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的天气越来越好,窗外已丛丛绿意,风和云都懒洋洋的。可我们的心境却无法如此恬适,5月还剩最后一周,在两次冲顶都因天气原因受阻后,留给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20日中午,我从东绒3交会点经5800米营地返回二本营途中,天空开始飘雪。一路顶着风雪下撤,下午4点到达二本营时,雪下得更大了。傍晚时分,我返回大本营,已是一片雪原。
没过多久,徐志军书记和李国鹏大队长从登山队那边开会回来。徐书记带回的消息是:队员已抵达7790米营地,计划22日凌晨冲顶,21日将是个不眠之夜。我顿时既紧张又兴奋,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当时我刚经历7个多小时的山路跋涉,身体极为疲惫,但也顾不上休息了,便和同事兰圣伟、刘潇然一起商议登顶直播的事宜和当天要发出的稿子。
雪一直下,直到21日上午仍没有停的迹象。有朋友发信息问我:孟加拉湾的台风对你们有影响吗?当时我回复:应该不会,请放心。就在我们紧张地准备登顶报道时,传来消息:海拔7790米以上区域雪深过米,为保障队员安全,测量登山队决定撤回6500米前进营地,休整待命。
我有点不相信自己听到的,又确认了一遍,然后脑子空白,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戛然而止,坐在**无所适从。第一个窗口期,5月12日左右,因北坳冰壁有流雪的风险,队员们下撤回大本营休整。第二个窗口期,一个名叫安攀的气旋风暴在印度洋生成,竟然把降雪带上了珠峰,因积雪太深而不得不暂缓攀登。通常,5月可能会出现3个窗口期,如今我们的希望只能寄托在月末的最后几天。
登山需要勇气,同样需要理性和智慧,首先要敬畏大自然,根据天气情况果断决定进退,有时哪怕距离峰顶只有100米,需要下撤时也必须下撤,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登山,谁也无法保证一次性成功,甚至谁也无法保证一定能成功,因为有太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是人在攀登过程中的不屈不挠、越挫越勇,才是登山的魅力所在。我想,我们的测量登山队员们肯定比我更理解这些。在经历两上两下的考验之后,他们的胜利将更加辉煌,更加值得骄傲。就像交响曲最后的乐章,在经过高昂、低沉,高昂、低沉的反复之后,达到的最光辉旋律是那么**澎湃。
同样经历考验的还有交会点上的队员。那天我从东绒3点下来时,谢敏和王战胜坚持要把我送到山崖边,我顺着绳索往下爬,他们一直站在那里注视着我,和我告别。当时看着他们,我鼻子有些发酸。我只住了一夜,可他们不知要住多少夜,而我不能留下陪他们了。在那里饮水困难,食物单调而有限,大风寒冷,夜难眠。记得那天早晨,我口渴难耐,发现昨夜的冰桶里还有几块冰,便抓进锅里,点燃小火炉烧。我在寒风中站了半个小时,终于烧开了半锅水,每个人分不到多少,大家舍不得喝,一小口、一小口地抿。
目前,交会组全部在点上坚守。我估算了一下,如果27日登顶成功,从他们上点到完成测量,至少要住10天。如果他们下撤,等测量登山队下次冲顶时再上去,路上也需要2天时间,路途充满危险,体力消耗过大。我想,他们所有人都在咬牙坚持,都抱定了完成任务再下来的决心。
昨天,2020珠峰高程测量前方临时党支部在大本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与东绒3点视频连线。谢敏介绍了交会点的情况,表示一定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任务。杨宏山对他们说:“坚守就是奉献,坚守就是担当,你们都是好样的!”
那次党日活动中,大本营还与自然资源部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视频连线,中心的工作人员演唱了《阳光总在风雨后》。是的,阳光总在风雨后,队员们的勇气和付出一定会迎来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