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
公元770年的冬天,在寒冷的湘江江面上,一只乌篷船随着江水一晃一晃地摇曳着。船老大和伙计两人在船头很珍惜地喝着手上的米酒,默默无言。忽然,他们听到船舱里传出悲哀的哭泣声,不禁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一会,只见一个少年满脸泪痕地从船舱中走出来:请把船停在最近的岳州吧,我父亲,刚刚没了……
而他口中的那位死者,就是唐代著名的诗圣杜甫。
在那个寒冷的夜晚,那位清瘦的老人借着微弱的烛光,刚刚写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诗,想寄送给湖南的亲友。怎奈刚写完最后一字,他忽然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仿佛烛光忽然全都灭掉。而自己的身躯,也不由自主地滑落到了案几之上。
在意识的最后一刹那,他想起不久前自己写的那句诗:“乱离难自救,终老是湘潭。”看来,这无意间的感慨,竟然一语成谶。
这一次长游,是他准备许久的归乡之旅。但他终究没能回到家乡,他的埋葬之地岳州,距离洛阳有千里之遥。
一 也曾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郎
杜甫这一生,似乎从未离开过漂泊,不论是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还是中年时的惨淡凄凉,抑或老年时的多病哀伤,他始终在路上。连死亡找上门的时候,他仍旧在一条漂泊的船上。
而这一切,是他所愿吗?如果有平静安稳的生活,谁会愿意携家带口一直不停地奔波呢?这一生,穷病离乱,一直如影随形。杜甫这一生,真是一言难尽的人生。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爷爷杜审言是唐高宗时期的进士,父亲是当地的县令,正儿八经的父母官。作为一名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官二代,杜甫自小生活优越,兼之聪明伶俐。七岁即能咏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年轻时的杜甫很喜欢到各地畅游,壮游齐鲁之时正是他人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候,轻衣裘马少年游。于是,在游泰山的时候,才会有那般壮怀激烈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到现在,每每人们游览登山,瞭望那一望无际的远方之时,脑海中最先涌现的诗句,也只是这一句。
年轻的时光总是让人愉快的,经济无压力,理想自然无限远大。但那时的杜甫与其他年轻人不同,他固然也希望建立功名,但更多的是满怀济世之愿。而这份情怀,足足追随了他一生。
第二次游历齐鲁,杜甫遇到了一直以来他心目中的大咖——李白。就仿佛现在的年轻人遇到偶像一般,杜甫欣喜不已,即使那个时候的李白,因为失意于大明宫,心情正是最低落的时候。但李白的个人魅力太强大了,即使心情不佳,在杜甫看来,依然是主角光环满满。两人很愉快地度过了人生中不多的相处时光。
李白离开后便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杜甫却为之思念不已。冬日有冬日怀念的诗“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春天里有春天怀念的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但接下来的夏日和秋日比较消停,大约是不再深受思念的折磨。
如此说法让人有点想入非非。但在杜甫的一生中,李白都是最重要的人,虽然相见时日有限,但写给李白的诗却贯穿了许多年。
二 生活于他总是有点苛刻
但凡有才华的人,都不希望一辈子困居某地,眼见着大好年华一点点湮灭。更何况杜甫是一个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读书人,在他的理念中,求仕做官,不仅能养家糊口,还能济世为民。一举两得的选择。
但唐代的诗人似乎总是走不出这样一个怪圈,即使声名远播,求官却无望。很长一段时间,杜甫一直留在长安,他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留下的还是满满的伤心甚至屈辱。就如他在写给当时的尚书左丞韦济的一首诗中提到的,他对自己的才华非常有信心,说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面临的遭遇却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出身不低,自己更是才华横溢,但为了博得一官半职,杜甫就这样从早到晚,出入于各大豪门寻求机会。如果他口齿伶俐兼之媚附于人,平步青云或许也不是难事,但杜甫对自己的评价太精准客观了,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大写的不合时宜,在参加歌宴时写的诗句,都带着说不尽的悲凉:“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
此时的杜甫,只有三十几岁。但因为生活的窘迫与磨砺,他“沉郁”的诗歌风格在这时已经渐渐形成。像当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已经被现实生活摧压得无影无踪了。
三十九岁那一年,杜甫终于等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机会。这一年的正月,唐玄宗到太庙祭祀。杜甫献上了《封西岳赋》《雕赋》等三篇文章,唐玄宗很是喜欢,召见了他之后又安排了一场考试,杜甫表现不错,唐玄宗让他“待制集贤院”,说白了就是加入后备干部培训组。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四年!
