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让这个年纪的少年所心动的,也许是游戏,也许是花鸟,也许是美人。而李白独爱月亮。
蜀地秀丽的山川催生了李白的诗情,他未满十五岁,才华初显,写下了他人生的第一首诗,他与月亮的羁绊,由此而始。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初月》
这是一个月色清朗的夜晚,少年李白漫步在西园,赏月吟诗。月亮渐渐升出水面,露水打湿了花瓣,月光如仙子,踏花而来,楚楚动人。秋风起,将云吹得变了形状,江水悄悄地漫上了岸边,卷起细小的浪花,凉风扑面,连眉毛都染上了寒意。忽然,风吹来了客船上的乐曲声,在夜色中悠远而渺茫,曲是欢乐的曲,李白却听出了哀愁,他想着,戍守这里的战士听到乐曲,该起思乡之情了吧。月光下,少年临风而立,他与月亮共同倾听着乐曲,分享着夜色的宁静与美好,向月亮诉说他年少的心事。
他热爱美好的自然,也怜惜凡人的苦痛。与月亮一样,他见证着,倾听着,月光无言,默默给他以力量。
少年心向月光,它清冷,光辉,圣洁,似他的一位知音。他也想成为月光,这般的明净,透亮,纤尘不染。他有一颗月亮般的心。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雨后望月》
月亮是一位佳人,李白比任何人都要怜惜她,想要守护她。大雨过后,风把雾气吹散,推开窗户,一轮峨眉月从东方冉冉升起,好似舞台缓缓揭开了幕布,美人温柔似水,光辉照人。夜深了,秋霜铺满大地,长江如白练横在天边,江水向东流逝,奔流不止。月亮初升时,照入山间,泉水被月光照得透亮,月亮升起后,就连海水也变得晶莹透明。因为怜惜这美丽的月亮,诗人再难入眠,吟诵月亮直到天明。
李白对月亮的情结,是自小就有的。我们读他在少年时代为月亮而作的诗,满篇都是他的赤子之心。此时的月亮,是明净美好的,充满了少年李白的向往,月光如花瓣般洒落,触动诗人的心弦,奏响一曲又一曲心之音。这是一位少年对于自然万物最赤诚的热爱,最纯粹的温情。
伴随李白成长的,始终是同一轮月亮,只是时间流逝,人在变化,如果月亮知晓李白的深情,恐怕也会老去吧。
十五岁这一年秋天,李白离开清廉乡,背起行囊,来到了大匡山山脚下的大明寺,在这里,度过了接近十年的求学时光。
匡山风景清幽美丽,适宜读书。李白在这里系统学习了《诗经》《楚辞》、乐府等诗歌名著,他的诗歌风格在这一时期形成并走向成熟,这里也是李白的隐居之始。
李白为什么独爱月亮,为什么要到深山求学呢?这要追溯到他毕生的信仰——道教。
在回答“人从哪里来”这个亘古的哲学问题时,春秋时期,老子把“道”这一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作为宇宙本体和万物规律,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道”为核心,建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道”在人间的化身,就是“神仙”,“神”指先天自然化生之圣,“仙”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
道家认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于是出现一批与天、地、日、月、星、山、河等自然之物相对应的神灵。根据“一切有生皆含道性”,道教中又有一大批与花、树、龙、蛇、狐、龟、鹤等动植物相对应的神灵和仙真。进而又根据“一切有情皆含道性”,修真得道的“真人”成为道教中神仙的主体,这也是李白的毕生追求。
老子认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因为“道”的作用,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也就是阴阳转化。所以,老子崇尚“无为”,即是顺其自然,合乎天理,让“无为”转化为“有为”。人生在世,不需要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逍遥也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用于治国上,则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使民无知、无欲,回到一种无矛盾的境界。
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他的学说与老子相比,没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政治目的,庄子提出了“逍遥处世”之说。在庄子看来,天地万物本自为一,人要回归本源,回归道,就要与天地的本源合为一体,这样才能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超脱,天地万物,都是以人的精神层面的方式而存在的。庄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达到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玄妙意境,成为古代诗歌的最高追求。
东汉年间,张陵在四川成都市大邑县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尊其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基本经典,改巴蜀“五斗米教”为天师道,道教正式创立。
