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诗人中最传奇的逆袭者(1 / 1)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当王昌龄莫名地死在闾丘晓的杖下,最为他悲伤的,除了他的家人,可能就是身在不远之地却爱莫能助的好友高适了。彼时的高适,刚刚收到了故乡睢阳被安禄山叛军攻破,整座城池的百姓几乎被屠尽的噩耗。紧接着,王昌龄死难的信报,也传到了高适的手中。那一刻,愤怒几乎淹没了他的理智。

不知用了多少忍耐,他才渐渐平息了自己的怒火,随之而来的,是两行清泪簌簌而下。

此刻的他,多想立刻就纵身跃上战马,手持长剑,为好友一雪深仇。但是他不能,就如同他听到家乡睢阳被攻破,全城百姓都被屠杀殆尽,这其中更包括他所有的亲友时,他几乎失声痛哭。那时的他,虽然手握重兵,掌握生杀大权,却也不能轻举妄动。他有他的职责,他是奉王命讨伐叛军永王的淮南节度使。军令在身,他只能在心中为亲人,为好友默默哀恸。

旁边的军士看到他收到信报后,便默默无语,也知趣地躬身悄然退下,并从外面关上了房门。一时间,偌大的营帐剩下他一个人,相伴着的,只有若明若暗的烛火。他闭上眼,前尘往事如流水一样,全都回到了脑海中。

一 人欺少年穷的旧时光

公元704年,高适出生在渤海县,也就是如今的河北沧州。严格说来,高适的家世不可谓不显赫,他的爷爷高侃是唐朝名将,曾生擒突厥可汗,屡破高句丽。父亲高崇文曾任韶州长史,但在高适出生时,家境已经逐渐衰败下来。

也就是说,顶了一个官二代的帽子,但高适的童年根本就没享受过任何优越。但有意思的是,这样的反差一点也没影响他豁达开阔的性格。毕竟他的血液里还流动着军人世家的基因,少年时的他,尽管常常囊中羞涩,但高适还是坚持一边饿着肚子,一边交朋友,并时常和旁人高谈阔论成王败寇的国家大事,俨然一个胸怀大志之人。

据《旧唐书》记载,适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穷到已经靠乞讨过日子了,高适的这份履历在诸位唐代的大诗人队伍里,绝对独一无二的。当然,那个时候,高适还只是一个市井中的无名小卒,但这并不影响他怀揣理想,放眼河山。

事实上,在各个时代,都不乏这样的奇人存在,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都在骨感的现实中,放弃曾经丰满过的理想。但还是有人因着这豪拓不羁的性格,以及神秘莫测的命运,最后兜兜转转地成就了一番事业,比如西汉王朝的那位开国皇帝。

年轻时的高适,对自己的未来显然是相当自信,虽然自己家道中落,但当年祖父威名显赫,想必还会有旧人念及旧情,给他这个将军后人一个立足的机会。

彼时的少年人,就这样两手空空地来到了繁华的长安城。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

当然,现实毫不例外地给了他重重一击。尽管自己的祖父当年曾辉煌显赫,却没能福荫到后世。没有一个达官贵人念旧情尊他一声高家公子,在他们眼里,他不过是一个“竖子”罢了。

高适只能怏怏而归。

“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在他的这首《别韦参军》的诗中,诗人不无苦涩地回忆了年轻时那段窘迫的时光。因“长安不易居”,高适回到家乡,但因家徒四壁,只能客游于梁宋等地,也就是今天的开封商丘一带。

在异地他乡,靠种田与垂钓讨生活,偶尔还要靠乞讨自给。即使这段日子有点狼狈,却也不乏乐趣。有史书记载,他“任侠好赌”,即使是讨饭,于他那阔达不羁的性格而言,也不是什么苦差事。一旦身有余钱,便迫不及待地冲进酒肆赌坊,大把时光就这样用来挥霍取乐了。

