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至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步出船舱,看着这片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汴州和徐州都是险要之地,控制着汴河到黄河的入口。据《旧唐书》,唐虽定都关中,而财赋所出则在江淮。按当时形势,最能断绝漕运者有两个地方:徐州,“徐州咽喉,据江淮运路”;汴州,“大梁襟带河汴,控引淮泗,足以禁止山东”。最终,朱温以汴州为基地,灭亡了唐朝,建立了后梁。当年李商隐在此送别李郢,作了《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也正是在这里,他听闻妻子王晏悦病重消息,星夜兼程往长安赶。
11.商山隐者
“商山隐者”是李商隐取名的本意。812年,李商隐出生的时候,父亲李嗣正担任获嘉(今河南新乡)县令。李嗣给儿子取名“商隐”,这是取自秦末汉初商山四皓的典故。
商山位于京师长安城南,因战国商鞅食邑于此而得名。秦朝建立后,秦始皇选拔了七十名博士资治理政。秦末大乱,其中四名博士跑到商山岩居穴处,由于他们须发皆白,时称“商山四皓”。
汉朝建立后,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礼聘商山四皓出山,他们坚辞不出。后来,刘邦宠爱新欢戚夫人,想废掉原配吕后所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如意。吕后听从张良计策,请求四皓帮忙。四皓知道刘盈好儒,遂出山相辅,在筵席上侍立在刘盈身边。刘邦见四皓为刘盈所用,知道太子羽翼已成,只好放弃废立之念。刘盈后来顺利继位,是为汉惠帝。四皓功成身退,回商山继续隐居。
李嗣给儿子取名“商隐”,也许是希望李商隐长大后能够像商山四皓那样有德有才、不求闻达、功成身隐吧?李氏的先祖李聃强调“功成而弗居”,“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李商隐3岁左右,李嗣受聘为浙江东西两道观察使幕僚,李商隐随父亲在浙东越州(今浙江绍兴)、浙西润州(今江苏镇江)生活,所以他对江南并不陌生。在父亲的教导下,李商隐自幼饱读诗书,“五年诵诗书,七年弄笔砚”(《上崔华州书》),沾染了江南的灵秀之气。
小时候,李商隐读到本朝史学家刘知己的《史通》,还有他的儿子刘迅所著《六说》,牢牢记住了里面的话:“是非系于褒贬,不系于赏罚;礼乐系于有道,不系于有司。”他对于《春秋》等经典所揭示的道理,久羡怀藏,手书口咏,不只是把它当成学习材料,也想着将来作为处理社会事务的指导。
长庆元年(821年),李商隐10岁。这时,晴天响起霹雳,父亲病逝。此前,他从未觉得死亡离他这么近。作为长子,他身穿孝服,侍奉母亲,带领姐弟,千里迢迢把亡父的灵柩运回荥阳安葬。祖父坟墓也在那里。
当时,由于千里归葬,家财耗尽,他家一贫如洗。“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又因为守丧,他和弟弟羲叟不能做工,也不能去学校学习。羲叟这个名字,也是李嗣取“伏羲时隐者”之意。
李商隐后来在《祭裴氏姊文》回顾这段时光说,自己十岁左右,正是跟着老师读书的年龄,父亲不幸病逝,他亲自扶着父亲的棺材,举着引魂幡,把灵柩运回家乡安葬。四海虽大,却没有他的立足之地。离开家乡那么久,也没有一个亲朋可以依靠。他把父亲葬在荥阳坛山祖坟里,全家就如同逃亡流散的游民,因为他们没有户籍,无所归属。等到守孝三年把丧服脱掉,吃饭的问题就迫在眉睫。自己是家中长子,需要马上找工作养活母亲和全家。后来勉强在郑州落籍,名字登记在乡下,只能靠帮人抄书舂米赚钱,一天天地挨下去。
按照唐代风俗和制度,李商隐为父亲守丧三年。礼教规定,父母死了,子女一般守孝三年。如果自己有官职,一般要停职回家守孝,到三年守孝期满再重新任职,称作起复。父母死了,唐代以前儿女要庐墓守丧,到了唐代一般不再这样做,不过也有人为了表达孝思而庐墓的。李商隐的堂叔李处士就曾为父亲庐墓守丧三年。而柳仲郢的祖母去世后,父亲柳公绰曾经三年不沐浴。
长庆三年(823年),李商隐十二岁。三年孝满,父丧解除,为维持生计,他们就搬到郑州,在那里占籍为民。
李商隐的祖籍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史记》载:“河内谓怀州。”隋设河内县,为怀州治所。唐朝先后在济源设置怀州,后改为河内郡,后又复名怀州,以济源还怀州。
李商隐也常常提到怀州河内。比如他在《剑州重阳亭铭并序》末署名“太学博士河内李商隐撰”,在《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中说:“我家在山西。”
李商隐的高祖李涉曾任美原(今陕西富平)县令,曾祖李叔恒曾任安阳(今河南安阳)县尉,祖父李俌曾任邢州(今河北邢台)录事参军。从祖父那辈,李家迁到荥阳(今河南荥阳)。
李商隐把荥阳作为自己的故园:“荥水之上,檀山之侧,汝乃曾乃祖,松槚森行。伯姑仲姑,冢坟相接。”(《祭小侄女寄寄文》)“檀山荥水,实惟吾家。灵其永归,无或栖寓。”(《祭裴氏姊文》)“为邦属故园”。
荥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有鸿沟连接淮河、泗水,北依邙山毗邻黄河,南眺中岳嵩山,西过虎牢关接洛阳、长安。隋朝改荥州为郑州。唐朝改郑州为荥阳郡,后在郑州置东畿观察使。
唐朝高宗时期定洛阳为东都,武后时改东都为神都,后保留上都京兆府、东都河南府、北都太原府。《周礼》疏:“郊外曰甸,百里之外,二百里以内。”当时,凤翔距上都长安三百一十五里,称西郊;华州距上都长安一百八十里,称近甸;郑州距东都洛阳二百八十里,是东都之畿甸。
在郑州,他找了一份抄写公文的工作。当时书籍、公文保存的主要途径是抄写。在上古时代结绳记事,以后发明了象形文字,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把文字写或刻到木片、竹片上,用绳穿起来,称作竹简、木简。
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一天要看一百多斤重的简牍。西汉东方朔用三千多根木简写了一封信,汉武帝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看完。东汉宦官蔡伦创造了用树皮、麻头、旧布、渔网等作为原料制造出来的纸。随着纸张的推广普及,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图书大量涌现,抄书就成为一种社会十分需求的职业。
从甲骨文刻字,到雕刻在青铜器上的花纹和文字,再到刻石刻印,将石碑及其他石刻文字用纸、墨捶印出来,本朝已经出现了拓印这种新技术。
