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成立之初存在太多的问题,几乎没有外人看好这个合资企业的发展,即使它得到15亿美元的投资。在沼泽地上建起的这家合资工厂,以国际标准培训中国工人,两年后要向中国市场推出一种每辆成本4万美元的轿车,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800美元。这能行吗?
但事实表明“能行”。投产第一年,即去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就销售了2万辆“别克”轿车,是最初目标的两倍以上。该公司公开称它得到的利润是7500万美元。最近该公司又推出包括一种小面包车在内的两款新车型。
尽管上海通用汽车公司也遇到很多问题,但它的成功已被记入教科书。在中国,中美合资企业是如何在掺杂政治因素的美中贸易争论中成为典范的?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企业,是同中国沈阳合作生产小型货车。那家合资企业是在1991年建立的,但在1996年就解体了,仅生产了300辆汽车。
如果没有当时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克·史密斯的坚持,同沈阳的合作可能是该公司在中国最后的合作项目。尽管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开拓没有成功,但1994年史密斯还是同中国副总理李岚清坐在一起,讨论该公司如何能在中国取得成功的问题。中国方面提出的条件毫不含糊:双方必须签订长期的合同,美方应该向中国转让技术,同时让中国雇员进入高层管理部门。总之,通用公司将不得不像一个中国企业那样运作,用史密斯的话说就是它必须为中国人着想。
谈判核心问题是合资企业的各种条款。在一年时间里,通用公司副总裁菲尔·默托和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副总裁一直在谈判关于供货者、生产和培训等协议的详细内容,以及所有涉及建立一个汽车生产厂的细节问题。他们几乎天天在上海华山路的一间小办公室里讨论——应该说是争吵——16个小时。
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很快合资汽车厂就奇迹般地出现在上海浦东开发区,一片140公顷、没有公路、电缆和排水设施的沼泽地。1997年1月它开始生产第一批轿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仅是通用公司的工程师们——第一辆轿车在1998年12月16日就下线了。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说:“诚如美刊报道的,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给了我们巨大帮助。”1998年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成为该市最受重视的合资项目。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的每个雇员必须接受至少375小时的培训,60%的班长被送到海外通用汽车公司的工厂学习。他们学到的一件事是:美国设计的“别克”轿车不适合中国人使用。因此,他们重新设计了适应中国市场的“别克”车。
今天迅速发展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成为上海为吸引更多外资的示范企业。它平均每天要接待600多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