没有被浪费过的青春该是多么无趣啊。当老年时的高适回忆起这段时光,可能也会充满留恋,在他往后的岁月里,无论是远走边漠,战场厮杀,还是临危受命,乃至后来在官场中平步青云,都没有那段时光过得舒心而畅意。

二 仗剑天涯,一路行歌

诚然,年轻时可以穷困,毕竟还有理想来支撑。可是人近中年,依然一无所有就有点说不过去了。二十八岁时的高适再次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仗剑西行。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

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

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

当年,带着单薄的行囊和一柄长剑出行北方边塞的高适,心里不是不惶然的。就如同眼下北漂或南漂的游子一样,明知道在偌大的城市里,自己就如同一颗浮尘,却依然为未知的前程努力地活着。

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随着开疆拓土、军威四震,边塞军功成为向文士开放的一大出路,很多将帅多是文武全才,身边的幕僚更多为饱学之士。在这里,军人与诗人是并不冲突的两个职业。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历史上,也只有这段时间,所产生的边塞诗数量和质量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当然,高适辛辛苦苦远走千里,不是为了给自己找点创作的素材。只是栽花不成却插柳成荫,第一次出塞,虽然没能建功立业,却在以后的日子里成就了他独特的边塞诗风格。

高适第一次赴塞,是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镇御的东北边防地段,也就是现在的辽宁朝阳。这里北邻突厥,东北邻契丹与奚。唐筑居庸险隘以阻突厥,建营州以镇驭奚与契丹。任何一个刚来到边塞的内地年轻人,对眼前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和兴趣。在他的《营州歌》里,他兴致勃勃地描述了他眼中的胡儿少年。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在当年,一般十来岁的小朋友,或者在学堂读书,或者在帮父母劳动,像这种可以策马在草原上狂奔的情形,恐怕完全在高适的认知范畴之外。但这一切实在是太对他的胃口了,要知道少年的高适本就是这样一个豪爽粗放的性格。

异域独特的风光,剽悍粗犷的民风,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极大渴求,让高适对塞外充满了兴趣。当然,他最希望的,就是信安王李玮和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能够收纳他为自己的幕僚。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高适最初的边塞诗也是围绕着两位将领的军功而作,比如所赋《蓟门行》中的“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但很遗憾,当时这两位战功赫赫、炙手可热的唐朝名将,都没能把高适看入眼。几经努力,别说成就功名,连混个正式编制的幕僚都成了泡影。

第一次出塞的努力宣告失败,两年之后,高适只能带着一叠手稿和因“北路无知己”的一颗破碎的心,落寞地返回故乡。

在高适的诗中,有这样一首《除夜》,并非边塞风格,但也异常地锥人心痛。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这首诗即使是现在的读者看来,亦深有同感。一千多年以前,那位叫高适的落魄诗人,为谋生而不得不常年游**在外,即使佳节也无法和家人团圆。在某一个除夕之夜,他依然滞留在远方。在旅店孤清的灯下,思念一阵阵地噬咬着他的心,他反复安慰自己,这是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磨难,但突然间,窗外响起了爆竹声声,孩子们的嬉笑让他无法不想起自家的娇儿、寒灯下等待他的妻子。或许,此刻他们都在倚门守望,等他风雪夜归,但终究又陷入沉沉的失望。此时此刻,他内心的感触五味杂陈。究竟是名利重要,还是亲情重要,在那一刻,他一直坚持的信念也几乎动摇了。升腾起来的,是无尽的凄然。

三 七尺男儿,难为小吏

从塞外回来之后,高适又遭遇了一个打击,到京城参加科考但颗粒无收。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京城飘**几年之后,他受到了张九龄弟弟张九皋的赏识,推荐他为封丘尉。

这是高适第一次做官,虽然官阶很小,但毕竟有了固定酬劳。但很快,高适就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他的菜。他宁可继续干着乞讨的买卖,也不愿意做这份差事。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用白话来翻译这段话,其实就是高适悲愤的吐槽:这是人干的活么?我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天天对着长官点头哈腰,迎来送往,无止无休。然后还安排我去随意欺辱百姓。等回家给老婆孩子说,他们还笑话我,说世情就是如此!