尽管如此,书籍传播和公文印制仍然跟不上社会需求。政府公文分发到各地各级机构,都需要雇人抄写、校对。本朝刚建立时,朝廷里有二十名校对员和一百名抄写员,后来都遣散了,专门雇用社会人员抄写。他在郑州找到的就是这样一份工作。
后来李商隐的母亲病逝,与李嗣合葬于荥阳。这时,家族中只有李商隐一人为官,“曾孙商隐,以会昌二年由进士第判入等,授秘书省正字”[《请卢尚书撰曾祖妣志文状》(题下原注:故相州安阳县姑臧李公夫人范阳卢氏北祖大房)]。
在为母亲守丧期间,从会昌三年(843年)开始,李商隐四处奔波,将姐姐、侄女和散落各处的亲属遗骸迁葬荥阳。李商隐全力策划并筹措经费,具体的营葬事宜则由弟弟羲叟办理。
李商隐曾经亲往寻访裴氏姊当年在获嘉的具体墓址,他的这个姐姐新婚不久就被遣回娘家,十九岁郁郁而死,葬于获嘉,当时李商隐刚出生不久。正式迁葬荥阳坛山时,李商隐未能前往,由羲叟办理具体营葬事宜。“至会昌二年,商隐受选天官,正书秘阁。将谋龟兆,用释永恨。会允元同谒,又出宰获嘉,距仲姊之殂,已三十一年矣。”“卜以明年正月日归我祖考之次,荥阳之坛山。”(《请卢尚书撰李氏仲姊河东裴氏夫人志文状》)
李商隐写了祭文:“呜呼哀哉!灵有行于元和之年,返葬于会昌之岁,光阴迭代,三十余秋。得不以既笄阙庙见之仪,故卜吉举归宗之礼?不幸不佑,天实为之。椎心泣血,孰知所诉!”“即五服之内,更无流寓之魂;一门之中,悉共归全之地。”(《祭裴氏姊文》)
刘稹之乱平定后,羲叟把妣卢氏从荥阳迁往怀州雍店之东原,归附于曾祖安阳君。虽然原来也曾卜于正月,但是因为刘稹叛乱,等到八月才由荥阳坛原将灵柩迁往怀州。又从获嘉移裴氏姊灵柩,从济源移侄女寄寄,葬于荥阳坛山。又将徐氏姊迁往景亳(今河南偃师)与徐姊夫合葬。经过这番归葬亲属,经济拮据,不得不再次移家。
李商隐出生于号称大族的衰门,从曾祖父起,连续几代都是寡母孤儿,形影相吊。至此,李商隐家族“五服之内,更无流寓之魂;一门之中,悉共归全之地”(《祭裴氏姊文》)。
《旧唐书》称李商隐“尤善为诔奠之辞”。李商隐祭奠自己亲友所作的祭文,可谓情谊深厚、痛心疾首。同时,他还代人作了许多祭文。
由于李商隐从小就感受到漂泊的艰辛,从3岁随父亲浙水东西,半世漂泊,直到临终前,其实一生都是在漂泊中度过。将作者自身的不幸遭遇深深糅合进去,他又擅长设身处地感受对方的悲痛,而相似的经历也往往引起他的共鸣,从而流露自伤之情。如:“汝夫文章,播于友朋。身否命屯,久而不第。郎宁、合浦,万里乖离。”(《为外姑陇西郡君祭张氏女文》)
再比如:“书断三湘,哀闻五岭。天涯地末,高秋落景。”(《为荥阳公祭吕商州文》)“举无遗算,仕匪遭时。何兹皓首,不识丹墀。”(《为司徒濮阳公祭忠武都押衙张士隐文》)这里面的“身否命屯,久而不第”“何兹皓首,不识丹墀”说的又何尝不是李商隐自己。
祭文这种直面死亡的文体,正好成为李商隐寄托内心悲哀的载体。正如他的咏物诗中都有自己,他从别人的不幸想到了自己的经历,扩大到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同时,他的祭文能够将生命的悲哀上升到命运的悲哀、时代的悲哀,因此具有更深的意义,从而使祭文这种文体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最好的结合,开拓出了文章的境界。
比如《祭徐姊夫文》:“呜呼!以君之文学,以君之政术,幼以自立,老而不倦,亦可以为君子人矣,君子人欤?而不即清途,不阶贵仕,此其命也,夫何慊焉?”
这是为别人打抱不平,也是为自己打抱不平。他总是从别人的命运想到自己的命运,他的祭文也成了自己不幸的真实写照,甚至是谶语。
李商隐尤善为诔奠之辞,但是对至亲之人,对父亲、母亲、妻子,是没有祭文的。
羲叟特善古文,屡次规劝他放弃今体仍作古文,不要把才能浪费在四六文上。而他充当幕僚,总是奉命撰稿,行文完全受制于人,不能随便发挥。父亲给他取名“商隐”,给弟弟取名“羲叟”,是早已预言了他们的命运。羲叟后来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曾任河南府参军,正八品下阶小官。
12.跟堂叔学古文
跟堂叔学古文,是少年李商隐丧父后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本来家境贫寒,无处读书,恰巧,本家有位堂叔李处士那时正住在荥阳坛原。堂叔专门研究古文,顺带教授李商隐和弟弟羲叟古文写作技巧,“亲授经典,教为文章”(《请卢尚书撰故处士姑臧李某志文状》)。
堂叔的父亲曾任皇郊社令,负责在京城郊外祭祀天地。堂叔18岁时,就通《五经》,曾入太学学习。唐贞观元年(627年)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旧唐书》有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其中,国子学招生三百人,“教文武三品以上、国公子孙,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太学招学生五百人,“教文武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者。教法并如国子”。
堂叔在父亲生病以后就退出太学,陪侍父亲回到荥山养病二十多年,直到父亲去世。堂叔在荥阳坛原安葬父亲以后,就在坟边结庐守孝,发誓终身不仕。
那时,堂叔的重表兄崔戎等都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堂叔坚拒不出。当时的标准教材是《五经正义》。堂叔守丧时间,更加精研《五经》,一一注疏,溯本追源,娴熟无比。由于堂叔韬光养晦,闭庐不出,所以社会上多不晓得他。
堂叔译注撰述之余,还擅长赋论歌诗,作了数百首旧体诗,味醇道正,词古义奥,只是他从不作社会上流行的今体诗。
随着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土,诗也向着格律严整、讲究平仄发展。南朝齐梁间,声律开始形成。汉魏时代那种朴素古直、句式散行、描写简单的诗歌,被格律严谨、对仗工巧、音色经过细腻雕琢的新的诗歌形式压倒,再加上南北朝乐府,共同汇成了本朝诗歌刚柔相济的风格。
今体诗由本朝初年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初创,宋之问、沈佺期完成五律格律,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完成七律格律。《新唐书》称:“诗至沈、宋,始可称律,前此皆偶合耳。”
与此同时,诗人受到对偶、平仄的限制,大多把注意力放在诗歌的形式上。今体诗的发展出现了过于讲究形式的倾向,而缺少古诗那种古朴浑拙之美,所以陈子昂起来提倡复古。
杜甫把今体诗推向极致,而李白一生多写古诗。堂叔追求遗世独立的高古之风,他最早接触到的诗歌教育就是以高古之风为贵的。