但不管怎样,这个机会杜甫也不想错过。于是,他把妻儿都迁往长安。城里消费太高,那就住在离长安南十五里的下杜村。有朋友来访,他还忍不住在诗中吐槽了自己的居住条件差,“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
在长安的日子过得挺紧巴,不仅要种桑麻贴补家用,杜甫在院里还种了决明子和甘菊,当然不是为了赏花的雅趣,而是等成熟时可以作为药材来贩卖。
其实,如果没有出仕的打算,就这样在小院里消磨一生,杜甫的日子也不算太难过。难就难在,过着紧巴的日子,杜甫还要日日在豪家大族圈子里讨生活,这一眼看的是“朱门酒肉臭”,那一眼看的是“路有冻死骨”,怎不由得他感慨万千!
三 站在权力圈之外,依旧心忧众生
杜甫这一生的诗人朋友很多。有诗风天马行空般的李白,雄俊瑰丽如岑参,大气豪迈如高适。但没有一个人,像杜甫这样,把关注和悲悯之心都投入到黎民苍生之中。
这一年的春天,哥舒翰出征吐蕃。战事一起,生灵涂炭,让本来日子就不好过的老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就如杜甫在《兵车行》里所描述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每一具尸骨的背后,都牵着一家人撕心裂肺的想念和期盼。杜甫的诗文,即使穿越千年,让人读来都不禁流泪感伤。
杜甫在长安时,正是大唐最繁盛的年代。但这繁盛的背后,却是深刻的危机。唐玄宗不理政务,专宠杨贵妃,朝政被杨国忠一手把持。公元745年的秋天,一场大雨下了六十多天,很多房屋倒塌,庄稼烂在地里,百姓流离失所,物价飞涨。据史书《通鉴》记载:“自去岁水旱相继,关中大饥。上忧雨伤稼,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上以为然。”
这样的君臣,一个真能骗,一个也真能信,或者根本就是睡着不想醒,真是让人绝倒。杜甫有一首很著名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诗中的女主角就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杨氏姐妹,当时她们正在踏青赏景,顺便还来了个游园野餐会,“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整篇诗句中,并无激愤抨击之词,只是详细描述了这场野餐会的豪奢和盛大,但是联想到长安百姓正备受灾难流离之苦,而豪门贵族正恣意地享受着糜烂奢侈的生活,特别是那句相当刺激人的“犀箸厌饫久未下”,看着这么多美味佳肴却久久不愿下箸,显然是经常食用,已经腻得不想吃了,不能不让人感慨。
四 授官却辞官的酸涩
这年秋天的这场大雨,让杜甫一家也吃了不少苦头,因为米价飞涨,他只能把家人送至奉先县暂时寄居。那时的他可能想不到,像这样为了生计来回奔波的经历,在日后的生涯中即将一次又一次不断上演。
四十四岁那一年,杜甫终于盼到了授予他的官职——河西县尉。虽然家里已经青黄不接,但杜甫还是坚决拒绝了这个职务。说来也怪,在唐代历史上,很多诗人都对县尉这个职务很不待见。比如高适,穷到要饭,都不愿意干这个职务。县尉是县令的僚属,掌握当地户口,如果百姓不完税纳赋,或者有所反抗,县尉就得加以惩处。这还不算,一旦不能完成任务,还要受到长官的责挞。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诗人都不愿意涉足这个职业。县尉不愿意干,最后,杜甫又被安排了一个看守兵器甲仗、管理门禁锁钥的小官职。
说到这,实在让人感慨,唐玄宗明明是因为杜甫的文采卓然才让他进入后备干部的队伍,为什么分配工作的时候,却如此才不对位呢?这一点,别说诗人自己,连我们看来都有点莫名其妙。也难怪杜甫在诗里发牢骚:“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朝廷的用人制度如此混乱,不难看出大唐已然从繁盛落入了日薄西山的凄凉。
当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时局动**,人心惶惶。杜甫惦记着被他送到奉先县的家人,一路奔波,去探望他们。谁想到,还没进门,就听到幼子被饿死的噩耗。“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人间至哀,莫过于此啊!但从古至今,学者们对杜甫推崇的地方,并不是因为他的文字有多么优美,而是他博深的情怀,就如这首诗,明明诗人已哀痛至死,但他依然担忧着这乱世里天下更多普通人的痛苦。“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
五 舍命得来的恩宠,一夜间便消散
