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也是一种服务(1 / 1)

西路苍茫 郝敬东 801 字 12天前

在湖北襄樊市委、市政府号召举全市之力支持东风汽车公司发展的情形下,市直某局征收“东汽”下属物业公司规费不成,便将对方告上法庭强制执行“低级错误”的发生,虽然是个比较突出的个案,但它反映了我们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抓发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很不适应的普遍问题。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们的一些部门比较熟悉甚至精通“管”的一套,过分强调“自我职能”,以致形成了“管”字当头、“罚”字开路、“狠”字称威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动作。对企业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提出的合情合理的要求,非但不去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提供灵活优质的服务,而是为了部门一己之利,忘了“发展是硬道理”,忘了服务发展大局的天职,因而不能很好地顺乎时势,不能内方外圆的行使职能,不能坚持一切以是否推动和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本标准,其结果必然是影响和冲淡发展的主题。

提起襄樊,都说历史文化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良好。可看看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出自襄樊的、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在全国叫得很响的名牌产品却凤毛麟角。这不仅与襄樊所拥有的各种优势不相称,也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远。

是襄樊的产品开发起步晚了吗?不是,比如在市场上还没有“长虹”“康佳”等品牌时,襄樊就有了“北京”牌电视机。为什么襄樊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北京”垮了,而“长虹”“康佳”却声名鹊起?究其根源,除了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囿于因循守旧的“围城”意识和不思进取的惰性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一些部门“职能意识”过于强化,在行使管理职能时主观臆想、机械教条,致使管理长期缺位、越位、错位,没有真正把服务企业作为自己的天职,做了发展的“梗阻”,拖了发展的后腿。

许多干部都考察学习过沿海的发展经验,其中广东省各级政府在改革开放中探索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是非常成功的高明之举。他们引导不干预,服务不索取,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让企业在没有行政干预中靠竞争来激发经营活力和创新精神,一方面促使企业消除了旧体制下的依赖思想,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市场竞争中的扭曲行为,促进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引导发展,是政府机关的天职,为企业服务,是部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这种服务,不是事无巨细、事事包办,不是没事找事、找事碍事的干扰。广东的经验说明,对经济发展主体该管的事管好,是服务;管不好、管不了、不该管的事不管,也是一种服务,而且是符合发展规律、与时俱进的高品位服务。

改制后的企业直面市场,要经受竞争的洗礼,它们的发展,主要靠自身努力。因此相对来说,自作多情的行政干预越少,其自主性就越强,发展的潜力就越大。自然界,老袋鼠把小袋鼠咬离身边,老狐狸把小狐狸赶出洞穴,是逼其自立,求得生存。企业也是如此,管理部门有所不为,才能促使企业更好地有所为。“无为而治”的道理就在这里。

当然,不管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并不是撒手不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企业行为才真正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

改善硬软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一直是襄樊市委、市政府重视的头等大事。而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首先重塑部门形象,消除“官本位”思想和“管”字第一的恶习;必须下决心解决办事环节过多的突出问题,做到能够一个部门办的事决不两个部门办,能够一个环节办的事决不两个环节办,能够一天办成的事决不两天办;必须进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费,坚决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切实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清之事不干;必须树立大局意识,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甘愿为大局利益牺牲局部利益,为长远利益放弃眼前利益,为集体利益抛弃个人利益。只要这样,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稿于2002年8月,原载《襄樊日报》2002年9月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