堂叔还精通书法,通晓石鼓文和篆文,以及蔡邕、钟繇的八分书,正楷散隶,咸造其妙。堂叔跟别人通信,从不亲自下笔,都是口述内容,由别人代写。只有一次,堂叔为亡父造福抄写佛经,刻在坟墓石碑上。前去摹写碑文的人络绎不绝。后来,堂叔用一辆鹿车——人力推挽的小车载着石碑,拉到香谷佛寺之中,藏在古篆众经之内。堂叔的隐迹藏形,大都是这个样子。
有一次,堂叔从淮海回荥阳,途经徐州,遇见主帅王智兴。王智兴在少年时即以骁勇果敢著称,后拜武宁军节度副使,借率军讨伐河北叛军之机夺取了节度使崔群的位子。朝廷无力征讨,只好顺水推舟任命他为徐州刺史、武宁军节度使。当时有人向王智兴推荐堂叔,他就盛情款待,想留堂叔在徐州幕中效力。堂叔鄙视王智兴对待崔群一事,就跟王智兴说:“从公非难,但事人匪易。”堂叔长揖不拜,拂衣而归,回到荥阳,继续给他和羲叟讲书。
李商隐的大多数骈文与其诗歌相似,精工华美、喜好用典,但其哀祭文虽是骈体却较少用典,也不似章表书启的语句艰涩难懂,只是用平常话语叙述追思往事,抒发哀感。
李商隐跟随堂叔学习书法,练就了很好的“童子功”,尤其喜欢临写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到郑州后,他学的一手好字派上用场,抄书所得成为家里主要经济来源。
此外,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土,经过玄奘西天取经,至武后时代蔚为壮观。佛教经典浩瀚,人们祈求平安,社会上雇人抄写佛经也就十分流行,书写要求工整易识。
李商隐的幕主柳仲郢是柳公权的侄子,精于书法。《旧唐书》说,柳仲郢抄书甚多,“小楷精谨,无一字肆笔”。又《文苑》说,柳仲郢性格严谨,即使写给子弟的书信和吏曹的簿领,也不曾用草书。他对人说:“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河汾燕闲录》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雕版,这是印书的开始。明末胡应麟作《少室山房笔丛》,也说雕版印刷始于隋代。日本《国华》有敦煌所出隋代大业三年(607年)佛画,原注:“雕版色摺。”这是印本。这些都说明,印刷术很可能在隋代就开始了。
唐代玄奘印普贤像以施四众。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也称:“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白氏长庆集序》)其中,模勒就是印刷。这些说明,唐代印刷术已经很流行了。
但是印刷术初兴的时候,手写之事仍不能废。《旧唐书》说由于经籍亡逸,朝廷购募遗书,重加钱帛,增置楷书令缮写。数年间,群书略备。《新唐书》也说,贞观年间,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旧唐书》又说,太宗命秘书监魏征写四部群书,别置雠校二十人,书手一百人。唐代的门下省、秘书省、史馆、著作局、司天台、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多有楷书手、拓书手、书直、装书直、装潢直、造笔直、熟纸匠等人。
《旧唐书》说,萧铣少孤贫,佣书自给;王琚佣书于富商家。李商隐干的活就是“佣书”,抄写公文或佛经。
此外,李商隐还和母亲、姐姐买进带壳的谷物舂成细粮后转手卖掉,“佣书贩舂。日就月将,渐立门构”(《祭裴氏姊文》),以此维持家里生计。
长庆四年(824年),他13岁。冬天,韩愈去世,享年57岁。他跟着堂叔学习古文,深受韩愈为文风格影响。古文在当时属于小众文体。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公文文体是六朝以来的今体骈文,韩愈偏偏逆潮流而上,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他的理由是,骈文容易使人对文章的形式美倾注过多的精力,以至于牺牲内容以迎合形式。他后来写的古体诗《韩碑》,“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全是仿照韩愈的以文为诗。
这同韩愈的《平淮西碑》思路是一致的。韩愈记平淮西吴元济事,先从宪宗写起,写宪宗和宰相裴度的决策,把李愬雪夜袭蔡州擒吴元济的事写得很简单。这导致李愬愤愤不平,他的妻子安公主之女入宫诉碑文不实,诏令磨平韩愈碑文,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写刻石。
他赞赏韩愈的写法,后来作了《韩碑》。他认为应该强调宪宗与裴度的君相决策,宪宗之英明果断、专任裴度,及裴度的决策统帅之功,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这也是他在根除藩镇割据叛乱问题上的一贯主张。
这首诗表层意思是为了颂扬韩碑,深层用意则在强调君相协力,坚持平藩伐叛方针,以期国家的统一与中兴。他指出国家之治乱,系人而不系天;宰相是否得人,尤为治乱成败的关键。《随师东》里就有这样的观点:“但须,岂假。”这和他将国家治乱归于君相的贤明,特别是中枢是否得人的一贯主张是相合的。
会昌年间,李德裕在武宗支持与专任下,力排众议,坚主讨伐刘稹,并取得泽潞战役之胜利,与宪宗专任裴度,取得淮西之战胜利,情况极似。其后宣宗继立,李德裕等会昌有功旧臣均遭贬逐,亦似推碑事件另一形式之重演。《韩碑》可能寓有现实政治感慨。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价这首诗说:“此篇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凤翙,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而一现。”这首诗成功地用不入律的七古进行叙事,在七言古诗中迥拔流俗。
古文之兴,非以其古,实以其为众所共喻。而其为众所共喻,则实以诵读之者之多。取众所共喻之称名,众所同用之文法,以达己意而后可。则必至唐中叶之韩愈辈,而后足以当之矣。故愈之自道曰:“惟古于辞必己出。”《旧唐书》说:“韩愈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为文不袭前人。
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李商隐17岁。三月二十六日,堂叔李处士在荥阳病逝,享年43岁。十月葬于荥阳坛原。
堂叔李处士本来就安葬在荥阳坛山,会昌三年因为雨水冲坏了坟墓,因此也为他重选墓址。他在《请卢尚书撰故处士姑臧李某志文状》里说明了移坟的原委:“至会昌三年,以风水为患,松楸不立,二子号叫,愿更蓍龟。商隐与仲弟羲叟,再从弟宣岳等,亲授经典,教为文章,生徒之中,叨称达者。引进之德,胡宁忘诸?愿襄改卜之礼,敢遗撰美之义!”
