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客》前所未有地关注着中国的国剧京剧。
在夏日的夜晚,位于中国首都北京的东单大街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群京剧爱好者们在二胡的伴奏下,正拉着长腔,用假声唱着京剧。过去,他们的活动场地是在城市的大戏院里,而现在,他们却只能作为业余演员。今天,京剧不再时髦,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现代新潮的娱乐方式。北京的一名京剧家说:“在五六十年代,每晚有3个到6个戏院在上演京剧,而现在,每周也才只有两到三次。”
尽管有些为时过晚,但中国领导人现在很关心京剧失宠这一现象,他们正在努力“复活”京剧。去年12月份是京剧200周年,政府以从未有过的声势举行了隆重庆祝活动,还召开了为时24天的京剧节,有来自全国的3000多名戏剧表演家参加了这次庆典活动。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接见了音乐家们和京剧表演艺术家,并说:“复活京剧实际上就是复活中国的文化遗产。”表演家们也分担着政府的忧虑。李维康在1958年加入中国戏剧学院时只有11岁,现在已成为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但她的观众却越来越少了。她说:“看看我们现在的观众是如此之少,很难预料到将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京剧的失宠主要有几个原因:至少在城市中,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娱乐形式可供选择,从看电视到蹦迪可以有许多种娱乐的方式。除此之外,京剧缺乏创新,京剧共有1300多个剧本,但京剧团却总是表演那几部为人熟知的剧本。京剧剧本内容虽丰富,却过于烦琐。因为剧作家都跑去写赚钱的电视剧了,京剧的新题材很少。最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的年轻一代认为京剧节奏太慢、题材过时,而且晦涩难懂。一位北京的记者说:“京剧被看作老年人的娱乐,它昏昏欲睡,跟不上时代的快捷步伐。”而且,京剧表现的是在过去时代发生的事情,这样的故事在现代的中国已经不存在了。而且京剧用的是古汉语,即使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年轻人对这些历史故事都不了解。一位北京中年学者说:“如果你不懂历史,京剧会让你感到很无聊。”
依照现在的形势看,京剧迷们担心的不仅仅是会失去观众,而且还有京剧会慢慢地后继无人。在五六十年代,李维康学京剧时,要在6000多人中选60个,而现在要是有200人的报名者,就谢天谢地了。
虽然名为京剧,但它并非起源于北京,而是来源于安徽省和湖北省。在1790年,一个从安徽来的剧团为了给清朝的乾隆皇帝祝寿来到京城。在19世纪中期,京剧精心设计了丝绸的戏服和五颜六色的脸谱,各式杂耍以及想象的情节,以此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坐到北京的茶楼戏院里听京剧。在1860年,咸丰皇帝为了庆祝30岁生日,请了一个剧团专门到故宫为他表演。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命运经历了大的转折。毛泽东在他的《延文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艺术应该是革命宣传的形式。虽然政府一直担心传统剧本会对老百姓有强大的政治影响,但京剧在建国初期并未受到大的冲击。在1966年开始的“**”中,江青亲自监督指导了8部以革命为题材的“样板戏”。在此后的10年里,传统京剧被禁止,许多京剧表演艺术家失业了;同时,京剧这种文化形式也逐渐传到了香港和台湾。
1976年,“四人帮”倒台,京剧重新登上了文化舞台。李维康回忆道:“当时我们不得不去找以前的老师帮助我们讲剧本,因为我们早已忘记了以前的剧本。”观众们开始提议京剧的创新,不想再看以前乏味的、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老剧本,希望戏剧家们可以有所创新,但他们马上又厌倦了形式过于灵活的新式京剧。为了生存,剧团扩大了表演的方式,既在舞台上演,也在电视上演。李维康说:“既然我们无法吸引观众来戏院看戏,我们就要让观众可以通过电视看到我们的表演。”但创作一部京剧的花费极高,剧团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电视上播放京剧)。
为了复兴京剧,一些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开始改变传统的表演方式。李维康甚至在京剧里加上了现代表演,以此来活跃京剧单调的节奏。观众为她的努力而鼓掌,但是传统的京剧爱好者们却并未感到高兴。“一些人建议用电子乐器为京剧伴奏,但是另一些人却认为这样太混杂了,”李维康说,“我将尽我的全力,但我毕竟只是个演员,我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得太多。”但她并未完全放弃,她希望可以把老的京剧剧本记载下来,以供后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