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南非后,甘地才知道,他们之所以会打电报给他,是因为居住在南非的印度人境况越来越悲惨。白人经常随便找个根本站不住脚的理由欺负他们,而他们又毫无反抗的力量。可是,这种事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必须要有长远的计划。
甘地便把妻儿安顿在德尔班,然后又继续从事印度人会议的工作。虽然非常忙碌,但是因为有家人陪伴,日子倒也过得平安愉快。
两年之后(也就是1899年),爆发了所谓的“布尔战争”。布尔战争是英国人和布尔人之间为了争夺南非殖民地而展开的战争。前面已经说过,布尔人是最早移民南非的荷兰人的后裔,平时也饱受英国人的欺凌。他们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用武力反抗了。由于同病相怜,甘地当然在内心里同情布尔人。
甘地虽然同情布尔人的处境,但又不能不为印度人本身的利益着想。他对印度同胞说:“各位,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印度人的境况能否得到改善,全赖英国人的态度。如果我们想要在这里好好生活下去,就必须效忠于英国,站到英国那一边上。所以,我主张由我们自己组成志愿军,加入战争,保卫不列颠帝国。”
听他这么一说,许多同情布尔人的人都极力反对,甘地再三向他们陈述,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大家的前途着想。最后,他们终于理解了他的意思,不久,他们就组成了印度人救护队,准备救助受伤的英军。
一般英国人都以为印度人是胆怯的,不敢冒险的,因此,他们虽然申请到前线去工作,但是当局说并不需要他们服役。后来,由于英军处处挫败,伤亡惨重,原有的救护队已远远不够,才勉强同意印度救护队到前线去担任救护工作。
印度救护队由800名契约工和300名普通印度人组成。虽然救护队受红十字会指导,在战斗区域外活动,但是也经常会遇到危险情况。例如,当英军在斯比昂·柯柏战败后,他们就接受司令官布勒将军的要求,在枪林弹雨的战地上抢救伤兵。在这危险地区,随时会丧失生命,但是印度救护队表现非常勇敢。
在这些日子里,救护队队员每天行军20 到25 英里,还用担架抬着伤兵。有时为了救治重伤者,必须用担架把他们抬到15英里外的医院去,这些辛苦的工作,他们都毫无怨言默默承担下来。
后来,由于布尔军被英军包围,双方展开了持久战,受伤的人数便逐渐减少,因此,印度救护队只服务了6个礼拜就解散了。印度救护队的勇敢表现使英国人对他们的看法大为改观。布勒将军在他的报告中以感激的口吻提到救护队的工作,并为救护队的37名队长佩戴勋章,嘉奖他们的勇敢表现。
在布尔战斗中,由于印度与英军站在同一立场,英国人对他们的态度似乎有了明显的转变。不过,要把全英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完全扭转过来,却也不容易。但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在战争中,救护队接触了成千上万的士兵,士兵们都很感激他们的服务。
此外,这次的救护工作增加了印度人之间的了解,这是非常珍贵的收获。自古以来,由于印度宗教派别繁多,大家都局限于自己的信仰而排斥异教,因此不同教派之间素不往来。可是,这次的救护工作使他们有了更高的觉悟,印度教徒、穆斯林教徒、基督教徒、泰米尔人都是印度人,既然都是印度儿女,大家就应该互敬互爱、团结一心。
救护队解散不久,布尔战争也平息了,南非又回复了往日的平静。
甘地仍继续从事保护印度人生存权利的运动。由于当时没有什么紧急状况,他便想起上次回国时朋友劝甘地返回印度从事独立运动的事,于是,他打算在近期内回国。
印度人会议的朋友听说他要回国,都纷纷挽留他说:“甘地先生,你回去了我们怎么办呢?”
甘地解释说:“一直在南非待下去,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这次回去,是想了解祖国以及支配我们的英国目前的状况,从更广大的层面来研究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法,而不是遗弃你们。”
听完这些,他们也明白了甘地的用心,于是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不留你了,只是你要答应我们,万一这里再发生问题,请你务必回来!”
甘地答应后,他们才同意让他回国。
当他决定回国时,在南非的印度友人为甘地举办场面盛大的欢送会。许多人为了感谢他为印度人所做的工作,送了他不少礼物,包括名贵的金项链、钻石手镯等。甘地认为,不管怎么说,一个为社会、为大众工作的人,绝对不可寻求报酬或接受别人的馈赠。于是他把这些贵重礼物以印度人会议的名义存入银行,只要会员中的任何人有困难,都可用它做抵押向银行贷款。
现在回想起来,甘地仍非常庆幸当时用这种方式处理了这些贵重的礼物。因为此举不但可以帮助许多有困难的人,同时,也把自己的灵魂从贪欲的深渊中拯救出来。这些物品一直寄存在纳塔耳的银行内,对当地的印度人颇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