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如果经年遭受挫折,就会对生活低头,但高适显然不在其中。他很快就辞去了这份旱涝保收的差事,又过起了朝不保夕但自由随性的日子。

四 燕赵悲歌,千古感怀

这时的高适,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市井少年。因为写得一手出色的边塞诗,他在当时诗坛中也颇有名气。

当时,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就是那首《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

但这篇名扬古今的诗作,讲的却是一场失败的战事。诗中提到的那位将领骄奢**逸,“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因为他的轻敌,导致了“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战场是残酷无情的,一个错误的抉择,赔上的是千万军士的性命。“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战,就这样在诗句中形象地展现出来:寒月孤星下,狼藉的战场,遍布着为国捐躯的大好男儿。踏入战场之前,他们血气方刚,生龙活虎。可转眼间,便尸横遍野,魂归塞北。

可怜无定河边骨,俱是春闺梦里人。

很多年以来,学者们都在探讨这首诗讽刺的到底是谁。高适这首诗的前序是这样说的:“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有观点认为,他讽刺的就是高适应征未遂的张守珪。这位唐朝名将也是平民出身,因为战功赫赫而跻身名将之列。但让人非常遗憾的是,一次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他却谎报军情,结果被人揭发,降职发配,最后抑郁而亡。一代名将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让人唏嘘。

后来,又有人提出,高适这首诗有可能讽刺的是张守珪的“干儿子”安禄山。因为他曾经在讨奚、契丹时,“恃勇轻进,为虏所败”。

不管诗中讨伐的是哪位将领,诗中描述的惨烈场面,让读者无不为之惊心动魄,感触良深。

五 穷在闹市,知己良多

尽管名满天下,但高适的生活状况却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改善。“端居值秋节,此日更愁辛。寂寞无一事,蒿莱通四邻”,最重要的是,那时他已经四十多岁了。“闭门生白发,回首忆青春”。

这落魄的境遇,别说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人,换成现在,也足够让人沮丧了,但高适的性格却与常人不同。尽管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他还能实心实意地对别人进行心理疏通,比如那首著名的《别董大》。这首诗中的主角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七弦琴演奏家董庭兰。只可惜那会胡乐盛行,没人懂或者愿意听七弦琴。他的技艺虽然高超,但无人赏识,不得不离开京城。

离开的那一天,还是个相当糟糕的天气。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不知道那一天送行的人多不多,但估计都是冻得嘴唇打牙直哆嗦,只有高适打起精神安慰老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句话不仅让在场的人为之一振,更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不知道董庭兰是否在这句话中得到莫大的鼓励。之后,董庭兰刻苦钻研筚篥,终于再度翻红。

而那时的高适,真实的境况与董庭兰也无甚区别。虽有一颗豪拓的心胸,却没有一个能打得起酒的钱袋。“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但高适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虽说世情都是“富在深山有远亲”,但“贫在闹市”的高适,依然有不少知心好友,在这几年的历程中,高适的仕途依旧不顺,却有着丰富而多彩的人生收获:与王昌龄和王之涣知己相交,与王维结识,当然,最为后世称道的,就是与李白和杜甫的交情。

彼时的李白,是名满天下的诗仙,杜甫在他身后亦步亦趋,深为李白的才情所折服,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迷弟。但三人相遇之后,却出人意料地情投意合。在公元745年的那个夏天,三人或把酒言欢,狂歌纵马,或切磋诗文,畅谈理想,开心得不亦乐乎。

有一天,三人相约来到当地的梁园游玩。梁园是汉代梁孝王修建的一所皇家园林。因为梁孝王本就喜欢招揽文人谋士,许多当地的文学大家比如司马相如等人,就时时应约而来,成为梁园宾客,以至于这里也成了名闻天下的风雅之地。

