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
在二十四岁这年春天,李白告别了匡山,开始远行。陪伴他的,只有一把剑,一个装满书的行囊而已。大千世界如同一个潘多拉盒子在他面前,等待着他去开启,带着一身少年人的锐气,他豪情满怀,无所畏惧。
成为一个四海为家的游侠,是他自小的愿望。骨子里对自由的向往,对父亲行侠仗义的崇敬,以及他所降生的那片辽阔西域赋予他的气质,都让他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的道路。临行的时候,也许有几分不安,对熟悉的一切依依不舍,但这些都不能让他的脚步停歇。
匡山在他身后静默着,目送着少年远去的背影。月光一路伴着他,似是在悉心叮嘱。此去一别,何日归来?少年步履不停,不曾回头。
沿着四年前曾走过的路线,李白从江油一路南下,到达成都,再到峨眉山。相比于第一次到达这里的激动、忐忑,此时的李白平静了许多。
他在峨眉山盘桓了月余,这年秋日,乘船沿平羌江东下,经由嘉州到达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
人依水而生,对于河流的感情,是一种生命原始的依恋。李白坐在平羌江飘摇的小舟上,故乡的水,汇入平羌江再向东流去,他在水上晃**漂泊,他与故土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上岸着陆之时,即是踏上了一片新的土地,与故土的关联,也就正式被割裂了。
李白乘坐漂泊的小舟,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沿途路过峨眉山。秋风萧瑟,半轮秋月悬挂于峨眉山上,冷清寂寥。月亮的影子,映入平羌江水中,随着江水流去。经由三峡,这段旅途的目的地是渝州。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勇敢少年,独自漂泊在陌生的江面,月亮已不是故乡的月亮,却如故人一般亲切,默默伴他走着这段孤独的路。秋凉如水,路途漫漫,他思念着家乡的一切,温柔的月光,春日的青山,熟悉的旧居,山中的旧友。启程时的万丈豪情、踌躇满志,在这样安静的夜里,都沉寂下来了,月光无言,小舟在江面漂泊,抵达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站点,那一片故土已渐渐远去,少年忽然品尝到了思乡的苦涩。
李白最思念的,是故乡的一轮明月。那一轮明月伴他成长,以皎洁的光芒,照着他在深夜练剑、读书,让他从不孤独。当他怀念起故乡时,以月亮指代了故乡一切令人留恋的人事,也让他的诗句,像月光一样空灵清朗。
短短的四句诗中,李白用了五个地名,美丽的地名与诗的意境相融,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这是他构思的精妙。从峨眉山,到平羌江,再到清溪,经过三峡,抵达渝州。读诗时仿佛是跟随李白漂泊在江上,途经了一个又一个地点,在旅途辗转中看过了一路的风光。故乡已遥远,归处在何处?前方等待他的,是怎样的命运呢?飘摇的小舟上,他开始了半生的漂泊,或许无所畏惧的李白也曾有过些许茫然。
小船靠岸,抵达渝州。
李白自小生活的巴蜀之地,是一个盛产民歌的地方,他常年生活在深山中,不迹城市,接触到了大量民歌。这些民歌旋律优美,清新质朴,明白如话,打动了李白。他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民歌的影响,从民歌中汲取了养料。在他四处旅行时,他一边漫游,一边学习各地有特色的民歌,并融入自己的创作,比如行至荆州的《荆州歌》,行至越中的《越女词》,行至襄中的《襄阳曲》。
到达渝州之后,李白被当地民歌吸引,便跟随当地人学习。模仿巴女的口吻,李白写下了五言绝句《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巴女词》
巴水边,一位女子正与丈夫依依惜别,丈夫大约是要乘船东下去经商。尽管心中万分不舍,离别的时刻还是到来了,多么希望时间走得再慢一些,江水却毫不留情,急如快箭地奔流着,船儿顺着江水漂流,疾行如飞。万千心事还没有来得及说,丈夫乘坐的小船,就消失在江水的尽头了。十个月的时间,船儿也许会走过三千里,可何时你才能归来我身边呢?小船早已不见,江水依旧奔涌,巴女默立岸边,落泪如雨。世事难料,这一别,也许你我就是生离死别了,我从此无依无靠,孤独度日,只盼你早日归来。
李白在江边,目睹了这一幕,巴女柔弱悲伤的模样让他也惆怅了。这一幕是常常会上演的,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别离。江水无情,却能拆散有情人。
李白深深同情着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辛酸,他不是以旁观者的角度,而是直接以巴女的口吻,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李白没有直接描写巴女不忍离别的复杂心情,而是写巴女望着流逝的江水,疾行的小船,问着丈夫,十个月后你已经离我三千里,归来的日子,也可以计算吗?离人已去,自然是没有回应。这首诗像蜀中的民歌一样明快自然,朴素简洁,不事雕琢,情感自然而然,读完却让人感受到巴女的无限惆怅。
虽然已经是盛世,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的人民在遭受苦难,李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年轻的李白想着,他们与我是同胞,却过着苦难的日子,这正是我要用我的能力去改变的,让他们能拥有从容安逸的生活,享受到太平盛世的福祉。
可以说,李白所追求的,正是这些劳动人民的生活幸福。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与老百姓没有阶层的距离,碎叶的流民,匡山的村人,他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苦难,同情他们的遭遇,他的理想日渐坚定。
只是,仅仅寄希望于政治,并不能让黎民百姓从此免于苦难的折磨。一个人的力量抵抗不了历史的洪流,李白却为此努力了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