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不起故园情(1 / 1)

洛阳同长安一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历史上是十三朝古都,历经了繁华与沧桑。唐朝年间,洛阳是唐朝的东都,首都长安的陪都,壮丽繁盛的洛阳与长安堪称“双子”名城。由于长安漕运不便,帝王将相经常“就食”东都,隋炀帝、武则天更是以洛阳为实际的统御中枢。“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鲙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十八岁的王维到达洛阳,便被洛阳的纸醉金迷所倾倒,李白到达洛阳时,自然也是心中豪情激**。

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鬉。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结客少年场行》

李白所向往的侠客生活,在他抵达金陵、长安时,都曾流露出来,在洛阳也是如此。他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侠士,剑术高超,雄姿英发,穿着珠袍锦带,腰上佩戴匕首,骑着眸子金黄、黑鬃光亮的骏马,在街市上驰骋穿梭,饮酒作乐,快意恩仇。李白梦想着,自己能够像大侠荆轲一样气势如虹。但此时的他,就像是白白命丧秦宫的荆轲一样,没有得力助手的帮忙,在错误的时机里迎难而上。徒有豪情是不够的,李白为荆轲的结局感到惋惜,而他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一个他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呢?春和景明,繁华的洛阳城灯火辉煌,牡丹盛开,倾国倾城,李白的心中却满是哀愁。

在洛阳,他结识了新朋友元演和崔成甫。春日百般好,良辰美景李白无心观赏,他对于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浓。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李白客居在洛阳城,他心事重重,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忽然,一阵缥缈的笛声断断续续传来,随着春风散满了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让他无处可逃。笛声悠远,万物静默,沉睡的洛阳城都被笼罩在了一片忧愁之中,只有李白与吹笛人醒着,听着这哀伤婉转的曲子,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今夕何夕。李白听出了这首曲子是送别曲《折杨柳》,他仿佛看到离别时候的杨柳依依,妻子折柳与他,垂泪不语。华丽的洛阳城,仿佛是一座没有心跳的空城,这个地方与长安一样,也不属于他。看来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秋天,李白离开洛阳,经过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返回安陆。远离城市,李白又回到了他最亲切的大自然中,青山连绵,水天一色,洗去了他满身的尘埃。

朝涉白水源,暂与人俗疏。岛屿佳境色,江天涵清虚。目送去海云,心闲游川鱼。长歌尽落日,乘月归田庐。

——《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

他像一个归家的游子,享受着自然赠予他的安宁。寂静的青山云雾缭绕,安静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中,一颗喧嚣不止的心终于缓缓地,缓缓落下了,接着像一尾鱼一样摇摆着尾巴,在水中自由自在游**了起来。被压抑已久的心,终于慢慢苏醒。他的挚友月亮又回到了他身边,与他形影不离。太阳落下了,月色弥漫,夜幕降临,李白迈着匆忙的步伐归家,他感到脚下变得越来越轻快,几乎就要飞起来了。

这时候他有一丝犹疑,那个尘世中的有妻子等候的小屋,真的就是他的归处吗?回去之后,脚步就能停歇了吗?不会有任何的不甘心吗?李白是无法回答的,他已经又一次到了穷途末路,回家是唯一的选择了。

冬天时李白终于返回安陆,却得知岳父许员外已经于去年病故。他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妻子,她的容颜依然美丽,却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与操劳中平添了几分憔悴,李白深深歉疚。他是爱着妻子的,从他那些情意绵绵的情诗中可以看出,但他能为妻子做的,也只能到这里为止了。选择了这样一位诗人作为丈夫,妻子被注定了要一直付出,哪怕只能得到寥寥的回应。但她甘愿如此,为他燃烧青春,无怨无悔。

回到家中,李白的隐逸之愿,在这时又变得强烈了起来。李白在洛阳结识的朋友元演到了安陆,邀请李白同游安陆附近的随州,去拜访在苦竹院静修的道士胡紫阳,李白欣然前往。

胡紫阳九岁出家,在仙城山静修,十二岁时,就已经掌握道家的辟谷功法,能够多日不吃东西。“辟谷”即不食五谷,是道家的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方式,源自《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之后,道士们纷纷模仿,把不食五谷当作仙人行径,乞求能够长生不老。

胡紫阳少时便已经练成辟谷功法,可见道术之高明。在20岁时,他开始四处游历,与各地高人交流切磋,拜天师李含光为师,潜心学习修练,终成一代大师。学成之后,胡紫阳回到随州,修筑了餐霞楼,服食朝霞之气。他声名远扬,几千人前往他的住处拜师学习,不乏随州周围的一级官员。李白的好友元丹丘,也是他的三千弟子之一,经由元丹丘推荐,李白与元演得以与胡紫阳相见。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李白听说,紫阳真人是在仙人名录中挂了号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能够长生不老的仙人。呼吸真气,吟诵仙词,居住在蓬莱仙岛般的高楼上,白鹤是他的坐骑,载他飞往天庭。心灵与自然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嵩山他没有寻觅到传说中的焦炼师,但在随州如愿见到了胡紫阳,李白心中的激动与钦佩,可想而知。他热切地表露自己的心愿,希望真人能够赐予他金丹妙药,让他也能一同飞往天庭,远离人间,长生不老。

胡紫阳见到李白和元演,十分高兴,在餐霞楼设宴欢迎他们,并邀请了随州最高级别的官员汉东太守作陪。李白在后来送给元演的诗《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回忆了这次相会:“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席间觥筹交错,一片欢声笑语,紫阳真人邀请李白吹笙作乐,餐霞楼上顿时仙乐鸣响,婉转如凤凰啼鸣,太守趁着醉意,翩翩起舞起来。李白在酒醉中睡去了,醒来才发现自己枕着太守的腿,身披太守的锦袍。

人间的欢愉,是无论如何都享受不够的。天地悠悠,人生短暂,古人对于生命的认知有限,平均寿命比现代人要短得多,死亡意味着一切灰飞烟灭,宇宙的神秘让他们对死亡感到恐惧。于是古人尤其是皇帝,推崇道教,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结交真人,利用各种自然材料作为原料,炼制仙丹,希望能够延长生命,尽可能多地享受现世的荣华富贵,但多数都因为中毒而丧命,比如东晋晋哀帝,唐朝唐太宗。

李白也是长生不老术的爱好者,他热爱自然,热爱人间,最爱自己的生命。不管曾经遭受多少挫折磨难,与死亡相比,都是不足为道的。在死亡面前,万事万物都值得留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加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对道教也越来越痴迷。后来,他接受了道箓,并开始炼丹。精神的流芳百世,不如肉身的真实存在。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李白告别紫阳真人与元演,回到了安陆。

十年后,唐玄宗天宝初年(701),极力推崇道教,胡紫阳受皇帝的诏令入宫,却不为其他术士所容。他请命皇帝回归故里,在途中,胡紫阳去世了,享年62岁,他并没有长生不老。李白为他写了碑文。

先生含弘光大,不修小节。书不尽妙,郁有崩云之势;文非夙工,时动雕龙之作。存也,宇宙而无光;殁也,浪化而蝉蜕。

——《汉东紫阳先生碑铭》节选

李白从紫阳道人学道,结为神交。他难以忘怀紫阳道人对他的情谊,他认为他的死就如同蝉蜕成蝶一般,摆脱了尘世的纷扰,翩翩飞入仙境中,在另一个世界里延续生命。友人只是归去了属于他的地方,那么就暂时放下悲痛,给他以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