如今,时光荏苒,风云流转,昔人不在,独余感怀。

那一日,李白三人携酒而来,在这里,他们怀古谈今,三人虽经历迥异,但对未来的人生都有一份未知的惘然。酒酣之余,李白信笔挥毫,在墙上写下了《梁园吟》。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诗里叹的是古意,但李白所感慨的,一定是自己莫测的未来。当时,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他,虽然名满天下,却不被李隆基重用,反而被赐金放还。腰缠万贯固然重要,但个人的大好前途仿佛就此被直接买断,也是让人难以接受。当年的李白,就是在这样的郁闷中难以抒怀,而这份感伤何尝不是三人共同的痛呢?一时间,两人竟不知道如何安慰这位失意的“谪仙”,唯有沉默淹没了一切。

梁园一聚,是三个好友短暂相聚的终结点。尽管,在那之后,李白结下了他第四段,也是最后一段姻缘,并在此盘桓了十年之久。但杜甫和高适却不得不为生活继续奔波。他们也并不知道,在不久的未来,大唐将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巨难,而他们三人的命运,也从此进入不同的分水岭。

在与李白告别后,高适与杜甫再次来到长安。在这里,他还结识了另一位从边塞返回的诗人岑参,几人还相约登大雁塔观光赏景。

这个秋日,本该是悠闲愉悦的,但美景却也没法让他们真正开怀。岑参是因为高仙芝的部队打了败仗,不得不返回京城述职,即使强作欢颜也能让人看到一脸愁容。而高适,年近五旬,依然两手空空,前途未卜。几经琢磨,高适决定,再次远走边塞。这一次,他不再去北方,而是西行。

六 西行终遇知音

也许,高适在这一次出门之前,碰巧遇到了长安城外那个著名的卜卦摊子,遇到了所谓的神算手。此人掐指一算,北行不利,你该往西行。

当然,这只是作者的玩笑。高适选择西行的最重要原因,是那里有一位著名的唐朝名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名将,多次大败吐蕃,战功赫赫,有“大唐第一战神”之称。在最后一次败于安禄山的战役之前,他一直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在高适的计划里,在这样一位功名显赫的将军身边,即使做个不起眼的幕僚书记,也是莫大的机缘了。但是,人生的变化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定。当他递上了名衔,在大帐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将军的召唤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一身戎装的哥舒翰,正走出大帐,并笑容满面地亲自携手相迎。

这突如其来的幸福,让高适有点发晕。当然,他在后来也终于明白,原来,哥舒翰将军也是他那首《燕歌行》最忠实的粉丝。长年驻扎在西北,哥舒翰也遇到过不少文人骚客,但没有一个人,一首诗,能像《燕歌行》一样深刻打动他的心。

年近50岁的高适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哥舒翰不但让他做了掌书记,还把高适带往长安,在皇帝面前极力鼓吹高适的才能。

而这段时间,也是高适的边塞诗歌创作更为充沛的时候。比较著名的比如这首《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战场有刀光剑影,也有思乡情愁。诗中描述的明月羌笛,无疑是勾起了征人的离愁别绪,梅花何处落,其实也是乡愁无处落啊。

这就是高适的诗歌,雄浑而深远。杜甫在诗中,曾把他与岑参并提。“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思是他们两人成名较晚,而才学堪比著名的沈约、鲍照。所以,后人也就有了“高岑”之说。

事实上,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既有相近之处,细究起来,“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这也和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有关。但不管怎样,高、岑的边塞诗被公认为成就最高。

在哥舒翰身边的日子,应该是高适最为扬眉吐气的时候,他终于遇到了赏识自己的“平原君”。但他没想到,就在不久之后,他很快又面临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择。