现在族里只有他一人有官职:“某爰在童蒙,最承教诱。违诀虽久,音旨长存。近者以檀山旧茔,忽罹风水,寿堂圮坏,宰树凋倾。虽崩则不修,闻诸前哲;但坠而罔治,那俟他人。”“某等辄考诸蓍筮,别卜丘封,使羲叟以令日吉时,奉移神寝。”“五服之内,一身有官。将使泽底名家,翻同单系。山东旧族,不及寒门。”“长风破浪,敢忘昔日之规;南巷齐名,永绝今生之望,冀因薄奠,少降明辉。延慕酸伤,不能堪处。苦痛至深,永痛至深。”(《祭处士房叔父文》)
早年,他总想和命运抗争,欲回天地,幻想像张良、范蠡、商山四皓一样建立羽翼殊勋之后功成身隐。孰料十年进士之路、二十年幕府生涯,早已耗尽他的青春华年,而今唯观属对能。父亲取名商隐,是希望商山四皓那样,而他屡屡希望回天地,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他身上带着某种隐士的东西。
每一次选择不知对错,歧路东西,几次纠结:令狐楚死,跟郑亚南下,崔戎死,追随王茂元。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决心去东川,命运在自己手里握着。
自己的一生,在跟随堂叔学习古文时,就已经决定了。在父亲为自己取名“商隐”时就已经决定了。
排行十六的李商隐十六岁了,他在古文写作方面已经崭露头角:“十六能著《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樊南甲集序》)渐渐地为洛阳、郑州官场所熟悉。
这时,他想到自己满腹才华、渴求仕进,然而“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祭徐氏姊文》),怀才不遇、无人赏识,深觉自己像待嫁的小姑娘一样幽闺深藏、青春虚耗,半是希冀、半是担忧。
有一次,他读到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又读到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于是写下了一首五古《无题》: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或可译为:
八岁的小姑娘羞涩地照镜,
已能画出眉间纤长的眉峰。
十岁时到野外去践草踏青,
在衣裙上绣着灵动的芙蓉。
十二岁开始学习弹奏古筝,
戴着银制假指甲非常用功。
十四岁知道回避年轻男性,
这时满腹心事正待字闺中。
十五岁背着**秋千的女伴,
春风里暗自哭泣满地落红。
13.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盛开的时候,时任太子宾客分司的白居易正在洛阳养老,他与李商隐的父亲李嗣是好友。
大和三年(829年),令狐楚64岁,三月,检校兵部尚书、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临行前作《赴东都别牡丹》:“十年不见小庭花,紫萼临开又别家。上马出门回首望,何时更得到京华?”令狐楚元和十五年被贬出京,大和二年十月始归长安,至本年正十年。
初入幕府,是在大和三年(829年),李商隐18岁。三月份初识东都留守令狐楚时,李商隐尚没有名分。
三月末,白居易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白居易赴东都前作《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四月初,白居易至洛阳。
829年,白居易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时年58岁。李商隐不满20岁。博士七郎,是令狐楚长子国子博士令狐绪。
令狐楚带着李商隐去拜访白居易时,正值洛阳牡丹盛开。在唐以前的史书中没有关于牡丹的诗作,唯有谢灵运说,竹林间水边际处多牡丹。唐朝李德裕和舒元舆各有一篇关于牡丹的赋,他俩都宣称自己是写牡丹题材的第一人。
洛阳牡丹作为观赏花卉,第一次进入禁中皇家园林,始于隋炀帝时期。唐《海山记》记载,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赫红、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黄等。武则天时期,移植西河牡丹到洛阳上苑,是唐朝牡丹繁荣的开始。洛阳当时成了牡丹的种植中心。
唐朝玄宗时,牡丹由洛阳传入长安。其中,宋单父种植牡丹一万株,色样各不同。开元年间“初有木芍药植于沉香亭前,其花一日忽开一枝两头,朝则深红,午则深碧,暮则深黄,夜则粉白,昼夜之内,**各异”(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
唐朝特重牡丹。开元末年,长安才有一棵白牡丹。至德年间,太原又得到红、紫二色牡丹。唐朝以紫为贵,太宗制定了紫、绯、绿、青的服色等级,故而社会上十分追捧紫色牡丹。元和初年牡丹犹很少见,到李商隐去见白居易时,洛阳牡丹已经多得不可计数。
白居易有诗:“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买花》)柳浑有诗:“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棵。”(《牡丹》)李肇在其《唐国史补》中也有真实记录:“京师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令狐楚和白居易的诗友刘禹锡有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白居易,字乐天,是宪宗二年(807年)进士,和萧澣同榜。萧澣那次是第一名。萧澣后来成为李商隐的知己。白居易后担任三品下阶的秘书监,被授予金印紫绶。可惜他的儿子夭折,没法通过庇荫继承官职。白居易十分伤感:“文章十帙官三品,身后传谁庇荫谁?”(《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
白居易的诗老妪能解。他自己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与元九书》)日本《源氏物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据统计有九十七次之多。
而李商隐的诗朦胧含蓄、用典颇多,为什么白居易会喜欢呢?李商隐想,或许是第一次见白居易时,所作的牡丹诗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吧?莫非是物极必反、两极相通?
李商隐看见牡丹初放时艳丽夺目、含羞娇艳,就像见到了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卫夫人是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典略》载,孔子到卫国,受到南子的接见。卫夫人南子当时主持卫国政治,是一位颇为美丽的夫人。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佩之声叮当作响,令人想象帷中风光。由于南子声誉不佳,子路对此颇有微词。这在《论语》《史记》里也有记载。
再看牡丹花在绿叶的簇拥中色彩鲜艳,就像鄂君宽大的袍袖拥裹着美丽的越女,好似给她披上一件锦绣的披风。这种“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的写法确实开了后人咏花不仅仅以美女为比的先河。
牡丹花叶在迎风起舞时起伏翻卷、摇曳多姿,就像《西京杂记》里所载,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垂手折腰,佩饰翻动,长裙飘扬。雕玉佩般的白色牡丹、郁金裙般的紫色牡丹,令人艳羡。
李商隐不禁想起,晋代首富石崇的厨房里从不用柴火,只用精美的蜡烛烧饭。但是石崇尚且需要蜡烛,而红牡丹却像自己燃烧,从不需要修剪以保持火焰旺盛。旧时衣香皆由香炉熏成,而三国荀彧自然身香,到人家坐处三日香味不散。牡丹的香气也是天然的,从不用香料熏染。
南朝江淹某日梦见一位老人向他索笔,就从怀中掏出一支五色笔还给老人。从此以后,江淹所作的诗歌就再也没有佳句,这就是江郎才尽。如果他有江淹那样的才华,一定写下佳句寄给朝云。《牡丹》(原注:《典略》云夫子见南子在锦帏之中):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或可译为:
含羞绽放像是帘中微露的卫夫人,
绿叶紧裹好似丝绣堆拥的越鄂君。
时而垂手如惊鸿零乱翻动玉饰物,
时而弯腰如飞燕争相回旋郁金裙。
石崇家的蜡烛烛芯不劳人工修剪,
荀令君的体肤天然岂待香料染熏?
