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步亦趋地追随美国是否完全符合日本国家利益,恐怕日本政治家需要三思而后行,似乎泡沫经济的出现及其崩溃给日本带来“失去的十年”就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教训。
“对美一边倒”似乎成为日本执政者的思维定势,“身披红色铠甲”攻击全盛时期吉田茂政权“对美一边倒”的“年轻武士”中曾根康弘在执政时更是变本加厉,不仅打出空前绝后的“日美命运共同体”口号,甚至提出日本列岛是美国的“不沉航空母舰”骇人听闻之语。
1982年中曾根康弘上台时,日美关系有些紧张。1979年苏联侵入阿富汗,1980年美国里根政权成立后对苏联采取军事对抗政策,但1981年5月访美的铃木善信首相发表“日美同盟关系并不具有军事含义”的谈话,同年7月宫泽喜一官房长官在会见记者时也表明日美在对国际形势的认识方面存在差异,在其后的渥太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铃木首相再次表明因宪法制约日本不能如其他国家那样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结果不仅引起美国的强烈不满,而且导致外务大臣伊东正义辞职。
为改变其状况,中曾根就任首相后,亲自指示大藏省将1983年度的防卫费预算增加幅度从上一年度的5.1%上升到6.5%,同时指示内阁法制局认可作为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则的例外,向美国提供武器技术。其后在访美与里根总统会谈时,中曾根表示日美两国是“命运共同体”,因而进一步努力加强日本的防卫力量。其后与《华盛顿邮报》社长凯瑟琳共进早餐并进行交谈,该报报道时将中曾根的发言归纳为“日本应当成为防止苏联飞机入侵的不沉航空母舰”,引起巨大反响。当时使用的日语中没有“航空母舰”一词,因为此语起到歪打正着的效果,所以中曾根谢绝了《华盛顿邮报》是否更正的询问。用中曾根的话讲,两年的努力未能消除美国对日本的猜疑和不信,“不沉航空母舰”之说顿时使其雨过天晴。
为进一步获得美国的欢心,中曾根在威廉斯堡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大力支持里根总统的提议,即发表体现首脑会议参加国团结一致的政治声明,以便声援美苏削减中程战略核武器的谈判。最初法国总统密特朗以首脑会议主要讨论经济问题为由反对发表政治声明,并得到德国和加拿大的赞成,但在中曾根的大力游说下,首脑会议发表了政治声明。另外,在此次首脑会议纪念合影时,中曾根特意站在中间的里根总统旁边,试图消除日本“经济动物”的形象。
在中曾根执政期间,日本不断加强与美国在安全保障领域的关系。1983年9月,日本同意美国公开防卫厅监听到的苏联战斗机击落韩国客机的记录;1984年11月,政府认可《日美共同作战计划》;1986年9月,政府决定参加美国战略防卫构想(星球大战)的研究;1986年12月,废除1976年三木武夫内阁决定的防卫费不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1%的规定;在保卫1000海里海上航路方面,日美之间获得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在“同情预算”上,日本承担越来越多的份额。本来在《日美地位协定》中规定在日美军基地除土地租金外,其他费用均由美国负担。越南战争导致美国政府财政紧张,于是,日本政府在1978年支出62亿日元的“同情预算”。中曾根上台的1982年为516亿日元,1986年上升到817亿日元,1990年进一步增加到1680亿日元。其后也一直处在上升状态,到2003年,除2460亿日元的“同情预算”外,还有租用土地费、防噪音工程、自治体补助金、国有土地费等,全部费用每年超过6500亿日元,平均每名驻日美军1600万日元。
在经济方面,中曾根政权也对美国做出较大让步。1983—1984年,美国的对日贸易赤字从214亿美元急速上升到368亿美元,日美贸易摩擦加剧。1983年日美之间就牛肉及柑橘等农产品贸易开始谈判,1985年1月中曾根首相与里根总统就经济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其后日美有关部门在电子通讯、木材、医药机械、电子机械等领域进行谈判。由于迟迟得不到进展,美国参议院通过要求总统采取适当措施对抗日本不公正贸易的决议案。中曾根首相随即指示各省厅加紧制定降低外国产品进入日本的标准和规定,并降低木材的进口关税。
