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庭”语出《礼记》,本是祭奠于祖庙中庭,借指送前的祭奠。“执绋”即送葬,指牵引棺椁的绳索。
据《旧唐书·地理志》,怀州至洛阳一百四十里,郑州至洛阳二百七十里。
王茂元丧后,王晏悦生病,他们后来搬到洛阳崇让坊王茂元旧宅。他回忆起当年在泾原受礼遇的情景,又写了“昔公爱女,今愚病妻。内动肺肝,外挥血泪。得仲尼三尺之喙,论意无穷;尽文通五色之毫,书情莫既。呜呼哀哉,公其鉴之!”(《重祭外舅司徒公文》)
李商隐想起了《三国志》里,曹操同孙权对阵,见孙权方面舟船器杖,军伍整肃,禁不住叹息道:“生子当如孙仲谋。”王右军,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为右军将军。《晋书》载,太尉郗鉴派人到王家来挑女婿,王家一班少年都表现得很矜持,只有王羲之独自躺在东**坦腹而食,毫不在意。郗鉴于是选中了他作为女婿。古时生子有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当今择婿觅不到像王羲之那样的才士。
李商隐还经常以王羲之自喻,这不仅因为他的书法就是学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他说“遇炙谁先啖”,意思是我曾经像王羲之那样受到赏识而名重一时。典故出自《晋书》里的《王羲之传》。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辞,人们都不觉得他出奇。13岁时,王羲之去拜谒尚书左仆射周颉,周颉看出他的才能,很是惊异。当时吃饭看重用牛心做的一种菜肴,满席坐客还没开始吃,周颉先割牛心给王羲之吃,于是大家都知道了王羲之的名声。“面貌乏凝脂”,凝脂:柔滑洁白,比喻人皮肤细白润泽。《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王羲之)见杜弘治,赞叹说:‘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王羲之在政治上无所建树,终生唯以琴书自娱;下句言孙权建立了鼎足三分的帝业。终生唯以琴书自娱的王羲之,怎么能比得了建立帝王之业的孙权呢!
生子,古有孙征虏那样的英雄豪杰;嫁女,现今再也找不到王右军那样的风流佳婿了。王茂元就像孙权那样建立鼎足三立的帝业,他就像王羲之终生以书法艺文为书。世之重武轻文,焉知琴书一世,必定逊于旗盖三分?
李商隐写下了《漫成五章·其三》:
生儿古有孙征虏,嫁女今无王右军。
借问琴书终一世,何如旗盖仰三分?
19.暮春之初
“暮春之初,甘泽承降,既闻沾足,又欲开晴。实关燮和,克致丰阜。繁阴初合,则傅说为霖;媚景将开,则赵衰呈日。获依恩养,定见升平。绝路左之喘牛,用惊丙吉;无厩中之恶马,以役任安。偃仰兴居,惟有歌咏。瞻仰闱闼,不胜肺肝。谨启。”(《上时相启》)
这是李商隐写给令狐绹的一封信。大中五年四月,同平章事令狐绹已出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在李商隐内心,他与令狐绹的友情一直不曾改变。
李商隐在信中用了关于宰相的两个典故。一是《左传》:“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赵衰之子),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意为冬日之日赖其温,夏日之日畏其烈。一是《汉书》记载,丙吉在汉宣帝时为丞相,宽厚谦退,有政声。丙吉曾出行,碰上清道民夫成群斗殴,死伤满路,丙吉不闻不问,继续前行。沿途碰到有人追赶一头牛,牛气喘吁吁热得吐出了舌头。丙吉停下车,问追赶这牛跑了几里路。属官说丞相应当过问的事不过问,不该管的却管了。丙吉说:“百姓斗殴杀伤,是长安令、京兆尹职务范围内所要禁止、防备并追捕的,每年年终由丞相考察他们的业绩,上报皇帝再行赏罚罢了。丞相不必亲自办理小事情,不应当过问路上斗殴的情形。但现在还是早春,不很热,恐怕这牛没跑多远便因太热而喘息,这表示天时节气不对,怕对农事有妨害。丞相职务是总揽全局调和阴阳,这事是他职务范围内的事,所以过问。”
《史记》记载,荥阳人任安与田仁相善,俱为舍人,居门下,同心相爱。二人家贫,无钱用以事将军家监,家监使养恶啮马。两人同卧,田仁窃言:“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其后任安为益州刺史,田仁为丞相长史。
李商隐用了这几个典故,比喻自己就像绝路喘牛、厩中恶马,希望令狐绹能够像丙吉一样识别汲引,而不要像赵盾一样作夏日之日。
可见,《上兵部相公启》一定是写在大中四年令狐绹拜相之前。这时,恰巧令狐绹让李商隐书写元和中太清宫寄张相公旧诗,准备刻石。李商隐去令狐绹家,用一天时间完成,又写了《上兵部相公启》。