公元756年,杜甫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至哀。但他绝对想不到,这只是厄运的一个开端。那一年的秋天,也是当时天下人厄运的开端。安禄山起兵反唐,势如破竹,一路攻至潼关。唐玄宗带杨贵妃仓皇出逃,中途因军队作乱,不得已将杨国忠和杨贵妃全部处死。接着,唐玄宗逃至蜀中。而他的儿子,太子李亨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
忧心于国的杜甫一听到这个消息,先把家小都安置在亲戚家里,一路随着逃难队伍去投奔唐肃宗,想报效朝廷。这一路的艰辛自不必说,最惨的是,半路还被叛军抓住,被押解回长安。也是在那个时候,杜甫写下了思念家人的幽怨:“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既如此想家,又何苦不回家呢?这也是杜甫的“死心眼”之处吧,在被抓之后,他又偷偷跑出来,还偶遇了李姓宗室子弟,他祈求对方带他一起走,即使卖身为奴也心甘情愿。
不知道诗人是用诗句还是眼泪打动了那位宗室子弟,总之对方被感动得不行,马上应允带他一起走。怎奈运气背到让人无语,在路上,他第二次被叛军俘虏。一直到第二年,才狼狈不堪地赶到唐肃宗的大本营——陕西凤翔。
当时的唐肃宗正是求才若渴的时候,看到杜甫这般历尽辛苦赶来报效朝廷,“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非常感动,马上封了一个左拾遗的官职给他。而这,大约也是杜甫这一生做过的最大的官儿了。
只可惜,杜甫这一辈子,就是与官字无缘。左拾遗的官位才做了不到几个月,他就因为替房琯说情,马上遭到新君冷遇。连当初被发跣足舍命而来的好感值,也一下子被刷光了。
说到这事,还真怨不得唐肃宗对杜甫有意见。当时,因为安禄山叛变,长安沦陷,时任宰相的房琯主动请缨,要求收复失地。可惜决心大能力小,这一战打败了不说,还损失了唐军的大部分兵力。这个时候为败军讲情,肯定是凶多吉少。但是,杜甫还是选择了为老朋友两肋插刀。如此一来,失宠的结局也是注定的了。
从这件事也不难看出,杜甫确实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好人”。多年正统的儒家教育,使得他不仅有“忠君”的概念,更有对朋友的“义”。即使面对君王的厌弃,也绝不愿放弃。只可惜,这样耿直的好人,并不适合混迹官场。在这一点上,他的好朋友高适就比他“明白”得太多了。
几个月后,杜甫就获得了一次省亲的机会。对于一年多没见到亲人的杜甫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但也不能不从另外一方面看出,唐肃宗已经对他相当不待见了。潜台词就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别在我眼前晃了。
但值得庆幸的是,尽管经历了恐怖的兵荒马乱,但杜甫一家人都安然无恙。特别是看到他平安回来,妻儿又惊又喜,连邻居都凑过来看热闹:“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六 辗转乱世,以诗写史
回来之后,杜甫写了一首六百多字的五言古诗《北征》,这首诗被认为是杜甫最具代表性的长诗之一,一直受到历代诗评家的极度推崇。看杜甫的诗,就像看一篇纪实文学。在这首诗里,他详细地介绍了自己从皇帝身边回家,这一路上惊心动魄的经历。因为战乱,目光所及之处“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回到家之后,看到妻儿的狼狈,欣喜之余,悲从中来。“妻子衣百结。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见耶背面啼,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尽管自己的小家一片凋零,但杜甫还是心心念念朝廷,特别担心唐肃宗为了打败安禄山,还从回纥借兵,以后会不会有麻烦呢?真是操不完的心……
但遗憾的是,对于朝廷而言,杜甫就像一个不受公婆待见的媳妇,不管操了多少心,做了多少事,依旧离不开冷板凳。特别是那个时候,他的好几个好朋友,像严武等人,死的死,贬的贬,都离开了长安。在外,他无知己可依恃;在内,他见弃于新主。此刻的悲凉,在《曲江二首》中可见一斑。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自古以来,优秀的作品都来自悲伤的浸**。杜甫更是如此,在他留下的近1500首作品中,大部分的主题都来自战乱离别的忧思。他最著名的“三吏”和“三别”诗,也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
史料记载,公元759年的三月三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率所部二十万大军围攻叛军安庆绪于邺城,然唐军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为了挽救败局,官府到处征兵,所到之处,一片凄然。