七 乱世崛起的高才

公元755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并一路狂杀,直逼到潼关脚下。叛军实力强大,连著名的大将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无法抵挡,他们在洛阳被叛军击败之后,退保潼关。狂怒的唐玄宗认为两人怯敌不战,一气之下把他们同时斩首。一夜之间,被誉为“双子星”的两员大将同时陨落,这几乎也预示了盛唐由此进入衰败的节点。

恐惧加上盛怒,唐玄宗几乎失去了理智。他的第二道命令就是征召哥舒翰守关。

彼时的哥舒翰,因为常年好色贪酒,惹来一身病痛早就瘫痪在床。但唐玄宗完全不管这些,有常胜将军之称的哥舒翰成了他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在唐玄宗的连连催促下,哥舒翰只能被人抬着带兵上阵。

放眼大唐江山,眼前是如潮水般涌来的安禄山叛军,抵挡他的居然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将。这种场面,无论谁人来看,都要一声叹息。但是,唐玄宗的找死之路并没有结束。本来,凭借着哥舒翰丰富的作战经验,守住潼关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唐玄宗一定要哥舒翰冒险出关。结局当然是悲剧的,那位曾在西北民歌中被热情赞颂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英雄,非常窝囊地成了安禄山的俘虏。

至此,三员曾在高适和岑参笔下无比神勇的大将,都悲剧地给人生画上了句号。

永远别说自己常胜,因为,总会有一条阴沟在等着你翻船。

就在哥舒翰挥泪出关的那一刻,高适一直陪侍在他的左右。而他,也亲眼见证了主帅被俘、全军溃败的悲惨场面,那一刻,高适的心都碎了。

当哥舒翰被五花大绑拖在马后,溃败的军队如潮水一样疯狂地各寻出路,高适终于从悲哀的恍惚中清醒过来。那一刻,他做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生选择。

有人说,人这一生的命运早有注定,其实未必。天时地利固然重要,而人的选择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高适和岑参在某种程度上曾面临过相同的命运,那就是当主帅再也无法保护自己,他该怎么办?

岑参的选择是默然返回京城,把所有写过有关封长青的诗歌以及关于边塞的记忆就此封存,强迫自己忘记所有的一切,开始新的生活。而高适没有,其实他满可以借着混乱的机会悄然离开,至少可以保住个人性命。但是他没有,他的选择是,跟随逃难的队伍一路来到成都,并面见唐玄宗,陈述自己所看见并了解的一切真相。

高适的这个举动,完全出自他慨然豁达的天性。哥舒翰曾以“国士”待他,他不得不以“国士”相报。不能让哥舒翰一世英名因为一次失败就此烟消云散。

但高适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义举也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在成都,高适的力陈得到了唐玄宗的认可。最重要的是,他对国家未来的局势见解也很符合当时的太子李亨的观点。于是,高适很快成了李亨——也就是未来的唐肃宗身边的红人。

很快,当太子李亨自行登基,而唐玄宗不得不黯然退居二线的时候,也到了高适人生的巅峰时刻。他被唐肃宗委以淮南节度使去平叛永王李璘的叛乱。之后,又受命参与讨伐安史叛军。短短几年时间,高适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纵观唐代所有诗人,没有一个人能攀越到高适曾经抵达的高度。

八 如果人生只如初见

直扶青云的高适从此就开心畅意了吗?恐怕未必。在他还只是一介落魄游侠的时候,左手写诗,右手执剑。他没有权势,但有无限的梦想。但是,当他有了权势,却发现,自己在意的人,在意的东西一样也无法得到。

在他全心全意围剿永王叛乱的时候,他的家乡睢阳遭遇了安禄山叛军的袭击,城池陷落,全城百姓为此蒙难,而他的众多亲戚也不幸都在其中。不久后,他又得到了曾经的好友王昌龄被一个自负的将领无故棒杀的噩耗。

