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变冷(1 / 1)

北京时间星期日下午的3点半,也就是美国炸毁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后的34小时。在北京的萨瑟大使曾试图与北京方面进行电话联系,但是谁都不接电话。于是他焦急万分地接通了他在华盛顿的同行——李肇星。他恳求这位中国驻美大使与北京的官员进行联系,要求增派更多的警力。在半夜被吵醒的李大使带着睡意表示会尽其所能。

美中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到此结束。不到一年以前,克林顿总统和江泽民主席还在北京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站在一起诚恳地表达彼此的不同意见。可是现在,江却拒绝接听克林顿打来的电话。“毫无疑问,”华盛顿的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说,“这标志着两国关系降到了自1972年以来的最低点。”当奥尔布莱特前往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道歉时,李大使让她在接待室里干等了20分钟,然后告诉说他正忙着“接受来自全世界的吊唁”。

数月以来,国会议员们一直在攻击中国的人权、核间谍以及贸易问题。《纽约时报》在周末刊出了一则报道,称中国准备部署一种新型导弹,核弹头的设计就是基于偷窃而来的美国技术。但是这些反华的言辞大部分是偏执不可信的,其目的是对克林顿政府发难。但是国会的气氛非常有害,因为没有人敢为事情的另一方说话:为什么美国的利益所在是接触,而非疏远中国。4月,朱镕基访问美国时,做出了一系列让步以争取得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许可。但克林顿透过他的肩膀看了看国会,最终回绝了他。既然现在中国的反美情绪如此高涨,那么朱镕基要推行他的改革就尤为艰难了。

特别是美国做出的不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对中国造成了伤害,其产生的影响将长久困扰白宫。对于中国人来说,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更容易地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但北京冒着风险做出了让步,其中包括对美国农产品和电信公司更加开放。

现在,使华盛顿的决策者——以及驻华大使——感到真正震惊的是反美的仇恨情绪在普通中国人心里那么深。这次轰炸事件成为愤怒爆发的导火索。在北京,外国人被要求出示国籍;在广州,学生们聚集在市里反帝纪念碑的周围吃“克林顿饼”——一种点缀着用糖衣做成的纳粹十字标志的小面包。

即使是熟悉西方的学术机构也相信,在这次贝尔格莱德的轰炸事件中,美国是有意践踏中国主权。“美国在世界上需要敌人,以解决他们自己国内的问题。”潘文国说,他是上海复旦大学国际中国研究中心的前负责人。没有人认为轰炸事件是一个仅仅通过简单的道歉就能够原谅的错误。张野白表示:“在事态改善之前,我们不得不等(美国)新总统产生。”此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美关系专家。

克林顿从去年6月份由尊贵的客人变成了现在人人唾骂的坏蛋,这一转变可谓骤然发生。在中国大使馆被炸的第二天,他正在俄克拉荷马州视察飓风造成的损失。当时,他停下工作表示了“遗憾和深切的哀悼”,但却没有道歉。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麻木不仁的失误表现,因为他们数十年来一直对日本政客玩弄文字游戏拒不为自己国家的战争侵略行径道歉而不满。

但是从轰炸事件释放出来的怒火却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美国力量在处理全球事务时所处的优势地位,使中国无能为力。1972年,尼克松在去中国与毛泽东进行历史性会晤的途中,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几句话:“他们想要的:1. 建立世界范围内的信任;2. 台湾,把美国请出亚洲。”25年过去了,中国依然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而美国依然是无处不在的恶棍,它指责中国的政权,向台湾提供军事援助,在日本和韩国保留8万驻军。现在,那些示威者接受了这么一个假设,即美国力图搞垮中国。“这就是因为中国还不够强大,”一位姓王的21岁北大学生表示,“我们必须联合起来让中国更加富强。”

朋友还是敌人?除非双方采取迅速的修补工作,《纽约时报》的文章称,一位白宫官员说:“否则这一悲剧事件有导致中美关系陷入绝症的危险。”当北京的抗议活动逐渐消退时,新闻媒体依然不断发表抗议的言论。

但是,中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仍然离不开美国,所以它也不愿意长时间与美国保持如此僵化的关系。尽管中国早些时候中止了与华盛顿在有关人权和武器控制方面的合作——北京对这两件事本来就很感冒——但是中国政府仍然表示它将继续与美国进行有关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到了星期三,示威者停止了对大使馆的包围,而萨瑟大使终于可以在3天后第一次走出被砸烂的大楼。但就在工作人员才刚刚开始清理那些碎玻璃、石块和其他瓦砾碎片时,大使馆被通知将继续关闭、暂停办公,以进行进一步观察。而尽管江泽民主席终于在星期五接听了克林顿的电话,但没有人能预料美国和中国需要多久才能从泥坑中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