如果我像江淹一样拥有生花彩笔,
定在花瓣题写清词丽句寄给朝云。
胡以梅评论,通身脱尽皮毛,全用比体,登峰造极之作。
穆宗朝,令狐楚被贬,原因除了直接的山陵使约束不严致使下属贪赃枉法以外,还隐藏着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幕后原因,如元稹的公报私怨,以及令狐楚原为宪宗宠信之旧臣,又依附皇甫镈,皇甫镈又是欲立豊王为帝的宦官吐突承璀的党羽,因而在皇甫镈、吐突承璀先后为穆宗所杀所贬后,也就自然抛弃。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八月初二,只在皇帝位上坐了七个月的顺宗,突然下发了禅位诏书,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纯。八月初九,李纯继皇帝位,历史上称之为“宪宗”。随之,王叔文、王伾等“永贞革新”八人被先后贬为司马,史称“八司马”。已是太上皇的顺宗,也在新帝改元“元和”(806年)的正月十九日旧疾复发,突然驾崩。“永贞革新”这场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彻底落幕,元和时代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在“二王八司马事件”中,令狐楚曾代府主河东节度使严绶秉承宦官意图,起草逼迫顺宗禅位的一系列表奏。
令狐楚与白居易、刘禹锡交往颇多,与张籍、姚合、元稹、杨巨源、贾岛、张祜都交游甚密。
令狐绹存世作品甚少,《全唐文》载三篇,《全唐诗》载诗一首,系伪作。有一种说法,认为牛李党争始自元和三年(808年)牛李对策,终于大中十三年令狐绹罢相。
14.初入幕府
初入幕府,正是在大和三年(829年)。这年的十一月,令狐楚进检校右仆射、天平军节度使、郓曹濮观察等使,治所在郓城,管郓、齐、曹、棣四州。当时全国约有1.7亿人口,一千五百个县。令狐楚奏请朝廷将天平军节度使治所东平县改为天平县。那时,令狐楚已经63岁了。
唐玄宗时设置了十个节度使,这也是藩镇的产生之始。安禄山任平卢(今山东益都)节度使,后兼任平卢、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三镇节度使。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藩镇割据实际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和扩大。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方面为了平定叛乱,把边地的军镇制度扩展到内地,在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州的军事;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扼守军事要地。这些军事官职成为地方州一级权力机构,被称为藩镇。
藩镇并非全是割据势力,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南的藩镇,大都服从朝廷指挥,向中央政府缴纳赋税。但是,在今河北及其周边地区的所谓是“河朔三镇”,割据一方,不接受朝廷命令,不向中央缴纳赋税。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也有类似“河朔三镇”的割据势力。
藩镇割据本质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与发展。安史之乱是边地藩镇反对中央的斗争,叛乱平定后,那些参加平叛战争的藩镇拥兵自重。朝廷无力收回兵权,只好接受安史部将名义的归降,以赏功为名,授予节度使名号,让他们分统安史原先的辖区。
节度使在其辖区统揽军权、政权、财权,与朝廷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节度使一旦死亡,很难由朝廷来委派新的再度继承人选,而是由已死节度使的儿子继任,或者从他的部下中挑选继承人,乘机报请朝廷批准。朝廷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
809年,淮西节度使吴少诚病死,部将吴少阳自立为淮西节度使。814年,吴少阳死,儿子吴元济自领军务。淮西是唐王朝心腹重地,关系着江淮漕运。815年春,宪宗派军讨伐吴元济。817年,裴度指挥李愬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举平定淮西之乱。
刘悟率将士入淄青节度使府,命搜捕李师道。随后,父子三人都被斩首。至此,淄、青等十二州全部平定。
819年,部将杀李师道父子,抗命朝廷四十五年的平卢被朝廷收复。至此,六十多年的藩镇之乱暂时宣告结束,史称宪宗中兴。但是,河北三镇沦亡,其他藩镇纷纷效法,割据如故,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朝廷授予节度使军政调度全权,可以开府,聘任幕僚。当然,一般只能聘用有功名在身的人,而且需要取得朝廷任命或认可,并随时可能受到朝廷征辟调遣去独立任官。而李商隐当时还是身着白色衣服的平民百姓,就被令狐楚聘为巡官,随同前往郓城。
令狐楚本人也是幕僚出身。他5岁就能写文章,每写一篇,人皆传诵。当时李说、严绶、郑儋相继担任河东节度使(驻太原),都敬重令狐楚的才华和品行,召引他在幕府任职。令狐楚一直从幕府掌书记做到判官,后来令狐楚也回到太原任河东节度使。
太原在唐代具有与长安、洛阳同等的政治地位,并列为三都。唐朝的开国统治者李渊父子就从太原起兵夺取天下。唐太宗把太原视作自己的故乡,龙兴之地、发迹之源。唐代前期的几位皇帝都曾经巡幸太原,缅怀祖业。武则天因太原的政治军事地位,设其为北都,与东都、西京并列,后来她的儿子中宗李显废去“北都”称号。到唐玄宗时代,又重新确立了北都的政治地位。所以河东节度使又兼北都留守。
太原有东、西、中三座城相连,中城横跨汾河而建,主要做军事防御之用,远远望去,戍楼林立,雄伟异常。
太原是北方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常驻兵力有五万余人,负责唐王朝北部边塞的军事供给。因此之故,朝廷常常派遣朝中大员坐镇河东,许多宰相都曾经任职河东节度使,现任节度使张弘靖也是由宰相出镇河东。
当郑儋在节度使任上暴病身亡时,军中哗变。中夜,数十骑持兵刃逼迫令狐楚至军门,诸将环绕,令他起草遗表。令狐楚在白刃之中,提笔拟成,读示三军,无不感泣,军情乃安。令狐楚自此声名日重。
改郓州东平县为天平县。在郓州,令狐楚于道场中识僧童蔡京,劝其还俗读书,与诸子同游。史料称令狐楚镇滑台(义成节度使驻地)之日遇见蔡京,实际令狐楚平生未曾任过义成节度使。
令狐楚镇守兖州时,正值州中大旱,一时米价飞涨。令狐楚召来衙吏问道:“现在米价多少?”“兖州有多少仓?”“每仓可存放多少米粮?”然后数着手指自言自语说:“现在米价甚高,如果把州中所有仓库中的米按旧价卖出,就可以对付这次大旱的缺粮了。”一旁的随员听到这番话,不久就传遍州内,百姓都知道官府将出售仓米,富商于是争相把所有囤积的米低价卖出,米价迅速跌回合理的价位。
