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紧凑有序的城镇化(1 / 1)

(一)城镇化的密度、布局和形态

科学合理的空间结构是关系城镇化能不能健康有序发展的大问题。城镇空间结构主要指城镇物质实体即建筑物、自然物和人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郊区农业部门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文教、卫生、服务、行政等非物质生产部门与物质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上述各部门内部相互之间的空间关系。具体表现为城镇范围内物质实体的密度、布局和形态三个方面。

1.城镇化的密度

密度是城镇范围内(这是由国家制定的城镇总体规划定的)一切物质实体包括建筑物和自然物之间或各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居民住房物质实体之间空间关系的疏密程度。一般可分为三种状态:一是过密状态;二是过疏状态;三是合理密度状态。过密状态说明人口、建筑物、企业密度太高,超过了合理密度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病”,诸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噪声、住宅紧张、公共设施短缺,就业、就医、上学等困难重重。过疏状态说明城镇物质实体之间稀稀拉拉,什么都是“大”字当头,搞大马路、大广场、大公园、大开发区……容积率很低,1998年全国城市平均容积率仅为0.31,地下空间很少开发,该向空中延伸的也做得很不够,人均城市用地超过100平方米(国家标准的高限),有些高达140平方米,甚至200平方米以上,大量耕地被侵占,大量土地资源被浪费。

“过密”状态和“过疏”状态都是不正常、不合理的状态,说明城镇密度正趋向劣化。这是不合乎我国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的。根据这一国情,城镇密度既不能选择“过密”,也不能选择“过疏”,而只能选择合理的密度,即紧凑型的城镇密度。这个密度为什么是合理的呢?一是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的;二是能保证满足人们清洁、舒适、优美、健康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三是符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建设的一条主要经验即1万人/平方千米的控制指标。总之,在用地上,要偏紧一些,而且只能紧一些。但是这种偏紧仍然能保证人的最基本的必要的空间需要,这是几十年城镇建设实践所证明了的,因而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密度。当前城镇建设中,主要问题是“密度”过疏,这个问题结合下面的布局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时会更清楚。

2.城镇化的布局

布局是指根据城镇发展总体目标及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确定功能分区,特别是主要产业、主要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设施包括住宅、交通、医疗、教育、购物中心等的区位,从而把城镇各种物质实体和各类要素配置到最优的位置,形成网络关系和相邻关系,以取得规模效益和外部正经济效益,减少外部负经济效益。

布局归根到底就是区位问题,可以归结为:

(1)运输距离(原材料、燃料采购、产品销售)、运输时间、运输成本。

(2)市场容量及其发展潜力。

(3)信息资源利用。

(4)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吸纳采用。

(5)谈判交易的方便。

布局可以分为合理的布局和不合理的布局两种状况。合理的布局可以缩短人、物、资金、能源、信息的流动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国外有人统计,工业布局合理,可节约工业用地10%~20%,交通运输线路缩短20%~40%,工业管线网可减少10%~20%。这些节省下来的土地、资金又可以用来扩大再生产,也可以相应加快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合理的布局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也是经常发生的,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蔓延式布局,下面将作进一步分析。

3.城镇化的形态

形态是城镇的外貌和外观,它是通过城镇平面和立体的建筑物、街道、广场、绿地、景观及其色彩表现的形态,是城镇密度及其内部空间布局的综合反映。城镇形态应是多样性和有个性的。有个性就有特色。这是城镇内在素质的外部表现,也是历史和文化的积淀。特色既存在于有形的物质结构中,如城市建筑、街区风格、地形地貌和可利用资源的多样性等,也存在于无形的历史文化之中,如文化、道德风尚、创业精神、包容能力、社会网络、法规制度等。

城镇特色有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民族的地方特色,新兴的时代特色,景观、环境特色,产业的功能特色,等等。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创新,突出绿化美化,创造更多美的建筑给人一个清洁、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重要内容的一部分,而且也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全面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城镇的密度、布局和形态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并处理好的三个重大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核心是推行紧凑型用地模式,提高城市的紧凑度。在这方面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专家运用综合评价法、秩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法构建了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18个指标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体系,对1996—2002年全国30个地区(除西藏外)城市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从研究的综合评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1996—2002年大多数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少数地区出现了一定的下降趋势,安徽下降最为明显;二是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存在明显的递减趋势,其中上海、北京最高,甘肃最低;三是无论从土地利用集约度时间特征还是空间特征看,都存在着提高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巨大潜力。这种潜力集中表现在不同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差距很大,不仅东、中、西部之间差距很大,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上海的平均得分为甘肃的5倍,而且就是土地利用集约度高的地区如上海(0.6526)和江苏(0.5498),在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上仍然存在很大潜力。

2003年江苏省的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区主要工业行业土地集约利用,包括建筑容积率差别很明显。上海的土地集约利用从整体看比江苏高,但仍然存在不足,与世界差距更大,如工业地均销售额大约相当于纽约和芝加哥的1/3,东京的1/5。

(二)实行紧凑型有序发展的城镇化模式

我国现有耕地18.37亿亩(1996年19.51亿亩),人均耕地1.413亩,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37.3%,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已近枯竭,有限的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也很不均,与城镇化高速发展地区高度重合,我国宜人居住的土地只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十几,加上Ⅱ类宜居地也只有26%。美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它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比我国多十几倍,54%的土地可以开垦为耕地,水资源、矿产资源也比我国多好几倍,人口却只有我国的23%,但它对都市蔓延无序扩张都承受不了。毫无疑问,我国更承受不了,我国绝不能走蔓延无序扩张的城镇化道路,这是由以下条件决定的。

其一,中国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和宜居土地资源稀少,后备耕地资源更少,而人口又多。人口的增加需要有更多的耕地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包括城镇化用地。所以只能精打细算,尽量少占用耕地,尽量提高非农用地的利用率,尽量提高城市空间密度以及功能组合和物理形态上的紧凑程度,着力推行紧凑有序发展的城镇化模式。

其二,紧凑型城镇化模式,减少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侵蚀,减少了大气污染。由于缩短了通勤距离,减少了通勤流量从而间接减少了私人轿车使用量,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降低了交通拥堵和噪声污染。

其三,紧凑型城镇化模式有利于形成资源、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共享,进而提高了其利用率。由于缩短了管线长度,许多市政基础设施可以共用,大大节省了投资,提高了利用率,据国外研究表明高密度开发比低密度蔓延仅土地成本就可以降低74%。

其四,紧凑型城镇化模式不仅有利于节地,而且有利于实施节能、节材、节水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综合起来,紧凑型城镇化模式可以概括为:由上级政府规划(论证)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合理的城市空间密度、科学的功能组合和布局紧凑的物理形态以及自然增长边界的城镇化。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由上级政府规划机构按法定程序制定、论证并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城镇总体规划,这是前提;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除特殊情况外,一般要有3万人以上的人口规模,以获取规模效益;三是合理的城市空间密度,要符合我国城镇约1万人/平方千米的基本要求,要有较高的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集约度,还要适当增加购物、娱乐、体育、教育等设施密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人汽车,增加步行空间;四是有科学的功能组合和布局;五是形态多样性,要和谐,有个性;六是有自然的山、湖、河、林等作为城市增长的边界,切忌城镇的无序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