而这一幕幕凄惨无奈的景象,就在杜甫的诗中如现场回放一样,被忠实地记录下来了。在《石壕吏》中,老妇哭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但最后还是被拉去给军营做饭。而《新婚别》中,刚刚成婚的夫妻也被迫分别,“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这就是杜甫,乱世之中,他不只担忧着自己的命运,也时时记挂着在战火离乱中痛苦挣扎的天下人。
当年的六月,因为杜甫上疏为房琯求情,被贺兰进明弹劾,房琯罢相,他也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以后的余生,他就在各处漂泊,再也没能回到皇帝身边。
华州司功参军和左拾遗一样,都是八品小官,但实际相差却太远了,后者至少是留在皇帝身边。现在的这个小官不仅工作环境差,加班加点都难以完成公务。即使这样,他还是关心朝廷政务,甚至还不断地上书,让朝廷谨慎对待借用回纥军队的安置问题,但因为人微言轻,根本没受到任何重视。
这一年冬天,杜甫偶然在路边看见一匹病马,瘦骨嶙峋、毛发脱落,那应该是一匹曾经驰骋沙场的战马。看到老马,不禁让诗人悲从中来,病弱孤独的老马,似乎就是自己悲凄的未来……
当时历块误一蹶,委弃非汝能周防。
见人惨澹若哀诉,失主错莫无晶光。
七 在饥荒战乱中挣扎的一代诗圣
战乱伴随着的就是饥荒。因为无法养家糊口,杜甫选择弃官,然后带着一家子准备赶往秦州,投奔那里的亲戚。秦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在这里,虽然有侄子和朋友的帮忙,但杜甫一家还是过得非常艰难,没办法,他又带着全家迁往同谷。在一组《同谷七歌》诗里,杜甫描述了自己惨淡的现状: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皲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一代诗圣名家,过的竟然是这样凄惨的生活,就更别提同时代的普通百姓有多惨了。
即使日子过得如此狼狈,他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好友李白。尽管多年之前,他们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但他也听说李白因为投靠永王被捕下狱,生死不明,不禁日夜思念:“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后来又听说李白被流放夜郎,又开始担心边地苦恶,李白受不了怎么办?“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他也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自己的弟弟和妹妹。自从洛阳一别,亲人久无音讯。那一首《月夜忆舍弟》,尤为动人心扉。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也难怪我们看到的杜甫画像一身清矍,面容愁苦,因为让他操心的事儿,真的是太多了……
公元759年,是杜甫人生经历中最奔波的一年。因为同谷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就携带全家向南而行。几乎每到一处,他便留诗一首。闻一多先生也根据他一首首诗歌,拼凑出了他的远行路线图:“以十二月一日就道,经木皮岭、白沙渡、飞仙阁……石柜阁、桔柏渡、剑门、鹿头山,岁终至成都,寓居浣花溪寺。”
从甘肃到巴蜀,这一路下来,对现代人来说也不容易,更何况一千多年前的交通状况要恶劣得多。杜甫带着妻儿六人,风餐露宿,辛苦可想而知。但不管怎样,温暖湿润的巴蜀之地,会是他们动**生活中难得的一个栖息之地。
八 岁月静好的蜀州
成都在唐时已经是繁华之地,很多诗人都有过游历巴蜀的经历。当然,对于杜甫来说,观光赏景不是最重要的,他首先得在这里把一家老小安置下来。幸而有老友相助,比如严武、高适等等,闻名后世的杜甫草堂就这样搭建起来了。
在饱经背井离乡的苦楚、备尝战乱流离的艰虞之后,诗人一家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在成都的那段时间,是杜甫这一生中难得的黄金岁月。
如果理解了他颠沛流离的经历,那么,读杜甫的这首诗,可能更让人倍感岁月静好的温柔。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终于不必再“手脚冻皲皮肉死”,也无须“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此刻“画纸为棋局,敲针作钓钩”,是多么难得的人生之幸。