其骈文在当时和后世都影响颇大,当时德宗皇帝喜爱文章,他甚至能于太原章奏中分辨出哪些是令狐楚写的。清人孙梅称赞令狐楚的为文:“以意为骨,以气为用,以笔力驰骋出入,殆脱尽裁对隶事之迹,文之深于情者也。”“吾于有唐作家集大成者,得三家焉:于燕公极其厚,于柳州致其精,于文公仰其高。”
除了完成巡官所属事务,在令狐楚的指点下写作诗文之外,参加使府的宴集和游赏也是李商隐幕中生活的重要内容。
当时,有权势的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妾或家妓,客人可以报之以调情。他从前在令狐楚幕府,后来在周墀幕府,现在郑亚幕府都是如此。
本朝道教兴盛,女子入道是个时尚的职业。当初令狐楚爱好歌舞宴会,经常召集官妓集宴。当时官妓属乐部,有的是幕主的侍妾。有一次,令狐楚宴请来幕府公干的御史台官员,命官妓以道家装束跳舞助兴,其娇态直可作掌上舞。令狐楚命他即席赋诗。
李商隐环顾四周,当时蔡京在座。蔡京自幼出家,令狐楚镇滑台时,在僧人中见到他说:“此童眉目疏秀,进退不慑,惜其单幼,可以劝学乎?”蔡京于是还俗,在幕府陪同令狐楚的子弟学习。
看着蔡京,他不禁想起鸠摩罗什弟子、魏沙门释昙。他双足白皙,赤脚从泥水中走过也不会污湿脚面,时称“白足和尚”。而这次宴会,还有御史台官员参加。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凡是歌舞场合,大小官员概不参加。他想,这种场合,真可以使道心顿退,官职可轻。
至于他自己,则是不敢公然直视官妓的。记得史书上说,有一次,魏文帝曹丕宴饮群臣,酒酣之际使夫人甄氏出拜。甄氏素有美艳之名,群臣碍于礼法,纷纷伏拜,不敢仰视。独有名士刘祯不加避讳,坦然平视。他在这里反用其意,当即写了《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原注: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
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
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仔细看。
或可译为:
刚刚手执五色羽毛旗帜登台祷神祭蘸,
又素装轻舞如赵飞燕在水晶盘上回旋。
夜已很晚深敛着娥眉似含幽怨惹人怜,
酒后初醒穿着单薄衣裙愈显冷酷奇艳。
多年修炼道行很深的高僧都想要还俗,
监察御史宁愿辞官也不肯错过这表演。
我虽然同大家一样都是幕主的座上客,
在这公众场合可不敢像刘祯坦然观看。
节度使府中,常有带侍御史衔的幕僚。而御史是监察性质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干部。唐代规定,御史不得参与有“教坊倡顐杂侍”的宴会,故诗中有“拟休官”之说,似梦犹醒的迷离的神态。
思败道,拟休官,有《陌上桑》的味道。其人身份,光艳照人,令人不敢注视。幕府即有御史,不必京师或洛阳来人。
令狐楚率群僚宴乐的场所。此类宴乐在唐代州府常见,此后,李商隐在桂管有《席上作》,在东川有《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等,均属此类。
这个美艳女子的身份应当是曾为女冠、现属乐籍的官妓。
第二年,李商隐到了令狐楚幕府,跟随令狐楚学习今体骈文。今体骈文是本朝标准的公文文体,每一句都有固定的字数要求,相邻的两句还要构成精致的对仗。
到那时,今体骈文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颇为僵化,所以早先韩愈起来反对。但是由于汉字单音节、易偶对、重韵律等特点,运用得好可以增加文艺修辞之美。所以,当时的官书公文、章表奏记之类文字甚至法律判决,仍沿袭旧习多用骈体。唐朝初年王、杨、卢、骆和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颋都是骈文高手。
骈体公文在句式长短上,经历了由散句到四字整句进而到对偶句、由单句到骈句的过程。在用典方面,经历了从不征事、少用典,到多用善用典故的演变,文风也由散文化、素淡化转向骈偶化、秾丽化。在声律方面,唐朝早期骈体公文较为自然,讲究基本的平仄对仗。到李商隐在幕府时期,骈体公文声律更为精严,平仄协调,偶对工稳。
李商隐早期随堂叔李处士学习的是古文,如今要想在仕途上晋升,就必须熟练掌握今体骈文。
李商隐的骈文对他的近体诗创作有深刻影响。这首诗在罗列故实、组织丽字、注重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明显可见骈体文的影响,而模仿江淹《别赋》《恨赋》的痕迹尤其显著。后世如西昆派专学此种,只排比故实,而未学到它在用意和构思方面的长处,可谓买椟还珠了。
当时许多人都是进士及第之后,再经博学宏词或书判拔萃等科考试,然后循资升为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令狐楚本人就是很好的榜样。
令狐楚的发家是从撰写今体骈文开始的。德宗爱好文学,每当看到太原府来的奏章,都能认出令狐楚的手笔,多次称赞。令狐楚在德宗时代,一路征拜右拾遗,改太常博士,历殿中侍御史。
到了宪宗时代,令狐楚起草朝廷诏书,因甚合宪宗心意而屡获升迁。他被召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后从河阳节度使任上入朝为相。
这时令狐楚与同为宰相的李逢吉惺惺相惜。后来宪宗重用裴度,将与裴度不和的李逢吉罢相,令狐楚也被外放为华州刺史。不过,别人拟撰的诏书总不合宪宗心意,宪宗常常怒摔草稿。
大和六年(832年)二月初一,令狐楚检校右仆射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令狐楚对太原有着特别的感情,他的父亲曾经统辖此地,太原也是他当年进士及第后任职的地方。
当令狐楚赴太原上任时,苏州刺史刘禹锡寄来《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白居易也写了《送令狐相公赴太原》:“六纛双旌万铁衣,并汾旧路满光辉。青衫书记何年去,红旆将军昨日归。诗作马蹄随笔走,猎酣鹰翅伴觥飞。此都莫作多时计,再为苍生入紫微。”白居易在诗中称赞当年的年轻书生,现在已经成为封疆大吏,具有节度使军人和掌书记文才的美德,同时也祝愿令狐楚早进中枢,再展宏图。
令狐楚排行第四,是李商隐的长辈。于他而言,令狐楚就像父亲一样。他在20岁加冠以前,得到令狐楚赏识。令狐楚对他情意殷切,他倍感温暖。李商隐给令狐楚去信祝贺并表达感激之情,同时也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回忆起自己10岁随堂叔读书的情形。《礼记·由则》:“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郑玄注:“外傅,教学之师也。”)杜根13岁被称为“奇童”。《后汉书·杜根传》:“少有志节,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
“某才乏出群,类非拔俗。攻文当就傅之岁,识谢奇童;献赋近加冠之年,号非才子。徒以四丈东平,方将尊隗,是许依刘。每水槛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徵于继和,杯觞曲赐其尽欢。委曲款言,绸缪顾遇。自叨从岁贡,求试春官,前达开怀,后来慕义。不有所自,安得及兹?”(《上令狐相公状一》)