美国方面准备通过汇率解决贸易摩擦,中曾根首相对此表示赞成。1985年9月,西方五国(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法国)财政部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提高非美元汇率的协议。会后各国采取干预措施,美元币值下降,到1986年1月,1美元兑换240日元的汇率变为1美元兑换200美元。其后日本银行不断采取降低利率政策,日元继续走高,到1988年底,上升到120日元兑换1美元。国民财富迅速膨胀,成为泡沫经济的一个导火索。
与此同时,中曾根首相在1985年10月成立私人咨询机构——以国际协调为前提的经济结构调整研究会。该研究会在1986年4月上旬发表以会议主席前川春雄的名字命名的“前川报告”,主要内容有缓和税收、财政、金融政策以扩大内需,改变产业结构和市场透明度以刺激进口等。4月中旬,中曾根首相访美,在与里根总统的会谈中表明努力使日本经济转向进口导向型,促使内需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尽管因大选在即未能大张旗鼓地宣扬“前川报告”,但其缓和金融政策以及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的态势又成为一个泡沫经济的导火索。
尽管中曾根提出不少鲜明的政策主张,但其擅长根据形势改变自己的观点。自民党成立前后,中曾根积极主张“首相公选论”,即通过直接选举产生首相,以便发挥最高权力者的领导能力,因而被看作“危险的国家主义者”。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中曾根明白只能在现有制度内竞选首相,因而几乎在一夜之间,竖立在铁路沿线的“首相公选”广告牌消失。自此以后,被称为“风向标”,意指容易见风使舵的人。
作为自民党内小派系的领导人,尽管在田中派的支持下当选为首相,但田中角荣在“洛克希德贿赂案”中被判有罪,因而需要寻找更大的靠山和更好的表演方式。1983年11月里根总统访日时,中曾根首相特意在东京郊区的私人住宅日出山庄招待,两人穿日式服装,中曾根吹法螺。该场景通过电视直播全日本,渲染“里根·中曾根”代表的日美友好关系。即使在内政方面,中曾根也是实践里根的“新保守主义”,减少政府的经济职能,而且通过各种大众媒体将承受首相旨意的咨询机构的主张宣传出去,以影响社会舆论。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处在经济低速增长及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并存发展、相互纠结的“滞胀”状态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发达国家均进行了一场被称为“新保守主义”的改革运动。1979年上台执政的撒切尔夫人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开支,强行降低通货膨胀率,将国营企业民营化,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1980年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提出“经济复兴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和严格控制通货流量等。
中曾根也明确提出:“自明治以来的官僚中央集权制,照旧推行下去,社会就不可能再发展,不如拆散开来,把应交给地方的交给地方,不再搞那种批准认可式的领导,增强民间的自由活力。”因此,在其执政期间,对国营铁路公司、电信电话公司和专卖公司进行分割股份化,并加以出售,以达到民营化的目的,另外通过废除和简化审批手续等形式,放松对企业和居民经济活动的限制。其中废除和简化审批手续约390项,委托转让权限260项,移交和简化机关委任事务约120项。但其通过拍卖国铁所有土地消除其债务的方式导致地价飞速上升,成为泡沫经济形成的另外一个导火索。
尽管由于冷战国际体制的结束和日本经济处在泡沫膨胀时期,“日美命运共同体”的词汇和“新保守主义”改革并没有直接继承下来。直到近20年后小泉纯一郎执政时期,不仅将“对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发挥到极致——“日美关系好就万事大吉”,而且在内政方面也完全重复着中曾根执政时期的内容和形式,即使在执政时间和最后结局方面也具有惊人的类似之处。尽管如此,亦步亦趋地追随美国是否完全符合日本国家利益,恐怕日本政治家需要三思而后行,似乎泡沫经济的出现及其崩溃给日本带来“失去的十年”就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教训。