这样的安定日子大约有四五年时间,杜甫的诗里也多了安静闲适的味道。即使有伤感,也是对韶华已逝、而亲友远隔天涯的遗憾。他还是在想念李白,越是闲适的时候,越是担心他那位花甲之年依然流浪江湖的好友。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很遗憾,就在杜甫写完这首诗的第二年,李白就客死异乡了。可能一直到最后,他也没能知道远方好友对他切切的思念。杜甫是真的想念他,希望当他漂泊久了,累了,可以回到“匡山”,白发苍苍的他们一起回到当年的读书时光。
真是另一个版本的“当你老了,头发白了”,一样的让人恻然。
九 乱世无福地,身飘如转蓬
转眼春天逝去,经过了炎热的夏季之后,蜀州迎来了萧瑟的深秋。而那一个晚上,狂风怒号,杜甫的草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房上的茅草被风刮走了,又赶上一夜大雨如注。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觉是没法睡了,杜甫不能不悲上心来。但他的悲却不只是自己的悲,而是广大“天下寒士”的悲。以己之苦,知人之苦。杜甫的这份心胸,是很多诗人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只是命运对诗人从来都太苛刻。或者说,乱世之中,又怎么可能有个人的幸福和安然?三年后,杜甫的两位好友高适和严武先后离世。他们不仅是杜甫的至交,也曾在生活上给予了他们一家莫大的帮助。最要命的是,过不久,回纥、吐蕃入犯陇右关内一带,大量人民逃难入蜀。官兵们借机横征暴敛,蜀中也不再是净土。无奈之余,杜甫一家只能再次踏上漂泊之路。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
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赶往潇湘的路大部分都在水上。那是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船舱里的家人都入睡了,只有杜甫说什么也睡不着,他在细数着一个个已经永别的好友。761年,王维卒;762年,李白卒;763年,房琯卒;而今年,他又失去高适和严武。在这飘摇的人生中,他就像一叶孤舟,不知流落何方。而这首《旅夜书怀》也被认为是他诗中最著名的一首。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五十六岁那一年,杜甫一家在夔州暂时安顿下来。买了些田地,还有果园,那一阵子,他忙着指挥农夫和奴仆伐木、修补栅栏、耕地、除草、灌溉,连写的诗文都是与耕作稼穑有关的。
看起来是很充实很平和的生活。但杜甫即是如此,虽生活安定了,心却一直在漂泊。可以想象,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即使一边在田地里忙碌,歇息之际,也忍不住叹息,不知道远在一方的弟弟和妹妹最近怎样,更不知道,朝廷是否还有中兴的希望。
那一年深秋,又到了重阳时节。那个清瘦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爬上高岭,极目远眺,深秋的冷风浸透了衣衫,但他依然努力地望向远方,在比远方更远的地方,有他太多年没有见过的弟弟和妹妹,还有他心心念念的长安。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古至今,书写重阳的诗有很多。除了最著名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外,就是杜甫的这首《登高》。前一首诗作者是王维,那个时候的他,虽然心里有满满的思念,却处于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而此时的杜甫,心有愿,身已老。半生已过,满目苍凉。整首诗无泪字,却透出如滚滚江水般的哀意和悲凉。
十 观剑器舞勾起的思乡情
而在这一年,他居然在偏远的夔州还邂逅了一位来自长安的熟悉面孔——李十二娘。准确地说,杜甫与她并不熟悉,他熟悉的,是她的剑器之舞。
杜甫在他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就详细地记述了这一次的相遇: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爧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多年之前的开元年间,那个时候的杜甫,还是一位少年,他曾有幸观看了当时著名的剑舞大家——公孙大娘的精彩表演。往事如烟,如今在异地他乡,在知天命的年龄,他再一次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表演同样的舞蹈,怎能不让他感慨万分!
