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秋霜折(1 / 1)

742年,唐玄宗将年号由“开元”变为“天宝”。年号象征着君主对于自己治理国家的期待,将自己与历史上的其他帝王区分开来,向天下人宣告,一个属于我的时代到来了。在713年唐玄宗继位之时,第一件事便是改年号为“开元”,开元是唐高祖统一币制所铸钱的名称,意为开国。唐玄宗“以为有开天辟地之象,遂用之”。此时的唐玄宗27岁,青春气盛,年轻有为,为了他的盛世梦想,他实干、勤政,政治上铲除政敌,朝廷上任用贤臣,励精图治,身体力行。在他的治理之下,加之贞观之治的基础,唐朝迎来了开元盛世,晚唐诗人杜甫曾在诗中无限感怀地追忆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国家繁荣昌盛,政治通和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无数君主所梦寐以求的盛世,在唐玄宗这里实现了。开元年间,唐朝的国力达到最强,盛唐也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辉煌的顶峰。

历史的洪流日夜不息地流淌,没有衰,又何来兴?在极盛的顶点走向陨落,是大唐必然的结局。这个转折点的到来,从唐玄宗将国号由“开元”改为“天宝”开始。天宝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经过玄宗29年治理,由他亲手创造的盛世就在眼前,他感到功业已就,陶醉其中,不能自已。政治的松弛带来的,是骄奢之心日益增长,早期的勤政纳谏作风逐渐退化,盛世的繁荣麻痹了神经。唐玄宗罢黜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让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死后,奸臣杨国忠一步登天,唐朝彻底混乱。安禄山带领的胡人军队拥兵自重,总兵力为四十九万人,军马八万余匹,叛变的野心和实力他都有了。边疆战事不断,沉重的军费压在人民身上,人民的生活开始变得困苦。此时的玄宗,听着小人的谗言,拥抱着美人,依然沉湎在盛世的幻梦中。却不知道,他的盛世只剩下一个不堪一击的空壳,物华天宝,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更改国号的这一年,李白四十二岁。盛世的光芒还没有照到他身上,就已经破灭了,而他一无所知。这一年,他更加急切地想要入仕,实现他兼济天下的理想。怀着抱负难以完成的忧思,他登上了泰山。

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飖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稽首再拜之,自愧非仙才。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

——《游泰山六首·其一》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游泰山六首·其二》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目尽长空闲。偶然值青童,绿发双云鬟。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难追攀。

——《游泰山六首·其三》

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云行信长风,

飒若羽翼生。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安得不死药,高飞向蓬瀛。

——《游泰山六首·其四》

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海水落眼前,天光遥空碧。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缅彼鹤上仙,去无云中迹。长松入云汉,远望不盈尺。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终当遇安期,于此炼玉液。

——《游泰山六首·其五》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游泰山六首·其六》

开元十三年(725),唐玄宗率领文武百官,离开长安东赴泰山封禅。当时的李白二十五岁,盛气凌人地来到金陵谒见诸侯,无奈达官贵人都在筹备唐玄宗的大唐泰山封禅大典,无人理会他。十七年过后,唐朝已经不是那个开元盛世,李白也不是年少的李白,泰山依然是泰山,巍峨雄伟地矗立在天地间,雄浑壮阔,神秘百态。李白攀上了泰山,一览众山小。玄宗曾经在这里祭拜天地,受命于天,李白的心中感慨万千。

李白眼中的泰山,不仅是一座雄浑壮丽的自然之山,更是一座奇异可感的神妙之山。是李白所向往的乌托邦在人间的实体形态,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是他梦想中的生命归宿地。为什么是泰山而不是李白攀过的其他的山呢?因为泰山是天下名山之首,“五岳独尊,雄震天下”,伟大而壮美,悠久而博大。“泰山”二字的本来含义是最大的山,通天的山,安稳的山。这座山地处我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黄河下游地区,屹立在海拔相对较低的齐鲁平原,从平原仰望泰山,使人感觉拔地通天,直冲云霄。泰山以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著称,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诗词篇章和碑记刻石,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泰山自远古以来就是古人崇拜的对象,先秦时期,传说泰山神是由世俗之人死后得道而成的,为泰山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从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开始,泰山慢慢演进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符号。天子在这里举行封禅大典,道教最早在这里展开宗教活动,人民把泰山看作是伟大精神和崇高形象的象征。

在李白四十二岁这一年,他的人生即将平步青云的前夕,他登上了泰山。重重峰峦如同一扇扇屏风,在眼前次第展开,昔日玄宗封禅时开辟的御道豁然出现。这条御道萦回曲折,隐没在涧谷之中,李白踏上御道,遥想当年天子驾着马车,后面跟着文武百官长长的车队,从碧绿峰峦间穿行而过,气势如虹,威震山河。恍然间,仿佛听到群臣呼喊万岁的声音依然回**在山谷,但车马曾经留下的痕迹,如今已经布满青苔,眼前只有永恒的泰山。

眼前的泰山雄壮诡奇,走在御道上,移步换景。瀑布从高耸的山峰上奔流而下,不见飞溅的水花落峡谷,只闻湍急的水声如雷贯耳。伴随着风吹动松涛阵阵,仿佛身处暴雨的海边,激**起心中的波澜。向北眺望,座座峰峦形态各异,悬崖峭壁向东倾斜,奇崛壮观。山下的涧谷里,大大小小的岩洞镶嵌在崖壁中,巨石宛如一扇扇石门,将岩洞封掩起来,大地深处升起云烟,弥漫在山谷中,沉雷滚动,仿佛云和雷都是从地底冒出来。李白攀上高处,眺望海上的神山,眼前竟然浮现出神仙们居住的金银台。他感到无比舒畅,身与心全然融化在这无垠的宇宙中,神思翻涌,襟怀坦**,诗人不禁张开双臂,在南天门放声长啸,引来清风万里吹入胸怀。

