和铁路、高速公路干线以及海港、空港,凭借优越的区位和运输方便、成本低、流动人口多、信息通畅等因素,集聚了一些运输量大的企业,进而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形成的独特的新型城镇。

6.特色产业型小城镇

它们是根据特有的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特别符合某种或某些产业发展而形成的特色小城镇。如盛产茅台酒的茅台镇,盛产辣椒食品加工业的虾子镇,等等。

7.沿边口岸型小城镇

它们主要是位于现有国家口岸和边境线的小城镇,依靠发展边境贸易和旅游成长起来。

上述这些镇的特色和优势,都是各地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但是,都有各自的前提条件,有的是自然资源条件,有的是地理区位条件,有的是历史文化条件,有的是对外开放条件,等等。这些条件并不是所有小城镇都拥有的。

上述三个方面的不相同决定了我国城镇化不能采取“遍地开花”式的均衡发展战略,即平均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这种“均衡发展”战略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省情和县情的,其后果是不好的。这样做不仅将阻碍和推迟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而且将造成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这个发展战略应该改变,也必须改变。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遍地开花”式的均衡发展战略是错误的,中国城镇化应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发展县城镇和有一定规模、一定发展潜力的中心镇和特色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