手握权力,却保护不了想保护的人。更重要的是,当昔日的好友向他求救,他也依然选择了关闭大门。而那个人,就是曾经与他放歌纵马、把酒言欢的好友李白。

安史之乱是盛唐时代的终结,它犹如一场狂风,裹挟着许多人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轨迹。有人把浮萍当成了救命稻草,有人冷静地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根基。很不幸,天才的诗人未必有睿智的政治头脑,李白就属于这样的人。

当潼关被破后,唐玄宗仓皇逃到成都,他打算让自己的皇子分镇各地。当时,高适就力劝玄宗,此计不可,这就是变相地鼓励诸侯各自为政。虽然他的进谏无果,却成功地为自己挖到了另外一个大老板——当时的太子李亨的关注。

结果,事态的发展果然如高适预料的一样。诏令下达后,在江南地区的永王李璘开始招募军队,同时他还聘请了在庐山闲居的李白担任军队的书记官。

也许,最开始李璘也是想诚心诚意地抗击叛军,辅佐朝廷。但随着皇子得到的权力越来越大,他身居江南,粮草丰足,不知不觉,就动了想割据江南,一面为王的心思。

按说,这个时候的李白,也应该能察觉到自己的老板已经与朝廷貌合神离,但他不但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嗅到气味不对就赶紧离开,而是满怀**地为永王创作了《永王东巡歌》组诗,“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诗歌有多精彩,他日后的罪证就有多充分。

不久,李璘正式与肃宗的朝廷分庭抗礼。很遗憾,尽管他号称手握重兵,但很快就被以高适挂帅的朝廷军队打败,李璘和儿子在乱军中被杀,李白也以叛军部属的身份被俘。

此刻的李白,恐怕肠子都要悔青了。说来也让人感慨,号称一代诗仙的人,也曾经多次出入朝廷,在政治上的觉悟却不是一般的差。以至于本来悠闲如散仙的生活被生生打破,反成了阶下囚。

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自己的挚友高适,他觉得高适一定会帮助他。世情就是如此难料,人人都认为能够在此时对李白伸出援助之手的高适,却选择了沉默。他甚至把亲自上门求情的李白妻子都拒之门外。而且,在朝堂之上,也从来没有为李白求过一次情。

这个结局可能会令所有人惊诧。这还是高适么?那个疏阔豪放,为朋友义薄云天的高适?

当然还是他。当年,他一无所有,两袖清风,即使有几个小钱,也随时可以周济朋友,但现在不同了。他有的是此生做梦都不曾有过的权势与地位,这是他花了多少努力和天赐的机缘才得到的!此刻让他再舍弃,又怎么可能!而李白,就是这样一个定时炸弹,如果帮了他,这个叛军部属的身份完全有可能在一瞬间让他失去所有。权衡之下,他只能选择放弃好友。

九 往昔之情,只如雨打风吹去

高适的拒绝让李白伤透了心。据说,在他被郭子仪等人保释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烧掉了所有当年与高适唱和的诗歌。在他被流放到夜郎之后,不仅断了和高适的联系,甚至与杜甫都不再互通音讯,这让无辜躺枪的杜甫十分伤心。即使如此,他还是心心念念地不断寄出诗信,“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不可谓不深情,但李白的情已经被世态完全冷透。或者,让他比较耿耿于怀的是,即使自己与高适已经恩断义绝,但杜甫却没能坚决地和他站在同一阵线上。

这确实是让杜甫非常为难的选择。他也清楚高适与李白之间交恶,也明白当事人选择之艰难,但高适并没有放弃他这个朋友。在高适也被贬谪到四川之后,听说杜甫生活艰难,还时常周济。

760年的正月初七,他还寄诗给杜甫,一边感慨岁数无情,一边吐槽人世艰难。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据说,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泪洒行间,读末终篇”。此时高适年近花甲,杜甫也将近五十。他之所以为这首诗流泪,是读到了好友内心的悲凉。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5年后,高适再度被皇帝召回京城,官职也随之晋升。封渤海县侯,食邑700户,终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永泰元年(765)卒,终年65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