隋末,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争夺天下,为了抬高门第,巩固民心,利用与老子李耳同姓的巧合,称老子为唐王室的祖先,将道教奉为国教。由于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道教在唐朝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大力推崇道教,兴修道观,道士地位大大提高。到唐玄宗时期,道教发展到全盛。李白生活的时期,当政的唐玄宗就是一位醉心于道教的皇帝,在开元九年(721),玄宗迎茅山派第十二位传人司马承祯到皇宫,亲受法箓,成为道家皇帝。
李白的家乡四川,就是道教的发源地。四川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形为盆地,既有雄伟险峻的山川,也有平缓秀美的平原。丰富的物质基础与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道教在这里一经产生,就获得了生长的土壤,并进一步茁壮发展。
四川的秀丽风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相宜的,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云雾缭绕,带着几分神秘色彩,仿佛是因为仙人的存在,锦绣山河才会美得如诗如画,山已不是山,是神的化身,让人心生敬畏。
李白在清廉乡长大,从小受着道教的熏陶。作为道教的发源地,在清廉修道的道士自然不少,与道教有关的宫、观遍布此地,修仙之风颇浓。
李白去往匡山,就是要去寻找他自小就向往的山中的神仙。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寻雍尊师隐居》
苍翠的群山高耸入云,使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不知今夕是何年。深山中有雍尊师居住,李白慕名而去。
攀登山路的过程是辛劳而有趣的,山中雾气升腾,弥漫了丛林中的小道,不得不拨开重重的迷雾,才能找到前人踩出的古道。耳边传来泠泠水声,爬得累了,便随意地依靠在山石中,让潺潺的流水声冲刷了疲倦,留下的只有浑身的舒爽,再满怀希望地继续攀登。
不知爬了多久,忽然迷雾散尽,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原来是雍尊师居住的地方到了。映入眼帘的是开得洋洋洒洒的繁花,在花团锦簇之中,卧着一头青牛。高大的松树环绕着房子,白鹤静静地在一旁睡着了,好一处清幽静美的居所。上山所受的辛劳,顿时烟消云散了。
李白前去与雍尊师攀谈,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已经是日暮时分。李白只得下山,原路返回。傍晚的雾气更深更浓了,还带着凉意,雍尊师的话,还言犹在耳,李白独自走着与来时同样的道路,却是不同的心情,来时充满期待,走时若有所失,仿佛上山时时间停止了,下山后才重新开始流动,一切如梦似幻,让人分不清何处才是现实。
这是李白所向往的境界与生活,隐居山中,有松树繁花环绕,与青牛白鹤相伴,远离人间烟火,悠然度此余生。悟道炼丹,在某天羽化而登仙。当然,李白的志向不止于此。他想要超脱凡俗,却始终被困于凡俗之中。道教给他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一种心灵的寄托。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一个春天的清晨,李白漫步在戴天山下,忽然听到淙淙流水声,李白于是顺着溪流而上,想去寻觅丛林深处的人家。
上山的路途中,李白隐约听见犬吠,有房屋出现了。一片桃花开得正盛,沾上了清晨的露水后,更显灼灼芳华。这里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所居住的应该是戴天山的道士。
已是中午时分,李白在林间小道行走时,常常看到麋鹿出没,可见这里是极静之地。奇怪的是,午时并没有听到道院敲钟的声音,只有潺潺的溪水声传来,衬托出林中的静谧。道士是不是不在家?
李白一边思忖着,一边向道院走去,环顾着四周的景色。没有见到道士,只看到苍翠的绿竹与碧峰上的飞泉。翠绿的竹与青色的天空几乎融为了一片绿色,雪白的瀑布悬挂在碧峰之上,一静一动,一绿一白,相映成趣,这应该就是溪流的源头了吧?找到了源头,却没有找到想见的人。
李白心有不甘,询问邻人道士的去向,无奈问遍了邻人,他们都不知道道士的影踪。经历了这一路的曲折,最终还是没有如愿见到道士,李白倚靠在松树上,惆怅不已。
从满怀希望而去到满心失望而归,李白把这种细腻婉转的心情写得极隐晦。所描写的,只是一路所闻的溪水与犬吠,所见的桃花与麋鹿、绿竹与飞泉,一派山中幽静宜人之景。只有标题点出了这趟行程的因缘,读到结尾,方能忽然感受到诗人寻人不遇的怅然。
每一次进山,李白都是怀着激动的心情而去的,隐约听到山上有人家,便想去一探道士居住的世外桃源,目睹道士的仙风道骨,与他交谈。但并不是每一次寻觅都有结果,道士行踪不定,李白的期望常常落空。
但李白仍然能把每次的行程,都写得美丽婉转,让人如临其境,那是李白所梦想的桃源之地。这些年少时在山中寻访道士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当他后来在仕途屡屡碰壁,心灰意冷之时,出世隐居的念头就会冒出来,当个无忧无虑的神仙,多么逍遥自在,他一生都向往着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