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位于长江口的特大城市,曾经被人们喻为“东方的巴黎”。目前,它正在改变着昔日拥挤、喧闹的局面,要以中国现代化的中心再次展现它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设想将上海这座拥有1300万人口的特大港口城市作为火车头,拖着中国的中部和西部跨进21世纪。
在中国,实际上在整个亚洲,人们都在兴奋地谈论着上海的改革。外商投资像潮水般涌入这座城市,建设工程遍及各处。顺着南京路走一趟,你就会发现这条超负荷的商业街已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商店经过整修和扩大,加上漂亮的陈列品,完全可以和香港商店的橱窗相媲美。面貌一新的“新新”理发厅,每天要接待400位顾客。
在这个大都市,现在企业改革之风正从大街吹进小巷,从城市吹向农村。上海的房地产正在迅猛发展,旧房改造工程也在加快步伐,家庭经营小商店和私营商店面貌焕然一新。市中心淮海路高级音像器材商店的售货员说:“这里的人乐意花钱买享受。”他们也疯狂地在抢购股票。上海证券公司是全国仅有的两家证券公司之一。自1月份以来静安公司股票指数已上升了153%,海外投资者则抢购对外商发行的用国际硬通货购买的B股股票。
变化最大的是上海滩,这里曾经作为国际租界被欧美列强统治了长达100多年之久,直到1949年才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即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些老商贸大楼仍然是这个城市的主要景观。但现在建设工人正在加宽马路,延长堤岸并种上花草。
上海作为亚洲商业中心的港口和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只有控制人口和减轻污染才能振奋人心,改变面貌。目前,横穿黄浦江进入浦东的工程正在加紧进行,这里将被建设成为东方的金融中心。浦东是杜月笙的出生地,这位臭名昭著的大烟贩子曾经是中国商界和黑社会的巨头之一,二三十年代“青帮”的首领。
今天上海的浦东沿岸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浦东将建立一个35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人们对此信心十足。如果说外滩象征着昔日上海的荣耀,那么浦东将是上海繁荣的未来。上海市长黄菊满怀信心地说,他希望上海再次成为全国和国际上的金融中心。浦东将作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这一占全国人口1/3的龙身。
这是项巨大的工程,浦东很可能难以实现,这项工程原计划投资100亿美元,现在看来可能要花600亿到700亿美元,约需10年时间才能完成。
这些数字足以使任何一个投资者望而生畏。尽管如此,一系列大桥、公路和现代化建筑正在浦东拔地而起,并且得到北京的赞誉,还出人意料地得到了中央的财政援助。邓小平的讲话要求全国全力以赴实行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上海这匹战马迈动步伐,带动中部地区。
自1978年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以来,并不是所有地区都享受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外商投资主要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是在南方而不是中部和北方。结果许多农村和边远地区仍然处于艰苦条件下,而靠近香港的珠江三角洲和面对台湾的福建省沿岸地区则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邓小平于今年1月份巡视了南部沿海地区,并就广东省特别是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接着北上,在上海过春节。而后,又视察了上海贝岭微型电子厂的车间,他指着一些高科技设备说:“过去这是资本主义的,现在它是社会主义的。”他的话引起了机智的上海人的注意。新华社特别报道了邓小平极力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推进改革开放的主张。
上海并不是一定要有这番鼓励才实行改革开放,这座城市一直在竭尽全力拼搏,争取有新的起点。除浦东外,市政府正在修建一条四通八达的地下铁路,以形成一个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原有的交通系统是20世纪早些时候建成的,那时的上海市区方圆才100平方公里,人口比现在要少得多。明年年初有5个站的第一期工程开通后,地铁可以减轻目前这些狭窄的街道上承担着的沉重负担。现在,过分拥挤的车辆在上下班高峰期平均每小时只能行驶5公里。