八月己酉(初三),唐宪宗任命韩弘代理司徒,兼中书令。癸丑(初七),任命吏部尚书张弘靖以同平章事的官衔,充任宣武节度使。张弘靖是唐德宗时的宰相张延赏的儿子,从小就美名在外,在朝做官清简练达、静默通识。河东、宣武两镇缺任节度使,朝廷认为他向来威望和地位崇重,相继任命他前往镇守。河东前节度使王锷贪财聚敛,宣武前节度使韩弘严刑苛政,张弘靖赴任后,两镇的将吏和百姓喜爱他为官廉洁谨厚、宽容大度,因此,军心和民心由此安定下来。
“商隐启:伏奉指命,令书元和中太清宫寄张相公旧诗上石者,昨一日书讫。伏以赋旷代之清词,宣当时之重德。昔以道均稷契,始染江毫;今幸庆袭韦平,仍镌宋石。依于桧井,蹈彼椒墙,扶持固在于神明,悠久必同于天地。况惟菲陋,早预生徒。仰夫子之文章,曾无具体;辱郎君之谦下,尚遣濡翰。空尘寡和之音,素乏入神之妙。恩长感集,格钝惭深。但恐涕洟,终斑琬炎。下情无任战汗之至。”
本朝设宰相四人,首相为太清宫使,次三相皆带馆职: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元和九年,张弘靖为相,兼太清宫使,太清宫是长安老子庙。汉代韦贤、韦玄成,平当、平晏都是父子宰相。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三代做宰相,令狐楚的父亲亦赠司空,令狐楚、令狐绹三代做宰相,故称“庆袭”。
李商隐写时,一定想到了两代为相的李德裕父子,这个典故他不能用。
时人每以蓬山比翰林仙署。《史记》记载了汉武帝入海寻找蓬莱仙山事:“天子即已封禅泰山,无风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于是上欣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
这时,李商隐借宿令狐绹新家内,房内陈设富丽,有翡翠被、芙蓉褥。可是,令狐绹已入相,礼绝百僚,即使在他家里,也见不上。这个远别,比蓬山之远,更超过一万重了。
李商隐对两党无足轻重,对两党人也没有什么偏见,看他对待李德裕和萧浣的态度可知。侍御史衔,从六品下阶。补太学博士。《无题四首》是入京未补太学博士时写的。
李商隐写了《无题四首》:
其一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或可译为:
说好要来是句空话杳无影踪,
苦等残月西斜传来五更晓钟。
因为远别积思成梦久唤难醒,
醒后急切提笔砚墨尚未磨浓。
残烛余光映照半床翡翠帷帐,
兰麝幽香熏染被褥依稀浮动。
他本已像刘郎怨恨遥远仙境,
思念的人隔着蓬山千重万重。
但见朦胧斜月空照楼阁,远处传来悠长而凄清的晓钟声。
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或可译为:
飒飒的东风吹来了蒙蒙细雨,
隐隐的轻雷回响在荷池内外。
蟾状香炉鼻钮飘出缕缕清香,
玉石虎状辘轳井索汲水上来。
贾氏隔帘偷窥韩寿英俊年少,
宓妃赠送玉枕钦慕曹植文采。
爱情的种子不要和春花共放,
寸寸相思只会化成寸寸尘埃。
晋人韩寿美姿仪,被贾充辟为掾属。贾氏是贾充次女,她在门帘后窥见韩寿,四目相对,心旌摇**,暗自好合。贾氏将皇帝赐给父亲的西域异香赠韩寿,香气附着衣服历月不歇。贾充会见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寻思武帝唯赐自己和陈骞,别人家没有这种香,怀疑韩寿与女儿私通。后来证实,就把女儿嫁给韩寿。
古代传说,伏羲氏之女名宓妃,溺死于洛水上,成为洛神。这里借指三国时曹丕的皇后甄氏。相传甄氏曾为曹丕之弟曹植所爱,后来曹操把她嫁给曹丕。甄后被谗死后,曹丕把她的遗物玉带金缕枕送给曹植。曹植离京途经洛水,梦见甄后来相会,表示把玉枕留给他作纪念。醒后遂作《感甄赋》,后明帝改为《洛神赋》。他也有《代魏宫私赠》:“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令狐绹上朝回来。飒飒东风飘来蒙蒙细雨,芙蓉塘外传来阵阵轻雷,隐隐传达出生命萌动的春天气息。在东风细雨中,像烧香的烟一样,能够透过香炉的鼻钮进入重门;能够像玉石装饰的虎状辘轳牵绳那样,把深井的水打上来。
无奈自己在令狐绹眼中,已经不像韩寿那样年轻,像老女了;也不像曹植那样富有才华,无论怎样陈情都不能打动。他的春心虽然同春花一起萌发,然屡次相望,屡次失望,直似香消寸寸成灰,不如泯却春心。
时值暮春,李商隐还写了“白日当天三月半”“清明暖后同墙看”“梁间燕子闻长叹”等。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太阳将落山,春天快过去,可望而不可亲。听到楼梯响起想登上去又胆怯,灯光明亮透出窗帘欲去探访又很难。不如钗上之燕,可整日接近其人;不如镜中之鸾,能频对其人倩影。