《战国策》里说,燕昭王招揽人才,郭隗自荐:“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于是,燕昭王筑黄金台聘请郭隗,待之以师。他以此比喻令狐楚幕府礼聘贤才。《三国志》里说,王粲因为西京扰乱,于是到了荆州依附刘表,后人称依人作幕为依刘。
大和七年(833年),李商隐22岁。六月二十九日,令狐楚检校右仆射兼吏部尚书,主管四品以下官吏铨选,但是无权再自行辟用幕僚。李商隐也就辞别令狐楚回到郑州。
李商隐在幕府的最大收获,就是跟着令狐楚学写今体骈文。自从跟随令狐楚,除了治理民政,他下了极大功夫学习今体骈文。他内心深处时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试中举,实现政治抱负。而令狐楚待他也非同寻常,精心指点,将章奏之法尽数传他。他很快掌握了今体骈文的写法,努力追求辞采绚丽、音律铿锵、字字珠玑、用典丰富的骈体公文境界。
实则他自幼严承父训,又经过堂叔的教诲,博学强记,再加上在令狐楚幕府,每次李商隐起草公文,令狐楚都精心修改,不厌其烦指点,这才使他练就了天下无二、世上无双的骈体公文撰写本领。
令狐楚在当时是著名的政治人物和文坛大家,而李商隐还只是一个弱冠之年的贫寒举子。在当时,秘授章奏之法是很重要的事情,李商隐把它比作传法。五祖传法给六祖,是经过了考验的。而六祖得法后,还被人追杀,隐形藏迹于猎人之中凡十四年,才出来弘法。
天平军节度使治所郓城,东距琅琊(今山东临沂)不远。李商隐想起东汉末年琅琊人王祥的事迹。王祥侍奉继母朱夫人,以孝著称,隐居十年。后来被魏徐州刺史吕虔召为别驾。吕虔有佩刀,非常贵重,工匠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佩此刀。吕虔以刀赠王祥说:“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王祥起初推辞,吕虔坚持赠予,王祥推辞不掉才接受宝刀。后来,王祥因大功封万岁亭侯,迁太尉。再后来入晋,拜为太保。李商隐觉得自己从令狐楚这里真是得到了今体骈文的宝刀。
李商隐又想起了和他家庭境遇相仿的禅宗六祖惠能。惠能本是河北人,父亲被贬流放岭南,不久去世,家里生活穷困,全靠惠能打柴维持生计。有一天,惠能去送柴,听到客人正诵《金刚经》,心里豁然开悟。听说这是禅宗五祖弘忍在黄梅讲法所授,承蒙客人布施银两安置好母亲,惠能就到黄梅礼拜弘忍。
弘忍问惠能:“你是哪里人,来这儿想得到什么?”惠能回答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道前来拜师,只想成佛,不求别的。”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怎么能成佛呢?”惠能说:“人虽然有南北分别,佛性却不分南北。他和您生活的地方虽有不同,但佛性又有什么差别呢?”
弘忍怕座下弟子嫉妒陷害惠能,就差惠能去后厨破柴踏碓,颇似他的佣书贩舂。过了八个多月,弘忍命弟子作偈,说谁开悟了,即传授衣钵。禅宗自初祖达摩至五祖弘忍皆衣钵相传,作为传授佛法的信证。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神秀尚未见到本性。惠能作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弘忍非常认可,潜至碓坊,见惠能腰石舂米,问道:“米熟也未?”惠能回答:“米熟久矣,犹欠筛在。”弘忍用手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会意,三更潜入弘忍房间。弘忍以袈裟遮住灯光,为惠能说《金刚经》。当弘忍解说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言下大悟。禅宗的核心思想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弘忍便将法衣传给惠能,是为禅宗六祖。
武后即位,为了和李唐撇清关系,树立自己的威信,极力推崇佛教,贬抑道教。她曾派人去请六祖惠能到京,惠能婉拒。
在令狐楚幕府,李商隐就像王祥得到了宝刀,更像从五祖那里得到秘传法衣,他怀着感激之情写下了《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或可译为:
自己对幕主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报效,
只是徒然帐下携笔砚捧兵书侍奉辛劳。
自从承蒙恩师像五祖秘授章奏真传后,
再也不羡慕王祥从吕虔那里得到佩刀。
15.崔戎幕府
崔戎幕府是李商隐的第二个工作,包括华山幕府和兖州幕府,时间加起来不到半年。李商隐在离开令狐楚的郓城、太原幕府之后,又相继去了崔戎的华州、兖州幕府。
大和七年(833年),李商隐22岁。冬天,华州刺史崔戎礼聘他到华州幕府。崔戎是李商隐的从表叔,跟李商隐的堂叔李处士关系极好。崔戎在李商隐小的时候就很欣赏他的才华:“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安平公诗》)
在唐朝,博陵崔氏和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并称唐代七大家族。崔戎的高祖在神龙政变逼退武后中立下大功,被封为博陵郡王。崔戎年轻时便高中状元,历任太子校书、蓝田主簿,入为殿中侍御史,累拜吏部郎中,迁谏议大夫,拜给事中。
给事中四员,正五品上阶。给事中掌陪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
崔戎本人就是文章高手,他对掌书记一职尤其重视。早在任给事中看章奏时,就注意到天平节度使的幕府文采。
也许是李商隐在令狐楚幕府的章奏给崔戎留下深刻印象,也许是李商隐小的时候才华出众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也许是崔戎刚从朝廷到地方任职,就礼聘李商隐到幕府。
闰七月,崔戎出为潼关防御使兼华州刺史。华州在京师东一百八十里。秦岭余脉终南山,从长安绵延到华州以南。华州为上州,刺史从三品。华州刺史职同京牧、京尹,领潼关防御、镇国军使。崔戎派自己的儿子、李商隐的表弟冒着风雪、驾着车马捎信给李商隐,并馈赠他厚重的礼物。李商隐依命捧受,给崔戎回了一封信:
“某才不足观,行无可取,徒以四丈,顷因中外,最赐知怜。极力提携,悉心指教,以得内夸亲戚,外托友朋。谓于儒学,而逢主人;谓于公卿,而得知己。窃当负气,因感大言。岂谓今又获依门墙,备预宾客,礼优前席,贶重承筐,欲推让而不能,顾负荷而何力?倘或神知孔祷,师恕柴愚,玉真而三献不疑,女贞而十年乃字,粗期率励,以报恩知。”(《上崔大夫状》)
崔戎行四,是长辈,所以李商隐也称呼他为四丈。李商隐想起《史记》的“士为知己者死”,又想起《三国志》的“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不以恨”,崔戎真可谓他的知己。
李商隐虽然两次应试不中,但是相信自己就像《易经》所说,女子贞洁,十年怀孕生育,他累试必当登第。如今在夕阳楼上回想起来,还真是一语成谶,十年长梦采华芝,十年之久才中进士。