这座城市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工厂,以减轻苏州河的污浊。除此之外,还在加速建设居民楼,以改变至今还在使用马桶和煤炉的80万户普通家庭的现状。加上一些大型国营工厂的严重亏损,上海要想很快富起来实在是困难重重。然而,许多熟悉内情的人则相信雄心勃勃的上海人最终会成功的。一位研究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美国学者马温·塞缪斯说:“上海在这样众多的人口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是十分惊人的。”
投资者的信心十足,总额10亿美元的200多个新的投资项目已得到官方批准。这些一般都是高科技项目而不是80年代广东等省引进的技术低、劳工便宜的纺织品、玩具、手表、计算器等制造业。一些有名气的大厂商开始进入上海。此外,八佰伴百货公司将同上海第一百货公司联合成为中国第一家合资的百货连锁公司。八佰伴和第一百货公司联合投资1.2亿美元建成的这座大楼将是亚洲最大的商贸中心之一。黄菊市长说,上海不仅实行低税收,浦东地区的公司所得税是15%的优惠税率,这是目前外商投资公司在中国能得到的最好的待遇,而且还有大量的产业工人。
据调查,1990年在中国最成功的10家外资企业,有8家在上海,其中包括大众汽车公司等,上海有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可提供技术专利。这是别的地方所望尘莫及的。上海地处长江口,是市场和销售的战略要地。香港一位商业顾问说,“浦东是当前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顾客来电话,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他们到哪里投资最好,他们就说:‘浦东,浦东,我愿意去浦东’。当然,你现在去那里,那里还是一片建设工地。”
的确,这片长期受到冷落的土地现在还没有什么可看的,即使已有40家企业已经开始在那里营业,但到处是推土机和吊车,尘土飞扬。无论是否准备好了,上海人认为阔别已久的发财机会已经来临了。解放初期,共产党人把上海当作最邪恶的城市——“黑社会的大本营”,“资本主义的滋生地”。许多有成就的企业家都逃到了香港,以他们的商业智慧使这块英国殖民地达到今天这样的繁荣。一方面中央政府在上海发展了许多斯大林模式的重工业,如钢铁厂、石化厂、机床厂等,从而限制了地方势力可能出现的挑战。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又把这些企业创收的75%~90%挤走。甚至今天,上海的国营企业,即使已经老旧,仍占该市工业总产值的65%,而上缴中央政府的钱占全国总收入的1/6。目前这个时期对上海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上海市现在可以交足规定的利税后留存自用。尽管如此,自1949年到1980年上海给国家上缴了530亿美元,而中央政府对上海的投资只有42亿美元,只占它们贡献的8%。
不过,时代在飞速发展,公众积极要求创办股份公司。目前上市公司只有31家,但接着会有更多的公司上市,从而支援当地政府可将1/10的国营企业在1995年以前成为股份公司。但是一些计分表的观察家仍然怀疑上海是否能摆脱过去的包袱。在上海的一位西方外交官说:“我还没有看到工业部门的雇员有很大的裁减,劳动制度的改革是最急需的,工厂有30%甚至更多的人是多余的。”
与此同时,领取退休金的人和国家公务员不知道如何应付日益上涨的物价及私有企业和国营企业间的收入悬殊。一位60多岁的已退休的研究员毛迎芬每月领取24美元的退休金。她说:“我现在难得到街上去一次,我很伤心,街上的许多东西我都买不起。”
在旧有的经济体系被改变以前,浦东这个龙头能拖动上海吗?更不用说带动起来。他们可以从富翁杨百万等人的故事中得到信心。杨百万现年42岁,原来是个工人,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张以后一夜致富,他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百万富翁之一。他现在有两三个住所,一辆汽车并雇有司机。一部价值3000美元的手提式电话,人们羡慕他有投资的天才,但他颇富哲理地解释说,他的成功是因为“我现在是自由人,我不再依靠政府”。假如这个海滨城市实现了它的新诺言,那么中国内陆地区也会开始走同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