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间的突破(1 / 1)

去年9月,汉城奥运会期间,中国的电视报道插播了大量的广告,其中有一个做得很漂亮的高士达电子的广告。中国的数百万电视观众可能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高士达是一家韩国公司。但是,尽管播出这一广告还显得很谨慎,它却反映了中国和它东面新兴的资本主义邻居之间迅速发展的贸易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不再是秘密的了。朝鲜战争期间,中国派部队支援北朝鲜的共产党政权,自那以后,中国和韩国就成了敌人。随着中国实行经济开放以及韩国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两国悄悄而又轻松地建立了互利互惠的商业伙伴关系。

12月早些时候,韩国的KIA汽车公司将把首批1000辆中客车和小型载货卡车交付中国大陆——这是两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定期贸易以来最大的一桩生意(估计价值1亿美元)。两国还在计划其他大宗交易,但是,对双方来说,和以前的敌手做生意需要一些技巧。北京迫切需要韩国的资金、技术和加工制品,但它一定要注意不能和北朝鲜这个同盟作对。任何国家只要同“三八线”那边美国支持的汉城政府打交道,平壤的金日成政权都会对它表示公开的敌意。同样,中韩商业联系的加强在台湾也正引起不安,因为韩国是台湾在这一地区很少的关系密切的朋友之一。

中国和朝鲜被最窄处只有150英里的鸭绿江隔开,两国是天然的贸易伙伴。70年代时,两国开始秘密进行小规模贸易,绝大多数是通过的香港的转口贸易。1983年,中韩官员就返还一架遭挟持飞往韩国的中国客机的问题进行了谈判,两国关系开始解冻。两年后,中国决定参加1986年的汉城亚运会,两国贸易额增加更多。去年,尽管北朝鲜呼吁中国抵制在汉城举行的奥运会,中国还是决定参加,两国贸易额进一步增加。

今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预计将达到30亿美元,而去年是18亿美元——10年前仅仅只有1900万美元。相比之下,1988年中国和北朝鲜的双边贸易总额只有5亿美元。直到最近,几乎所有的中韩贸易都要通过中间人,主要是香港。而现在,约有一半的贸易是直接贸易,估计两国到年底可能会正式开通直达海运航线。除此之外,政府管理的韩国贸易促进公司说,它很快就会得到北京的批准,在中国设立办事处。

在进行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对韩国的加工制品尤其感兴趣——纺织品,彩色电视机和其他工业品——它现在正鼓励韩国的投资商在华开办工厂,对华转让科技,特别是在电子和钢铁行业。“中国有意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韩国的经济模式,”布鲁金斯学会(华盛顿的智囊团)的亚洲问题专家哈里·哈丁说。韩国不像台湾、新加坡和香港,韩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大企业集团的基础之上,中国人对此比较适应。而且,中国认为,韩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既不是特别先进,也不是特别基础——非常适合中国的发展。

韩国资源贫乏,它需要一些中国极其丰富的商品:玉米、棉花、煤以及其他东西。同时,韩国的出口商还很想进入中国这个他们看来极其巨大的市场;他们担心,由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以及1992年欧盟贸易组织的出现,他们传统的出口市场美国和西欧将会缩小。

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还有政治上的动机。自从去年2月卢泰愚总统就任以来,汉城一直在努力同整个共产主义世界扩大交往——苏联和它的东欧同盟国以及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它希望能缓和同北朝鲜的关系。“汉城认为,像这样扩大交往可以帮助北朝鲜采取务实和坦诚的态度,”韩国航空的顾问彼德·玄说。10月份,韩国在布达佩斯特设立了一个常设大使馆,这是它在东欧设立的第一个。韩国商人还和保加利亚、波兰和南斯拉夫签订了经济合作协议。

韩国试图利用经济关系获得政治上的好处,然而,这一点可能与北京的目的不一致。北京更愿意保持两国之间的秘密关系,以免激怒平壤。中国和莫斯科正在进行一场拔河比赛,以赢得平壤的忠诚,中国不想输给对手。“如果按照北京的想法,”北京一个智囊团的研究员说,“我们和韩国的经济关系就会蓬勃发展,但是两国之间却几乎没有任何政治关系。我们不能过分疏远平壤。”

尽管一切都进行得很谨慎,平壤显然还是感到不安。为了表示不满,他们给予苏联人飞越北朝鲜领空权,并同意苏联的海军船只使用北朝鲜的港口。然而,考虑到最近中苏关系的解冻,他们可能会发现,要使这两个共产主义超级大国彼此对抗是越来越难了。12月中旬,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成为1959年以来访问莫斯科的第一位中国高级官员。他的访问可能会为明年的中苏首脑会面打下基础。莫斯科最近正在想办法增加它与汉城的贸易,这一点让平壤更加感到不安。苏联和韩国目前正在商讨交换正式贸易代表。

北京和汉城的密切关系在台湾引起了更为严重的焦虑。只有23个国家承认台湾的国民党政府——而韩国是亚洲唯一的一个国家。台湾担心,中国和韩国的贸易关系可能会为韩国承认北京政府铺平道路。今年早些时候,台湾官员开始讨论一个有争议的“双重承认”方案。根据这一方案,即使一些国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仍然可以同它们保持经济和政治关系,台湾目前的政策要求与这样的国家断绝关系。

台北的担心可能太过草率。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总理李鹏强调指出,北京没有打算与汉城正式建交。除了中国与平壤关系密切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使得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很谨慎。“如果中国能承认两个韩国,”美国国务院的一名官员说,“为什么世界就不能承认两个中国呢?”

对北京来说,政治上的纠葛使得同韩国的贸易成为一件很微妙的事情。他们在处理与韩国人有关的事务时显得尤其地慢:1985年以来,已经有30多家韩国公司申请在中国建立80家合资企业,但最终只敲定了5家。它们包括:总部设在汉城的大宇财团出资在福建开办的一家冰箱厂以及电子业巨人三星计划开办的一家彩色电视机厂。一旦有机会,更多的公司将在中国开办合资企业:韩国工业协会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75%的韩国大公司想在中国投资。大约有100家韩国企业已经通过香港在中国从事商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