李白站立在云蒸霞蔚的泰山之巅,开启了他的仙游。四五个美丽的仙女飘飘袅袅飞下九天来,对李白嫣然一笑,捧给他盛满流霞的玉杯,似乎仙女也知晓李白的出世之心,邀请他与她们共同修行。李白稽首一再表示感谢,但他的心中还有尘梦未完成,知道自己达不到修行的境界,只好羞愧地谢绝仙女们的好意。李白在仙山中尽情漫游,见到了各路神仙。清晨,他骑着白鹿在山中遇到一位仙人,仙人给他留下鸟迹书,上古的文字让他茫然不已。偶遇梳着高高云鬟的仙童,竟嘲笑他学仙太晚。夜晚降临,仙人们在夜色中吹笙起舞,仙衣轻盈飘转,让李白流连忘返,不愿清晨降临。他伸手想摘下匏瓜星,却误摘了织女星,天还是亮了,仙境消失,五彩祥云飘**在晨曦之中……畅游于泰山的仙境之中,李白胸怀开阔,他感到宇宙小如草芥,世事轻如云烟,他的灵魂与壮丽的泰山融为一体,在天地间轻轻呼吸着。

一旦天亮,仙境就会消失于晨光之中,眼前的幻境,并不是他的归处。李白一边沉醉,一边清醒。只有泰山是真实的,它矗立在这里千万年,看着繁华如同云烟一样升腾、消散。李白的幻梦破灭了,他看清了泰山并不是他的乌托邦,只是一座被赋予了无限意义的山。这座山高大而静默,用一片无垠的废墟,回应着他狂热的幻梦。

李白用尽毕生苦苦追寻的,不是仙山,不是道教,也不是官爵,而是虚无缥缈的远方。远方有着无限的**。它具有不确定性,朦胧而不真切,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远方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现实之外,一旦有了实体的形式,就是它破灭之时。远方意味着永远在路上的生命状态,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漂泊。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李白面对仙女的邀请无动于衷,在徂徕山中隐居不下去,却执着于在凡尘中追寻功名。因为功名只存在于他的幻想之中,还未被他变成现实。而仙境他知道,本来就是一场虚幻。

李白梦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就是鲁仲连那样的人。李白在泰山遇到友人鲁颂,在他离鲁之际,作诗为他送别,他在友人身上看到了鲁仲连的气度,抒发了一番对于鲁仲连的钦慕向往之情。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别鲁颂》

鲁仲连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说客,他口才超群,谈锋机警。《史记》上如此记载:“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他以善变和谋略出名,却不肯做官任职,一生保持高风亮节,最后隐于东海。他一生的事迹主要有两件,一件是在公元前258年,秦国为了达到称帝的目的,大肆进攻,扩张疆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此时的鲁仲连在赵国游学,他挺身而出,强调尊秦为帝的危害,替赵平原君说服了魏将新垣衍,打消了尊秦为帝的举动。他反对的是秦的暴政,秦一旦为帝,他宁可赴东海而死。另一件事是公元前284年,燕率吴国联军齐扫齐国,齐国广大地区惨遭沦陷,五年后,齐国进行摧枯拉朽的战略大反攻,剩下狄邑成了一块怎么也攻不下的硬骨头,鲁仲这时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入城中,在信中分析了一番利害关系,燕将罢兵而去,齐国顺利攻下了聊城,鲁仲连以箭书退敌百万兵。齐王想要封给鲁仲连爵位,他听后却潜逃到海边隐居起来了,从此不知所踪。

鲁仲连被后人尊称为鲁高士,是李白的精神偶像和寄托,他一生为鲁仲连所作的诗文有十多首,这首《别鲁颂》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在李白眼中,让伟大帝王都顶礼膜拜的东岳泰山,都不如侠客鲁仲连的气节之高。即使秦军千军万马,也敌不过胸怀正气的鲁仲连的三寸不烂之舌。李白在鲁仲连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无限向往。他想要成为鲁仲连一样独立天地间,豪情满怀,伟大而崇高的侠客。他们精神高尚,弃金钱为粪土,视富贵如浮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一身浩然正气,为不平之事伸张正义之舌,谈笑间建立伟大功勋,让有权势的人也为之折服,最后功成身退,飘然隐去,留下美妙传说在人间。

这就是李白梦寐以求了大半辈子的愿望,李白认为自己与鲁仲连一样,有着超凡的济世之才、功成身退之志与独立不倚的人格,他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像鲁仲连一样建立一番伟业,然后退隐江湖。他是一个纯真的理想主义者,热烈地期盼着梦想成为现实的那天,但他的年代不是鲁仲连的年代,他也并不如鲁仲连那般精通势术,直到头发花白,年华蹉跎,仍然放不下心中的执念。

李白单纯而狂傲,追逐着一个难以成真的幻影,幻影对他构成了永恒的**。他相信自己可以无往不至,无所不能,但现实时时击打着他,提醒他不要太过沉迷。他不予理会,他处于自己的世界中,这个世界独立而完整,天地万物皆小,精神大于一切。游走于现实与梦境之间,李白痛并快乐着,这是他活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