只是此时,他感慨的,不光是岁月的流逝,更有对盛唐的光辉如烟花般消逝的痛念。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
这一次的偶遇,再一次触动了杜甫对京华的忆念。公元768年,57岁的杜甫又开始张罗着搬家了。事实上,在他的生命里,夔州的这处房产和田地是一处不错的安身之地。但是,还是留不住他恓惶的心。他在焦虑什么?说简单也不简单。首先是心心念念的朝廷,他不甘心没有为苍生尽最后一份力就魂归异处。其次,他太想念家乡了,那就是千里之外的河南洛阳。
但现实是残酷的,即使他一点点地往中原的方向赶来,他还能有机会做官为民请命么?甚至,他那孱弱的身体,能禁得住这千里飘摇的归乡之路吗?
但不管怎样,杜甫还是踏上了归程。在走之前,他把一切大小事宜都安排妥当,甚至连邻居的事情都细细做了交代。原来,他院里有一棵枣树,邻居的一位贫妇经常偷偷打枣子吃,他从来都是装作不知道。眼下,自己的院落和田地给了亲戚,他不免又嘱咐那位亲戚,让他不要为难那位贫妇。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他告诉亲戚,那位邻居是因为家里人都去征兵了,困苦得很,不然也不会占这个小便宜,你万万不要怪罪她。
这番细心,这番慈心,却不曾有机会成为父母官,不仅是杜甫的损失,更是黎民百姓的无缘啊。
十一 梦魂思故里,辗转江上游
这一年的冬天,杜甫一家辗转来到了湖南岳州。一个积雪未消的夜晚,他们的小船停泊在岸边,忽然,平静的江面上,传来了忧伤的音乐。杜甫听得出来,这就是一种古代龟兹国的乐器——觱篥的乐声。唐代诗人李颀就曾经有诗曰:“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如今的杜甫,身老病忧,且远在异乡为异客,听到这段乐声,更是让诗人辗转难眠。
夜闻觱篥沧江上,衰年侧耳情所向。
邻舟一听多感伤,塞曲三更欻悲壮。
积雪飞霜此夜寒,孤灯急管复风湍。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公元770年,是杜甫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年。命运对他严苛至极,即使在最后的岁月,也没能让他有短暂的安稳。或许从经历战乱,目睹民众苦难的那一刻起,杜甫的心就不曾安稳过。5月,杜甫一家再次在潭州遭遇叛乱,幸而逃出城,慌乱中乘船离开。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
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
在杜甫的这一生中,他遭遇了太多场战乱,连送好友出蜀州的时候,都曾因遭遇战乱,不得不留滞外地一年多,但不论哪一次战乱,留在内心的都是彻骨的痛苦。
船儿悠然,沿着湘江一路漂流,从深秋到冬季。杜甫多数时间都倚在船舱边,眼望着清缓的碧波**漾,他想起了很多人,很多在他生命中重要的、思念的人。比如李白,他已经知道那位谪仙早就魂归异处了。还有曾关心帮助过他的老友高适,他们相识于微贱,却多年保持联系不断。就在高适临死前的那一年,还曾写诗给他,感慨世间之无常。他甚至想起了李龟年,他不是他的朋友,却是多年前的故人,回想当年,在岐王府中,他们曾无数次地擦肩而过,有时会有微微的点头之仪。多年之后,在千里之外的潭州,他们居然意外地相逢了。想当年,那个英俊而多才的乐人是多么备受权贵的宠爱,如今贫穷落魄,漂泊一方。相识红颜时,如今满鬓苍。只能轻叹一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公元770年冬,杜甫卒于湘江漂泊的一条小船之上。他死后,妻子杨氏将他安葬在岳州,独自带着儿子回到老家洛阳。
而许多年之后,他的孙子虽然已很贫困,却牢记了祖父临终前的遗愿,历尽千辛万苦,将他的遗骸带回洛阳,实现了他回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