李商隐把自己要求进入翰林院看作待嫁的人,恳请令狐绹推荐入翰林院。还在希望令狐绹的援手,实际上已经绝望。“东家老女嫁不售”,他以东家老女自比。汉武帝求仙,虽未至蓬山,犹邀请王母下凡。自己竟未得入,是则较蓬山之远更为过矣。
李商隐以待嫁自比,屡次出现。十五背春风,直到溧阳公主年十五。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一生的幸事。通过这个职业,把上天赋予自己的才华全部施展出来,目前也是分水岭,是继续走向创作,这也是之前一直纠结,后来才决意决定的;还是走向党政,这也是最近看牛李党争明白的一些事情。各人的角度不同,皇帝有皇帝的角度,文宗就很有个性;武宗个性更明显;宣宗又不一样,而司马光称赏有加。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同。同样的史实,每个人来看,李商隐、作者、读者、司马光,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牛李党争是个很好的例子。
朱彝尊的批注比较符合原意。他说:“锁虽固,香能透之;井虽深,丝能及之。”(《李义山诗集辑评》)
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
这首诗是李商隐借传说中韩凭夫妇坚贞的爱情故事,来表达自己靠近李党纯系性情所致,而不是什么改换门庭。
《寰宇记》:“韩凭冢在济州郓城县。”当是赴徐时经过所赋。此诗可视为诗人痛苦灵魂的自剖与自白,也可视为诗人面对悼亡亡妻贞魂的自遣与自解。
他也自称为“蝶”,如《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中的“战功高后数文章,怜我秋斋梦蝴蝶”。改换门庭时,他还是自称为“蝶”,如《青陵台》中的“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长期受令狐家族的荫庇,把自己也看作是令狐家族中的一员了。
他在天平军节度使幕府时曾去游览郓城青陵台,写下了“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蜂诗》)“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青陵台》)等诗句。
这里的典故是,战国时期,宋康王听说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容貌美丽,便将何氏强抢入宫。韩凭怨恨康王,康王就下令把韩凭抓起来罚作筑城的奴隶。何氏作了一首《乌鹊歌》:“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民,不乐宋王。”
何氏决心以死殉情,暗中托人捎信给韩凭,说明心志。不料,消息走漏,信被康王得到。信上写的是:“其雨****,河大水深,日出当心。”康王不解。有一个大臣说:“其雨****,说心中的哀愁和思念像连绵的大雨一样无尽无休;河水深深,是说夫妻被拆分两地无法相会;日出当心,是说自己死志已定。”
不久,韩凭自杀而死。何氏强忍悲痛,暗中设法腐蚀自己的衣服。一天,康王让何氏陪伴登青陵台游览,何氏纵身跳下高台。在旁的侍女匆促中只捉到何氏的衣襟,但衣服已腐,应手碎裂。破碎的衣片随风飘起,瞬间化作只只蝴蝶而去。
何氏死后,人们在她的衣带上发现她留下的遗言,希望把她与丈夫合葬在一起。康王恼怒,命将二人分开埋葬,却故意使两坟相距不远。谁想一夜之间两个坟上便各长起一棵梓树,相向而生,地上枝干交错,地下根脉相连,又有一双蝴蝶栖息在两树繁茂的枝叶间。
王茂元和牛党人物的交往倒是很多。比如开成三年牛党的骨干杨嗣复拜相,时任泾原节度使的王茂元马上送去了一封贺状。又如会昌元年(841年),正是李党的头领李德裕当政,作为牛党代表人物的李宗闵此时在洛阳担任闲职,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王茂元给李宗闵送去了两封信。一方面表达了对李宗闵早年提拔自己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又对李宗闵被贬职一事寄予同情。特别是这两封充满感恩与惋惜之情的信都是由李商隐代为起草的。王茂元镇河阳是李德裕亲自提拔,但是他那时已经镇守泾原超过四年。王茂元军为刘稹的部将所败,王茂元也随即病于军中。李德裕马上命王宰接替王茂元为河阳行营攻讨使。
再看令狐楚早期的确与李逢吉等人交结,与裴度等主张对藩镇用兵的意见相违背,但后期并没有涉足党争。令狐楚与王茂元没有任何交集,他的行迹可以说与王茂元没有发生过任何关系。
那么,在令狐楚和王茂元之上,笼罩晚唐四十余年、终李商隐一生的牛李党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