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教堂做弥撒(1 / 1)

那段时间最让人兴奋的事,莫过于周日去教堂了。母亲在23岁结婚以前,从未到远的地方做过弥撒。嫁到圣·安东尼奥以后,唯一感到失望的,就是当地没有神甫。

裴尔瑟神甫远在圣·马歇尔,沙卡洛虽有神甫,可是也得驾车走很远,这对像希尔顿家这样的一个大家庭来说,十分不方便。每一个月裴尔瑟神甫会到圣·安东尼奥来一次。他是位小小瘦瘦的比利时人,具有幽默感、碧蓝的眼睛以及浓重的乡音。他远从法国到这个贫乏、落后的教区,要适应这里的风俗,也要适应这里的两种语言。

据神甫说,起初有一段时间他徒步到各教区传福音,然后,逐渐进步到骑马,从圣·马歇尔到迦太基,再到圣·安东尼奥照顾他的民众。最后,他终于可以搭乘火车,贯穿他的教区。不过,从希尔顿认得他起,他就是乘着火车来回跑,很受铁路工人的尊敬。

每一次他搭乘火车到达圣·安东尼奥时,都会在城里引起一阵不小的**。所有教区民众都会挤到车站,争取招待他夜宿的荣幸。而这份荣幸通常都会落在希尔顿的母亲身上。母亲的这番胜利是因为母亲在教堂内担任风琴手。

父亲对于裴尔瑟神甫能来家中做客一事同样很高兴。这位比利时神甫的机智与幽默,父亲非常欣赏,而裴尔瑟神甫似乎也挺乐于聆听父亲讲述在他未来此地之前,新墨西哥州的一些奇闻趣事。

父亲常常讲的一个故事是有关主教与大教堂的。据说主教向一位犹太人贷了一笔钱兴建教堂。可是,偿还的日子到了,主教仍筹不出钱来还债。于是犹太商人提出条件——只要让他在教堂入口处用刀子凿上几个字,他就把债务一笔勾销。主教只能冒着风险答应了这个奇怪的请求。结果,这位犹太商人刻的是旧约中希伯来文的“耶和华”三个字。

希尔顿知道母亲也很喜欢听这个故事,因为,每回父亲开始讲的时候,她都不曾阻止。裴尔瑟神甫似乎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不过,即使如此,能将裴尔瑟神甫邀来家中吃住的这种机会,实在少之又少。神甫没有到镇上来的时候,他们就到他那儿去。这对希尔顿家的小孩子来说,真是再兴奋不过的事了。

全家人一起坐在马车上,也许到圣·马歇尔,也许到迦太基,这要取决于神甫的行迹决定。母亲会戴起插羽毛的美丽帽子坐在马车最前面,怀里抱着一个,其他几个就坐在后座。母亲一生中,什么都可以不做,就是不能不去教堂做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