崔戎也是一代文章名手,早年曾任过裴度的幕僚,长于章奏,水平和令狐楚不相上下。崔戎精心传授他章奏之法,从早晨直至天黑陪他交谈,而且把府吏早晚两次参谒都免了:“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安平公诗》)
李商隐得到崔戎、令狐楚这两位今体骈文高手的加持,文章真是独步古今。他作了《漫成》:“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以沈约、范云这两位南朝尚书来比喻崔戎和令狐楚。对他而言,诗歌只是副业,骈体公文才是主业,是他一生最为自负的本领。
大和八年(834年),李商隐23岁。年前圣体不康,本年正月初五,圣体痊平,御大和殿见内臣。正月十二日,文宗御紫宸殿见群臣。他草拟了《代安平公华州贺圣躬痊复表》。
李商隐在华州幕府,既代草奏章,又同时习业准备考试。正月进士考试时,他恰巧生病,没有应试。崔戎送他到终南山佛寺里,养病同时温习功课:“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安平公诗》)
“古人常叹知己少”是一篇眼目。这里的宾主宏论长谈、连辔出城相送的典型事例,是府主所赐“知怜”的形象写照。
“仲子延岳”以下六句,就描绘了府主令郎的形象。《汉书》说“陈平美如冠玉”。《晋书·王戎传》有“尝日王衍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风尘物外”的话。诗人化典设喻,刻画崔家后代容貌风姿,其兄秀如美玉,神态潇洒,其弟稚气犹存,却风韵独标。他们神朗俊雅,焕发着青春光彩,好似东晋陈留阮氏家族的子孙。
至于和幕府中僚友的交情还有一层内容:“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句中“杜与李”,是指崔戎的属官杜胜、李潘。诗章赞扬两位同僚文采英俊,明敏干练。这种人才稀贵如麟角,与之切磋砥砺如同猛虎添翼,大得增益。
“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此处写宾主同游佛寺宝殿的过程。巍峨塔楼拔地而起,高出天外。登临塔顶,俯视苍茫的原野,竟觉得大千世界如微尘似的甚为渺小。
郑州天水公,指郑州刺史权璩。
其实不独声调,其内容、意境、情调、意象、辞采,均已极近于后来之词。
三月,兖海节度使李文悦去世。朝廷废兖海节度使为观察使。原来,本朝每当中原地区用兵,刺史同时也负责军事,遂有防御、团练、制置之名。凡是要冲大郡,都设置节度使。当盗寇平息之后,就改为观察使。
三月二十五日,朝廷以李固言为华州刺史,崔戎迁兖海观察使,治所兖州,管兖、海、沂、密四州。当初朝廷闻讯沂州发生军乱,甲辰(二十八日),任命棣州刺史曹华为沂、海、兖、密观察使。十五年(庚子,公元820年)春季,正月,沂、海、兖、密观察使曹华奏请朝廷,将观察使所在地由沂州迁往兖州,唐宪宗准奏。
四月二日,崔戎从华州离任。崔戎是爱民的清官,百姓恋惜遮道,挽留不放他走,脱下他的靴子,弄断他的马镫。他亲眼看见,用《维摩诘经》里长者子献宝盖的故事,描写华州百姓对崔戎的依依不舍之情:“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安平公诗》)
佛教徒把经文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以携带传习,此泛指禅门经典。“三十三天”一句凝缩了《法华经》中这样的说法:“佛前有七宝塔,高至四天王宫,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花,供养宝塔。”可见这两句诗是说禅林寺院内藏有丰富的佛典。
《维摩诘经》里说,释迦牟尼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菩萨三万二千人一起聚会说法。这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叫宝积,带着五百长者子,都拿着七宝盖,来拜会、供养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施展威神,把五百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等全现于宝盖之中。这时,一切在场的人目睹释迦牟尼的神力,都感叹前所未见,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辟支佛是梵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三乘中的中乘圣者,身出无佛之世,观十二因缘法而得道。西域于阗城南有利刹寺,石上有足迹,相传是辟支佛的靴子。
崔戎带着他赴兖州上任。他临行前代拟了《为安平公谢除兖海观察使表》:
“况曲阜遗封,导河旧壤,列九州之数,带五岳之雄,古为诗书俎豆之乡,今兼鱼盐兵革之地。训整合资于武干,抚循宜属于柔良。岂伊孱微,堪此委寄。谨当冰霜励志,金石贯诚,驽马奋十驾之勤,铅刀淬一割之用。即以今月二日,雪泣西拜,星驰东下。帝城思入,虽有类于陈咸;关外耻居,安敢同于杨仆。无任瞻天恋阙之至。”
兖州离曲阜很近,远望泰山。泰山为五岳之尊,称为岱宗。《礼记》记载,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史记》记载,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孔子序《书》传,编次其事。孔子又去掉《诗》三千余篇中重复的,留下可施于礼仪的三百零五篇,称“诗三百”。
崔戎带着他前去兖州上任:“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诏随车牙。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安平公诗》)战国时期,庄子的好朋友惠施出行,用五辆大车拉着竹简、木简,这就是学富五车。
在路上,他代拟了《为安平公赴兖海在道进贺端午马状》:“右臣伏以浴兰令节,采艾嘉辰,百辟合祝于尧年,万方宜修于禹贡。臣方夙驾之部,驰传出关,欲献琛而未识土宜,愿祝寿而已悲日远。”
朝廷当然也有赏赐。比如,《为安平公谢端午赐物状》:“今月某日,中使某至,奉宣恩旨,赐臣手诏一通,兼前件端午紫衣、银器、百索并大将衣者。”
李商隐在《为荥阳公端午谢赐物状》也写道:“右,中使某至,奉宣恩旨,赐臣端午紫衣一副,百索一轴,银器二事,大将衣三副,并赐臣手诏一通者。”
百索是当时端午节辟邪彩带,用五色丝扩而成索,或悬挂在门首,或系在手臂上,用以避邪。紫衣本是唐朝三品以上官员的衣服,过节时皇帝也会赏赐不到三品的重要官员。
华州至兖州一千六百余里。他们星夜兼程,终于在端午节抵达兖州治所。唐制三十里置一驿,天下水陆驿共一千五百八十七个。唐律规定,马日行七十里。
一日之中可行十驿,多者且至五百里。而唐制,赦书日行五百里,则又不止于十驿也。(《日知录》卷十《驿传》)
他代拟了《为安平公兖州谢上表》:“臣自承明诏,移镇东藩,望阙而雪涕以辞,戒途而星奔不息。即以今月五日到任上讫。当时集军州官吏等,宣布皇风,阐扬玄造,欢声雷动,喜气云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